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向更高水平邁進

三農 農村 農業 中考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7-06-08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立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在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不少地區已具備向更高水平邁進的條件,縣域內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將成為督導工作新重點。

“鄉村弱,城鎮擠”是當前縣域內義務教育突出的矛盾。歷史形成的城鄉學校佈局和質量差距,已成為縣域內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的關鍵。隨著我國多項義務教育工程的開展,以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工作的加強,農村地區學校面貌已有很大改觀。但是,與城鎮學校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個別地區差距比較大,“城鎮擠”的矛盾也就相應突出。

推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必須增強針對性,突出解決主要矛盾。

適齡兒童少年完成義務教育是優質均衡發展的根本

2016年,全國有1.4億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但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3.4%,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沒有完整接受完義務教育。所以“控輟保學”,保證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仍是首要任務。要認真對待部分農村地區“讀書無用論”思想抬頭的動向,一方面農村義務教育應根據地區特點增加實用性內容,不能單純以應對中考為教學目的;另一方面在城鎮化進程中,一些地區應強化地區政府、學校和家長的責任,並加強相應的督導工作。

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是優質均衡發展的保證

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首要目標,是公共財政舉辦的學校都應該達到規定的辦學條件標準,而目前達到辦學條件標準中最重要的是校舍設施、法定班額和鄉村教師配備。經過“兩基”達標驗收和正在進行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達標驗收,這三方面問題的解決都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實際上依然存在用“百分比”和“大多數”的達標掩蓋了長期得不到關注的部分地區和學校的現象。

目前,辦學條件標準要進一步明確,國頒標準、部頒標準、省頒標準應成完整體系。不同規模學校應有相應標準,尤其是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有些重要條件需要有法定的剛性標準,如班額,目前我國中部地區部分城鎮和部分優質學校班額過大已成突出問題。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是縮小縣域內教育質量差距的關鍵環節。2015年國家出臺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意味著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教育部圍繞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督導工作的重要任務。

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是優質均衡發展的生命

均衡水平不等於發展水平,低質量的均衡不是我們的追求。縣域內均衡發展的質量目標是辦好每一所學校,提高辦學水平應以切實加強基礎相對薄弱學校的自身建設為重點。質量均衡是動態的,即使在辦學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學校之間也有質量水平的差距。但需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進而在縮小差距進程中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優質教育資源的形成有文化的積澱,改革推動、經驗積累、模式成型等諸多因素,不是簡單的物理變化。在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作用的同時,必須著力於每所學校的自身建設。

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目標,也是對督導工作的新挑戰,預示著我國義務教育將有新進展,取得新成就。

(作者系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組組長)

《中國教師報》2017年06月07日第10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