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三大迷信 你過度解讀了嗎?

神經科學 幼兒園 美國 哈佛大學 華商網 2017-06-28
早期教育三大迷信 你過度解讀了嗎?

所有的早教理論都宣稱自己有科學依據。

近年來關於早教理論權威性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都以腦科學研究結果作為支撐。

問題是,雖然這些支撐早教的科研結果確實是真正的研究結果,但它們卻遭到了過度解讀乃至誤讀。

美國聖文森特學院羅傑斯兒童研究中心主任李鈞雷,在華東師範大學發表了題為“從對腦科學的迷信迴歸自然:尋根平凡的早期教育”的演講,並接受了文匯報記者的採訪。

他提出,在高競爭性社會中,對腦科學研究成果的過度解讀,正在傷害我們的兒童教育,甚至傷害我們的孩子。

李鈞雷本科畢業於是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2003年於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系博士畢業,先後在卡內基梅隆和匹茲堡大學主持兒童發展的應用性研究和任教。

迷 信 一

三歲定終身並非如我們所想象

很多人都曾經看過神經元突觸的發育圖片。

剛剛出生的嬰兒神經元突觸的密度量是非常稀疏的,但到了兩歲時,神經元突觸就達到了一生的高峰。

很多早教機構都會以如下這張圖片作為宣傳照——

早期教育三大迷信 你過度解讀了嗎?

他們會告訴你,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說話、視力、聽力區域的神經元突觸的密度,在1歲前就達到了最高峰,掌管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高級思維區域的神經元突觸密度在2到3歲時達到最高。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展示過0歲到10歲的兒童神經元突觸密度量的完整圖片。因為,3歲以後神經元突觸的密度量就開始逐漸減少,到10歲時又顯示出一個非常稀疏的狀態。

腦科學研究者發現,這僅僅是大腦結構的發展,並非功能的發展。這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

神經元突觸的密度高和功能高沒有直接的相關。

最簡單的例子是,孩子在0到15個月期間,語言、聽力神經元突觸密度最高期,詞彙量也只能達到5到15個詞;但5歲以後,這一區域的神經元突觸的密度非常稀疏時,每週學到的詞彙量就超過了一年的詞彙量。這意味著結構和能力沒有直接的相關。

孩子2到3歲時,抽象思維的神經元突觸達到高峰,但那時的兒童並沒有抽象思維能力。

為什麼0~3歲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這就像造房子時要拉很多的線,最初總是看到很多線集中在一起,非常亂,但當這些線明確了各自的功能和位置後,露在外面的線就越來越疏散、整齊了。因此一開始的高密度和以後的逐漸稀疏,是大腦功能發育的過程。而功能發育則是這些神經元突觸漸漸發育,大腦篩選後才會漸漸發展的。

現在臨床上已經證明,很多學習障礙的孩子和老年痴呆症患者,他們的神經元突觸非常密集,但這是大腦篩選無力造成的。

至於起跑線這樣的說法,更是不正確。

所謂起跑線,是要把人生假設成某種比賽,如果把兒童的發展想象成百米衝刺,那麼一定是要起跑線很重要,但如果是馬拉松的話,就不一樣了。想象自己的生命過程,自己是百米衝刺還是馬拉松的漸進式的發展?

什麼是0到3歲真正的任務?

並非0到3歲不重要。只是這段時間發展的任務和需要,和我們想象的不同。

美國的科學家們一度非常關注Word Gap,他們認為正是兒童3歲時詞彙量的差距,導致了孩子成年後的差距。

因為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調查發現,社會中上層家庭的孩子和底層家庭的孩子,在3歲時詞彙量相差一半——中上層家庭的孩子3歲時的詞彙量是1100個左右,下層家庭的孩子3歲時詞彙量是500個左右。因此,科學家們提出,要彌補這一Word Gap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

因此,那一時期,美國的早期教育理論是鼓勵家長多對孩子說話。因為科學家在參與調查的孩子身上戴上了一個監測器,發現中上層家庭的家長在孩子0到3歲時對他多說了3000多萬個詞。科學家認為,這才是起跑線。

但是,科研上進一步研究,又發現孩子詞彙量的差別和家長對孩子說的詞彙量無關。於是,科學家在中上層的家長中調查——為何同樣的階層,有的孩子說話晚,有的孩子說話早?而這些家長都很重視早教,都對孩子說了很多話。

調查又發現,差別在於如何迴應孩子的話,正是這一點,導致了孩子詞彙量的差別——低迴應家長孩子的詞彙量,只有高迴應家長孩子詞彙量的一半。

但,這樣說也會引起誤解,因為家長們都很緊張,是不是孩子不管發什麼音,我們都要回應呢?

