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寧夏的民生圖景——寧夏改善與保障民生綜述

社會保險 保障房 三農 失業保險 新華網 2017-05-24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帶領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美好生活,是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讓人民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各級政府在民生實踐中的最好註腳。

這五年,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寧夏投向民生的資金不降反增,大力壓縮財政運行支出,把錢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財力向困難群眾傾斜、向民生工程傾斜,真正體現了民生優先的理財理念。

“民生紅包”讓貧者有其屋

走進石嘴山市一棵樹新苑小區,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家家戶戶掛著太陽能電池組板,在陽光反射下格外耀眼。小區綠地乾淨整潔,健身器材有序擺放。去年10月,大武口區政府投資3.98億元的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棵樹新苑900餘套安置房全部交工,目前已有700餘戶辦理了交房手續併入住。

104平方米、三室兩廳的新居,讓李凡三口之家覺得格外舒適。“以前與公公婆婆和大伯哥住在企業分配的一套平房裡,公廁在500米遠的地方,家人洗澡要排隊。”李凡說,這次一家人分了兩套新居,只花了6萬元。新房地瓷磚、木門、太陽能熱水器等一應俱全,只花了2萬元裝修費就入住了。周邊小學、幼兒園、汽車站等設施齊全,生活方便多了。

石嘴山是一座資源型老工業城市。長期以來,因工礦企業居多而形成了大量的棚戶區,為此該市在全區最早開始實施棚戶區改造。2012年至2016年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30多億元實施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先後有16萬多群眾告別了棚戶區,住進了新樓房,集中連片的棚戶區基本改造完成,群眾的居住環境、生活質量和城市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2017年,該市繼續著手實施棚戶區改造9000戶,全部實行貨幣化安置。

近年來,寧夏注重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實現由重建設向建管並重,管理為主的轉變。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廉租住房配建制度,實現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全覆蓋;率先制定了保障性住房建設地方標準,建立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為全國提供了有益的實踐經驗,相關工作受到李克強總理及住房城鄉建設部的肯定。

創新棚改安置方式,制定政策,明確了貨幣安置的原則、方式和激勵政策,為加快棚戶區改造、推動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相互銜接、融合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加大棚改貨幣化安置力度,2015年,全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27.5%,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約110萬平方米。2016年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達到61%,消化庫存商品住房約140萬平方米,為房地產業“去庫存”發揮了積極作用。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多渠道籌集改造資金,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資金保障。截至目前,累計爭取到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46.68億元。搭建了自治區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資平臺,2016年以前按照“三統一”模式對接國開行貨款授信484.78億元;2016年按照政府購買棚改服務融資模式對接農發行貸款87.23億元、國開行貸款33.7億元,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嚴格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有關稅費減免政策,降低建設成本。

為了從源頭上保障棚戶區改造安置房質量合格,寧夏大力開展工程質量安全年行動,加大建築市場專項整治力度。建立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及時退出不再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目前,已累計退出2.45萬多戶。

政策紅利讓就業行穩創業更興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

就業和創業,是民心工程的重要內容,也是群眾獲得感最強的直接來源。

“寧夏電商谷是能夠釋放創新成果的地方。”5月18日,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大四學生馬小虎說。馬小虎在銀川市西夏區電商谷經營一家商貿公司,進入創業加速期的他,正著手讓智慧旅遊在西夏區開花結果,目前,西夏區旅遊部門已與他合作實施有關項目。西夏區以寧夏電商谷為載體打造寧夏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跨境電子商務示範基地、中小電商企業總部基地,為“創新種子”提供成長沃土。兩年來,寧夏電商谷吸引了中國網庫銀川運營中心、淘寶特色中國·寧夏館、久零網等16家電商企業入駐,直接帶動500餘人創業就業,間接帶動2萬多人就業。

5年來,寧夏各級政府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在大眾創業、援企穩崗、職業培訓、就業援助和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方面出臺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全面推進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5年來,寧夏依託各類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對農業轉移勞動力重點開展初、中級職業技能培訓,對企業在崗人員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重點培養技能適用型和技術熟練型農業轉移勞動力,培訓補貼標準由2012年人均300元提高到2016年的800元,累計組織各類培訓34.7萬人。

5年來,全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7.86萬人次,實現工資總收入279.2億元,年人均收入7800元以上;全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4.7萬人,開展創業能力培訓6.57萬人。失業保險基金收支累計結餘32.8億元。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作用,改革費率調整政策,先後兩次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將失業保險費率由3%調整為1.5%;積極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將依法參保繳費、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三類企業列入援企穩崗範圍,5年來為企業和職工累計減負7.17億元。

加大創業融資和創業扶持力度,逐步規範小額擔保貸款,促進了創業帶動就業。全面推進創業型城市建設,鼓勵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創業孵化園區(基地)建設,累計建成各類創業孵化園區(基地)217家,其中國家級創業園區3家,自治區級創業園區49家,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全區創業擔保貸款放貸量不斷增加,有力地推動了就業創業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

社保兜底網讓幸福感“更有底氣”

前不久,鹽池縣馮記溝暴記春村貧困戶任菊風右股骨骨折在縣醫院住院治療15天,住院治療費共2.2萬元,按照80%的報銷比例,任菊風僅支付4000餘元。鹽池縣在公立醫院改革中創新支付制度,大病住院二次報銷政策與大病商業保險順利並軌,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在縣裡,疑難雜症到縣外”的分級診療目標,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越是經濟下行,越要將民生做實做細,越要將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困難群眾。

5年來,寧夏把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社會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待遇水平持續提高,實現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覆蓋。2013年在石嘴山市、固原市啟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工作,2014年在銀川市、吳忠市、中衛市全面推開,成為全國率先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覆蓋的省級行政單位之一,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截至目前,全區大病保險參保468.6萬人,累計享受大病保險待遇3.95萬人次。

針對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不統一、待遇偏低等問題,2014年在全國率先出臺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通過建立“先保後徵”和政府補貼參保長效機制,將被徵地農民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並大幅提高被徵地農民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妥善解決了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水平偏低問題。

在20個縣(市、區)建成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群眾辦理各項社會保險業務搭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統一建設社保數據中心、災備中心、監控中心、測試中心,開發建設社保信息管理系統和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初步建成了以12333、手機APP、網上人社系統、自助服務一體機、微信、微博為載體的六位一體人社公共服務系統。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最大限度方便廣大群眾辦理社保業務。加快推進社會保險“五險合一”經辦體制改革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體制改革,實現了“五險合一”業務經辦統一管理。(記者 楊學農 龔其雲 徐佳敏 蒲利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