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介紹

在江蘇常州,人們對晚清時腳跨政界、實業界,呼風喚雨的大人物盛宣懷的感情十分複雜。叫好的就不說了,不滿的人說他發跡後妻妾滿堂,生活腐化,貪汙受賄,雖然出自常州,並沒有給常州帶來什麼好處。

盛家的現實也確實有些淒涼。現在,常州青果巷口那間號稱“盛宣懷故居”的平房雖然還帶著一小塊破敗的花園,但怎麼看也不像是大清豪門舊居。事實上,這只是盛家在常州的房產之一,盛宣懷真正的故居應該在不遠處的周線巷,那裡有一處前後九進的大宅院。1870年前後,盛宣懷和他父親盛康、妻子董氏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不過,這棟宅院在十多年前常州舊城改造時被拆掉了。而江陰暘岐鎮盛氏家族祖墳的破敗景況更讓人吃驚:那三面環水的風水寶地只留下一棟穿頂破壁、荒草叢生的祠堂,祖孫四代的墳墓早就沒了蹤影。

盛宣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盛氏家族是怎麼發家的?盛宣懷在歷史上的功過究竟應該如何評價?

"

背景介紹

在江蘇常州,人們對晚清時腳跨政界、實業界,呼風喚雨的大人物盛宣懷的感情十分複雜。叫好的就不說了,不滿的人說他發跡後妻妾滿堂,生活腐化,貪汙受賄,雖然出自常州,並沒有給常州帶來什麼好處。

盛家的現實也確實有些淒涼。現在,常州青果巷口那間號稱“盛宣懷故居”的平房雖然還帶著一小塊破敗的花園,但怎麼看也不像是大清豪門舊居。事實上,這只是盛家在常州的房產之一,盛宣懷真正的故居應該在不遠處的周線巷,那裡有一處前後九進的大宅院。1870年前後,盛宣懷和他父親盛康、妻子董氏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不過,這棟宅院在十多年前常州舊城改造時被拆掉了。而江陰暘岐鎮盛氏家族祖墳的破敗景況更讓人吃驚:那三面環水的風水寶地只留下一棟穿頂破壁、荒草叢生的祠堂,祖孫四代的墳墓早就沒了蹤影。

盛宣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盛氏家族是怎麼發家的?盛宣懷在歷史上的功過究竟應該如何評價?

晚清第一豪門盛宣懷家族的興衰史

人物經歷

李鴻章建議盛家開典當

盛氏家族自明代永樂年間就從南京遷居到常州,至晚清已在常州生活了400多年。在乾隆之前,雖然盛宣懷的祖父盛隆在浙江做過幾任知縣,盛家也只不過稱得上地方鄉紳而已。

盛宣懷出生於1844年11月,據說那年春天,盛隆夢見常州老宅庭院中的杏花開得燦爛如錦,覺得是個吉兆。結果,兒子盛康這年不但中舉,又喜得貴子。盛隆就給孫子取了個字號“杏蓀”。說也奇怪,此後盛家果然發達起來。

當然“吉兆”只是傳說而已,盛氏家族的發達是靠抓住機遇。盛康在湖北當過兩任道臺,先當督糧道,後做鹽法道。督糧道負責監管督運漕糧,鹽法道則負責食鹽生產、定價、收購、運輸。盛康在做督糧道時,對糧價十分熟悉,就讓女兒、女婿在常州開米行賺錢。

但這樣賺點小錢的生意發不了財。1867年盛隆去世,按清代官制,盛康要回原籍居喪27個月,稱為“丁憂”。盛康辭官扶送盛隆的靈柩回到常州。那時太平天國戰爭結束不久,常州一帶難民紛紛返回重建家業,卻缺乏資金。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是盛康的同年,建議盛康回常州後開幾家典當行,定可賺錢。盛康本來也就閒著,聽了李鴻章的意見,一回常州就積極籌辦此事。次年7月,盛家第一家典當“濟大典”就在吳縣(今屬蘇州)開張了,沒想到生意好得出奇。盛康看出這是一生財之道,接下來在常州、南京、江陰、無錫、宜興、常熟大張旗鼓地開起典當來。不到10年,盛氏旗下的典當有了20多家,盛氏私有賬號“愚記”的資產高達數百萬兩白銀。

