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國經歷了抗美援朝戰爭,戰爭的創傷還沒有平復,和蘇聯的關係僵化又失去了經濟建設的依賴,西方國家竭力封鎖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技術和物資。毛主席和黨中央果斷決定“走自己的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張白紙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在這一重要時期,勝利油田開始大規模勘探開發建設,但交通運輸相對滯後。當時,山東只有津浦、膠濟兩條鐵路運輸大動脈,隸屬於惠民專區的東營還沒有通鐵路(張東鐵路是1973年才正式通車的),勝利油田所有開發建設用的設備物資都是從張店火車站和辛店火車站卸車,再用汽車轉運到東營。1963年12月7日,東營至辛店公路建成通車,給油田建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是境內最早的瀝青公路。

勝利油田最早在張店三馬路設立了(聯絡)辦事處,在中埠建設了專門生產輸油管線的鋼管廠。在辛店西側設立了轉運庫和儲藏油庫以及汽車大修廠,油庫後來對外稱“勝利油田101油庫”。淄博成了勝利油田的門戶,同時也是堅實的大後方。

在如此形勢和環境下,國家著手考慮建設油田配套的煉油生產裝置,選址在廢棄了博興縣湖濱的方案後,石油部把目光集中到了當時的昌濰專區臨淄縣和淄博市淄川區的交界區域。

經過專家的勘察,這裡依山傍水,便於隱蔽;距離膠濟鐵路最近,便於運輸;而且這裡有豐富的水源地—大武水源地,非常適合建設煉油廠。當時設計汙水在本廠處理後直接向淄河排放,對空氣汙染、水汙染、噪音汙染等不利因素考慮的比較簡單。

石油部把幾套方案上報國務院後,國務院徵求國防部的意見,據說當時任國防部部長的林彪在地圖上淄河岸邊的打虎山下畫了一個圈,基本確立了建設煉油廠的位置(僅是傳說,沒有依據)。不管怎麼說,國家是批准了在此地建設煉油廠的方案。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建國後,我們國家的第一個大型煉廠是蘭州煉廠,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助中國153個項目裡最惹人注目的一個項目。設計產能是100萬噸/年,主要煉製克拉瑪依原油和玉門原油。

大慶煉廠是1961年決定建設的,1962年開始施工,大約18個月之後,一期工程建成。大慶煉廠一共兩期工程,一期的規模和蘭州煉廠一樣也是100萬噸/年。

老齊國故地打虎山下的煉油裝置設計加工原油能力為250萬噸/年,這在全國是最大的煉油裝置了,且是我國第一套也是唯一的一套聯合煉油裝置,常減壓、催化裂化、焦化、脫硫、電精製等裝置、單元等都集中在一起,這樣即節省了管道輸送距離,又能集中控制操作,有著在當時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

1965年,撫順煉建公司從南京抽調50多名職工作為第一批建設先遣部隊,在打虎山下架起了臨時活動房,開始三通一平(三通一平是建設項目在正式施工以前,施工現場應達到水通、電通、道路通和場地平整等條件的簡稱)的前期準備工作。後來石油部又從撫順石油二廠、三廠、大連七廠調來部分職工支援這裡建設。

1966年4月1日,在淄博市淄川區南仇公社南仇村和昌濰專區臨淄縣孫婁公社王朱村交界的地方,一座現代化的煉油裝置正式破土動工。為了對外保密,這裡對外郵政稱為“淄博市第五十五號信箱”(當時大多數不方便公開的單位一般都是使用信箱,我記得四八一廠是“淄博市九號信箱”)。因為這裡屬於石油會戰項目之一,所以這裡對外一般稱呼為“五十五號工地”,其實是九二三廠新建的一個煉油廠,正式官名為“石油部九二三廠勝利煉油廠”。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石油部要求“油罐要建在地下,不用或少用鋼材,建設非金屬油罐。建廠速度要快,質量要好,投資要省,做到投資一個億,鋼材一萬噸,全廠定員800人,一年建成投產。

建廠初期,國家處在困難時期,又逢“文革”開始,國企職工很多年沒有增加工資。考慮到石油會戰地點一般都遠離城市,不是戈壁灘、大草原,就是鹽鹼地,勞動強度又大,既沒有加班費,更談不上獎金。

