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國前廈門島與泉州府的管轄問題

我在廈門小魚網看到一篇叫做《廈門人別被泉州人忽悠:從清朝到民國200年,泉州實際是屬於廈門管的》的帖子,這帖子感覺不一定是廈門人寫的,所以我特意發個帖告訴他什麼才叫做"管”,如果這樣算管的話,那麼莆田也"管“泉州,永春也"管“泉州,漳州也"管“泉州,等於泉州周邊的都"管過“泉州。實際民國前廈門島一直就是泉州府管轄的一部分,他拿一個不是地區政府行政機構的政府外派的戰略防衛機構來說"管“泉州,這種說法感覺跟可笑,順便給他科普下廈門島是怎麼發展來的。

首先來看看所謂的在清朝管轄了泉州府200多年的駐紮在廈門島的“興泉永道”究竟是個什麼行政機構?

清代有相當一部分官員寧願做個有實權的知府,也不願幹上下受欺的外派機構的道臺,畢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朝中後期,國家財政收入不足,正式開啟花錢買官之門,稱之為“捐官”。捐官所能達到的最高級別就是道臺。

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道是清代介於地方衙門與理事衙門之間的特殊的中間機構。道署屬吏人數比較少,是一種比較靈活變通的設置,清初的道員官階不定,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員一律定為正四品。道又有分守道、分巡道、兵備道之分。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參政、參議發展而來,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僉事演變的結果。初設只轄一府,或數道同轄一府,後來有的統轄全省,有的分轄三四府之地。為此,守、巡二道由原來臨時性差使變為固定的地方長官。乾隆、嘉慶時又準密摺封奏,權勢日益加重,以至有人視道臺為省(巡撫、總督)下,府(知府)上的一級地方行政機構。實際上道臺不完全具備地方政府性質,不過是省級行政機構的派生物。 清代的地方機構分“省、府、縣”三級,清代的典治記載中並未在省與府州之間單列“道”;光緒時期的御史李慈銘對此種道臺“ 尊卑不別,等級不明” 頗不以為然,上奏請求刪減,未獲批准。清朝的"道“具有因事而設,因時而變的特點,其在命名、轄區、駐所等方面與府、廳、州、縣等地方行政體系有著較大的差異,導致道的性質不易認定,《清史稿●職官志》雖列有道員,而《地理志》中卻無道這一級區劃。道作為一個外派機構,具有因事而設,因時而變的特點,如康熙元年大舉裁道,共合併裁撤了30個道臺職銜,康熙六年裁撤各省巡守官員108人,清代“道“”的數目頻繁變動,也說明了“道“”的性質在整體上來講不可能成為地方行政區劃,駐紮在廈門的興泉永道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應對"臺海“問題,而不是一個地方的政府,可以看出廈門島這就是把(泉州)這個地方政權組織與省級地方政權的派出或辦事機構(興泉永道駐廈門島)混為一談,混淆主次,被泉州管轄一千多年,看來廈門島是真的太想"翻身”了?

那些與泉州府有關的“道”,明代的漳泉道、福寧道、興泉道泉州府都在轄區內,如果這樣算來明代的泉州府到底該屬於哪裡管轄?

再看下清代的“興泉永道”是什麼機構?什麼作用?

康熙十年(1671年)設“分守興泉道”,駐泉州打錫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從興泉道管轄下設臺廈兵備道,駐廈門島,管理廈門與臺灣軍事。雍正五年(1727年),鑑於臺、廈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分巡興泉道”改為“臺灣道”,稱為福建省臺灣道,駐臺灣府城;徙“分守興泉道”道治於泉州府屬同安縣嘉禾裡(廈門島),在廈門島設興泉道兼銜巡海,並取消臺廈兵備道,(興泉道前期的50多年駐在泉州府城,之後移至臺灣廈門各設一個"道“,興泉道駐在廈門島的作用是出於穩定"臺海”目的,是出於區位戰略作用,而不是出於地方行政作用)。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泉州府屬永春縣為永春州來道屬,改道名為"興泉永道”,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加兵備銜,正式官名全稱為“福建分巡興泉永等處海防、驛傳、兵備道”。這就是駐在廈門島的“興泉永道”的性質,只能算是"臺海“海防的外派機構,而不是地方行政政府機構。

