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6年在微信群講傷寒至今,已經三年過去了,這三年間並沒有花多少時間研究傷寒論,更多的時候是寫傷寒方,用傷寒方。不過,隨著經典研讀的深入,《傷寒論》的研讀與細讀,用一段時間專門寫傷寒的必要性越來越大。

"


從2016年在微信群講傷寒至今,已經三年過去了,這三年間並沒有花多少時間研究傷寒論,更多的時候是寫傷寒方,用傷寒方。不過,隨著經典研讀的深入,《傷寒論》的研讀與細讀,用一段時間專門寫傷寒的必要性越來越大。

中醫入門難,不如學傷寒

古書

首先,《傷寒論》是我入門的書籍,我一開始學習中醫是背誦陳修園的《時方歌括》,李東垣的《藥性賦》開始的,然後在背誦陳修園的《傷寒方歌括》,而其他書則是看《傷寒醫訣串解》成長的,有的時候睡覺前要看書,看著看著都睡著了,那個時候家裡有曾祖父留下來的一套清同治時期刻印的《陳修園醫書七十種》,總共十幾本,因為曾祖父曾經帶過好幾個徒弟,他將醫術七十種分給不同的學生讀,每一個學生要精通一本,所以每本書的書面上還有毛筆字寫得數字。現在想想,大夏天的枕著古書睡覺,寒水有的時候滲到書中,正是有點汗顏。那個時候沒有網絡,沒有電子書,我能看到的只有這套書,所以非常入迷,甚至《串解》的內容,我就認為是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就是所有疾病應該因循的大道。後來才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疾病的變化是沒有太多邏輯性的,不會按照傷寒論中的這種發展規律,先桂枝湯證,後小承氣湯證等等的規律傳變。因為有了這個學習的經歷,將《傷寒論》氣化派的理論有了最基礎的瞭解,在後面的學習中就輕鬆多了。不難發現,在近現代的名家中,唐容川不滿陳修園的注,所以寫了兩本《補註》,對陳修園的每一個觀點都批判性的吸收了,有了前面的功底,再看唐容川的傷寒論,就簡單多了;最近比較火的火神,其實在《火神三書》的開篇明義就說了,自己的三本書是本著查缺補漏的思路寫的,主要是彌補陳修園的不足,可以說,在鄭欽安的眼中,張仲景是孔子,而陳修園就是朱熹,他們之間的關係可見一斑;大家再翻一番我們熟知的《傷寒論講義》,就是現代學校的教材,會發現他們的撰寫體例完全是按照陳修園的思路寫的,有所謂的證,變證,誤治,寒化,熱化等等,雖然把陳修園的很多東西缺漏了,還是可以一觀陳氏一脈的傷寒觀。

"


從2016年在微信群講傷寒至今,已經三年過去了,這三年間並沒有花多少時間研究傷寒論,更多的時候是寫傷寒方,用傷寒方。不過,隨著經典研讀的深入,《傷寒論》的研讀與細讀,用一段時間專門寫傷寒的必要性越來越大。

中醫入門難,不如學傷寒

古書

首先,《傷寒論》是我入門的書籍,我一開始學習中醫是背誦陳修園的《時方歌括》,李東垣的《藥性賦》開始的,然後在背誦陳修園的《傷寒方歌括》,而其他書則是看《傷寒醫訣串解》成長的,有的時候睡覺前要看書,看著看著都睡著了,那個時候家裡有曾祖父留下來的一套清同治時期刻印的《陳修園醫書七十種》,總共十幾本,因為曾祖父曾經帶過好幾個徒弟,他將醫術七十種分給不同的學生讀,每一個學生要精通一本,所以每本書的書面上還有毛筆字寫得數字。現在想想,大夏天的枕著古書睡覺,寒水有的時候滲到書中,正是有點汗顏。那個時候沒有網絡,沒有電子書,我能看到的只有這套書,所以非常入迷,甚至《串解》的內容,我就認為是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就是所有疾病應該因循的大道。後來才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疾病的變化是沒有太多邏輯性的,不會按照傷寒論中的這種發展規律,先桂枝湯證,後小承氣湯證等等的規律傳變。因為有了這個學習的經歷,將《傷寒論》氣化派的理論有了最基礎的瞭解,在後面的學習中就輕鬆多了。不難發現,在近現代的名家中,唐容川不滿陳修園的注,所以寫了兩本《補註》,對陳修園的每一個觀點都批判性的吸收了,有了前面的功底,再看唐容川的傷寒論,就簡單多了;最近比較火的火神,其實在《火神三書》的開篇明義就說了,自己的三本書是本著查缺補漏的思路寫的,主要是彌補陳修園的不足,可以說,在鄭欽安的眼中,張仲景是孔子,而陳修園就是朱熹,他們之間的關係可見一斑;大家再翻一番我們熟知的《傷寒論講義》,就是現代學校的教材,會發現他們的撰寫體例完全是按照陳修園的思路寫的,有所謂的證,變證,誤治,寒化,熱化等等,雖然把陳修園的很多東西缺漏了,還是可以一觀陳氏一脈的傷寒觀。