為此石油部領導經國務院批准,專門給會戰職工每月發12元野外津貼。當時一般職工月工資四五十元,中層幹部七八十元,領導幹部也就是一百多元。這12元野外津貼在當時的確是個不小的數字,可以買20斤豬肉。勝利煉油廠在1969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職工都享受這個待遇。記得我的一位領導的妻子從外地調來,本來調令上要求她25日報到,為了多休息幾天,崴過年2號去報到就沒有那12元野外補貼了,她為此懊悔了許多年。

石油部康世恩副部長對建設勝利煉油廠指示:“這個地方地少,我們不能與民爭地,要在山頭上做文章”。在勝利煉油廠的建廠方針中,有一條方針就是廠區不準建圍牆。而是要求煉油廠職工到周圍農村去住,去像當年建立革命根據地那樣做群眾工作,建立起無形的“銅牆鐵壁”。

當時企地關係非常好,公社、大隊、社員積極支援廠裡建設,企業也力所能及的幫助村莊發展,就像“一家人”一樣。有件小的事情,足可以看出當時企地融洽的良好關係。“有一次,有一位農民在工地上拿了幾塊不太能用的木板回家了。公社領導發現後,組織幾個人敲鑼打鼓,讓他帶上木板送回指揮部並賠禮道歉。”在當時工地上沒有圍牆,也沒有保安人員的情況下,那麼多的建築材料和設備從來沒有丟失過。煉油廠老廠長丁柏昌1966年8月從新疆克拉瑪依獨山子煉油廠調到了山東來參加勝利煉油廠的建設。在談起這段經歷時,丁老回憶說,“雖然工地上人員很緊張,日夜加班趕工期,但指揮部還是決定從各單位抽調5%的職工到南仇公社和王朱大隊實行同吃同住同勞動做群眾工作,一個月換一次。”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後來為加快建設,山東省政府決定從附近農村抽調部分壯勞力參加煉廠建設工作,稱“亦工亦農工”,最多時達2500多人。因為廠址選在了大虎山山坡上,再加上原油罐、部分成品油罐要建在地下隱藏起來,所以土方、石方的工程量很大。當時施工機械也不像現在這樣現代化,大量的工作要靠人力來完成。工地上獨輪車、平板車、馬車是主要運輸工具。所有人的努力換來的是“勝利煉油廠速度”。

在工程會戰時期,許多老領導以身作則、舍小家顧“大家”,奮戰在工地最前線,哪裡艱苦、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領導在,廉潔奉公,公而忘私,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會戰指揮部黨委書記胡涵秋胡涵秋從來不領每月那12元的野外津貼。他的煙癮較大,但吸菸一直用火柴點火,從不用打火機。因為用打火機要使用汽油,那是佔廠裡的便宜。他喝水的茶杯口有一處破爛不堪、缺口少把,可他一直用了多年。但為了職工能吃上熱乎的加班飯、幹活能有換洗的工作服卻費盡腦汁想辦法解決。會戰的職工看在眼裡,敬在心裡,都親切地稱他為“老胡頭”。

副總指揮萬振環是“老革命”,文革前就是行政十三級幹部,在勝利煉油廠的建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是文革受到衝擊最厲害的領導之一,但他一身正氣,嚴於律己,從不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開後門、情批油”。

曾任煉油廠總工程師、副廠長的徐謙是煉油技術的“泰斗”、“大師”,是“全國三八紅旗手”。她身材瘦弱,但瘦小的身體裡卻潛藏著巨大的創造力,曾來訪過她的記者稱讚她:“在徐謙身上,既有王進喜精神,也有焦裕祿精神,艱苦奮鬥的時代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她生活艱苦樸素,從不損公肥私,她家裡晾衣服的鐵絲、給女兒寫信用的信紙都是自己花錢買的。雖然她是全國屈指可數的煉油專家,主要盡力都用在會戰上,大部分時間都在職工食堂買飯用餐,很少開伙。廠裡分給她一套福利住房,她婉言謝絕。後來,廠裡趁她進京開會時,組織人“強行”把她的家搬進了一套小開半新住房,所有家當僅有一輛地排車。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副指揮荊治平分管後勤工作,他經常到食堂瞭解伙食情況,他幾乎每天都到工地的近十個食堂走一遍,就餐人多食堂忙不過來時還親自下廚幫忙。有一次,看見有的職工把吃剩的半拉饅頭扔到洗飯盒的水池裡,他毫不嫌棄的從汙水池中撿起來放在嘴裡就吃,這情景引起了在場職工的感動,這樣的教育勝過了千堂“課”。