看下清朝泉州府在廈門設立的真正地方政府的行政分機構

清代泉州府同安縣縣轄範圍包括現在的廈門島、大小金門島、同安區、翔安區、集美區、海滄大部分地區以及漳州龍海角美鎮的部分地區。清代同安縣衙(駐知縣等官員)以及廈門唯一的孔廟均位於今島外同安區。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泉州知府的手下)自泉州改移駐廈門島,雍正十二年(1734年),移同安縣丞駐金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又移至(集美區)灌口,又以晉江縣安海通判移駐金門,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泉州府直屬通判由金門移駐同安縣馬家巷,稱馬巷廳(仍屬縣),光緒九年(1883年)裁。清朝調動管理同安縣的(包括廈門島)都是泉州知府的下屬。

清朝廈門島在日常民事、行政、治安管理上,由廈防同知負責。廈防同知,官名全稱是“同知泉州府事駐鎮廈門”,或稱“泉州總捕海防駐鎮廈門分府”,官正五品,名義上是泉州知府的副手,實際上只負責廈門島的日常管理。同知署,又稱“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設在廈門城外“廈門港鴻山寺之東”,即今天思明南路大生裡“廈門破獄鬥爭遺址”處。

由此可見在清末的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至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前,廈門島都是屬於泉州府管轄的一部分,(雖因臺海戰略位置重要廈門島駐地官員級別相對同安縣城較高,但管理廈門島的地方長官仍是泉州知府派出的副手,泉州府城知府在泉州城內),直至民國廈門島才獨立出泉州府的管轄。說清朝廈門島管轄泉州兩百多年的言論真的是本末倒置。

看下廈門的歷史沿革,清末鴉片戰爭前廈門島一直是隸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裡,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 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 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 臺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製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臺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複稱嘉禾裡。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臺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臺灣後,在臺改承天府為臺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準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佈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臺灣聯繫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臺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臺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臺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臺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準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后,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臺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臺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臺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準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臺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臺灣史》(臺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臺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臺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臺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範圍。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再看看清朝以後近現代泉廈地區的轄區歸屬歷史

民國元年(1912年)廈門島置思明縣、同年又升為思明府,民國三年(1914年)置興泉永道(管轄莆田、泉州、永春)治所在泉州,思明府改名廈門道,1933年將福建改為四省,泉州屬於興泉省(管轄今莆田、泉州、廈門),省會晉江(泉州),1935年將福建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1938年第四行政督察區(管轄莆田、仙遊、同安、金門、泉州等十個縣)駐地在永春縣(這樣是不是也該算永春管轄泉州了?),1943年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地移至泉州,1949年福建劃為八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泉州莊府巷(管轄莆田、仙遊、同安、金門、泉州等九個縣,後再加入德化縣,後改為福建晉江區專員公署、1956年又加入福清、永泰、平潭、大田四縣,時泉州領十四縣一市,1959年福清、永泰、平潭劃出,1963年大田縣劃出,1970年莆田、仙遊才劃出歸莆田地區,1973年同安縣劃歸廈門市至今),由此可見直至近現代期間泉州市區又"管轄”莆田、仙遊、同安等地數十年,顯然泉州的區域地理優勢明顯。

如果忘本了就請看看廈門島的發展與泉州的推動作用

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箇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

泉州和廈門成為兩個中心是有道理的,這點在古代就有記載依據;明代廈門人池顯方「晃巖集」:泉(泉州)視同(同安)為脣齒,同(同安)視鷺(廈門島)為咽喉。同安最衝者中左,次衝者石潯。清朝顧祖禹「方輿紀要」:同安三面距海,金、廈尤為險要,門戶之防也。清朝同安人寫的「海國聞見錄」也說“金為泉郡之下臂,廈為漳郡之咽喉。”

廈門島一帶只是同安和漳州的咽喉,今天的廈門和漳州同城有道理,而泉州的咽喉在石獅(泉州灣口),有自己的區位優勢,有自己完善的中心圈。廈門不過是泉州"下臂之鄰居“。現在的泉州和廈門關係就像是已經分家但關係親密點的親戚而已,今天特區廈門的發展動力還是主要依賴泉州,相對來說泉州才是真正的動力核心區。今天的泉州廈門各有各的區域優勢,但是要說古代歷史,直至清末民國廈門島才開始獨立,這之前的廈門島都是隸屬於泉州府,而泉州府的中心(府城)在今泉州市區,可以說民國之前廈門島轄區的“首都”一直是泉州,所以請個別人不要主次不分,肆意信口開河,請尊重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