科學家又發現,如果家長過於焦慮,時刻迴應,反而會破壞了孩子的發展。

因為當孩子發第一個詞的時候,家長很激動,過一段時間,不再有激動了,孩子又會推動自己發出新的音節,吸引家長的注意。這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最自然的互動,造成了孩子健康的發展。

籠統一點說,0到3歲,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詞彙量,最需要的是和照顧他的人有持續性的迴應和互動。

哈佛大學心理研究中心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無表情實驗”。

早期教育三大迷信 你過度解讀了嗎?

實驗開始時,媽媽和孩子之間有自然的互動,等媽媽轉過身再回頭時,面部就毫無表情了。從孩子的反應可以看出,孩子很快就陷入了焦慮。如果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可想而知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這意味著孩子需要正常的互動,不在於量,而在於質量。

迷 信 二

高質量的早教以提高智商和技能來達到效益

很多早教商品都號稱可以提高語言能力、數學能力和智商等。這在科研上也是有依據的,但這一科學上的依據,現在也被證明是有缺陷的。

美國早教起源於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兩個實驗。

當時,科學家長期跟蹤有早教和沒有早教的孩子,以研究早教的效益如何。結果發現,參加早教的兒童進入前10%成績的比例、高中和大學畢業的比例、成年後有穩定收入和資產的比例,都大於沒有參加早教的兒童。

這個實驗非常重要,但這個實驗有一個當時還無法避免的漏洞。

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做這個實驗時,不論是腦科學還是兒童心理學或者教育學領域的學者都有一個誤解——人的成功取決於人的智商。因此當時認為,早教是使人的智商能夠進步。

但是,後來對這一調查進行重新數據分析,發現進入早教前兒童的智商都差不多,進入早教後,有早教的兒童智商提高了很多,進入小學後,也有很大的領先優勢,但是到了10歲時,早教兒童沒有優勢了——其實並非是早教的落後了,只是對比組跟上了。因此早教的所謂優勢是短暫的。

早期教育三大迷信 你過度解讀了嗎?

影響孩子成年後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行為情緒自控和學習動機。遠遠超過認知因素。

那麼如果智商上沒有優勢的話,為什麼參加早教的兒童在幾十年後會有優勢呢?這一謎底直到去年才揭曉。

2014年有幾位經濟學家將最早的這一實驗數據重新進行分析,從這一系列數據中尋找其他的變量,包括認知能力、行為情緒自控、學習動機、其他社會家庭因素。成年後婚姻、成年後的犯罪率等。

結果發現影響孩子成年後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行為情緒自控、學習動機,這兩者的影響非常大,遠遠超過認知能力的影響。因此早教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對行為情緒自控和學習動機的影響,而不是認知的影響。

羅傑斯中心的創始人Fred Rogers,也非常強調這一點,即“‘內在的成長’,包括孩子要學會耐心等待、學會繼續努力嘗試、學會去討論和正向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早年最重要掌握的不是某一個知識或技能,而是將來學習所要要求的耐心和堅持,並有能力去預料和接納必有的差錯和挫折,與其帶來的失望。正是這些因素使得我們的教育有長遠的意義。”

至於那些焦慮的家長們,孩子的學習準備度有最根本的六點要素:

自身的價值感:

不需要和別人比,不是比別人好才有價值,這和一個競爭的社會比正是相反,但對孩子的影響是長遠的。

對人的信任感:

信任感來自於孩子周邊人對他的反應。

好奇心:

正是因為孩子的好奇,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才會有學習的熱情。

仔細聽看的能力:

有了好奇心才會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孩子早年越忙,就越會失去仔細聽看的能力。

有遊戲和想象的能力:

這是毋庸置疑的。

孩子獨處的能力:

並非所有的時間都要有人逗他玩,孩子敢於有自己的空間,敢於和自己的思維在一起,這對孩子的學習也非常重要。

我們在美國一個貧困地區學校的天才班調查那些優秀的孩子,他們對於好老師的定義是“好的老師不是給你糖吃,忙著和你交朋友,而是提問,並且給你時間思考,而我們得到的獎勵是真正做這件事情的過程。”

迷 信 三

兒童早教需要複雜豐富的環境刺激嗎?