辦典當要融資,典當業的經營與錢莊是分不開的。盛氏家族於是又集資開起了錢莊。本錢和利潤從錢莊流到典當,又從典當流回錢莊。發家以後,盛康在蘇州石路置辦了房產,還把私人花園劉園買了下來,改名“留園”。到光緒初年,常州盛氏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戶人家。

從常州大戶到大清豪門

從常州大戶到大清豪門,這一跨躍是由盛宣懷來完成的。

盛宣懷只中過秀才,參加三次鄉試考舉人都名落孫山,後來乾脆管起了典當錢莊生意。1870年,李鴻章率軍前往陝西征剿回民起義軍。經朋友介紹,盛宣懷進了李鴻章幕府當文書,從此跟隨李鴻章一步步從軍營文書做到一品尚書,從典當掌櫃變為掌握大清十幾家壟斷企業的實業家。

李鴻章為何那麼器重一個連舉人也沒有考上的幕僚?有人說因為盛康和李鴻章是拜把子兄弟,關係很鐵,所以非常照顧這位世侄。但至今沒有史料可以證明盛康與李鴻章的關係有多親密。即使在盛氏家族留下的十幾萬件檔案中,也沒有發現他們倆有多少書信來往。要說盛康把與親屬、朋友的幾百封信件都留下了,而獨獨沒有保存中堂大人的信,那是不可想象的。生活在日本的盛宣懷曾孫盛承洪先生,對此說法也表示懷疑。

李鴻章所以器重盛宣懷,是因為盛宣懷的“經世致用”思想符合他的洋務強國宏圖,盛宣懷的務實和精幹也符合他的用人要求。作為洋務派領袖,李鴻章當時正在醞釀創辦一批企業,卻缺少精明的實幹人才。他發現盛宣懷是個可塑之才,就有意識地給盛宣懷提供機會。1872年,李鴻章發起創辦中國近代第一家大型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時,讓盛宣懷與上海的航運世家朱其昂、廣東的怡和洋行買辦唐廷樞等共同參與起草輪船招商局章程。盛宣懷起草的章程思路前瞻,條理清晰,見解獨到,受到李鴻章的賞識。由此,盛宣懷被委任為會辦(副總經理),走上了洋務之路。

盛宣懷認準了這是一條可以“做大事、成大業”的路,要死心塌地跟著李鴻章。他寫信表忠心:“百年之後,或可以姓名附列於中堂傳策之後,吾願足矣!”就是說,將來李鴻章傳記裡能把他盛宣懷的名字列上,他就心滿意足了。1886年,盛宣懷在山東做官時,還給李鴻章寫信,表示自己追隨李鴻章20多年,“近年辦事稍有把握,俱由親炙而來。”意思是“我的所有成功都是您手把手教出來的”,流露出感恩戴德之心。

手握十六顆夜明珠,賺回一千萬家當

盛宣懷參與創辦和掌控的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批實業,有輪船招商局、漢冶萍煤鐵總公司、上海華盛紡織廠、中國電報局、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通商銀行,都是晚清政府參股的大型企業。當時有人說他“手握十六顆夜明珠”,這反映出盛宣懷在實業界的顯赫地位。

盛宣懷的經濟思想比較現代化,很早就採用集資參股的辦法。他也在新興企業中投資參股,成為大股東。對華盛紡織廠等不太大的企業,他通過收購小股東股份,逐步將其變為盛家控股的家族企業。經營洋務企業40年,他積攢了1000多萬兩銀子,在上海南京路蓋起中西合璧的盛公館,盛家也成為令人矚目的豪門。