中醫入門難,不如學傷寒

火神

其次,《傷寒論》名家輩出,是中國醫家注入最多文本,也是培訓中醫醫生臨床能力的經典。《黃帝內經》誰都能讀,誰都能解,因為《黃帝內經》是一本講養生的,講生理病理的基礎理論,沒有涉及到急危重症,一般人小毛小病可以自己處理,但是到了大病,自己就犯糊塗了,不但不能自理,還會不明就裡,因為治病和養生完全是兩碼事,容不得失誤,如果失誤了,按照《傷寒論》的說法“一誤尚引日,再誤促命期”,搞不好就會要了自己的小命,學習需要很謹慎,很小心,這也是我們在臨床前必須讀《傷寒論》的一個根本原因,因為《傷寒論》記載的最多的就是誤治的情況,而注家在這裡會將自己的經驗通過註疏的方式寫進去,學《傷寒論》學的可不是一個張仲景的一輩子的臨床經驗,是歷代醫家的臨床經驗,深入學習每一個醫家就好比現代跟診國醫大師,五十年的從業經驗都濃縮在十卷書之中。所以,讀傷寒,梳理傷寒,其實是很重要的,提筆之初,其實我也不知道寫什麼,因為《傷寒論》的內容太多了,可以是歷史,可以是經驗,可以是方劑,可以是醫家觀點,如果沒有一個主線,文章就會寫成一塌糊塗,會沒有任何條理。

"


從2016年在微信群講傷寒至今,已經三年過去了,這三年間並沒有花多少時間研究傷寒論,更多的時候是寫傷寒方,用傷寒方。不過,隨著經典研讀的深入,《傷寒論》的研讀與細讀,用一段時間專門寫傷寒的必要性越來越大。

中醫入門難,不如學傷寒

古書

首先,《傷寒論》是我入門的書籍,我一開始學習中醫是背誦陳修園的《時方歌括》,李東垣的《藥性賦》開始的,然後在背誦陳修園的《傷寒方歌括》,而其他書則是看《傷寒醫訣串解》成長的,有的時候睡覺前要看書,看著看著都睡著了,那個時候家裡有曾祖父留下來的一套清同治時期刻印的《陳修園醫書七十種》,總共十幾本,因為曾祖父曾經帶過好幾個徒弟,他將醫術七十種分給不同的學生讀,每一個學生要精通一本,所以每本書的書面上還有毛筆字寫得數字。現在想想,大夏天的枕著古書睡覺,寒水有的時候滲到書中,正是有點汗顏。那個時候沒有網絡,沒有電子書,我能看到的只有這套書,所以非常入迷,甚至《串解》的內容,我就認為是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就是所有疾病應該因循的大道。後來才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疾病的變化是沒有太多邏輯性的,不會按照傷寒論中的這種發展規律,先桂枝湯證,後小承氣湯證等等的規律傳變。因為有了這個學習的經歷,將《傷寒論》氣化派的理論有了最基礎的瞭解,在後面的學習中就輕鬆多了。不難發現,在近現代的名家中,唐容川不滿陳修園的注,所以寫了兩本《補註》,對陳修園的每一個觀點都批判性的吸收了,有了前面的功底,再看唐容川的傷寒論,就簡單多了;最近比較火的火神,其實在《火神三書》的開篇明義就說了,自己的三本書是本著查缺補漏的思路寫的,主要是彌補陳修園的不足,可以說,在鄭欽安的眼中,張仲景是孔子,而陳修園就是朱熹,他們之間的關係可見一斑;大家再翻一番我們熟知的《傷寒論講義》,就是現代學校的教材,會發現他們的撰寫體例完全是按照陳修園的思路寫的,有所謂的證,變證,誤治,寒化,熱化等等,雖然把陳修園的很多東西缺漏了,還是可以一觀陳氏一脈的傷寒觀。

