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穰(北宋)字大年,汴京(今河南開封市)人,宋太祖趙匡胤五世孫。官至光州防禦使﹑崇信軍觀察留後,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榮國公”。其子趙伯駒宋代著名畫家,官至浙東兵馬鈐轄。工畫山水、花果、翎毛,筆致秀麗,尤長金碧山水。遠師李思訓父子。代表作品《江村秋曉圖》、《橙黃橘綠圖》、《風雲期會圖》、《春山圖》、《阿閣圖》、《後赤壁圖 》、《文會圖》、《鳥雀圖》等。留傳到現在的有《湖莊清夏圖》、《漢宮圖》、《阿閣圖》、《萬鬆金闕圖》等。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秋塘圖》大和文華館

趙令穰的畫多描繪湖邊水濱水鳥鳧雁飛集的景色﹐運思精妙﹐清麗雅緻。雪景類王維﹐又學蘇軾作小山叢竹﹐在士大夫中頗受稱譽。黃庭堅題其所畫蘆雁雲:“揮毫不作小池塘﹐蘆荻江村落雁行﹐雖有珠簾巢翡翠﹐不忘煙雨罩鴛鴦。 ”又題其小景:“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年來頻作江湖夢﹐對此身疑在故山。 ”其江村集雁﹑湖上飛鷗等意境荒遠﹐富有詩意的小景山水﹐在宋代山水畫中別具一格。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湖莊清夏圖(局部)

因身處皇族之列﹐不能遠遊﹐所畫題材多侷限於兩京(開封、洛陽)郊外景物,故每成一圖,蘇軾見之便嘲謂:“此必朝陵(朝拜皇陵)一番回矣!”現存《湖莊清夏圖》描繪清幽的郊野景色﹐綠樹板橋﹐鳧鳥嬉水﹐湖莊臨夏﹐意境頗為優美。

描繪了夏季湖的平遠景色。開卷是湖莊臨岸,垂柳拂溪;接接著一座小橋橫跨水上,湖中蓮葉田田,群鴨遊;岸上綠樹成的,遠處煙水迷濛;路轉溪頭,又見綠樹環抱中,數間村舍,屋後一片林木,在煙霧籠罩下,橫向舒展,時隱時顯,更增加悠然的靈動氣氛,充滿幻夢般的詩意。卷末近景描繪三株形態各異的大樹,與卷首樹木相呼應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湖莊清夏圖》卷,絹本設色,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橙黃橘綠圖》描繪的是江南橘樹成熟的景象。入秋的江南,暑氣消盡,寒冬未至,正是一年當中最清爽宜人的時節。潺潺溪流,輕巧蜿蜒地劃過霧色蒼茫的平野;兩岸橘樹遍植成林,一粒粒芬芳的黃果、綠實,像是地上的點點繁星。空氣裡瀰漫著微潤的甘甜,吸引三三兩兩的水鳥,自在地悠遊在汀渚之間。幽靜、迷濛的景境,正是蘇東坡筆底下“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的詩情。雖然在這幅《橙黃橘綠》圖裡,畫家直接用色點葉、畫橘,筆線不夠精準,可能不是趙令穰的作品,但是畫中隱約的柔美,令人悠然神往。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橙黃橘綠圖》設色扇面,尺寸24.2 x 24.9公分,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江村秋曉圖》絹本水墨,設色 23.7×104.1釐米,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陶潛賞菊圖》本幅畫面描繪了小亭中,兩人坐對賞花,江干水渚,群卉爭發,樹本、房舍、池沼、小路等表現很精緻,具有化平凡的事物為美麗的事物的藝術效果,設色豔麗,畫中人亦無特殊造型,但拖尾諸跋,均以陶潛賞菊故事為題詠,意境頗為優美。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陶潛賞菊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山水人物圖》本幅為十張紙接成,除第一段為二十五公分外,後九段均大約九十六公分左右。畫中景物變化甚多,時而山峰突起,時而河流彎曲。畫家運用仰視、平視和俯視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巒和層層疊疊的巖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為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裡,產生獨特的空間結構。

畫松樹林木筆墨變化非常多;畫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這種技法是從李唐的斧劈皴變化出來。畫家以乾枯的筆墨勾畫石壁輪廓,再用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筆墨迅速化開,使畫面上產生水墨交融,淋漓暢快的感覺。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山水人物圖》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北宋山水畫家-趙令穰

《雪霽圖》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每個藝術家均配原版完整高清大圖,供藝術愛好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有需要請聯繫微信:glail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