在美國50個州中,有49個州對早教機構的評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環境。那麼環境究竟意味著什麼?

有朋友給我發來照片,是全世界最好的15個早教機構。40多張照片中有很多都是美麗的建築和綠地、設備等。只有一張是孩子和老師在一起。對孩子來說,最美麗的早教機構是老師能夠和孩子親密互動,因為你很難想象3歲的孩子回家會說:“媽媽,我們的樓真漂亮。”

法文小說《小王子》的主題就是“只有心靈才能洞察世界,最根本的事,眼睛看不到。”

早期教育三大迷信 你過度解讀了嗎?

而所謂複雜豐富環境能夠刺激兒童的大腦發育,這一實驗是用小鼠做的。並且當時最早的科研小組從沒有想過要把這個實驗用在兒童教育中,他們只是研究大腦。但自從那以後,“複雜豐富的環境”這個詞就用到現在了。一些早教機構甚至家長把孩子當成了老鼠,並且建成了想象中的複雜豐富的環境刺激。

更需要說明的是,當時的科研小組在實驗中有一個說明,後來一直被忽視,那就是他們所說的“複雜豐富的環境”是指相對於籠子中的單調環境,小鼠生活在複雜豐富的自然環境中,而不是人工製造的複雜豐富的環境。

即便是生活中最平凡的環境,對孩子來說也是複雜豐富的環境。比如腦科學實驗的實驗組中,發現當老鼠媽媽經常去舔小老鼠的時候,與基因被破壞的不會舔小老鼠的老鼠媽媽,孩子發育有很大的差別。前者長大後,也會舔自己的孩子,後者長大後做媽媽,也會放棄舔自己的孩子。

孩子真正需要的環境是與參與他生活的人有良好的互動。

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早教和腦科學的宣傳機構,哈佛的兒童發展中心,從2004年至今連續出了13本白皮書說早教和發展的關係。其中,2004年的第一本就是談人與人的互動關係是環境來影響兒童發展的“活性成分”,並且是唯一的活性成分。

美國在幾年前做過一個大規模的科研調查,調查了全國的671個幼兒園教室,2439名兒童,希望研究幼兒園環境質量與兒童學習、語言和社交能力發展的相連。其中包括教師是否專業、教師和孩子的數量比,教材、環境設備、相關醫療健康服務、食品、家庭服務,師生互動等。

跟蹤了一年,看孩子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發展,看什麼樣的變量直接相關發展。發現只有“師生互動的質量”是唯一一個影響了孩子認知、情感發展的因素。這樣的互動是自然平凡的互動,而不是刻意的互動。

互動也不需要通過早教機構進行,兒童在最自然的環境中就在互動。

早期教育三大迷信 你過度解讀了嗎?

今年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出版了第十三本白皮書,談兒童的適應性問題。他們發佈了研究結果,哪些兒童能夠抗拒生活的逆境最後走向成功。這個歷經幾十年的調查發現,在過去幾十年中,所有有關兒童適應性的研究中最具有共同性的結論就是:能適應困境挫折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至少有過一個穩定可靠的照顧者,家長、老師或其他人。

羅傑斯說過:我們日復一日地給孩子們餵飯、換尿布、穿衣服,安排遊戲,擦眼淚。在這樣似乎平凡的生活工作中,我們有時會淡忘自己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受我們照顧教育的孩子的生命中。

當孩子需要時,我們能夠在他們身邊很重要。最終,對孩子有最大影響力的,是我們真誠實在的為人。

我有時候想問:你是不是意識到你在每個孩子生命中是多重要?

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理解每一個到我們課堂裡來的孩子的背景故事……每個孩子家裡的故事……每個孩子小身體小腦袋的種種變化。但我們可知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無論老少,都渴望有人珍惜我們。

我們都想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歡迎我們的人和地方。

我感謝你。你用你特有的關懷的方式,歡迎了你四周的孩子們。同時,你也受到每一個孩子賦予你的獨特的關懷。

世上沒有比這更好的禮物了。

我祝福你一生中所有付出和收穫的關懷。

編輯:凡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