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是一個特別鼓勵孩子努力向學的一個城市,遊覽這裡,孩子們可能會情不自禁的在心裡告訴自己:要好好寫字,要好好讀書,要做一個名人——最起碼,要做一個能創造價值的人,如果能被寫進歷史裡,那就跟更好啦。

如此勵志的紹興城,全因這裡最亮眼的特產:名人,名著,名家書法。


一座低調的名城:紹興

千年古城:紹興

紹興在浙江省中北部,從地圖上看,它離杭州很近,離寧波、嘉興也不遠。雖然不是沿海城市,但從紹興出發,很快就能抵達杭州灣,進入東海海域。

如果你打開一張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圖,會發現紹興所在的區域被稱為越國。相傳越國是大禹的後人在分封地所建立的國家,春秋時期,越國在這一代建立。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後葬於此山,因更名茅山為“會稽”。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大禹死後葬在這裡,直到今天,人們依然會在到這裡祭奠大禹。關於越國,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勾踐。有一個與他相關成語是:臥薪嚐膽,講述著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之間的故事。

越國古都建於公元前490年,南宋高宗趙構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於公元1131年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紹興便作為一個名字固定下來,沿用至今。據此計算,紹興城也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了。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就像一本很耐讀的書,走進紹興,隨時隨地都可以遇到故事。走進每一處保存完全的名人故居,如同開啟一段時空穿越之旅,在水鄉特有的烏篷船裡,感受千年古城紹興的多面文化,這裡被譽為:名士之鄉、書法之鄉、水鄉、橋鄉、魚米之鄉……

一座低調的名城:紹興


名仕之鄉:紹興

不去紹興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名人的祖籍都在這裡。在紹興政府的官方網站上,關於紹興名人有專門的介紹:有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書法家、院士等等。每一個從紹興走出的名人,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裡,做出了卓越的成績。正因為如此,紹興有很多名人故居,每走進一處名人故居,就好像開啟了一次與眾不同的時空穿越,觸摸寶貴的歷史,走名人兒時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與他們對話。


書法之鄉:紹興

一座低調的名城:紹興

紹興是書聖王羲之的故鄉,今天的紹興有一個專門的老街,叫做書聖故里。

王羲之原本是山東臨沂人,9歲的時候發生永嘉之亂[1],王羲之隨家族來到紹興。王羲之從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書學薰陶,他的父親王曠和叔父王廙在書畫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童年時候,王羲之還專門跟隨衛夫人學習書法(衛夫人是東晉著名女書法家)。

永和九年,王羲之邀請謝安、孫綽等41人在蘭亭修褉[2],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序,即興寫下了一幅傳承千年的《蘭亭序》。相傳第二天他酒醒起床後發現自己的這幅作品,自己也很喜歡,想要再寫一幅一模一樣的,卻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來了。

從唐太宗開始,後世皇帝對《蘭亭集序》極為重視,並形成了一股長盛不衰的摹刻與收藏之風。《蘭亭集序》真跡已不知去向,但是仿本卻一直被不停的複製,甚至形成了龐大而複雜的版本家族。文士爭相臨仿,工匠不斷鐫刻。

王羲之的書法影響了後世很多人,《蘭亭集序》的影響不斷滲透到文人書法、詩歌繪畫之中。在中國的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魯迅先生筆下的紹興風情

一座低調的名城:紹興

魯迅先生本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魯迅先生是地地道道的紹興人,今天很多人去紹興旅遊的時候,都會想起魯迅先生寫過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出生於1881年,在他的童年歲月裡,百草園是孩子們遊戲的天堂,三味書屋則是他求學成長的第一步。《從百草園道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於1926年,那時候魯迅先生已經45歲了,回憶起童年的生活,依然歷歷在目。細細品讀其中一段文字,仍然能感受到孩童時期的魯迅,真是個小小博物學家呢,他能準確的寫下每一株植物、每一種蟲、每一種鳥的名字——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追隨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人們可以感知他筆下的故鄉風貌,也可以強烈的感受到那個時代貧苦大眾的遭遇。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總是活潑潑而充滿靈性的,彷彿躍然紙上,真有其人。

一座低調的名城:紹興

在《孔乙己》這篇小說裡,既塑造了迂腐可憐的舊時讀書人,也讓茴香豆成為今天人們去紹興旅遊時必須嘗一嘗的“文學美食”,在《孔乙己》的片段裡,有一段極為經典的描述便是:你可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麼?

