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僑辦“僑力扶貧”甘肅積石山解決農民“兜裡零花錢”

三農 農民 畜牧業 農業 中國新聞網 2017-05-13

中新社蘭州5月11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走進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定點扶貧的甘肅積石山縣,僑愛學校、僑愛醫院、僑愛新居、僑愛培訓中心……處處能看到這些字眼。近二十年來,國僑辦借“僑資僑力”為貧困戶改造危房、教育資助、醫療救助、勞務培訓、產業培育,使“國僑辦”的名字在甘肅這個大山裡的貧困縣家喻戶曉。

國僑辦經科司副司長夏付東近日在積石山落實2017年扶貧計劃時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過去扶貧重點是改善“大環境”,比如基礎設施建設,而現在聚焦“人”,真正解決老百姓“兜裡的零花錢”問題,即中國官方提出的讓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

為此,在2016年,國僑辦選定胡林家鄉高關村重點幫扶,組織僑商到村裡考察幫扶投資項目,發展了小黑蜂養殖等產業。同時,成立“僑愛培訓中心”,培訓村民學習刺繡、電焊、瓦工等技能。協調僑胞捐款設立了“大病返貧醫療救助基金”。為高關村修建了文化牆,捐贈了太陽能路燈,實施了光網覆蓋,幫助成立了高關村民間劇團,有了鄉村大舞臺。

國僑辦“僑力扶貧”甘肅積石山解決農民“兜裡零花錢”

資料圖 2016年,國僑辦組織僑商團甘肅積石山對接扶貧項目。楊豔敏 攝

夏付東說,2017年,在高關村、後陽窪村脫貧後持續鞏固,力爭將兩個村打造成“僑愛小康村”。同時,再選擇胡林家鄉吊坪村為重點幫扶村,引進港資在該村捐建合作社搞養殖雞、成立小黑蜂梨花蜜養殖專業合作社,村民可就業、可入股,不用出遠門打零工,在家門口“上班”提高收入。

解決貧困戶“住的問題”,國僑辦繼續幫扶無能力建房的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掛牌“僑愛新居”,並出資成立貧困戶教育資助項目,解決貧困學生上學難題。

“積石山的扶貧得力於無數海內外華僑華人,近二十年來,在國僑辦協調下,眾多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慷慨解囊,扶危濟困。”夏付東說,僑胞在積石山嘗試過捐資養牛羊、種花椒、投資澱粉廠等模式,以期提高當地貧困戶收入。個別項目失敗了,如養牛產業,引進澳大利亞種牛,放在積石山長不大;更多的成功了,比如萬畝花椒林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

國僑辦掛職積石山副縣長李永清在調研中發現,因病返貧一直是貧困戶面臨的最大難題。針對這種“扶貧頑疾”,國僑辦從去年開始啟動了100萬元人民幣的大病醫療救助基金,並每年聯繫僑胞醫院,繼續免費為該縣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及眼疾、耳疾患者實施手術。

據李永清介紹,2017年,國僑辦將繼續加大勞務技能培訓,利用好勞務培訓經費,開展種植養殖、手工刺繡、電商、牛肉拉麵、電焊、瓦工等多種形式的技能培訓,進一步帶動貧困勞動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轉變,增加民眾外出務工收入。(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