盛氏家族的富有,自然引起不少人的議論,他是否貪汙受賄、中飽私囊,當時就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1876年,輪船招商局欲併購美資旗昌輪船公司,盛宣懷從兩江總督沈葆楨那裡借了100萬兩白銀官款,以總價222萬兩白銀的價格買下了旗昌在華所有資產,消滅了一個競爭對手。但這件事受到不少非議。御史王先謙上奏彈劾盛宣懷,說旗昌輪船公司不值這個價,盛宣懷拿了人家回扣。雖有李鴻章竭力袒護,盛宣懷還是受到降職處分,被排擠出招商局。

這是盛宣懷第一次遭到貪汙指責。他究竟有沒有拿回扣?當時沒有證據,他也竭力表明自己的清白。李鴻章一直認為這是反對派對洋務企業的故意搗亂,後來找機會幫盛宣懷洗刷了罪名。此外,旗昌洋行歷史悠久,盛宣懷如果真收回扣,在旗昌檔案中不會沒有蛛絲馬跡,但至今沒有發現這類證據。不過,盛宣懷辦洋務發財,這是事實。

盛宣懷開創的那些事業,輪船招商局、漢冶萍公司經歷了100多年風雨,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天津大學、交通大學培養了眾多的高等技術人才;中國通商銀行是我國第一家民族資本的銀行,打破了外資銀行的壟斷,還有鐵路、電信……盛宣懷的歷史功績在這些傳承至今的事業中仍有體現。

二太太囑咐他巴結李蓮英

盛宣懷交往的人很多,面也很廣,他很重視與同鄉的聯繫。《紅樓夢》中有所謂“護官符”,道出了封建社會官場官官相護的“潛規則”。盛宣懷要做高官,成大事,也跳不出“潛規則”。

在上海圖書館收藏的“盛宣懷檔案”中,有一份《常州府武陽兩縣京官住址單》,是盛宣懷的親家劉翰為他收集的。名單中羅列了兩縣同鄉在京城中重要衙門做官的官員名單,包括具體的住址信息。還有一份常州當地著名紳商的名單,有一百來人。這兩份名單可說是盛宣懷的“護官符”,他進京少不了要拜訪那些高官同鄉,聯絡一下感情。逢年過節,盛公館按著名單挨家挨戶送些年節禮品,也是人情往來的必做功課。但這些年節禮品,通常是些時令果品之類,沒什麼貴重物品。一次過年時,盛宣懷給在刑部當主事的同鄉董康送禮時加送了一桌“筵席”,那就算是貴的了。

年節送禮是一種習俗,但是對那些需要求助的大人物,緊要關頭不送些貴重禮品肯定是不行的。他的第二個夫人莊畹玉出身常州望族,是個精明的女人。1899年,盛宣懷被慈禧太后召進宮中“垂詢”,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莊夫人給他寫信說:“你在北京要多找門路,聽說皮小連雖是太監,榮寵非凡,若要升遷,要走他門路,你要捨得花些小錢去巴結巴結,讓人家高興,不說你的壞話。”這個“皮小連”是指大太監李蓮英,盛宣懷看太太寫得太露骨,未免有點後怕,把信中提到的幾個人名都用墨塗掉了。在盛宣懷留下的檔案中有一份《帶京書畫目錄》,記錄了歷代名人字畫47件,盛宣懷長期住在上海,這麼多件名人字畫帶到北京,多是用來送人的。

當然,有時候別人送給盛宣懷的禮物也是價值不菲的。曾經和盛宣懷一起在輪船招商局共事的朱其昂和他的關係比較好,一次送了他4件禮物:翡翠煙壺、白玉翎管、黃玉扳指、紅牙珠頂。朱家是清代上海著名的沙船世家,長期經營水上運輸,送得起這樣貴重的禮品,怕盛宣懷不肯收,特意寫信說這是家中舊存的小玩意兒,不是特意買來的。

