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人類基因編輯:科技發展不能把倫理留在身後

今天,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成了輿論的焦點。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有消息傳出,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於11月誕生。據稱,因基因經過修改,這對雙胞胎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然而,這個原本看起來頗有些轟動效應的“首例”,卻很快遭到質疑與反對,大量質疑指向其後的倫理問題。畢竟,這次我們面對的,不是克隆猴、克隆羊,而是人類。何況,還有人指出,我們已經可以有效阻斷艾滋病毒的母嬰傳播,這項研究不僅必要性值得商榷,而且還可能帶來風險。或許正因如此,深圳市衛計委表示,將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人民日報評人類基因編輯:科技發展不能把倫理留在身後

儘管基因編輯,可能對疾病的治療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但顯然,這樣的醫學行為,不是割雙眼皮那麼簡單,更不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它關係到人類基因的譜系,關係到每一個人,也蘊含著倫理風險。而這也正是基因實驗看上去離大眾很遠,卻被輿論高度關注的原因。

對於科技上的創新,我們應該支持,畢竟這是人類文明走向明天的方式。不過,也正因為科技中所蘊含的巨大能量,讓它可能成為一把殺傷力巨大的“雙刃劍”。所以,在面對科技的突破時,不能不保持足夠的敬畏。科學的意義,永遠在於展現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在於為人所用,而非讓人類自毀長城。這不是反科學的態度,恰恰是科學的自愛。否則,打開的可能就不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而是潘多拉的盒子。

這也讓人想到此前關於AI失控的那則新聞:在智能對話機器人項目,兩個聊天機器人發展出了人類無法讀懂的語言。對於人類自身的改造,風險可能還不像失控的機器人,所謂“拔掉插頭”就可以停止了。這涉及到對人類疾病的理解、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甚至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在這個角度看,人文科學,應該走到科技的前面去;人文關懷,更應該走到科學的內部去。

許多科學家都認同: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甚至大膽預言,因為生物技術與人工智能的進展,一百年內,人類就可以向“神人”邁進。確實,我們正與這個時代最未知的話題加速遭遇。換頭術是不是符合倫理?克隆人應有什麼權利?其中的倫理與法律命題已讓人類處於激辯之中。激辯恰恰說明,時至今日,科學已經不僅僅是實驗室中的“隔離物”,而是更深刻地參與著社會生活,參與人類文明的塑造,遠不是“進步”還是“退步”那麼簡單。

人民日報評人類基因編輯:科技發展不能把倫理留在身後

基因編輯,根本目的應該是服務於人的健康,服務於人的整體福利。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對疑難疾病,將不再束手無策。但是,正如我們在分析克隆問題時曾經說的,“解決了可行性再考慮合理性的‘先斬後奏’,只是不負責任。”蒸汽機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的面貌,但發明者最初只是為了排除礦井的地下水。而這樣的“意外收穫”,並不總如人願。在“科學的前沿,倫理的邊緣”,技術不當使用所帶來的後果無法預估,開不得絲毫玩笑。

此次進行基因修改的科學家,其實還提出過關於基因技術的幾個原則:包括對真正需要的群體保持“悲憫之心”、僅僅用於嚴重疾病的“有所為更有所不為”、尊重孩子自主性為前提的“探索你自由”、命運不能由基因來決定的“生活需要奮鬥”、“促進普惠的健康權”等。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原則處理的,就是這項技術的倫理風險。只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原則如何轉化成每個人都遵守的規則?又如何防止以種種原則的名義,突破倫理的底線?這也是基因編輯嬰兒降生提出的問題之一。

當然,從今日大眾對於這次基因實驗的廣泛關注可以看到,人們並非與陽春白雪的高端科學“絕緣”。即使只是出於一種直覺,人們對於自身繁衍與發展的路徑,具有出於本能的保護意識。對這一次實驗本身及結果,科學界會如何進一步迴應仍需觀察,但可以相信,這樣的科學倫理大型普及現場,將凝聚起更多人蔘與到科學的探討與發展中來。因為,這是與人類性命攸關的事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