中醫入門難,不如學傷寒

火神

其次,《傷寒論》名家輩出,是中國醫家注入最多文本,也是培訓中醫醫生臨床能力的經典。《黃帝內經》誰都能讀,誰都能解,因為《黃帝內經》是一本講養生的,講生理病理的基礎理論,沒有涉及到急危重症,一般人小毛小病可以自己處理,但是到了大病,自己就犯糊塗了,不但不能自理,還會不明就裡,因為治病和養生完全是兩碼事,容不得失誤,如果失誤了,按照《傷寒論》的說法“一誤尚引日,再誤促命期”,搞不好就會要了自己的小命,學習需要很謹慎,很小心,這也是我們在臨床前必須讀《傷寒論》的一個根本原因,因為《傷寒論》記載的最多的就是誤治的情況,而注家在這裡會將自己的經驗通過註疏的方式寫進去,學《傷寒論》學的可不是一個張仲景的一輩子的臨床經驗,是歷代醫家的臨床經驗,深入學習每一個醫家就好比現代跟診國醫大師,五十年的從業經驗都濃縮在十卷書之中。所以,讀傷寒,梳理傷寒,其實是很重要的,提筆之初,其實我也不知道寫什麼,因為《傷寒論》的內容太多了,可以是歷史,可以是經驗,可以是方劑,可以是醫家觀點,如果沒有一個主線,文章就會寫成一塌糊塗,會沒有任何條理。

中醫入門難,不如學傷寒

吳鞠通

再次,其實經過十幾年的研讀,另外是對中國古代知識的瞭解,瞭解古代文人寫作的規律之後,發現歷來註解《傷寒論》的醫家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那些擅自修改《傷寒論》條文層次,順序,師心自用的醫家身上。柯琴說“嘗謂胸中有萬卷書,筆底無半點塵者,始可注書;胸中無半點塵,目中無半點塵者,才許作古書註疏”,歷代醫家從主觀意願上來說,都想為仲景之書正名,所以都在盡最大的努力還原《傷寒論》的本來面貌,但是因為信息技術的限制,他們註解書籍會有很多缺憾,最起碼,他們不會向我們現代一樣,打開知網就可以看到所有關於《傷寒論》研究的文章,對於不懂的方劑,上網搜一下就可以看到別人的成功醫案,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現代人註解《傷寒論》應該是最接近當時風貌的,只是我們現代對古文,對當時的習俗的瞭解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這需要多方考證做一些補充。

複次,學習是一個撿珠子的過程,很多時候花了十年時間撿珠子,到處都是珠子,但是珠子有大小的差別,有顏色的不一樣,怎麼樣把這些珠子串起來,變成一個非常完美的手串,或者變成完美的飾品,就必須要有一個繩子串起來,需要總結。其實學習《傷寒論》,我十年來都是用一個本子,看到了好的醫案,看到了好的論述就會記載在《傷寒論》對應條文的下面,久而久之,整個書本就是一個筆記本了,所以看《傷寒論》有時就是看筆記本,通過寫東西總結的方式,把以前的學習心得呈現出來,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這也是學習《傷寒論》的一種方法。

最重要,但不是最後,學習《傷寒論》的最硬核技能就是背誦,很多人讀書都認為難,其實背誦一點也不難,只要每天讀,而每天背誦,《傷寒論》條文還是很快就能記得住的,只有將《傷寒論》的重要條文記住了,治病的時候就會左右逢源,因為每一個患者,走到你身邊,你都可以想起一個《傷寒論》的條文與之相應,自然就有一個方與他相應,臨床開方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如果,我們再深入瞭解義理,結合背誦,那麼治療疾病療效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比如,我們知道《傷寒論》中對於半夏瀉心湯,只有一個非常短的條文“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條文雖短,但是運用範圍卻非常廣,如果知道這個原則,那《傷寒論》中越短的條文,其實運用的範圍越廣。

最後,學習《傷寒論》必須要有臨床,只有了臨床,我們讀書才會有拍案叫絕的體悟,舉一個例子,《傷寒論》裡面有一個條文,“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這個條文告訴我們的信息很多,很大,首先說小青龍湯治療的疾病是因為心下有水氣,有水氣會怎麼樣?會有咳嗽,而且是發熱,但是不會有渴的現象,這個不渴不是告訴你他不是陽明證,而是告訴你小青龍證就沒有渴的現象,但是服湯之後,會出現口渴,這個口渴不是吃錯了藥,而是吃對了藥,因為只要出現了口渴,基本就會痊癒了。這個條文與前面的條文其實形成了一個對比,因為前面明明說“或渴”,前文說可以有渴的現象,為什麼這條又說不渴呢?前文的或渴,其實是新病,而後文的心下有水氣是舊病,是一個人心下有水氣日久,形成了陰寒體質,所以會有不渴的現象。在治病時,怎麼判斷這個陰寒性的體質好了?就看服藥是否出現口渴的現象,一個條文的前後對比包含了很多信息,如果沒有臨床,我們是分辨不出來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