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連續12個月負增長,從單位數下滑到雙位數下滑,中國汽車行業陷入了歷史上最難熬的一年,行業已經沒有投資機會了嗎?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根據中汽協近日發佈的汽車銷量數據,6月份汽車銷量205.6萬輛,同比下滑9.6%,已經12個月銷量持續下滑,而上半年汽車銷量1232.3萬輛,同比下滑達12.4%,其中乘用車銷量1012.7萬輛,同比下滑達14%。

汽車行業無疑進入“暗黑時代”,各參與者在存量市場中或以價格搏殺對手,或以產品質量獲得生存空間,然而在這瀰漫硝煙的戰場,卻有一處光明之路,那就是新能源汽車。2019年6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15.2萬輛,同比增長80%,上半年銷量61.7萬輛,同比增長達50%。

然而,投資者更關注參與者的生存狀況,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將看看各大參與者在上半年的銷量情況以及未來是否存在機會。

參與者慘淡的銷量數據

6月份汽車銷量同比雖仍保持下滑趨勢,但環比增長7.5%,主要是部分地區在7月1日國六切換,促使經銷商們加大去庫存力度,因此各大汽車製造商6月份的數據環比都有不錯的提升,不過就上半年而言,對比差異就非常明顯了。

2019年上半年,銷量實現正向增長的僅有兩家,分別為長城(02333)和比亞迪(01211),但均是單位數增長,長城銷量實現增長主要是去年跌的比較猛,基數比較小,另外加上增加了多款新車型,而比亞迪實現增長主要由於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近三位數的強勢增長。


在已逝的181天裡,讀懂汽車板塊“危”與“機”


廣汽依靠日系車(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強勢增速防止了銷量大幅度下滑的趨勢,上半年銷量僅下跌1.7%,而東風也靠著東風本田維持了單位數下跌。長安和上汽就比較慘,上半年分別跌了32%和16.62%,上汽主要受通用和大眾兩大品牌影響,而長安各大品牌均下滑比較嚴重。

以國別品牌看,自主品牌不容樂觀,上半年自主品牌銷量399.8萬輛,同比下降21.7%,除了比亞迪和長城,其他的車企均下滑幅度較大,實現正向增長的僅有日系車,主要是豐田及本田的銷量帶動。

智通財經APP整理了以上市的6家自主品牌車企銷量情況:


在已逝的181天裡,讀懂汽車板塊“危”與“機”


上文談到,僅有日系車保持了正增長,其實除了自主品牌,美系車及法系車銷量下滑幅度也挺大的,德系車下滑幅度較小,主要為奔馳和寶馬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下滑是受到了大眾品牌影響。

智通財經APP對在市場披露的合資品牌銷量數據進行了整理列表,上半年廣汽豐田及本田合資公司銷量分別增長為21.86%和16.41%,東風本田銷量增長13.34%,華晨寶馬及北京奔馳銷量(前五個月))分別增長27.2%和12.4%。而期間銷量下滑幅度較大的,長安福特、神龍汽車及廣汽菲亞特銷量分別下滑67%、60.05%和48.99%。

以下為各大合資公司汽車銷量情況:


在已逝的181天裡,讀懂汽車板塊“危”與“機”


實際上,自主品牌在低價位保持優勢,合資品牌主要為中等價位,而進口品牌主要為豪華車,上半年低價位和中等價位的車型銷量並不怎麼好,而豪華車卻保持著正向增長,說明並非國內購買力下降導致了行業消費下滑。從現有的數據看,國內汽車消費者更多的是持幣觀望態度。

汽車行業的“黑暗之光”

上半年汽車行業的“黑暗之光”是新能源汽車,即使在行業蕭條環境中,仍保持著高雙位數增長。而在新能源汽車這塊,就沒有合資及進口品牌什麼事了,因為市場份額基本被國內車企所佔據,其中比亞迪及北汽四大品牌的市場份額就近50%。

比亞迪呈現強者愈強的趨勢,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45653輛,同比增長94.5%,跑贏行業近五成,市場份額23.6%,較2017年提高9個百分點,遙遙領先於其他參與者。上半年,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和長城新能源市場份額分別為23.6%、10.5%、10.1%和4.37%。

長城是後起之秀,憑藉歐拉新品牌,如今也能在新能源行業佔有一席之地。而北汽新能源市場份額則有下降的趨勢,上半年市場份額較下滑了2.8個百分點,主要受到龍頭及新競爭對手的壓制。

在新能源汽車這塊,未來幾年行業將保持強者恆強的趨勢,比亞迪穩坐第一梯隊。比亞迪在新能源這塊不僅具有龍頭優勢,憑藉多年的積累,在技術水平上也比剛進入的高很多的檔次,其次該公司新能源全交通領域佈局,先進優勢明顯。

而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一方面受到行業技術瓶頸的限制,若沒有品牌支撐,成本巨大,將艱難存活,另一方面也受到來自第一梯隊的壓制,想要佔有更多的存增量市場,需要投入更大的研發以及品牌打造,若現金跟不上,也會艱難生存。長城汽車並未在這幾年的轉型困境中走出來,此次重心落在新能源汽車上,是否有迎頭趕上的機會仍有待觀察。

不過上文談到的是汽車行業以及各大車企的現狀,而中國汽車行業還有沒有增長空間,除了新能源汽車外,未來還有沒有投資機會,這是投資者想要知道的問題。

行業成長空間仍很大

單從國內的角度看,汽車行業很難說未來有多大的成長空間,不過不同發展程度地區之間的消費存在著共性,我們以美國為案例作為研究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空間還有多大。

智通財經APP以人口、汽車銷量以及每百人銷量作為三大指標,把中國和美國在2000-2018年19年間進行對比。2000年,美國的汽車消費達到新高點,為1781.2萬輛,之後幾年維持在1700萬輛左右水平,2007年次貸危機銷量開始暴跌,2015年重回2000年的水平。從每百人銷量來說,這19年平均為5.24輛。


在已逝的181天裡,讀懂汽車板塊“危”與“機”


而中國的每百人銷量一直有增高的趨勢,但最高的時候是2017年,為2.08輛,美國平均數是中國的2.51倍。但考慮到購買力的差異影響,這數據並不難代表成長空間,因此智通財經APP對美國曆史數據進行了梳理。

智通財經APP發現,美國每百人銷量在2輛左右的發生20世紀三四十年代,1940年,美國每百人銷量2.3輛左右,1968年美國汽車銷量破千萬,達1148.7萬輛,每百人銷量5.7輛,也就是說半個世紀之前,美國的每百人銷量就達到了接近天花板位置。

我們看人均GDP數據,1940年,美國人均GDP僅為1000多美元,而中國2018年為9800美元,雖然時代購買力不同,但針對時代的汽車價格水平,購買力具有可比性,可見中國目前的汽車每百人銷量遠遠不夠的。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和美國1977年接近,理論上汽車每百人消費量有能力和美國保持一致。

經過以美國為案例進行分析,即使以目前的購買力水平看,中國的汽車消費量至少有一倍以上的成長空間,目前銷量回調主要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上文也談到,消費者更多的是持幣觀望的態度。就長期趨勢來看,國內汽車行業可投性還是非常高的。

綜上看來,短期來看,汽車行業投資機會看新能源領域,主要看龍頭比亞迪,從長期來看,汽車行業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具備品牌優勢的車企將得到更大的市場份額,可關注細分領域的行業龍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