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君的尊嚴與公孫鞅的才能之間,魏惠王毅然選擇了前者

商鞅 魏惠王 公叔痤 秦孝公 歷史檔案解密 2017-03-31

公叔痤很快就停止了呼吸——帶著巨大的遺憾和隱隱的不安告別了這個世界。

因為至死他都沒有看到魏惠王對公孫鞅的重用。

公孫鞅每對無所事事地對著魏國的天空發呆,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裡。

魏國大夫公子卬卻沒有對著魏國的天空發呆,因為他著急了。

公子卬之所以會著急是因為他和公叔痤一樣,看到了公孫鞅身上隱藏著的巨大價值,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和一個人命運的休慼相關——可魏惠王卻像個盲人一樣,對公孫鞅的才能視而不見。

所以他著急上火。所以他只爭朝夕地和魏惠王磨牙,希望公孫鞅可以得到重用。

但魏惠王卻向他射出一股懷疑的目光。

因為地球人都知道,公子卬和公孫鞅是鐵哥們。為鐵哥們的前程如此著急上火,公子卬居心何在?

在國君的尊嚴與公孫鞅的才能之間,魏惠王毅然選擇了前者

在巨大的疑問面前,公子卬駭然發現,他為國舉才的動機被妖魔化了。

他當然可以說出類似於“舉賢不避親”的話,但是賢不賢卻不是他說了算的,而是魏惠王說了算。

魏惠王此時的心態那是相當的複雜。

因為他被搞糊塗了。相國和大夫先後向他報告發現“國寶”了,他如果起先否認然後再承認公孫鞅是“國寶”,那不是顯得他智商比較低嗎?這個不妥。還有那個公孫鞅,坐在那裡天天看天,也不做個就坡下驢的姿態過來,我就是要重用你,也不好表態啊……

所以只能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只有堅持不讓公孫鞅上位,才能維護一個國君的尊嚴——在國君的尊嚴與公孫鞅的才能之間,魏惠王毅然選擇了前者。

很多年後,魏惠王突然發現,自己的這個決定改變了國運——魏國命運的轉折之門就此關閉。由此,魏惠王在治國實踐中深刻地理解了一個成語的內涵——悔不當初。

只是他再也不能改變什麼了。

在國君的尊嚴與公孫鞅的才能之間,魏惠王毅然選擇了前者

公孫鞅不再看天了。

因為魏國的天還是那個天,不會再有什麼奇特的景觀出現。

他來到了秦國。

秦國是個小國,幾百年來一直是個小國,所以秦孝公比較著急上火——該改革了,再不改革,這個國家就要死翹翹。

因為群雄並起。

因為弱肉強食。

秦孝公向天下發出了招賢令,希望能有一個牛人站出來一舉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

公孫鞅就這樣站了出來。他站到了秦孝公面前,向這個求賢若渴的國君滔滔不絕。

秦孝公很快就睡著了。

因為他不感興趣,對公孫鞅所說的那一套東西,秦孝公沒有產生共鳴。

在國君的尊嚴與公孫鞅的才能之間,魏惠王毅然選擇了前者

在這個世界上,共鳴是很重要的一種推力。沒有共鳴,事情就不能往前推進。

景監很快就知道公孫鞅說的那些內容了,因為秦孝公責備了他。

景監是秦國的大臣,是秦孝公一貫信任的大臣。但這一次,秦孝公不信任他了。

正是他,向秦孝公推薦了在江湖上貌似很有名的公孫鞅,秦孝公才親切地接見了這個人。可公孫鞅卻沒有對秦孝公講法治,而是對他說了些羲、農、堯、舜等偉人的光輝業績。秦孝公整個感覺自己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他不僅藐視了公孫鞅,附帶地將景監也藐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