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浮生六記》沈復的魅力,不止於一個高調秀恩愛的背影

文:雙木林兮

清代文人沈復一生並沒有留下過多作品,《浮生六記》是他為數不多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對於很多熟悉這本書的讀者來說,其最打動人心的還是沈復對妻子陳芸的一片真情。我也深以為然,只是如今重讀,又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沈復的魅力,遠不止於給我們留下一個高調秀恩愛的背影。

知名主持人汪涵曾經在很多次的節目主持中推薦這本書,他說“我們要用發現美的眼光,去發現周遭的一切。”我認為汪涵所言是從審美的角度去評價該書的意義,以及沈復帶給讀者的美學上的思考。這種解讀自然是有道理的,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很吻合當下人生存狀況的角度。生活的確需要審美的眼光,否則何以對抗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人生?

再讀《浮生六記》沈復的魅力,不止於一個高調秀恩愛的背影

沈復在這本小書中就充分展示了他的審美視角。眾所周知,這本書名為“六記”,但由於後兩卷散佚,只留下前面“四記”——“閨中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沈復在這四篇記事中無不用獨到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這種審美的眼光比比皆是,俯首可拾。

比如,他從小喜歡微察事物,往往能從極其細微的地方發覺人生的樂趣,寫得頗有見地。在《閒情記趣》中一開篇就回憶他童年這方面的特點。夏天的蚊子嗡嗡聲如雷,這該是多令人厭惡的東西,可是小小的沈復會把它們想象成鶴群在空中起舞,甚至昂頭看漫天的蚊子看到脖子都僵了。為了製造白鶴青雲的視覺效果,他又想法將蚊子留於蚊帳內,慢慢拿煙噴它們,結果蚊子們衝過煙霧飛翔鳴動果然就像是鶴唳雲端,他也因此而心情怡然,拍手稱快。

年幼的他又常常喜歡在小草叢雜的地方,蹲著身子,和石臺齊平,定神去觀察這些矮小卑微的自然景觀,在他的眼中,叢草可為樹林,蟲蟻可作野獸,土礫凸起的地方比得山丘,凹下的地方能成溝塹,於是一小方天地都能帶給他神遊其中,怡然自得的無窮樂趣。

這一段文字真是妙極,由於把小孩子的童真童趣和胸有溝壑的特點展露無遺,它也被選進了中小學語文教材,啟發著所有人要像孩子一樣去發覺身邊事物的美好,去品味許多景物內有乾坤的美妙。也許只有心懷物我平等,萬物有情的真誠態度,我們的眼睛才能夠具備審美的視角。這於我們是一種提醒,更是一種喚醒,因為我們大多數成年人越長大,眼睛就越混濁不清。

試想我們有多久沒有留意頭頂的星空,更別說留意那牆角怒放的生命?我們習慣了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可真是這樣嗎?我們有了錢和時間之後,所謂的詩和遠方大多數也只是如匆匆過客般止於留影,博得眾人點贊罷了,其實這何嘗不是物慾膨脹後的另一種苟且方式?無論是近處還是遠方,都不只是一種空間的距離,而是心理和審美的距離。如果帶著狹隘和偏執去看世間,那麼美就會離我們很遠,相反,若帶著發現和欣賞的審美眼光去觀景,那麼無論遠近都美不勝收。

再讀《浮生六記》沈復的魅力,不止於一個高調秀恩愛的背影

這一點沈復可謂是絕對的達人,他是一個真正懂得生活,並把苦逼生活過得多姿多味的高人。他愛花愛到成癮,但他又不是像某些暴發戶之流那樣買一大堆名花香草來堆砌庭院,那充其量是愛花的數量和名貴,沈復不然。他愛花,必定要精通花的品性,深曉花的精神,且花不在多和貴。在他眼中,名貴珍稀的蘭花如同寶玉,但被人用開水澆死後他發誓此生不復種蘭花。杜鵑少香卻易於剪裁,菊花常見但要懂得打理才能真正見出它的風致美麗。他對盆景盆栽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是一個真正的懂得美的園丁。

