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
聚焦“關於科學治理大氣汙染的議案”
□記者 崔曉利在今年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李玉鳳等11名代表提出“關於科學治理大氣汙染的議案”。該議案經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立案交付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辦理。治理大氣汙染 安陽積極行動我市科學治理大氣汙染。特別是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
2017陝西氣象事業單位招聘大氣科學專業本科和其他專業畢業生27人
按照中國氣象局批准的2017年事業單位畢業生接收計劃,現就陝西省氣象部門2017年事業單位招聘大氣科學專業本科和其他專業畢業生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崗位及職數陝西省氣象部門事業單位2017年計劃招聘國家氣象編制大氣科學本科和其他專業高校畢業生27人,具體崗位見表。二、報...
大氣物理所公眾科學日:“北極熊”融化折射全球變暖壓力
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趙竹青)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開放日上,一座冰雕的北極熊在高溫中逐漸融化的場景,震撼了無數小朋友的心。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座北...
7千米級深海探測紫外激光拉曼光譜儀海試成功
7000米級深海紫外拉曼光譜儀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範峰滔研究員、黃保坤高工等參與研發的7千米級深海原位探測紫外激光拉曼光譜儀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
老天爺留下的“天然溫度計”揭示:全球變暖真的不是開玩笑!
全球變暖雖是現代人們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你真的對它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嗎?在如今它成為一項富有爭議的話題的大背景下,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或許能給你指明一種思路。該...
觀雲識天 不用望遠鏡肉眼探索“雲”的奧祕
據《勞動報》報道,觀雲識天,你會不會?記者昨日從市氣象局瞭解到,可別小看了每天飄在我們頭上的雲,至今為止氣象工作者仍未完全掌握其奧祕。目前,上海氣象局正在積極探索“透視”雲的科學變化,而寶山氣象站則成為滬上目前唯一一個每天堅持四次人工肉眼記錄雲數據的站點。“魚鱗天,不雨也風...
冷卻地球工程:每年200億美元,160年後溫度降到工業化前
我們現在能切身感受到,地球正在變熱。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數據,自1880年以來,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已經升高了0.85攝氏度。隨著全球氣候變...
科學家發現火星大氣含有水分,富含二氧化碳,地外生命不再遙遠?
幾年前,一支科學團隊發現火星失去其大氣層的原因是太陽風暴的持續影響。現在,這個團隊在《Science》發表新的研究表明:30億年前,火星表面曾充斥著水分子...
六盤水出現氣象奇觀日暈,小夥伴的朋友圈都被刷爆了
平臺上的小花,顏色比較鮮豔!拍到日暈小編也是純屬偶然,本來小編是想去拍點花花草草的,在經過涼都太陽城的時候,發現了氣象奇觀日暈,於是抓緊時機,找到參照物構...
大連化物所研發“深海利劍”紫外拉曼光譜儀
本報訊 記者昨日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日前,中國科學院深淵科考隊赴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執行戰略性B類先導專項“海鬥深淵前沿科技問題研究與攻關”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等任務,使用原位實驗號、萬泉號、天涯號深淵著陸器對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系列深海裝備進行成...
科學家發現新“超級地球”,被水或甲烷組成的厚厚的大氣所包圍
2015年,天文學家在一顆位於距離地球約39光年的恆星系統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系外行星。這個“金星般”的行星被稱為GJ 1138b,儘管軌道非常接近其母恆...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