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文化落地生根

三農 農村 環境保護 節能減排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4-17

——廣西天峨“生態立縣”走出發展新路

作者:周仕興 黃元鬆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強調,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光明日報今起開設《多彩神州·生態故事》專欄,報道各部門各地區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戰略新舉措,展示美麗中國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的壯麗景色,分享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成果。

讓綠色文化落地生根

如詩如畫的天峨縣六排鎮納洞村。王明福攝/光明圖片

夕陽西下,數百隻白鷺翩翩起舞,在紅水河沿岸劃出一道道弧線,與湖光山色構成一幅優美的畫卷——這是廣西河池市天峨縣近年貫徹“綠色發展產業化,產業發展綠色化”理念,持續推動實現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性循環帶來的優美景象。

作為地處桂西北山區的國家級貧困縣,天峨縣如何在留住青山綠水前提下謀求發展?歷屆縣領導班子堅持“生態立縣”,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2010年,龍灘水庫淹沒了天峨縣近20萬畝林地。看著一片片森林隱於無形,全民植樹造林熱潮迅速掀起。幾年間,人工植樹造林超過24萬畝,使天峨縣森林覆蓋率升至84.35%,躍居廣西各縣區前列。2012年,天峨縣果斷關掉龍灘水泥廠、鴻勝活性炭廠兩家工業企業,成為廣西唯一沒有工業汙染的縣。“工業汙染企業帶來的稅收與其對生態造成的傷害相比,得不償失。”談起當時的決策過程,縣委書記陸祥紅說,“我們要通過實際行動,在全縣上下厚植綠色發展理念,讓綠色文化的種子在人們心中落地生根。”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綠色發展理念在天峨已深入人心。面對節能減排這一老大難問題,全縣上下群策群力,齊心呵護,使得全縣沒有一個煙囪工業園區。“十二五”期間,天峨節能減排各項指標均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萬元GDP能耗完成目標任務170%以上,位居全區前列。

在呵護一方青山綠水的同時,天峨縣巧向生態要經濟,開發水果種植、林下養殖系列綠色產品,培育特色名品。2016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億元,財政收入4.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2元,均實現了穩步增長。

“這幾年,縣裡鼓勵我們大面積種植李樹,既保護了生態,又實現了脫貧。”八臘瑤族鄉五福村常裡屯農民崔德軍說。19年前,崔德軍上山放牛時“偶遇”一棵野李樹,遂折了樹枝帶回家,嫁接在自家桃樹上。這一嘗試,培育出的“龍灘珍珠李”已成為天峨縣的億元產業,正幫助越來越多的農民脫貧致富。

以龍灘珍珠李為龍頭,天峨縣大力發展“特早熟、特晚熟、特優質”生態精品農業,實施“增綠”同步“增收”工程。“三特”產品特別是水果通過錯季生產、錯峰上市、錯位發展,獲得了高收益。目前,全縣種植水果面積達45萬畝,投產面積35萬畝,產量3萬多噸,產值3億元。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天峨縣力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培育了龍灘珍珠李、油桃、大果山楂、金花茶、食用菌、六畫山雞等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生態農業產品。

同時,天峨縣大力推進生態設施建設,縣城汙水集中處理率達89%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6%。在縣城主要街道、公路沿線、單位庭院、鄉村,合理配置喬、灌、草、花等,使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8%。全縣1625個村屯完成綠化美化500多個,綠化覆蓋率27%。

目前,天峨已建成國家4A級景區龍灘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3A級景區龍灘水電站、3A級景區大山原始森林及四星級鄉村旅遊區川洞河燕子湖、六美生態農業園等十大生態旅遊景點景區,生態旅遊快速發展。2016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63萬人次。今年第一季度,已接待國內外遊客45萬人次,旅遊收入5億多元。“這對於一個地處窮鄉僻壤的山區縣來說,實屬不易。”近日專程前來參加“天峨三堡桐花節”的遊客黃先生說。

《光明日報》( 2017年04月17日 01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