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

作為一個上海人,董卿調侃自己來到廈門就變成了北方人。她引用俄羅斯作家赫爾岑的話說:“人一到了南方,他就覺得自己的年紀變輕了。想哭,想笑,想唱歌,想跳躍。”6月30日,廈門大學迎來了朗讀與閱讀的盛會。《朗讀者》節目製作人、圖書主編董卿攜《朗讀者II》同名圖書來到這裡。

董卿“朗讀”廈門

整整一百年前,1919年的6月26日,董卿的同鄉、上海人、教育家黃炎培也曾來到廈門,還沒有安頓,就被陳嘉庚興沖沖地邀請到演武場來參觀廈大校址,暢想“三年之後,山坡上下,樓宇巍峨,絃歌之聲,與海潮相答……”

董卿表示,《朗讀者》只是做了這樣一件事情,敢於在這個喧囂的時代,迴歸到豐富、深刻的文字世界裡。“每一次有這樣的機會和你們面對面,我都心懷感激。因為,有這樣的相聚並不容易。就像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我們可以彼此照亮、彼此鼓勵。”

提及節目製作和圖書出版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她說:“這個節目成功以後,大家問我:你當初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我就會想到探險家喬治·馬洛裡——他曾攀登珠穆朗瑪峰,後來不幸喪生。有人曾問他:你為什麼要攀登?他說:因為山在那裡。我的回答是:因為文章在那裡”。

從今年4月20日起,為了讓朗讀走進生活,真正成為一種大眾的文化生活方式,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朗讀者》節目組共同啟動了“朗讀城市”活動,第一站走進山東濟南。時隔兩月,第二站來到廈門。

廈門不僅有美景,更是吸引了魯迅、巴金等文學大家來到這裡構築他們的南方之夢,同時也養育了像林語堂、蔡其矯、舒婷這樣的文人,他們用細膩的筆觸記錄這個城市的每一塊石頭、海風,在這個充滿詩意的城市裡共同擁抱文學和擁抱朗讀。

此次活動地點之所以選擇了廈大,不僅因為廈大是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還因為它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鼓浪文學社於1926年由魯迅指導成立,作為廈大歷史最長、影響最深的學生社團,當天也登上了活動舞臺。

廈門市作協前主席、著名作家陳慧瑛,廈門市作協前副主席、廈門大學中文學院教授朱水湧等,都曾是鼓浪文學社的資深社員。他們受邀來到現場,與鼓浪文學社如今的年輕社員一起,講述了文學社的動人故事。

陳慧瑛和朱水湧分別見證並參與了鼓浪文學社的兩波浪潮: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陳慧瑛為代表的文學社社員見證了那個時代大學生的熱血生命,見證了鼓浪文學社的初創時期;1978年後,朱水湧見證了鼓浪文學社的恢復、《鼓浪》的復刊,走進了文學黃金時代。

董卿說:“剛剛聽著鼓浪文學社幾代新老社員在那裡講述朗讀,感慨萬千,讀書之聲與海潮相答,一百年了,陳嘉庚先生對教育的熱誠和奉獻在這片土地上沒有被辜負。”

活動還迎來了幾位特別的嘉賓。著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殷承宗出生在鼓浪嶼上。“朗讀城市·廈門”活動正值鼓浪嶼申遺兩週年,殷承宗作為鼓浪嶼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追憶起年少時在鼓浪嶼學琴的故事,介紹了廈門濃郁的文學藝術氣息。他希望鼓浪嶼的鋼琴聲能一直悠揚地響起,廈門的文藝血脈能一直流傳下去。

董卿“朗讀”廈門

殷承宗(中)

《朗讀者》嘉賓、女排前國手趙蕊蕊也出現在了活動現場。趙蕊蕊與福建淵源頗深,她追憶了在廈門打比賽的往事。趙蕊蕊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她的跨界很廣,直接從一位世界冠軍、國家級運動員,轉型成了一位作家。她透露,目前已經在寫作第五本書了。

董卿“朗讀”廈門

趙蕊蕊(中)

《朗讀者》自2017年第一季播出後熱評如潮,2018年第二季迴歸,收穫了更為熱烈的好評和關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朗讀者》圖書,亦受到讀者追捧,兩季圖書的銷售冊數已超過270萬。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介紹:“這套書既有很高的閱讀品質,又積極實踐多媒體融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AR技術的嵌入,讓它成為內容經得起時間考驗、可讀可聽又可看的精品圖書。”只需使用軟件掃描書中圖片,節目視頻便即刻播放。譬如《朗讀者II》平裝版出現的149張圖片,便鏈接了1000分鐘《朗讀者II》節目的精彩視頻片段。

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朗讀者》圖書總策劃肖麗媛介紹,為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人民文學出版社先後推出了《朗讀者II》平裝版和學生版。平裝版一套三冊,是節目的全記錄;學生版專為學生打造,滿足學生海量閱讀的需求,每篇文本都配以名家點評。《朗讀者》圖書還簽出了7個國家9個語種的外語版,成功向海外傳播了中華優秀文化,傳遞了文學之美。”(文化副刊部編輯)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