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從虹橋沿江向南步行大約3公里路程便到了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就可以看見一塊石碑,上寫“沈從文墓地”五個遒勁大字。再往前走不遠,一塊豎長的石碑上,刻有沈從文表侄——黃永玉草書所寫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從虹橋沿江向南步行大約3公里路程便到了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就可以看見一塊石碑,上寫“沈從文墓地”五個遒勁大字。再往前走不遠,一塊豎長的石碑上,刻有沈從文表侄——黃永玉草書所寫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沈從文墓地建在一塊狹長的草坪上。這裡說是墓地,其實更像是一個幽靜的公園。沒有過多的鋪設,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沒有雕欄玉砌的圍欄,甚至沒有墳冢沒有生卒年月,只有一塊據說是從沱江裡撈出來的巨大五彩石,背靠聽濤山,面朝沱江水,靜靜地佇立著。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從虹橋沿江向南步行大約3公里路程便到了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就可以看見一塊石碑,上寫“沈從文墓地”五個遒勁大字。再往前走不遠,一塊豎長的石碑上,刻有沈從文表侄——黃永玉草書所寫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沈從文墓地建在一塊狹長的草坪上。這裡說是墓地,其實更像是一個幽靜的公園。沒有過多的鋪設,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沒有雕欄玉砌的圍欄,甚至沒有墳冢沒有生卒年月,只有一塊據說是從沱江裡撈出來的巨大五彩石,背靠聽濤山,面朝沱江水,靜靜地佇立著。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未經雕琢的五彩石腳下圍著一圈黃色小菊花,正面臨摹沈從文手跡,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語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簡練的話語以千斤力量點撥著眾人。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從虹橋沿江向南步行大約3公里路程便到了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就可以看見一塊石碑,上寫“沈從文墓地”五個遒勁大字。再往前走不遠,一塊豎長的石碑上,刻有沈從文表侄——黃永玉草書所寫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沈從文墓地建在一塊狹長的草坪上。這裡說是墓地,其實更像是一個幽靜的公園。沒有過多的鋪設,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沒有雕欄玉砌的圍欄,甚至沒有墳冢沒有生卒年月,只有一塊據說是從沱江裡撈出來的巨大五彩石,背靠聽濤山,面朝沱江水,靜靜地佇立著。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未經雕琢的五彩石腳下圍著一圈黃色小菊花,正面臨摹沈從文手跡,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語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簡練的話語以千斤力量點撥著眾人。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巨石背面刻有沈從文的姨妹張充和的撰聯: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這四句話其實是一首雅緻的藏尾詩,每句結尾的字連起來便成了“從文讓人”。“讓”,咋聽起來是軟弱無力的說辭。細想,一個“讓”字,卻難倒了古今中外多少英雄漢。這繁華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真正做到用心讓人、甘心讓人的,又能有幾個?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從虹橋沿江向南步行大約3公里路程便到了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就可以看見一塊石碑,上寫“沈從文墓地”五個遒勁大字。再往前走不遠,一塊豎長的石碑上,刻有沈從文表侄——黃永玉草書所寫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沈從文墓地建在一塊狹長的草坪上。這裡說是墓地,其實更像是一個幽靜的公園。沒有過多的鋪設,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沒有雕欄玉砌的圍欄,甚至沒有墳冢沒有生卒年月,只有一塊據說是從沱江裡撈出來的巨大五彩石,背靠聽濤山,面朝沱江水,靜靜地佇立著。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未經雕琢的五彩石腳下圍著一圈黃色小菊花,正面臨摹沈從文手跡,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語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簡練的話語以千斤力量點撥著眾人。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巨石背面刻有沈從文的姨妹張充和的撰聯: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這四句話其實是一首雅緻的藏尾詩,每句結尾的字連起來便成了“從文讓人”。“讓”,咋聽起來是軟弱無力的說辭。細想,一個“讓”字,卻難倒了古今中外多少英雄漢。這繁華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真正做到用心讓人、甘心讓人的,又能有幾個?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園,是清代曾任欽差大臣、雲貴提督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園。以這裡為墓地,據說是沈從文親自所選。1982年,80歲高齡的沈從文終於回到闊別近60年的家鄉,無意地一次散步時,沈從文來到杜田村,站在橋頭看到了杜母園。他心滿意足地對家人說:“這個地方蠻好,真的好美!”後人遵沈從文遺願,選此為墓地並一切從簡,只以天然石鑿穴葬骨灰。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從虹橋沿江向南步行大約3公里路程便到了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就可以看見一塊石碑,上寫“沈從文墓地”五個遒勁大字。再往前走不遠,一塊豎長的石碑上,刻有沈從文表侄——黃永玉草書所寫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沈從文墓地建在一塊狹長的草坪上。這裡說是墓地,其實更像是一個幽靜的公園。沒有過多的鋪設,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沒有雕欄玉砌的圍欄,甚至沒有墳冢沒有生卒年月,只有一塊據說是從沱江裡撈出來的巨大五彩石,背靠聽濤山,面朝沱江水,靜靜地佇立著。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未經雕琢的五彩石腳下圍著一圈黃色小菊花,正面臨摹沈從文手跡,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語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簡練的話語以千斤力量點撥著眾人。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巨石背面刻有沈從文的姨妹張充和的撰聯: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這四句話其實是一首雅緻的藏尾詩,每句結尾的字連起來便成了“從文讓人”。“讓”,咋聽起來是軟弱無力的說辭。細想,一個“讓”字,卻難倒了古今中外多少英雄漢。這繁華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真正做到用心讓人、甘心讓人的,又能有幾個?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園,是清代曾任欽差大臣、雲貴提督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園。以這裡為墓地,據說是沈從文親自所選。1982年,80歲高齡的沈從文終於回到闊別近60年的家鄉,無意地一次散步時,沈從文來到杜田村,站在橋頭看到了杜母園。他心滿意足地對家人說:“這個地方蠻好,真的好美!”後人遵沈從文遺願,選此為墓地並一切從簡,只以天然石鑿穴葬骨灰。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2007年,沈從文的夫人張兆和去世4年後,遷葬骨灰於此石,與沈從文合葬。生前的痴情也好,絕情也罷,理解也好,不解也罷,都已隨故人逝去變成煙雲,最終塵歸塵土歸土。生同衾死同穴,已是對彼此最大的依戀、愛慕和認可。

