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信息化佈局,已成為當下國家實現統一醫療管理的首要任務。

2019年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5月17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更有效舉措推進醫改各項工作。

這對醫生工作效率、醫保控費、醫院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也迫在眉睫。

“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設施是個非常大的工程,涉及全數據鏈體系的建設,整體預算投入為23億元。” 上海市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亦學在17日舉行的第21屆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上表示。

衛生經濟學的醫院實踐

如何理解生物醫學大數據?據李亦學介紹,生物醫學大數據主要分為五大方面: 基礎研究,系統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研究、比較醫學研究,轉化型研究,自然真實世界的數據(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個人積累的數據),該數據庫囊括了人類生命科學的所有數據整合。

“申康作為生物醫學數據的重要來源地,目前擁有2.8個PB的數據量、1.4億人的就診數據、45億張處方,涵蓋深度醫學應用的數據所能得到的最大價值,上海市申康醫學發展中心副主任朱同玉表示,“在依法合理地明確數據的歸屬權後,也要從個人、政府、科研、商業等層面區分使用者;此外,該數據本身的安全保障,防止數字設施受到摧毀等也需重點考慮。”

該數據庫將如何發揮重點作用? 作為病人數據最密集、龐大的集中地,醫院層面已進行了長期的實踐。

上海仁濟醫院副院長王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3月正式營業的仁濟醫院寧波分院已實現了上海、寧波兩地電子病歷的共享,下一步則要將該電子病歷的書寫格式、標準規範化。

王育同時也表示, 仁濟醫院醫生已經開始主動地使用AI進行輔助診斷,診斷覆蓋率達96%,該智能系統上線14個月來已篩查患者6.7萬餘例。如果拿一個初級醫師和AI系統作比較,其檢出率分別為36.5%和95.8%,漏診率則為63.5%與4.2%

記者也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醫院決策支持平臺”上看到“近5年的出院人數逐年增加、醫保患兒佔比趨於平穩、就診高峰期為7~8月,2018年出院人次排名前十科室是外科、新生兒科、神經內科、骨科…. ”這些都是基於病人就醫數據而整合成的邏輯判斷。

該院黨委書記徐虹表示,“轉診率、藥佔比等都是我們非常重視的工作,而這樣的趨勢判斷可以每個科室、甚至決策層以很好的指導。”

不過,王育說,醫療數據主要面臨兩方面的困境,“第一,我院56個科室所產生的臨床數據量多,醫生對數據訴求也很大,但數據並不能拿來直接使用,缺少治理支撐;第二,數據缺乏統一標準,其維度和科研維度不一致。”

衛生數據資產版圖

國務院於2016年發佈的《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將健康大數據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並提出要規範和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融合共享、開放應用。”

2018年國家衛健委在《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要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為醫療質量控制、規範診療行為、評估合理用藥、優化服務流程等提供支撐。

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上海、江蘇省廳、蘇州、揚州,浙江寧波、溫州、金華、嘉興等三省一市地的醫保基金實時結算系統均由萬達信息統一承建,目前頗受關注的“長三角跨區域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系統”也不例外。

據業內人士透露,數據收集、信息互聯並非區域整合最大的障礙,其難度則更多地在於各城市、鄉鎮、地區間醫保統籌層次的不同,需要提升並歸結起來。

以寧波鄞州為例,其衛生大數據平臺正在服務80萬戶籍當地人口、以及124萬常駐人口健康檔;10年積累的在臨床、疾控、健康檔案方面的實時數據,正管理全區9.8萬高血壓、2.3萬糖尿病等慢性病人。

“數據不僅僅是一個原始的數字基礎,而是可以成為高危人群篩查、體檢和臨床醫生處方診斷,併為社會和科學研究帶來極大產出的價值資源。”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產品部經理張敬誼說。

更大的衛生數據資產版圖正在金融支付、疾病管理等結合場景下形成。

“上海健康雲”目前便已實現了16個區173萬人的覆蓋量;一系列如健康檔案疫苗接種、家庭醫生簽約、預約掛號、慢病管理等都能在該場景下實現。

而在另一浙江台州模式下,市民看病可以脫卡在手機上進行結算統一支付,其中便要應用到人臉識別的技術;這一方面,可以使病人在就診期間任一時間點支付,大大減少排隊時間;另一方面由於需要人臉對比,也同時降低醫保騙保行為。

數據資產的權利也將進一步得到保護。據記者瞭解,就在上週,最高檢與最高法通過了國內首個“天平鏈”與“健康鏈”合作的數據權利保障平臺;未來,在該平臺上進行簽約的單位,其數據使用路徑是否合法、安全,都將在區塊鏈技術下可追溯、可實現。

“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不僅僅是一場技術的革命,更是推動醫療衛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的戰略引擎;將醫院的信息系統、醫療設備、病人信息等海量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等進行有機的結合,我們可以預見,它將在未來形成一種全新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一種新型的社會生產力。”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信息技術處處長徐向東說。

上海投23億建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庫  衛生領域成數字經濟新突破口

(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第一財經)

支持我們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