還有聯合裝置車間主任馬金昌,多次被廠、總廠評為生產標兵、勞動模範,後來又當選為黨的“十大”代表。盛夏外出學習不開電扇,他說:“煉油廠和總廠廣大黨員推選我為‘十大’代表,只授給我了幹好黨的事業的權力,並沒有給我浪費的權力。”這句話充分表現了他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

新華社記者來廠採訪當時的廠黨委書記衛前春,兩人談得很投機,下班了還談興未盡,經人提醒,他們才想起吃飯。於是在廠裡的食堂讓廚師炒了四個菜、要了幾個饅頭,兩人邊吃邊談,飯後衛前春說是要請客,記者說他請客,二人爭請互不相讓。有人建議到廠調度室開幾張加班餐票頂賬,食堂也表示這頓飯由他們請。兩人都不同意,最後他們每人各出十元錢才平息了“爭端”。沒過幾天,我國最大的煉油廠建成投產的消息由新華社發佈,從此,勝利煉油廠引起了世人的矚目。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丁柏昌在勝利煉油廠乃至齊魯石化是位德高望重的建廠元老。建廠時期,他任生活辦公室主任。深受職工喜愛的“福利湯”就是他和胡涵秋的傑作。他深入食堂很抓伙食質量,讓職工“吃飽不貴,吃好不費”,煉油廠的食堂始終是公司地區最好的。

丁老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就幹好一行,而且工作紮實、姿態最低,工作是最高標準,享受是最低標準。記得他在擔任勝利煉油廠黨委書記期間(那時的煉油廠的職工已達七千多人),在五里地之外的一個車間邀請他參加車間大會,時間是下午剛上班就開始。車間領導認為他工作忙肯定是坐公車晚點到,沒有想到還不到上班點他就到場了,原來他是步行趕來參加會的。車間的領導和職工無不深受感動。

在他擔任齊魯石化公司副經理初期,為了能解決職工通勤方便,利用休息時間親自逐線、逐車乘坐,在上下車人多聚集的地方下車勘察,根據廠區和生活區分佈情況調整了職工通勤路線、車次和站點,極大的方便了職工群眾。丁老退休後退崗不退休,仍然關心著公司的發展,時常到各單位作報告講傳統,給公司發展提建議薦措施,所以說丁老“德高望重”一點不為過。在勝利煉油廠艱苦創業發展的過程中,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正是這些優秀於品、優美於心、優越於形的領導者,帶領廣大職工共同奮鬥,創造了勝利煉油廠的輝煌。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1967年10月,“五十五號工地”上的聯合煉油裝置建成投產,一次開車成功。在當時,同等規模的煉油裝置建設需要三年的時間,他們創造了”勝利煉油廠速度”,只用了一年。

之後,煉油廠在邊生產邊建設的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先後建成了氧化瀝青、硫磺、烷基化、鉑重整等生產裝置,對聯合煉油裝置進行技術改造,使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了350萬噸/年。

1975年,勝利煉油廠在北生產區建成了年產250萬噸的第二套煉油裝置。1987年技術改造後年產量達到300萬噸。

勝利煉油廠第三套常減壓煉油裝置於1988年5月20日一次開車成功。生產出合格產品,勝利煉油廠第三套常減壓裝置是齊魯乙烯工程的配套項目,原油加工能力為150萬噸/年。1998年技術改造後年產量達到400萬噸。

2003年,勝利煉油廠根據石化集團公司要求,開始對第一常減壓裝置和第二套常減壓裝置進行適應性改造,使高硫高酸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了600萬噸/年。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勝利煉油廠做為齊魯石化公司的“龍頭”,經過50多年的建設發展,目前擁有60餘套生產及輔助生產裝置,煉油綜合加工能力達1300萬噸/年,以勝利原油和進口原油為原料,生產汽油、柴油、煤油、石油液化氣、硫磺、瀝青、石油焦等石油化工產品,成為國內最大的石油煉製企業之一。

“五十五號工地”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但是“勝煉人”自強不息、團結拼搏、艱苦奮鬥的精神永存,他們創造的輝煌業績永載我國石化行業發展史冊。

山東省“五十五號工地”的來龍去脈

(文/心語 部分史料和圖片來自網絡,領導的部分事蹟摘自張洪禮先生的《勝利煉油廠的精神和力量》,向原作者表示感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