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迄今已產生83億噸塑料,減塑行動,如何從“盆景”變成“風景”

今天是全國低碳日。以“低碳行動,保衛藍天”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今天在虹口區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舉行,活動聚焦“減塑行動”,關注塑料垃圾的源頭減量和回收利用。

說起塑料,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十多年前開始實行的“限塑令”。如今,我們可感知的是:塑料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各種外賣餐盒、快遞包裝成倍增長,塑料袋成了超市的利潤之一。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教授杜歡政說,如今的減塑行動,“盆景”不少,但形成“風景”的還不多。

全球迄今已產生83億噸塑料,減塑行動,如何從“盆景”變成“風景”

限塑令執行十多年後

2007年底,《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發佈。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並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此後,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內的塑料購物袋均明碼標價,單獨收費。至今,這項號稱“限塑令”的通知已實施11年。

然而,十多年過去了,一次性塑料製品在生活中仍隨處可見。塑料袋收費不僅沒有減少人們對塑料袋的使用,反而成為了超市的一大利潤來源。

這些年,隨著電商、快遞、外賣業的發展,塑料包裝用量快速上升。

杜歡政在今天的活動上介紹,從塑料發明那天起,迄今全球已經生產了83億噸塑料。全球每年約28%的塑料產生在中國。

全球迄今已產生83億噸塑料,減塑行動,如何從“盆景”變成“風景”

減塑行動,有“盆景”,少“風景”

越來越多的人、環保機構、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塑料的危害,開展行動。今天的活動上,餓了麼、菜鳥網絡、可口可樂中國、阿迪達斯分享了各自在減塑方面做出的努力。

餓了麼有關人士介紹,自推出藍色星球計劃以來,已經有上萬家商戶加入了這個計劃,承諾減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迄今,在點單時勾選“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消費者已經有上千萬次。

菜鳥網絡有關人士介紹,在此前用電子面單替代傳統手寫快遞單的基礎上,本月,菜鳥網絡電子面單的面積進一步縮小,以減少紙張、塑料的使用。未來計劃在全國鋪設5萬個回收箱,鼓勵消費者在菜鳥驛站領取快遞時當場拆除紙板箱等可回收包裝後,將包裝丟入回收箱,用於循環使用。

可口可樂中國有關人士介紹,力爭到2025年,可口可樂系統在全球範圍使用100%可回收的包裝材料;到2030年,在全球銷售的飲料包裝物要用到50%的再生材料,並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銷售產品包裝的等量回收再利用。

阿迪達斯的一款概念鞋使用100%可回收材質,被打碎後可以再製成一雙鞋。

上海,也建成了一批低碳示範項目,包括虹橋商務區等低碳發展示範區、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等低碳發展實踐區以及虹仙小區等低碳社區。

然而,這些行動是遠遠不夠的。

杜歡政表示,現在減塑行動“盆景”很多,但形成“風景”的還不多,“減塑本質上是人類生活習慣的一種改變,是生產、消費方式的轉變。”

全球迄今已產生83億噸塑料,減塑行動,如何從“盆景”變成“風景”全球迄今已產生83億噸塑料,減塑行動,如何從“盆景”變成“風景”全球迄今已產生83億噸塑料,減塑行動,如何從“盆景”變成“風景”

整個回收產業鏈還不完整

“誰生產,誰負責回收。”日前,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發出倡議,呼籲相關企業為包裝“瘦身”,其中一條就是要借鑑國外經驗,貫徹“誰生產,誰負責回收”這一條。

然而,企業是要追求利潤的,沒有利潤的事,做不長久。

從消費者這一源頭來說,有人會將飲料瓶等回收物投入可回收垃圾桶,但也有人隨意丟棄。鑑於飲料瓶目前還有回收價值,廢品回收人員會將它們從垃圾桶裡挑出來,但更多可回收、但回收價值較低的物品呢?比如,利樂包,比如啤酒瓶等玻璃瓶。

今年4月18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繫會議辦公室發佈了《上海市可回收物體系規劃實施方案》以及《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指導目錄(2019版)》。目前,靜安、長寧等8個區已制定低價值可回收物補貼政策,其餘區的政策也將落地,期待通過資金補貼、政策扶持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回收產業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