民間一直有一種傳說:盛宣懷曾經和胡雪巖鬥法,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紅頂商人。這隻能把它當做故事來看。胡雪巖比盛宣懷大21歲,他在杭州開錢莊的時候盛宣懷還在私塾讀書,而且胡雪巖的活動主要在浙江和上海,盛家典當開在江蘇,兩人沒有什麼經濟瓜葛。胡雪巖之敗主要是敗在與洋人爭搶生絲市場,被外商聯合壓價“爆了倉”。說盛宣懷暗中與胡雪巖搶購生絲低價倒賣,又鼓動外商一起壓價,這些都是小說家言。盛宣懷那時正忙於電報局事務,當時他也還沒有那麼大的能量。

愚齋義莊擋不住三世而竭

盛宣懷前後娶了兩個夫人,5個妾,生有8個兒子,8個女兒,盛公館中吃閒飯的不下百十來人。妻妾成群,免不了爭寵鬥豔,兒孫不知生活艱辛,賭馬的賭馬,嫖娼的嫖娼,抽大煙的抽大煙,雖說盛宣懷年輕時管過典當錢莊,卻也沒有精力管住家裡那麼多號人。他規定每個月給姨太太60元大洋生活費,由賬房按月付給,他在蘇州的姨太太秦氏看中了銀樓一副頭面,沒錢就賒賬買了回來,然後給盛宣懷寫信,說欠了銀樓218兩銀子,請老爺派人去付清。盛宣懷心中惱火,卻礙於面子只好另掏腰包。他的大兒子盛昌頤整天在外花天酒地,娶了6個女人還到處尋花問柳,40歲就死了,比盛宣懷去世還早十多年。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怎樣才能長期保持家族的凝聚和財富?盛宣懷曾在日本呆過一年,從一個日本家族的管理模式得到啟發。逝世前,他立下遺囑,成立愚齋義莊基金會,遺產的一半分給各房子孫,另一半580萬兩銀子放在愚齋義莊,本金不許動用,利息用於慈善事業,想用這個辦法長期保住盛氏家族的一部分財產。1916年盛宣懷去世,基金會由莊夫人掌管,別人也沒有異議。不過盛家的子輩大手大腳慣了,揮霍無度,沒有多久,各房分到手的財產已消耗大半。國民黨政府也對愚齋基金會這筆財產垂涎三尺,經常發公函要求愚齋義莊捐款賑災,認購國債。國債還本付息的時間很長,買了幾次,賬面上財產沒有減少,實際可動用的資金少了,變成了紙上財富。迫於當局淫威,莊夫人敢怒不敢言,有時候買了國債又要捐款,莊夫人乾脆把國債捐了。

1927年莊夫人去世,再也沒人能約束盛家的公子小姐姨太太,於是吵著分家的、爭名分打官司的、要求繼承遺產的、搞風流韻事的、鬧訴訟案件的,盛家的很多事情,一度成為上海灘的街頭新聞。1928年,離莊夫人去世不到半年,盛家子孫已在吵吵鬧鬧中分掉了愚齋義莊的六成本金。為了不致受國民政府阻擾,他們一致同意將其餘本金捐給政府。愚齋義莊在盛宣懷去世後12年就壽終正寢,恐怕是盛宣懷難以預料的。

盛家後人在莊夫人去世、愚齋義莊解散後便各奔東西,如今大多在海外。他的孫子盛毓郵、盛毓度兄弟後來去了日本,在東京創辦了一家留園株式會社,經營餐飲和房產業,取名“留園”也是不忘祖業之意。現在這份事業由盛宣懷的曾孫盛承洪和他的弟、妹們一起經營,在日本有一定的影響。盛承洪先生熱衷收集流散民間的盛宣懷檔案,去年在上海的一次拍賣會上花了80多萬人民幣買下兩大冊檔案,後來拍成數碼照片,送給了上海圖書館。而如今收藏於上海圖書館的“盛宣懷檔案”,共有16.9萬件,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文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