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國際舞臺,中國設計師準備好了嗎?

早春時節的上海總是陰雨綿綿,上海時裝週卻仍舊如期而至。無數中國時尚品牌的 LED 廣告牌在時裝週場地和商圈中閃耀林立,無論你是否真的有注意到它們的存在,這周發生的一切都些許透露著中國時尚產業的雄心。不少人在盼望這個城市能夠超越東京和首爾,成為亞洲的下一個時尚之都。

事實上,麥肯錫公司和 BoF 發佈的 2019 年時尚報告中就已指出:今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時尚市場。這聽起來並不那麼出人意料,畢竟當今世上幾乎一半數量的奢侈品都被中國消費者購得,海外時尚品牌越發依賴於這擁有層出不窮新興中產階級的市場,而中國的紡織製造業也在為這個國家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

但一個頗為奇怪的悖論是,如果中國在服裝消費、生產、出口上都能夠有如此重量級的影響,為什麼我們仍然穿著在美國、歐洲和日本設計的服裝?為什麼我們很少在海外的時裝百貨店看到中國設計師的品牌?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來到了 BoF China Prize 中國大獎的現場,這是在上海時裝週期間的活動,也是首個專為中國設計新秀舉辦的國際性大賽。獲勝者將收穫 10 萬美元現金大獎、來自 BoF 社群的支持,以及今年 9 月在倫敦時裝週舉辦時裝發佈會的機會。當問起這個大獎舉辦的緣由時,BoF 的創始人 Imran Amed 說:“我們要為中國的設計新秀提供一個平臺,將他們介紹給世界各地,尤其是歐美的時尚群體。這些中國設計師極具才華與天賦,我想幫助他們走向國際舞臺。”

中國設計師的國際化視野

從兼顧商業可行性和設計的角度考察,有六組中國設計師進入了決賽圈。這些設計師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包括了常駐美國紐約的 CAROLINE HU、比利時的 SHUTING QIU,將總部設在倫敦的 XU ZHI,來自上海的 STAFFONLY、在上海和米蘭均設有工作室的 PRONOUNCE、以及入駐紐約和廣州的 PH5。用 Imran 的話說,他們都是 “One foot abroad ,One foot in China(兼身海外與中國)”。

這些新銳設計師中的佼佼者盡數從海外那些最負盛名的時裝設計學府畢業。甚至大都有著在著名西方設計師工作室工作過的經歷。比如參賽設計師之一的陳序之,這位出生於中國紹興的男孩,曾在倫敦的中央聖馬丁學院學習女裝設計,畢業後先後加入了 Craig Green 和 J.W. Anderson 的工作室。並在 2014 年成立個人品牌 Xu Zhi。這位有著靈巧技術之手的設計師,以獨特的紗線編織技法獲得了業界和市場的肯定,接到了包括 Dover Street Market 和 Opening Ceremony 等買手店的訂單,也獲得過 LVMH 青年設計大獎的提名。時裝顧問 Julie Gilhart 描述他是 “中國傳統工藝加之西方影響的範例”。有著國際化時尚視野的陳序之擁抱他出生國度的文化,也欣賞國際化教育為他提供的一切。他說:“中央聖馬丁讓我變得更現代,同時,也更是我自己。”

而本屆 BoF China Prize 大獎的獲得者胡穎琪,則同時擁有中央聖馬丁本科以及 Parsons 設計學院的碩士學位。她通過交替層疊的薄紗裙、“浪漫主義” 的 DNA 與精細多層次的手工細節,闡釋出了自己那獨特的美學。雖然剛畢業沒多久,在 2018 年創立的同名品牌 CAROLINE HU 卻迅速給時尚圈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展示的是我個人的第二個系列,所以的確是非常年輕的品牌。我家在深圳,但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紐約工作。我目前有一個計劃,就是在國內再建立另一個工作室。” 公佈了大獎評審結果後,回到後臺的穎琪,很堅定的告訴著我她的一些想法。

就像 Imran 所說:“十年前我曾來到上海,渴望尋找有才華的新銳中國設計師,但那時收穫寥寥,十年飛速轉變的當下,我發現有創造力的中國設計師已經太多太多。” 不難發現,曾離開家鄉去往世界時尚之都求學的眾多時裝設計人才在不斷湧現。這不是個體行為,而已經形成群體效應。

像陳序之和 Caroline 一樣的新一代中國設計師群體,從西方時尚行業獲得了很多時尚經驗。 他們有著前瞻思維和更為先鋒、全面的時尚觀,也善於將自己所擁有的文化用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時尚重新相連。對於東西方文化和時尚產業的熟悉,使得他們有能力在國內外共同發展,開啟多維度的時尚市場。

