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姐的話:

接前些時寫的“蘇州河—上海的外婆河”,收到了許多朋友熱情的鼓勵,鼓舞著我有滿腔熱情繼續探尋生我養我這麼多年,百年來一直長盛不衰的上海灘淵源。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五月的一個週末,當我來到北毗吳淞口、西臨黃浦江的一個有著響亮名字的小鎮——高橋鎮時,黃浦江畔那些輝煌世紀的建築起源,那“浪奔浪流”的上海灘故事,頓時有了溯源.....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木心寫過一首詩叫《從前慢》,詩裡寫到: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我也一直想這樣,穿著我的紅裙,慢慢地邁回從前的那些歲月,在我想象裡的許文強馮程程,風雲際會的歲月強哥其實是西裝革履的白馬王子,而程程是一心在教堂裡祈禱的,祈望著風和日麗,太平盛世。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我知道高橋小鎮是當時上海灘的紅人杜月笙(1888年7月15日—1951年8月16日)的故鄉,停好車,那迎面而來的“上海德興館”便是他的創舉,將有錢人不屑的下角鱔魚大腸做成海派名菜(本幫菜)供拉黃包車的勞苦大眾享用,單這一點悲憫,就激起了我滿懷的對高橋古鎮的探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美美享受了草頭圈子和鱔魚大面後,便信步在高橋古鎮,從前的日子慢,今天的日子依然可以慢,這裡的街道不似那些熱門的古鎮,人流匆匆,沒有遮擋的視線,舉目便停留在了這些迷人的建築造型上了。那些白色的牆面頂上猶如小山巒起伏的斗笠造型,便是高橋人的獨創,更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觀音鬥。還有那些西洋式的雕花的欄杆,讓這簡樸的小鎮隱隱有了海派的基因,更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這小小的高橋鎮果然藏龍臥虎,無法小覷,任歷史滄桑煙雲,從這裡走向上海灘的當真都是人物。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坐在這白色的“觀音鬥”建築下,遙想著當年建造者的匠心發揮,才有瞭如今的“海派民居”,既有傳統的幾進深幾開間格局,更有西式的洋房,特別是中西合璧的“仰賢堂”,從南看,像一座水上別墅,可從船上拾階而上,整體中式庭院,屋架是西式鋼筋混凝土,大廳既有雕刻24孝的落地長窗,又有洋式吊燈,廂房裡既有中式隔扇掛落,又有西式壁爐,整個的感覺竟然美輪美奐,非大家的手筆不可。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慢慢踱步在這名不虛傳的海派民居,謎底也一點點在這小鎮揭曉,原來外灘赫赫有名的海派建築,都出自這裡的建築家之手,高橋人最驕傲的建築之子當屬謝秉衡(1885~1966,幼習建築,後在上海合股開設裕昌營造廠)。現今熱討的”海派營造“,外灘三分之一的大樓,舊中國四大家族的蔣宋孔的別墅,中國第一家發電廠,第一家煤氣廠,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橋樑,解放後的上海市政府所在地工部局大樓,這些都是高橋人所造,高橋成為當時聞名的營造之鄉。

且和玫瑰姐一起欣賞這些歷史鉅作的前世今生吧!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外灘1號:謝秉衡歷史變遷:

麥邊洋行+亞細亞火油公司→上海市冶金設計院→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此樓建成於1916年,高7層,是當時外灘最高的一幢建築,人稱“外灘第一樓”。這幢7層巴洛克式為主,多種形式並存的折衷主義風格大樓。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外灘3號(早為4號):謝秉衡歷史變遷:

有利大樓→外灘三號

  這是上海市第一幢鋼結構建築,始於1916年。巴洛克式裝飾,愛奧尼克石柱和塔亭詮釋出華美的新文藝復興風格。原來的洋行大樓在美國知名建築師Michael Graves手中演繹出猶如萬花筒一般的多彩世界。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外灘19號:王鬆雲歷史變遷:

中央飯店→匯中飯店→和平飯店南樓→上海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

  這棟新文藝復興式建築早在1850年代初就是租界內歷史最悠久的外資旅館--中央飯店。1865年,匯豐銀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該處營業,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飯店改組為匯中飯店。1947年,華商大慶公司購得飯店產權,繼續經營,1952年停業。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再度開放。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外灘26號:周瑞庭歷史變遷:

揚子大樓→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大樓為一幢7層的辦公建築風格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建成於1920年,因“揚子水火保險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門管,現使用單位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外灘27號:謝秉衡歷史變遷:

怡和洋行大樓→上海市外貿局→羅斯福公館

  大樓呈復古主義派的建築風格,由怡和洋行出資翻建於1922年,並享有使用權,1955年劃為上海市外貿局。現在外灘27號是羅斯福公館,這是美國羅斯福總統家族旗下的高級公館(內設亞洲最大的葡萄酒酒窖,集結世界各地珍饈百味,擁有黃浦江岸最佳景緻露臺餐廳酒吧。)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這其中的外灘中山東一路1號、4號、19號、26號、27號、外白渡橋、國際飯店、東平路”愛廬“、哈同花園等等,舉不勝舉,只令我張大嘴巴,大大讚嘆著這小小高橋走出的大人物。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細品這如今輝煌的大上海,在當年亦是遠東赫赫威名的上海灘,與小小高橋鎮的淵源,這其中無法繞開的就數青幫大佬杜月笙了。有關他的傳奇,玫瑰姐在這裡不想細述,因為網上書中還有那些文藝作品裡有太多他的影子。我只看這高橋的水土人文,當可造就這樣的海派奇人,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為半文盲,但一樣可以長袖善舞,有經營頭腦,會做生意。杜月笙的理念“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他的生意經從來不是一進一出的數字賬,而是吃好“人面、場面、情面”這三碗麵的大算盤。從“水果月生”,魚躍龍門,身兼數十家公司董事長,成為上海工商界呼風喚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鱔修成了龍”。功臣名就後由謝秉衡親自在老家高橋建造的杜氏家祠,當年他的威望從下面的圖片中可見一斑。(筆者注:杜氏古宅因目前被徵用,暫未開放)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回望浦東高橋對上海灘的貢獻,這背後的沉澱,這一次玫瑰姐的探訪又認識了另一個人物,出生於浦東高橋古鎮中醫世家的李平書(1854-1927),曾經官至江南製造局提調,兼任中國通商銀行總董、輪船招商局董事、江蘇鐵路公司董事,創立醫學會,開辦華成保險公司等等,帶著對上海百年興起的探尋,期待大家繼續關注”玫瑰女人俱樂部“,我將盡快推出上海的文化搖籃——川沙古鎮,繼續介紹這些城市背後的有識之士。

徐徐回望背後的高橋古鎮,我竟然尋到了隱在弄堂裡的教堂,夕陽西下了,教堂的鐘聲悠悠想起,百年千年上海灘,我也和馮程程一樣虔心祈禱這樣的大上海永遠繁榮昌盛,風姿依舊!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上海的營造之鄉——高橋



最後將詩人的話送給大家:

春夏秋冬:

每朵花都有自己開放的時節,

每朵花都有他最綻放的狀態。

萬物皆有定數:不要埋怨你遺失了多少,

而是在匆忙中,你錯過了許多……

就如這些美好的小鎮,

他們一直都在。

——摘自《子晟詩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