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項目建設給梅河口安上“加速器”

三農 農業 投資 經濟 吉報調查 2017-06-05

大項目建設給梅河口安上“加速器”本報記者 欒哲 王丹

又是一個蓄勢崛起的春天。

千帆競發,高潮迭起,全省項目建設“三早”行動的號角震天、鼓點緊促。循著這號角與鼓點,記者一行來到了梅河口市。

在這裡,項目建設的熱浪襲人。

施工車輛往來穿梭,挖掘機舞動巨鏟,塔吊巨臂揮動,工地上洋溢著火熱與激情——總投資40億元、去年還只是描繪在展板上的康美醫療健康中心項目,如今已在1038畝土地上擺開“戰場”;

流轉土地700畝,集生態大棚、有機食品種植、農業觀光、生態養殖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園區,已有15棟生態大棚投入使用,生態養殖場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剛剛投入使用的梅河口市體育中心,今年4月就承辦了省第二屆殘疾人運動會的多項賽事,規格之高、設施之好,受到教練員和運動員的交口稱讚;

……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今年,梅河口市夯實億元以上重大項目60個,總投資達到552.6億元。新開工的9個“三早”項目全部為產業類項目,計劃總投資98.2億元,當年可完成投資56億元。

“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機遇,項目建設必須突出一個‘快’字。”通化市委常委、梅河口市委書記王愛明說,“我們緊緊圍繞建成中等城市目標任務,注重發揮有效投資在縣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著力在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上攻堅突破。”

“打包”引進產業鏈,“磁場”效應初顯

今年第一季度,梅河口市經濟增速領跑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把重大項目作為主攻方向,是梅河口市實現快速發展的“殺手鐗”之一。

投資105億元的現代服務業示範區,一派繁忙景象。對這一項目的介紹,梅河口市市長張恆充滿激情:“示範區集運動健身、休閒娛樂、旅遊度假、養生養老、科普教育為一體,是梅河口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標杆性項目,對於梅河口促進服務業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打造新亮點,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將在全省現代服務業發展中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

作為曾經的東南部交通要衝,早期的商品貿易流通集散地,梅河口早已經不再侷限於這些簡單的比較優勢,而是瞄準高、新技術產業,將產業鏈“打包”引進,打造“磁場”效應。

一排排鋼架大棚整齊地排列著,彷彿是銀色的鋼琴鍵,在陽光的照耀下演奏著農業產業發展的樂章。梅河口市現代農業示範區項目負責人李寶發對園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生態大棚、有機食品種植、農業觀光、生態養殖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示範園區。”他告訴記者,園區建成後,每年效益能達到4800萬元左右,能在本地招工290人,可以帶動周邊百姓增收致富。

投資30億元的康美健康小鎮、投資20億元的北京龍之旅五奎山文化生態旅遊等項目競相落戶梅河口;成功引進紫鑫藥業、國藥集團、恆碩集團、四川瀘州老窖、北京龍之旅控股集團等一批世界和國內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投資。成功不僅僅在於這些名企的引入,更在於發揮他們的聚合和裂變能力。打造產業集群,形成“磁場效應”,用產業鏈“拴住”企業,這是梅河口市產業嬗變的根本原因。

促民生補短板,提升城市幸福感

以項目建設帶動發展,以項目建設惠及民生,梅河口市今年的項目建設藍圖上,民生的色彩更為濃重。

“重大項目是帶動投資增長、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的切入點。”梅河口市發改局局長孫士巖與記者邊走邊聊。

輝發河溼地公園內,花紅柳綠。廊亭蜿蜒處,三三兩兩的人們有的在健身,有的在休閒,有的在觀光,盡情享受著舒緩曼妙的生活。

輝發河溼地公園集城市防洪、農業灌溉、環境景觀、市民休閒、道路交通於一體,共分堤防填築、護岸護坡、穿堤涵閘建築、堤頂路面、環境景觀和平湖蓄水六部分工程。這裡,既是城市景觀帶,更是宜於百姓娛樂、健康為一體的園林式活動場所……

儘管天氣陰沉,但工人們揮汗如雨,南湖公園工程建設現場熱氣騰騰。南湖蓄水工程總投資5.5億元,佔地面積1635畝,工程蓄水量為146.72立方米。這一項目的實施不僅可以增加一萬畝的水田灌溉面積,還可為市民及周邊群眾提供一個高端、大氣、有品位的休閒環境。

總投資40億元的康美梅河口醫療健康中心項目是集醫療、教學、醫養結合、醫藥物流為一體的健康中心。項目於4月中旬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底投入使用。項目負責人程剛說:“項目投產後,將有效推動梅河口市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併為周邊縣市提供醫療服務。”

披肝瀝膽唯民重,著力民生情意濃。打開梅河口市的“民生髮展路線圖”,一項項惠民工程,讓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下活一盤棋,為項目落地安上“加速器”

項目建設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地區的發展速度,折射出一個地區幹部群眾的精氣神。梅河口市項目建設的緊上快乾,正是夙興夜寐、以奔跑狀態幹事業的一種體現。為確保這些重大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梅河口市堅持高位推動、全員發動,領導帶頭引進項目。

開展兩個“百日攻堅”活動,為項目落地騰出時間和空間。變“冬閒”為“冬忙”,通過開展項目建設和徵地拆遷“雙百日”活動,對新開工項目逐項落實市級領導包保責任,全力以赴做好項目開工要件準備工作,為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今年一季度,用地指標達到3430畝,佔全省20%。

項目實施的前提是手續辦理,項目建設的關鍵是真抓實幹,梅河口提前謀劃、攻堅克難,確保重點項目按期開工,如期竣工。梅河口市出臺獎勵激勵政策,制定了《加快主導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設立5.3億元的產業引導資金,在科技創新、品牌建設、品種引進等方面進行扶持,打造政策高地、投資窪地,使有效投資項目向這裡集聚。

“投資是增長的血液,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梅河口當前和今後的一個時期,投資拉動、項目帶動仍是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孫士巖介紹,目前,全市通過積極打造項目建設平臺,吸引企業向園區集中集聚發展。按照產城融合、大生態建設理念,發揮省開行支持全市產業發展的50億元信貸資金撬動作用,舉全市之力推進工業新城建設。今年,梅河口市將投資30億元用於徵地拆遷和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入駐企業10戶,三年內達到30戶。

編輯 於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