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在基層」融水這位“第一書記” 奔忙在苗山深處……

三農 畜牧業 農民 農業 秀美融水風情苗鄉 2017-04-30
「第一書記在基層」融水這位“第一書記” 奔忙在苗山深處……

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振民村位於廣西北麓,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落後、資源嚴重欠缺,人多地少,全村1000多戶4240人,是個遠近聞名的窮山溝。2015年底,融水苗族自治縣黨委宣傳部的廖子淵被組織選派到振民村擔任“第一書記”。近兩年來,廖子淵為村民造橋修路、捐資助學、發展產業經濟,帶領群眾走向致富路。

「第一書記在基層」融水這位“第一書記” 奔忙在苗山深處……

千方百計讓貧困村民渡過難關

剛到任時,廖子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下村屯,熟悉農村的點點滴滴。一年裡,他幾乎跑遍了振民村的每一座山、每一條路;走訪了每一家、每一戶,熟悉了那裡的阡陌交通,一草一木。

2015年11月。廖子淵第一次來到振民小學。到學校時,廖子淵意外地發現竟然有很多學生穿著涼鞋上學。

“當時,出生農村的我自認為有些孩子可能是不愛穿鞋子,或者有些孩子可能家裡只有一雙冬鞋,穿髒洗後沒有晾乾。”廖子淵記憶猶新地說,但在2015年的冬至時,他再次來到學校,發現不少孩子上身穿著稍後的衣服,流著鼻涕,光腳的孩子們在操場玩。認真一數,竟然有30多名學生穿著涼鞋上學。

廖子淵說當他看到這樣的情況後,心裡一陣痠痛。當他回到縣城時,立即發動了相關組織機構和愛心人士為孩子募集資金。

2015年12月21日,經過各方努力,振民村小學182名學生都得到一件羽絨服一對鞋子一個書包,還有水果、救身包等物品,總價6萬多元。村裡的5位孤苦寡老人收到慰問金、米、油、棉被、水果、牛奶等物品。

“看到學生、老人們領上了稱心的愛心物品的高興勁,心中終於舒坦了一下。”廖子淵說。

除了貧寒學生外,廖子淵還牽掛著村裡的貧困戶,盡心盡力幫他們渡過難關。在村民的眼裡,廖子淵不僅是第一書記,更是苗家的大恩人。近兩年來,他聯繫愛心人士到振民捐贈物資累計40多萬元,他的到來讓山裡的孩子不再穿著涼鞋過冬,不再有窮人家挨餓受凍。而他自己有時卻靠著一包方便麵、一碗茶水果腹充飢。

「第一書記在基層」融水這位“第一書記” 奔忙在苗山深處……

以發展多種產業支撐精準扶貧

振民村山高路遠,經濟薄弱。發展產業經濟,是農村擺脫貧困的關鍵。振民村要發展,改變村貌,必須有資金。為此,廖子淵三番兩頭往返縣裡跑、溝通聯繫相關單位、企業,籌集發展資金。

近兩年來,廖子淵因地制宜,做強種植、養殖等傳統產業。通過成立種養協會、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帶動產業經濟的多元發展。

要發展就要從土地上要效益。種植是振民村主導產業,如何挖掘潛力,從土地上多出效益,是保障大多數農戶增收的關鍵。為此,廖子淵圍繞打造優質高效農業,硬化道路、人畜飲水、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升級了傳統產業基礎。

此外,廖子淵帶領村民開發山地資源,發展香糯、茶葉、鐵皮石斛、靈芝等產業,盡一切能力帶領村民致富。2016年的一年中,全村完成茶葉低改105畝、油菜種植112畝、發展香糯種植100畝、一點紅中草藥種植25畝、靈芝種植0.5畝。

振民村具有養殖傳統,多數村民有養殖經驗,對發展養殖較為支持。為此,廖子淵根據相關惠民政策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生豬、家禽養殖。在廖子淵的精心組織下,項目進展順利,效益良好。2016年,振民村養豬800頭,養雞2500多羽、養鴨3700多羽。目前項目已獲收益,極大地緩解了養殖戶家庭困難。

為讓貧困戶們儘快脫貧,廖子淵還多次聯繫各類種養、創業專家到村入戶培訓,讓村民們能自身產生“造血”功能。

努力讓貧困戶“脫貧摘帽”奔小康

英培屯距離振民村村委會所在地7公里,是振民村條件最差的自然屯之一。“進到村裡,才看到村民的房子分散各處,部分村民的家住在半山腰中,從一家到另一家,還需要走很長的路。”廖子淵說,當時下雨,屯裡的巷道被雨水衝得只有深深的凹槽,找到用腳踩的地方都很難,村民從坡上走回家裡時,是弓著背,腳開八字形地走下坡。

調研回來後,廖子淵打了報告向後援單位申請資金幫扶硬化巷道,經過發動村民投工投勞,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巷道硬化完成,解決了部分村民出行難問題。

“雖然我們村脫貧攻堅在2016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脫貧目標尚有較大距離。新的一年裡,我依然會和大家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力爭村裡早日甩掉窮帽子!”廖子淵說,2016年振民村脫貧了53戶225人,爭取再努力幾年讓整個振民村貧困戶都能脫貧摘帽,過上小康生活。

(來源:壹今報)

責任校對:樑立明

責任監製:張耀華

長按識別二維碼

「第一書記在基層」融水這位“第一書記” 奔忙在苗山深處……

關注“秀美融水風情苗鄉”關注指尖上的“正能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