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的滋養

社會科學 馬克思主義 自然科學 大學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7-05-28

觀點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高校立徳樹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

首先,正確看待哲學社會科學的特殊性。自然科學主要是事實判斷,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人文學科更多的是側重於價值判斷,當然也含有事實判斷。特別是作為人文學科的文史哲,主要涉及價值判斷,隱含著人的價值立場。雖然社會科學有科學的一面,但它所把握的對象屬於人的社會存在本身,因而不可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完全擺脫價值關係的制約。總之,哲學社會科學反思和研究的對象本身就內在地蘊含著人以及人的存在,而這正是價值主體,所以它不可能超越主體和對象之間的“自我纏繞”和“自我指涉”關係。這就是哲學社會科學所具有的特殊性。

其次,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對學生“為人”和“為學”的雙重成就。有人認為,現在的大學教育中存在著一種不均衡,就是重知識輕德性、重科學輕人文、重能力輕人格,這樣一種失衡將造成部分學生產生畸形人格。也有人說,現代大學存在的問題是“有知識無文化,有大樓無大師”。大師不僅要有精深的專業造詣,更要有崇高的人格境界。培養大師,沒有哲學社會科學的滋養恐怕是不行的。愛因斯坦曾說過:“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在離開學校的時候,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一個人如果人格不健全的話,那麼他的能力越大,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在引導學生建立和優化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其責無旁貸的使命。這是由哲學社會科學所固有的本性決定和要求的。“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同樣也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天職。

再其次,哲學社會科學在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中理性地確立這“三觀”的一個很重要、很關鍵的時期,因此特別需要由哲學社會科學來提供支持。此外,在教育和培養學生的時候,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理交融才能奏效,而這個“理”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提供。二是在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倫理規範方面,哲學社會科學有其重要的作用。堅定的信仰構成道德大廈的基石,而倫理規範則是道德的要求和外在表徵。在人們建立信仰的過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具有特殊的功能。三是確立“德性優先於知識”的價值排序。以前在談人才的時候,往往過於強調人的能力而對德性的要求相對忽略。我們現在提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就體現出“德性優先”的價值排序,而哲學社會科學所蘊含的應然判斷,為這一排序提供理由。

最後,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亟待改進。一是進一步突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軟實力作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確立,需要通過“以理服人”的方式來實現。馬克思主義當年產生的世界性影響,就是通過自身“理論的徹底性”和“實踐能力的明證”達到的。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應該學習和借鑑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優勢。同時,作為中國的大學教育,還要自覺地凸顯“中國性”,需要一種清醒的文化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這就要求教師在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中,強化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弘揚工作,以顯現文化軟實力的優勢和特色。

二是對於西方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不能盲目地引進,不能在借鑑和學習過程中喪失我們自身的自主性。今天的世界是人類普遍交往的世界,是一個通過這種普遍交往而形成的全球化的時代。對外開放當然也包括文化開放,引進西方的哲學社會科學就是文化開放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應當反對對待這種引進的盲目態度,因為這種態度是有害的:一方面由於缺乏主體尺度,妨礙了我們自身的鑑賞力和鑑別力,往往把一些糟粕引進來,而真正的精華卻被拒絕或遺忘了;另一方面是“食洋不化”,本土化的功夫不夠。

三是改進和優化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價值導向是“體現”出來的,而不是“談論”出來的。要通過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必須高度重視潛移默化的薰陶。照本宣科式的說教不能夠為學生所接受,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這就對哲學社會科學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練好內功,不僅要注重專業能力的訓練,更要提升人生境界,以增強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作者何中華,系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25日第5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