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DP領先老二3倍,到各方面受到挑戰,為何說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城

從GDP領先老二3倍,到各方面受到挑戰,為何說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城

最近建了個讀者交流微信群(目前群友已突破掃碼入群的人數上限,還想加入的可以先添加三土的個人微信tgnf1987,我單獨拉入群),本意是想專注於分析、討論長三角區域城市,但沒想到大夥太熱情,天南海北的都湧了進來。

結果好端端一個長三角群,不時變身懟長三角群。有說長三角怎麼怎麼不如珠三角的,也有說跟北京、深圳比,上海沒希望,不行了……客觀地講,討論中不乏真知灼見,群友們也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和乾貨,但有些看法還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上海不行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光從GDP經濟數據看,過去這40多年,上海的發展的確慢了。1978年時,上海相對於其他城市,可以說是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其GDP是當時北京的接近3倍。但到了2017年,上海雖然還是老大,但相對後面的一眾頭部城市,只能說是微服領先了。

北京的GDP已經從1978年時上海的40%,飆升到了2018年時的93%。而1978年時還是個小漁村的深圳,如今也邁過了2萬億的門檻,而且後勁十足來勢洶洶。

從GDP領先老二3倍,到各方面受到挑戰,為何說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城


從GDP領先老二3倍,到各方面受到挑戰,為何說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城

(上圖引自“吳曉波頻道”,與視覺中國無關)

而廣佛、蘇錫常這些一體化甚至同城化做得較好的城市組,則動輒宣稱,如果允許它們合併,那麼新城市的經濟總量都將一舉超過上海。甚至連杭州這樣“腰身”“體重”整整小了一圈的“網紅城市”,憑藉互聯網產業的東風,以及源源不斷來自上海、北京的新員工的遷入,也敢宣稱“上海是杭州的後花園”了。

回顧上海將近180年的開埠史,似乎從來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其經濟中心地位受到如此廣泛而強有力的衝擊。

但是,上海真的不行了嗎?

就拿經濟總量上與上海差距最小,對“一哥”位置可望又可及的北京來說吧。最近這些年,關於北京GDP將超過上海,並將取代後者成為經濟中心的觀點頗有市場。從兩地的經濟結構來看,2017年,北京的三產佔比為80.06%,上海則是69%。就產值構成來說,2018年上半年,上海工業生產總值4304.28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27.66%,排名第一;第二位才輪到金融業,為2917.74億元,佔比18.75%;第三位是零售業,2226.57億元,佔比14.31%。

難怪有自媒體大V稱,上海是帶著金融中心假面的工業城市,而北京是掛了首都名頭的金融和科創中心。

但是,工業城市真的就LOW嗎?三產尤其是金融業比重,真的越高越好嗎?我看未必。要知道,即便強大如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也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而反面案例則是香港,隨著原有工業陸續轉移到內地,如今的香港,真正拿的出手的支柱產業也就只剩下金融了。結果導致階層分化、貧富懸殊,整個城市感覺被掏空,嚴重缺乏發展後勁。

從GDP領先老二3倍,到各方面受到挑戰,為何說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城


產業結構的差異,使得北京和上海對周邊區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說起北京,人們經常想起的是“環京貧困帶”。這是由於,作為一座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其產業特性決定了北京天然需要虹吸全國(而不僅僅是周邊地區)的各種資源。因為資源只有更高密度的聚集,才能產生更高效的服務。

這也是為什麼京津冀一體化的口號喊了那麼多年,始終不見明顯效果的原因所在。就連北京與天津這兩座直轄市之間,都沒形成良性的雙城互動與產業協作。

事實上,吸附到北京的那些資源是沒法簡單地向外擴散的,除非在京津冀地區能有一個城市取代北京,成為這些資源新的聚集地。否則,就無法產生匯聚在一起時的那種利用效率,勢必造成資源的浪費。

然而,雖然對於北京的未來,中樞已經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即全國政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但是對整個京津冀區域各座城市的定位,還是比較模糊。比如未來天津是什麼定位,北方的經濟中心、航運中心、還是什麼中心?而雄(容)安又是什麼定位,科創中心、新興產業研發中心嗎?三者間的關係是什麼,如何互動?另外像諸如石家莊、唐山、保定這些城市又扮演什麼角色?這些目前似乎都還沒理出頭緒,更別說像粵港澳大灣區那樣明確的城市分工了。

所以,儘管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是三大城市群中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並不看好其前途。(相關詳細分析,可參見舊文《關於雄(容)安的幾點碎碎念》)

從GDP領先老二3倍,到各方面受到挑戰,為何說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城

但上海就不同了。雖然外地人經常指責上海人精明私利,處處只顧自己,但是在與周邊省市的產業協作上,上海其實做的比北京要好得多。

當然這跟人心好壞無關,而是由大工業生產的屬性決定的,它依賴上下游產業集群的相互協作。有些大企業,其核心供應商以及上下游的配套產業鏈,往往多達幾百上千家。這些配套工廠顯然不可能都放在上海,一來上海沒那麼多地,二來上海人工成本高。因此勢必會向周邊城市疏散。而這又在客觀上促進了上海與長三角區域的產業融合與一體化發展。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其中受惠最多的無疑是位於上海西北側的蘇州。從80年代的“星期六工程師”,到後來成長為中國工業產值第一大城市,蘇州發展的每一步背後都有著上海的影子。甚至,上海的地鐵都已經跨省修到了崑山花橋。而西南面的嘉興,這兩年也是屢屢受益於上海資源的外溢,從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到長三一體化示範區,可以說嘉興的“政策風口”,一大半是“上海製造”的。

除此以外,在北面,上海正在與南通攜手打造吞吐量5000萬級的新機場(嘉興機場定位以貨運為主,內部消息稱將打造中國版的孟菲斯,某種程度上也是與上海分工合作的結果);在南面,上海港務集團與浙江海港集團則已簽署了小洋山綜合開發合作協議。另外,安吉、德清一帶的民宿農家樂,也大半被上海的老年人包攬了。

從GDP領先老二3倍,到各方面受到挑戰,為何說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城

所以評價上海的實力,不能光看上海這座城市本身的數據,而要看整個上海都市圈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北京、廣州、深圳、香港恐怕都無法與上海相比。就像梁山上的頭把交椅,為啥由刀筆小吏宋江,而不是拳術槍法遠勝於其的盧俊義、林沖、魯智深等來坐,就在於宋江號稱“及時雨”,江湖上名頭響、影響大,天下英雄都服他。

基於此,如果再有人問:北京多少年可以超過上海?那麼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永遠沒可能!為啥,下一篇我們再細聊。

(更多長三角區域城市分析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號“三土城市筆記”或“三土演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