消費口味在變化,中國時尚業在提升

中國設計師中的翹楚 Uma Wang(王汁)是本屆 BoF 大獎的評審之一,據她回憶,她剛開始從事這個行業時,屬於中國設計師的機會並不多。無論是業界還是媒體,都沒有給他們很多支持,那時的一切 “很安靜”。但近些年,我們能欣喜的看到中國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和中國時尚產業內對於設計師品牌的支持。

中國的時尚消費者在探索自己的購買方式,不再只向外界眺望,而開始環顧四周。新一代的年輕群體渴望購買上一代消費者從未聽說過的品牌,當這些時尚顧客不專注於購買 “大牌”,轉而喜歡能被視為更 “獨特” 的服裝時,這給中國設計師品牌帶來了很好的機遇。

不僅中國消費者正在走向成熟,隨著中國時尚產業的規範化和價值鏈的攀升,越來越多平臺正在以多樣的方式支持本土設計新秀。比如像 LABELHOOD 這樣的先鋒設計師孵化平臺、以及更多中國設計師品牌買手店的增加,市場上出現了許多能夠幫助設計師 “吆喝” 的人。

當年輕設計師畢業時,中國時尚市場開始主動為他們提供展示平臺、銷售渠道、媒體和消費者,這些在五到十年前中國設計師們所不敢想象的資源。愈加成熟的本土時尚生態系統開始協同工作,或許這一切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設計師有了底氣,去獲得在更發達的國際時尚領域應給予的那份認同。

當然,如若要探究新一代中國設計師能否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強大的聲音,設計師本人才最有發言權。NOWRE 在 BoF China Prize 中國大獎的後臺對設計師胡穎琪和陳序之進行了專訪。與他們一起聊了聊面對西方時尚產業,中國設計師到底準備好了沒有?都準備了些什麼?

胡穎琪

個人品牌 CAROLINE HU 設計師

為什麼會報名參加 BoF China Prize 大獎?

胡穎琪:在今年 1 月份的時候,我在紐約發佈了 CAROLINE HU 的第一個系列。我明確知道運營個人品牌需要 Financial Support,所以我的辦法就是 “投比賽”。我投了 LVMH、投了 BoF,都是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支持,沒有方方面面的支持,就想創立自己的品牌是不可能成功的。而 LVMH 大獎獲得前 20、甚至今天可以拿到 BoF 大獎,這一切都讓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剛從設計學院畢業不久但已經獲得了很多關注,你覺得相比其他設計師,自己的優勢是什麼?

胡穎琪:入圍決賽的這些設計師都很厲害,我不敢說自己有區別於他人的優勢。我只是在堅持自己想做的東西。因為我的設計可能不是特別商業化,所以我也一直把堅持設計自己喜歡的風格當成一個挑戰。我喜歡帶有藝術性的設計,這也是我決意要做個人品牌的原因。既然創立了自己的品牌,那一定有我要堅持的東西。藝術性就是我要堅持的東西。

會擔心藝術化服飾缺乏實穿性的問題嗎?

胡穎琪:對我來說實穿性其實是一個非常難界定的詞。畢竟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大家根本不缺衣服穿,不是嗎?我對於實穿性的定義有不一樣的理解。當一件藝術化的衣服可以放在身體上面,那它就是實穿的。比如 COMME des GAR ONS 能夠獲得很多人的喜愛,即使它是非常抽象和藝術化的。 我覺得受眾的口味有越來越多元,我相信可以在人們擁有更豐富包容時尚取向的時代裡找到自己的定位。

從海外服裝設計高校畢業的經歷對你來說有什麼影響?

胡穎琪:我覺得那段時光很珍貴。不是說一定會在學校裡學到多少東西,但是身處那個環境看到的東西能令人獲益匪淺。在那樣的環境裡,能讓人很快的抓住自己的風格,瞭解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東西。也讓你有自信可以堅持去做自己的風格,這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中國設計師,面向更發達的西方時尚市場時要準備些什麼?

胡穎琪:因為我的品牌才剛剛起步,現階段我認為重要的就是要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東西。不管面向西方還是東方,有時候不要太妥協。妥協了會產生的情況可能就是 “這邊也不沾邊,那邊也賣不好。” 你也許看到過很多成功的設計師,他們剛開始起步的時候都不叫好。但是堅持超過了一定時間,大家就會慢慢知道並且欣賞你的設計語言。所以設計師的堅持就是一個品牌的精髓。

另外我覺得沒有一個設計師的路子可以重複,身為設計師,本質上就是在做創意的東西。處於摸索的階段的時候,去參考其他設計師的路線,其實不一定會適合自己。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路線、屬於自己的風格。不然設計師品牌的意義就沒了。

面對國際時尚舞臺,你覺得現階段的中國設計師準備好了嗎?

