深圳吸引大學畢業生的不僅在於工資水平,他們更為看重這個因素

圳見·盤和林專欄

隨著高校畢業就業季到來,應屆畢業生們陸續奔赴公司所在城市。一線城市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依然不減,有關數據顯示,有近三成畢業生表示期望在一線城市就業,實際簽約情況與期望結構基本一致。儘管對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太高的抱怨在畢業生群體中一直以來都普遍存在,但是在就業決策時,一線城市始終都是難以割捨的選項之一。那麼一線城市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最顯而易見的是高工資高收入。近日,北上廣深相繼公佈2018年年均工資數據,其中深圳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均工資為110304元,城鎮私營單位年均工資為63635元。而城鎮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年均工資的全國平均水平則分別為82461元和49575元。可見,雖然深圳在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三,不算很突出,但是在全國範圍來看還是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不過,深圳分行業的工資水平,尤其是那些最具競爭力行業的工資水平,對於特定專業的畢業生而言更具參考價值。當前,金融和高科技是城市升級發展的標誌性產業,而北上廣深中除了廣州較為特殊之外,其他三座城市尤其是深圳,其金融業和高科技產業實力非常雄厚,而這些行業的工資水平也相當可觀。

雖然深圳目前尚未披露2018年行業平均工資數據,但是深圳2017年平均工資排在第一位的金融業就達到了276565元,超過了北京2018年的金融業年均工資,特別是該類目下的其他金融業年均工資高達560510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均工資以191495元排在第三位,而該類目下的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年均工資已高達403350元。

除了工資水平,發展機遇可能是畢業生更為看重的因素,而發展機遇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聚集在一線城市的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數據顯示,全國的創業公司中有40%以上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外資規模佔據全國的54.37%,大部分大企業的總部都落戶北上廣深。比如深圳,耳熟能詳的大企業就有華為、騰訊、大疆等龍頭企業,作為經濟和科技強區的福田區和南山區,更是集聚著眾多高科技企業。

企業數量多給了畢業生更多的就業選擇,以IT業為例,深圳IT公司的數量與種類比其他城市多,就業選擇也就更廣。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深圳IT行業整體上走在了國內同行業的前端,這就意味著進入這個圈子就是站在了行業的最前沿,更能看到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在為畢業生提供一個較高的起點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好的職業機遇和上升空間。

高質量企業的聚集,自然也就帶來了高素質人才的聚集。而人才的交流,則有利於自身人力資本的快速積累。人力資本外部性,正是城市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對於畢業生而言,工資收入自然很重要,但是在工作的頭幾年,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如何快速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而這種機會,往往也只有像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才能提供。

此外,正在全國各地展開的引才競爭,又增加了畢業生選擇一線城市的決心。此前畢業們選擇一線城市總有幾分顧慮,不管夢想多麼宏大,生活成本卻是一個他們必須考慮和麵對的現實問題。而在引才競爭之下,各個城市都給出了諸多優惠條件,降低甚至乾脆取消入戶門檻,幾乎成了標配,此外還有各種補貼和優惠。

以深圳為例,通過深圳人才引進方法落戶深圳的,可申請深圳市補貼,本科30歲以內15000元,碩士、博士分別35歲、45歲以內25000元、30000元。而各區也出臺了各種補貼政策,可以在深圳市補貼基礎上申請區補貼,比如龍華區、寶安區、龍崗區等,補貼金額達到了深圳市補貼金額的同等水平,並且可以與深圳市補貼疊加。如此高的補貼金額,只要申請成功,就足夠覆蓋一段時間的生活成本了,畢業生自然也就更願意先來奮鬥一陣子,哪怕未來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開深圳。

此外,大城市也往往更加開放,包容性更大。尤其像深圳這樣相對年輕的一線城市,各種社會關係相對簡單,人情網沒有那麼複雜,當地人對外來人會更加友好,外地人在奮鬥拼搏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隱性壁壘會更少,這對願意闖、有拼勁但又沒有強大人脈的年輕畢業生尤其具有吸引力。

總的來說,一線城市所具有的工資高、機會多等特點對畢業生有持久的吸引力,而一度因為生活成本過高而導致一些人才離開一線城市的問題,也隨著引才競爭推出的各種優惠政策而有所緩解,一線城市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再次加強,而發展機遇更多、社會環境更好的深圳,自然更能得到畢業生以及其他各種人才的青睞。

(作者系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