"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汪曾祺在《沈從文傳》的序言裡是這樣說的:“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裡。”鳳凰,是沈從文無論走到哪裡、離開多久都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地方,是沈從文到死都要回去入土為安的地方。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1988年,沈從文在北京逝世,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一份灑在沱江,一份葬在了鳳凰。沈從文墓地位於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上,這裡很少有遊客到來,沈從文落寞沉寂墓地和摩肩擦踵人來人往的故居形成了鮮明對比。萬籟俱靜中,沈從文先生長眠於此,擁著他的一腔鄉愁,一灣江水。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從虹橋沿江向南步行大約3公里路程便到了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就可以看見一塊石碑,上寫“沈從文墓地”五個遒勁大字。再往前走不遠,一塊豎長的石碑上,刻有沈從文表侄——黃永玉草書所寫碑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沈從文墓地建在一塊狹長的草坪上。這裡說是墓地,其實更像是一個幽靜的公園。沒有過多的鋪設,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沒有雕欄玉砌的圍欄,甚至沒有墳冢沒有生卒年月,只有一塊據說是從沱江裡撈出來的巨大五彩石,背靠聽濤山,面朝沱江水,靜靜地佇立著。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未經雕琢的五彩石腳下圍著一圈黃色小菊花,正面臨摹沈從文手跡,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語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簡練的話語以千斤力量點撥著眾人。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巨石背面刻有沈從文的姨妹張充和的撰聯: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這四句話其實是一首雅緻的藏尾詩,每句結尾的字連起來便成了“從文讓人”。“讓”,咋聽起來是軟弱無力的說辭。細想,一個“讓”字,卻難倒了古今中外多少英雄漢。這繁華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真正做到用心讓人、甘心讓人的,又能有幾個?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園,是清代曾任欽差大臣、雲貴提督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園。以這裡為墓地,據說是沈從文親自所選。1982年,80歲高齡的沈從文終於回到闊別近60年的家鄉,無意地一次散步時,沈從文來到杜田村,站在橋頭看到了杜母園。他心滿意足地對家人說:“這個地方蠻好,真的好美!”後人遵沈從文遺願,選此為墓地並一切從簡,只以天然石鑿穴葬骨灰。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2007年,沈從文的夫人張兆和去世4年後,遷葬骨灰於此石,與沈從文合葬。生前的痴情也好,絕情也罷,理解也好,不解也罷,都已隨故人逝去變成煙雲,最終塵歸塵土歸土。生同衾死同穴,已是對彼此最大的依戀、愛慕和認可。

他的文章讓鳳凰古城被人們喜愛,可他的墓地缺鮮有人問津,好遺憾

墓地寂靜、樸素、淡雅,與蒼老的林木為伴。站在巨石前,偶爾傳來林中鳥鳴,不遠處隱約能聽到水流聲。這一刻,人們似乎能觸摸到鳳凰真正的精髓。這一刻,人們似乎才和這位文學巨匠一起,完全融進了鳳凰的山山水水中。(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