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小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

沙縣小吃在中國餐飲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裝修樸素,價位低廉。但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又有8萬多家,幾乎能在任何一個城市裡看到沙縣小吃的身影。有人將它當做中國第九大菜系。

"

沙縣小吃在中國餐飲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裝修樸素,價位低廉。但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又有8萬多家,幾乎能在任何一個城市裡看到沙縣小吃的身影。有人將它當做中國第九大菜系。

沙縣小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沙縣小吃是怎麼遍佈全國的呢?

得從一場集體性跑路事件開始。

鄧世奇的故事就相當典型。

1990年,沙縣縣城搞“舊城改造”,鄧世奇在縣城的老房子換來了一塊地皮。那時沙縣地區十分流行標會——也就是民間借貸。於是他又多加入了幾個標會,希望獲得更多利息,以便在縣城蓋棟新房子。

這種民間借貸利潤大多豐厚,嚐到甜頭後投入市場的錢往往會越來越多,到後來,投入標會的錢很多都是鄧世奇找親戚朋友借的。

運氣好時,會有很大的收益,但若運氣不好,就會面臨崩盤風險。

1991年底,鄧世奇第一次“叫標”,從一個“天天會”裡融資來了一萬多塊錢,準備擴大經營。錢剛到手,就被會長要走了九千。第二天,這個會長跑了。

沒過幾天,鄧世奇參加的其他29個標會都出問題了:會長跑路,投進去的錢打了水漂。鄧世奇投在標會裡的錢有十五六萬,外面欠著親戚朋友十二三萬。

這是一根稻草。

鄧世奇決定跑,8個小時火車,鄧世奇就到了廈門。

他決定開店。

第一家店找得不順利,賠上押金,帶出來的錢也沒了。房東把房子轉租給別人的那天,夫妻倆蹲在店門口,抱頭痛哭。等到兩個月後,鄧世奇才找到了一家店。夫妻倆連夜沒睡,找人湊錢,一個廈門的朋友拿出一萬元給他,他不敢要,只要了九千,七千五百塊交了房租。

因為人力有限,他的小吃店只做三種食品,拌麵、扁肉和茶葉蛋。拌麵、扁肉都是一塊錢一碗。他和妻子原本指望每天能賣到50多元就好了。結果開張第一天營業額就388元,鄧世奇樂蒙了。

很快,在金錢的誘惑下,大批沙縣人走出了家鄉,1996年,鄧世奇和張紹椿這樣的沙縣人,出去了一萬多。

"

沙縣小吃在中國餐飲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裝修樸素,價位低廉。但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又有8萬多家,幾乎能在任何一個城市裡看到沙縣小吃的身影。有人將它當做中國第九大菜系。

沙縣小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沙縣小吃是怎麼遍佈全國的呢?

得從一場集體性跑路事件開始。

鄧世奇的故事就相當典型。

1990年,沙縣縣城搞“舊城改造”,鄧世奇在縣城的老房子換來了一塊地皮。那時沙縣地區十分流行標會——也就是民間借貸。於是他又多加入了幾個標會,希望獲得更多利息,以便在縣城蓋棟新房子。

這種民間借貸利潤大多豐厚,嚐到甜頭後投入市場的錢往往會越來越多,到後來,投入標會的錢很多都是鄧世奇找親戚朋友借的。

運氣好時,會有很大的收益,但若運氣不好,就會面臨崩盤風險。

1991年底,鄧世奇第一次“叫標”,從一個“天天會”裡融資來了一萬多塊錢,準備擴大經營。錢剛到手,就被會長要走了九千。第二天,這個會長跑了。

沒過幾天,鄧世奇參加的其他29個標會都出問題了:會長跑路,投進去的錢打了水漂。鄧世奇投在標會裡的錢有十五六萬,外面欠著親戚朋友十二三萬。

這是一根稻草。

鄧世奇決定跑,8個小時火車,鄧世奇就到了廈門。

他決定開店。

第一家店找得不順利,賠上押金,帶出來的錢也沒了。房東把房子轉租給別人的那天,夫妻倆蹲在店門口,抱頭痛哭。等到兩個月後,鄧世奇才找到了一家店。夫妻倆連夜沒睡,找人湊錢,一個廈門的朋友拿出一萬元給他,他不敢要,只要了九千,七千五百塊交了房租。

因為人力有限,他的小吃店只做三種食品,拌麵、扁肉和茶葉蛋。拌麵、扁肉都是一塊錢一碗。他和妻子原本指望每天能賣到50多元就好了。結果開張第一天營業額就388元,鄧世奇樂蒙了。