在《故鄉》裡,人們記住了他的童年夥伴閏土,“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祝福》裡,人們記住了那位可憐悲苦的農家婦女祥林嫂,“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紹興師爺

中國每個地區的人們都有自己最擅長的職業和技能,並扎堆似的從事在這個領域裡。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比如景德鎮有製作瓷器的天然原材料,生活在那裡的人很多會從事與瓷器相關的工作,後來皇帝在那裡設置了專門的皇家制瓷機構,就更加強化了景德鎮和瓷器的關係。幾千年流傳下來,人們一想到景德鎮,就會想到瓷器,一提到瓷器,就一定會想起景德鎮。

有的地方是受本地名人效應影響,人們也會比較集中的從事某一個行業裡的工作,比如安徽亳州,有“中華藥都”之稱。那裡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在華佗的影響下,亳州到明、清時期已經成為非常有影響力的藥都。

掌握同一種技能的人,有時候會紮根在同一個城市裡,有時候會帶上這種技能行走四方,久而久之,形成非常大的影響力。無論是中國人初次見面聊天,還是你在英語課本上學習到的“Where are you from”,當人們問你“來自哪裡”的時候,根據得到的答案,人們會自動腦補一些關於你的信息。

在明清時期,如果你是一個來自紹興的讀書人,出門在外應該會很好找工作。當你自報家門,說自己來自紹興時,人們馬上會聯想到:紹興出師爺啊!你讀書那麼好,一定也可以找一份師爺的工作。

師爺,又稱幕友、慕客、幕僚,是明清時期官署中對幕友的稱謂,類似於專門幫官府出謀劃策的人。衙門裡的縣太爺非常喜歡來自紹興的讀書人,來自紹興的師爺,在明清兩朝形成了龐大的群體,甚至有一種說法是:無紹不成衙。意思是,如果沒有紹興的師爺,衙門想要運轉起來,都是很難的。

在紹興博物館裡,對“紹興師爺”有專門的介紹。可見在紹興的歷史裡,師爺這個職業,對紹興人的影響有多大。

浙東唐詩之路

在紹興博物館裡,有一組關於“浙東唐詩之路”的介紹。唐朝誕生了很多有名的詩人,喜歡遊山玩水的詩人們,慢慢走出一條“浙東唐詩之路”——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算是那個時代的文藝青年們最喜歡旅遊的一條線路了。據說《全唐詩》2200餘位作者中,有448位到過這裡,留下了上千首詩。李白在這條路上寫過《夢遊天姥吟留別》,賀知章在這條路上寫下了《回鄉偶書》。這條路主線從錢塘江畔的杭州蕭山起,經過浙東運河、曹娥江、剡(shàn )溪南止於天台山,全長190公里。支線則可以通達寧波、舟山、金華、溫州等地。這條線全部位於浙江省東部,因此,被稱為浙東唐詩之路。

2019年5月,來自《紹興日報》的一條新聞報道,將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這條唐詩之路的重要性。

一篇題為《串珠成鏈創建“浙東唐詩之路”》的報道里寫道:“浙東唐詩之路”是詩畫浙江大花園和大運河文化帶的標誌性工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提高站位、拓寬視野,以高度的歷史責任和文化自覺,紮實推進“浙東唐詩之路”建設。“浙東唐詩之路”不僅是一條山水景觀相映的“詩歌走廊”,更是一條融合優秀傳統文化,媲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經典人文之路。深入挖掘中華代表性文化的內涵,全面保護紹興歷史文化資源,傳承發揚好大禹文化、蘭亭書法文化、陽明文化、越劇文化、黃酒文化、師爺文化、會計文化、名人文化、水鄉文化,通過特色鮮明的文化符號展示唐詩之路的新時代價值,發揮好歷史文化的記憶功能和對未來的啟迪引領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