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神農 寶雞 炎帝 建築 歷史 書法 媽祖 陳倉風物 2019-04-04

相傳寶雞原有3個神農祠,以位於渭濱區神農鎮峪泉村的最為著名。祠內有正殿,內供神農塑像;東西有配殿,兩邊有鍾亭、魁星亭等建築;祠外為九龍泉。九龍泉俗稱侖九泉眼,泉出九穴香甜甘美,一側立有“浴聖九龍泉”的石碑。如今九龍泉故址被連霍高速一分為二,龍王廟和九龍泉石碑在南側周圍荒草從生,但卻有人祭祀的樣子,北側出水處挨著神農祠,成為周邊居民洗衣的地方。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重修九龍泉神農祠始末

寶雞是炎帝的發祥地。炎帝神農氏“生於蒙峪,長於瓦峪”,位於渭濱區神農鎮峪泉村的九龍泉就是神農幼年嬉戲、沐浴的重要場所。從唐代起,九龍泉邊就有了祭祀神農的祠堂建築,可惜的是其中一塊刻於唐代的碑刻在解放後不知所蹤。當代人見到的九龍泉神農祠是經歷代修葺而留存的仿清建築。民國二十年(1931),當地政府與民眾又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整修。此時的神農祠已具相當規模,佔地約5畝,由北向南分為三臺。北下臺地較為開闊,建有坐北朝南的戲樓,戲樓前有可供觀賞和擺攤的廣場。中臺即九龍泉邊,有清乾隆年間所豎立九龍泉碑1通,修造龍王廟、八卦亭各1座。南上臺地是祭奠神農的主要場所。大門坐南朝北,建築多而集中,分東、西、中三個院落,依次建有神農大殿、獻殿、廡殿,供奉炎帝神農氏和炎帝母任姒。殿後緊貼土崖,土崖置老母洞,崖上有祖師殿等廟宇,上下崖有臺階連通。祠前崖邊可俯視九龍泉及戲樓與廣場。崖邊東西各有鐘鼓樓1座。祠內碑石林立,古柏蒼鬱。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由於4億人口的生產生活上升到首位,加上當時政治活動頻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神農祠逐漸閒置。祠舍先後被神農鄉廣播站、寶雞市水電隊、市農業中學和渭濱區獸醫站佔用,古建築漸次拆除,樹木砍伐殆盡,大量的記事碑石被挪作它用,或遭破壞。至文革結束,九龍泉邊神農祠幾乎片瓦無存,只有九龍泉仍噴湧著清流。

1980年,政治秩序走向正軌。在峪泉村民朱榮傑、張轉愛等人的帶領下,村民集資在九龍泉邊建起一座9m2的神農祠,祠中安放神農氏塑像。在偏僻的角落找來幾塊舊殿上的脊獸安置在房頂,村民朱登榮又在生產隊的打麥場角挖掘出缺了一角的九龍泉清代石碑立於祠前。從1980至1999年的19年間,四鄰八鄉的炎黃子孫常年不斷地到祠前拜謁、祭奠。1992年,這裡接待了來自寶島臺灣的200餘人尋根訪祖團。這些遠道而來的海外遊子們,個個用九龍泉的聖水做洗禮,並捐款捐物。拜謁之餘,臺灣遊子對神農祠的窄小和簡陋微有怨言。從這時起,峪泉村便湧起了一股重修神農祠的熱潮。經籌劃,向市上相關部門提出申請,追回被渭濱區獸醫站佔用的原祠舊址,作為重修神農祠之用。

1999年,310國道開始修建,原居住在九龍泉水平線上的40餘戶村民,包括九龍泉神農祠小殿都在拆除範圍之內。為了保住九龍泉和這座不起眼的小祠堂,村民張轉愛、趙文娥、高桂蘭帶領20多名老太太,採取找施工單位、找村委會、在祠堂前靜坐等方式,迫使國道施工圖被改,九龍泉及泉邊的小祠堂方得以保存下來。

2000年,在峪泉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建議下,由峪泉村一組出資,周邊企業單位贊助,周邊村民捐款,神農祠重建工程啟動。歷時1年,耗資30餘萬元,建成一座高9米,長16米,寬5米,有九級臺階的神農祠大殿。大殿鐵花護欄,紅漆大門,雕樑畫棟,飛簷脊獸,匾額大氣,楹聯秀雅,石獅生動。祠內塑有炎帝神農氏、炎帝父母,太陽、太陰神以及扁鵲、華佗等九座神像。祠前是佔地2畝的祭祀慶典廣場,花木環繞,綠意盎然。大殿北側有廚房和保安室。廣場北豎有重修九龍泉碑,碑文由時任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葛祥林撰文,渭濱區旅遊局楊安立書丹。碑陰有原九龍泉神農祠分佈圖石刻1幅。另有清乾隆十四年(1749)殘碑1通(2000年獸醫站基建時從大門基座下挖出),捐款人功德碑1通,上刻200餘位捐款人姓名。九龍泉水由南向北,穿越20餘米的310國道被引流到祠堂後20餘米處,日夜自流,供村民們飲用和洗涮。出水處有“九龍泉”三個紅漆大字,出自村民朱新科的手筆。距泉池不遠空地上,立有石碑一通,上書“浴聖九龍泉”五個大字,為書法家蘇林題寫;碑陰“九龍泉簡介”文字為姜城堡村人、退休老教師、民革黨員茹儀撰寫,民俗家李福蔚書丹。大殿匾額亦由書法家蘇林題寫,殿內有關炎帝神農氏的簡介由峪泉村、民俗研究者高義生撰文,三組村民王兆森書丹。殿門大柱上的兩幅楹板上的聯文,為筆者所撰。殿後闢一地下室,為峪泉村一組庫房。重建期間,村民朱登榮、高廣生、馮嶽、朱周科、馮有良、高義生等人出力尤甚。

至此,歷史又迴歸到原地,峪泉村民眾的一大願望總算圓滿完成,寶雞乃至天下的炎帝子孫終於有了一個像樣的祭奠之所。如今,九龍泉神農祠每晚都有峪泉一組村民輪流守護,每月農曆十五和三十日都有小型祭奠活動,每年正月十一和十月十九聖母誕辰日都有較大型的廟會活動,或歌或舞或清唱。每隔二三年,還要聘請省市秦腔劇團演出三至五日。

時光如流,轉眼12年過去了,新建的神農祠風雨如磐,依然如故,但許多當年的熱心人和出力流汗者都已辭世。但願那種毀祠伐樹、藐視祖宗的蠢舉不再重演。

冬日神農祠成為周邊村民活動的場所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神農祠正殿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正殿背後浴聖九龍泉石碑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九龍泉刻字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出水量還是挺大的,村民說水是甜水,可以喝。但周邊垃圾遍地,池內汙水橫流,沒有一點嘗試的想法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越過連霍高速跨線橋來到南側,橋上可見九龍泉龍王廟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橋上看下方九龍泉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龍王廟及九龍泉石碑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龍王廟正面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周圍也是垃圾遍地。斷掉的九龍泉石碑,另一段不知所蹤。

寶雞神農祠與九龍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