很快,在金錢的誘惑下,大批沙縣人走出了家鄉,1996年,鄧世奇和張紹椿這樣的沙縣人,出去了一萬多。

沙縣小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政府也看到了這股力量並給予重視,從1996年開始,沙縣政府換了四屆班子,但從未停止過對沙縣小吃的推動。

僅1997年到1999年期間,沙縣政府針對小吃就設了三塊牌子: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沙縣小吃辦和沙縣小吃業發展服務中心。

動員農民外出做小吃,成為當時沙縣自上而下的任務。“政府給小吃辦下任務,小吃辦再給鄉鎮小吃辦下任務,分配到每個村裡面。當時有些人也不願意來,就想辦法,凡是報名參加培訓,縣裡就給幾百塊錢。”

政府引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96年在外做小吃的有1萬多,1999年增長到2萬多,2002年達到3萬多。如今,在外做小吃的沙縣人已經超過6萬。

"

沙縣小吃在中國餐飲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裝修樸素,價位低廉。但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又有8萬多家,幾乎能在任何一個城市裡看到沙縣小吃的身影。有人將它當做中國第九大菜系。

沙縣小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沙縣小吃是怎麼遍佈全國的呢?

得從一場集體性跑路事件開始。

鄧世奇的故事就相當典型。

1990年,沙縣縣城搞“舊城改造”,鄧世奇在縣城的老房子換來了一塊地皮。那時沙縣地區十分流行標會——也就是民間借貸。於是他又多加入了幾個標會,希望獲得更多利息,以便在縣城蓋棟新房子。

這種民間借貸利潤大多豐厚,嚐到甜頭後投入市場的錢往往會越來越多,到後來,投入標會的錢很多都是鄧世奇找親戚朋友借的。

運氣好時,會有很大的收益,但若運氣不好,就會面臨崩盤風險。

1991年底,鄧世奇第一次“叫標”,從一個“天天會”裡融資來了一萬多塊錢,準備擴大經營。錢剛到手,就被會長要走了九千。第二天,這個會長跑了。

沒過幾天,鄧世奇參加的其他29個標會都出問題了:會長跑路,投進去的錢打了水漂。鄧世奇投在標會裡的錢有十五六萬,外面欠著親戚朋友十二三萬。

這是一根稻草。

鄧世奇決定跑,8個小時火車,鄧世奇就到了廈門。

他決定開店。

第一家店找得不順利,賠上押金,帶出來的錢也沒了。房東把房子轉租給別人的那天,夫妻倆蹲在店門口,抱頭痛哭。等到兩個月後,鄧世奇才找到了一家店。夫妻倆連夜沒睡,找人湊錢,一個廈門的朋友拿出一萬元給他,他不敢要,只要了九千,七千五百塊交了房租。

因為人力有限,他的小吃店只做三種食品,拌麵、扁肉和茶葉蛋。拌麵、扁肉都是一塊錢一碗。他和妻子原本指望每天能賣到50多元就好了。結果開張第一天營業額就388元,鄧世奇樂蒙了。

很快,在金錢的誘惑下,大批沙縣人走出了家鄉,1996年,鄧世奇和張紹椿這樣的沙縣人,出去了一萬多。

沙縣小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政府也看到了這股力量並給予重視,從1996年開始,沙縣政府換了四屆班子,但從未停止過對沙縣小吃的推動。

僅1997年到1999年期間,沙縣政府針對小吃就設了三塊牌子: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沙縣小吃辦和沙縣小吃業發展服務中心。

動員農民外出做小吃,成為當時沙縣自上而下的任務。“政府給小吃辦下任務,小吃辦再給鄉鎮小吃辦下任務,分配到每個村裡面。當時有些人也不願意來,就想辦法,凡是報名參加培訓,縣裡就給幾百塊錢。”

政府引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96年在外做小吃的有1萬多,1999年增長到2萬多,2002年達到3萬多。如今,在外做小吃的沙縣人已經超過6萬。

沙縣小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

“早些年,出去的夫妻倆都揹著七八個大包小包,跟搬家似的,回來的時候穿得很時髦,女人的髮型都變了。”數據顯示,2014年,沙縣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近13000元,高於全國的水平。如今,沙縣做小吃的人買下了縣城70%的房子。

不過,在講消費升級的時代裡,沙縣小吃想要更進一步,只有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更高的質量。才能在新時代裡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