胡穎琪:我覺得準備好了。我看到了非常多完全可以國際上發出強大聲音的中國設計師。比如今天一起參與比賽的設計師們,他們都有非常強烈的設計特點和個人標識,也都堅信自己做的東西。這讓大家有種能量,這種能量無論把它放在什麼地方都是蓋不住的。

陳序之

個人品牌 XU ZHI 設計師

你曾在一些著名的西方設計師的工作室工作過,這些經歷對你有什麼影響?

陳序之:首先相對於國內的服裝公司,之前主要是以商業品牌居多的,都是規模比較大型的那種。很多年前中國都很少有獨立的設計工作室。但是西方很多品牌可能就是隻有一個人、或者十幾個人的那種公司。像是 J.W. Anderson,我在那裡工作的時候一共就只有 12 個人。而在 Craig Green 工作的時候人就更少了。但是他們在做的卻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大生意”,我覺得這種環境特別的有意思。這些工作室的模式,可以給我們這些獨立設計師的創業帶來了一個很直觀的路作為參考。

你覺得在商業可行性與設計兩方面,哪個應該更為側重?

陳序之:這兩者間一定是一個平衡的關係。作為設計師要知道你的客人需要什麼、你在為誰做設計。作為一個成熟的品牌,也需要去尋求受眾的需求。通過自己的獨特的語言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面向更發達的西方時尚市場,中國設計師要準備些什麼?

陳序之:我覺得其實無論是西方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無論在哪裡,對所有設計師的要求都是一樣的。都需要包含設計師品牌所要具備的那些因素,比如品牌所擁有的獨一無二的設計,另一方面也要有很棒的運營。

你認為中國設計師的身份認同是什麼?我們跟西方設計師有什麼區別?

陳序之:有太多東西可以區分我們了,但是歸根結底每個品牌都是獨立的。 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國外的品牌,設計師個人的審美一定在所有東西之上,或者說一個品牌的定位要在所有東西之上。在這點上不一定要用國別去劃分。

你認為中國設計師這個群體準備好走向更廣闊的國際時尚舞臺了嗎?

陳序之:我覺得中國設計師肯定是準備好了。否則我們也不會獲得來自國內外的市場、媒體、行業、客戶,各個方面的支持。也包括像今天 BoF 所舉辦的這個大獎。中國的設計師作為一個群體,正處在一個很棒的、能夠一起成長的階段。在中國時尚行業中,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都在對我們進行的幫助。讓我們這些設計師品牌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你認為現在的中國時尚產業正處於什麼樣的階段?

陳序之:我覺得與西方時尚產業有區別的地方是,西方的市場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成熟的體系,從供應鏈到零售到媒體,都是很完整的環境和氛圍。這個是中國時尚產業正在學習的。比如,可能這幾年不斷有越來越多的買手店、這幾年在媒體上開始有了很多關於獨立設計師的報道,我覺得中國的時尚行業有在學習西方的完整的模式。

但是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我認為肯定還會有很多新的、和西方又不完全一樣的、能夠迎合本土市場需求的模式誕生。我們正在處於一個向前探索的過程之中吧。

對中西時尚行業體系有著精深的研究的學者冷芸曾這樣描述中國的前三代時裝設計師:第一代中國時裝設計師(20 世紀 80 年代)受藝術驅動,關注他們的中國身份,但商業上不太成功;第二代(20 世紀 90 年代)更務實和專業,開始享受商業成功;第三代(21 世紀初)更現代和多元化,但傾向於 “複製” 西方設計技巧。

無論你對於這樣的評價是否贊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新一代中國設計師自身,以及他們所身處的環境、擁有的資源都已和前幾代設計師大不相同。新一代中國設計師中的佼佼者不再執著於的身份認同,拋開了文化限制也在積極反抗西方世界對於中國時尚是 “模仿者” 和 “製造商” 的刻板印象和結構限制。

他們瞭解時裝在商業可行性與藝術價值之間的共生關係,並以世界公民的姿態,去擁抱時尚設計。他們年輕且具有可塑性,有著十足的個性和堅持,創意與原創性。是他們讓我們相信一些事情正在發生改變,在未來,中國的時尚可以向世界訴說些自己的故事。

來源:新華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