正因為擁有審美的眼光,他在簡陋清貧的生活中活得像個魔術師,常常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製作盆景沒有上等美玉奇石不要緊,他用廉價的黃牙白菜心和木炭也一樣搭配出了意境不凡的景觀;冷米湯和石蒲菖籽可打造出綠茸茸的草地,老蓮子和雞蛋又能平添出荷香田園的韻致來;家貧屋窄也不妨礙活得從容有味,因為經他巧手進行三下兩下的隔斷和擺設,就立馬顯出精巧而綽綽有餘的空間;沒有富貴人家庭院裡高大上的小橋流水又何妨?他倆用掃墓路上撿來的普通石頭竟也造出了一座“蓬萊仙島”……

所以讀“閒情記趣”,品沈復筆下的浪漫人生,儘管物不奢華,人不雍容,但是他們卻活得妙處橫生,心曠神怡,其樂無窮。這正是源於一種愛生活,懂生活,會生活的心態,更源於一種於平凡樸素中發現美的眼睛。沈復自己就說過,“人珍我棄,人棄我取”,意思是世人都認為好的他不一定趨同,世人瞧不上的在他那可以成為寶貝,這其實正是一種另闢蹊徑的審美眼光。

再讀《浮生六記》沈復的魅力,不止於一個高調秀恩愛的背影

除了美學上的價值之外,《浮生六記》帶給我們的還有文化上的思考。其一是對他筆下夫妻關係的重新審視,其二是對他作為古代讀書人文化性格的重新打量。

在我們的印象中,雖然歸有光,蘇東坡,甚至老杜等人都在作品中寫過妻子,但沈復無疑是文人中最敢秀出夫妻恩愛的一個了。這並不是說過去的丈夫不愛妻子,而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不太允許這樣做。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一直都卑微,這從“賤內”、“拙荊”、“賤妾”、“內人”等對妻子的稱謂就看得出來,所以哪怕深切思念妻子如老杜,他的筆下也多以“老妻”相稱,至於寫出“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的詩句都已然有了犯忌的嫌疑。相反,對妻子“藏拙守愚”反而更符合傳統的文化觀念。

於此再看沈復對夫妻點滴的敘寫就更可見其獨特魅力了!他的大膽突破源於他不拘一格的真性情,他一改妻子如衣裳、卑賤不足掛齒的論調,光明坦蕩又深情傲嬌地將妻子擺上了很高的地位,這多少都有點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意思。其實聯繫沈復的一生,這一點又有著某種必然性,因為這符合他作為文化人的性格。高調秀恩愛的背後,其實反應了他作為一個讀書人的獨立精神。

眾所周知,沈復一輩子都沒有去考科舉,卻熱衷於遊山玩水。他的性格有賈寶玉叛逆的一面,雖然生在仕宦之家,也曾從父命輾轉多地做過幕僚,但是他一生都與大富大貴無緣,甚至還不時要為五斗米而折腰,為生活而奔忙。即便這樣,沈復始終對山水田園保持著熱情,對高品質的精神生活永葆初心。

他不苟且於馬馬虎虎的人生,看他所鍾愛的妻子,他結交的朋友,他糊塗的仕途和快意的浪遊便多少看出一些他性格上很本真不趨同的地方。他不懂人情世故,受盡世態炎涼,寧願擺畫鋪賣畫為生,手頭寬裕時可散盡千金不在乎,囊中羞澀時亦能節衣縮食克儉度平生。他的骨子裡有讀書人的清高和追求,心之所安,志之所向,他至少是個努力追求精神獨立的讀書人。

不慼慼於功名利祿,不惶惶於囊中羞澀,這的確考驗著文化人的人格尊嚴,當然,也考驗著我們當下人的精神底線。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值得思考我們自己的人生!

(完)

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讀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