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更有生機和活力

三農 畜牧業 種植業 農村 中國網 2017-04-20

“通知、通知,今天省黨代會開幕了,這是我省的大事,也是關乎我們切身利益的事,請大家積極收聽收看……”4月16日下午5時,黎平縣德鳳鎮蒲洞村村委會的廣播響起。

聽到通知,正在山坳裡整理場地修建養豬場的村民楊昌午放下手頭的活,急忙拿出手機一看:嗯,今天早點收工,回去看新聞。

擱在以前,楊昌午不關注這些,他覺得政策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和他的生活相關的,是家裡那一畝三分地。

轉過一個山坳,就到了寨門。縱眼望去,侗寨鱗次櫛比的灰白小樓靜臥山間平地,寬闊的水泥路阡陌交錯。

但現在,年近5旬的楊昌午真真切切感受到,曾經偏僻落後、髒亂差的蒲洞,兩年間變成了一個煥發著生機與活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兩年來,黎平縣按照“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加快蒲洞村水、電、路、房、寨、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對200餘棟房子實施了危房改造,讓120多戶家庭人口多、住房緊張又無宅基地的村民,在規劃的新區進行建房。

同時,在各級政府的幫扶下,著力發展青錢柳、有機黑米、中藥材和林下養殖等特色產業,先後成立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以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和“移動互聯網+鄉村”運營模式,引導村民種植青錢柳1000餘畝,實施有機黑米種植近300畝、茶葉基地170畝和藥材基地700畝。

短短兩年,蒲洞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底的2000多元,一躍達到2016年底的7800多元。

村貌變了,產業發展了,人們的精氣神也不一樣了。“以前,風雨橋裡時時擠滿了擺‘門子’的‘閒人’,現在都各自忙自己的產業去了。”村支書楊昌發樂呵呵地說:“現在每年春節村民自發舉行‘感恩節’,歌唱黨的好政策,唱歌自己的新生活。”

回到家,楊昌午拿起手機連接網絡,打開視頻看報告。視頻裡的掌聲響起,他也跟著激動起來,貴州過去5年的大發展,讓他感到驕傲。

“部署未來5年的工作時,省領導關心農村發展,更加堅定我們的發展信心。兩年前種植的青錢柳和有機黑米積累了些資本,今年我打算整個養豬場,養上500頭,我相信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楊昌午信心滿滿。

現在的蒲洞,正如村民吳發才新家大門上貼的對聯:“好生活方才起步 甜日子還在後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