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風雨三門峽

1960年4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三門峽工程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風雨三門峽

1960年4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三門峽工程

風雨三門峽

1961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一項艱鉅的浩大工程,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巨大關懷。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習仲勳等先後視察工程建設,周總理曾三次來到三門峽,親自主持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風雨三門峽

1960年4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三門峽工程

風雨三門峽

1961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一項艱鉅的浩大工程,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巨大關懷。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習仲勳等先後視察工程建設,周總理曾三次來到三門峽,親自主持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

風雨三門峽

1958年4月周恩來主持的三門峽工程現場會上,王化雲彙報工程建設情況

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三門峽工程施工進度很快。1958年3月開始澆築混凝土,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開始蓄水運用,工期較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險峻的鬼門、神門和人門三島被蕩平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壩高106米,壩頂長713米的巍峨大壩,中流砥柱仍屹立在河中。

凶猛的黃河被制服了,往日的狂瀾化作一泓寧靜的平湖,渾黃的濁浪變成碧藍的清流。面對巍然聳立的萬里黃河第一壩,詩人賀敬之激情難抑,揮毫寫下“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風雨搖曳中崛起的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上興建的第一座高壩大庫,被稱作“萬里黃河第一壩”,但從一開始,工程的規劃、設計就爭論不斷。新中國成立初期即開始制定黃河綜合治理的規劃,並聘請蘇聯專家組幫助工作。根據多年的查勘、研究,專家們認為在潼關至孟津河段,修建大水庫蓄洪攔沙是最好的方案。

在潼關至孟津280多公里的河段,三門峽壩址地理位置優越,能控制92%的黃河流域面積,尤其是三門峽水庫能控制黃河北幹流和涇、渭、汾兩個洪水來源區,對削減黃河下游洪水十分有利。同時還可以取得發電、灌溉、供水等巨大綜合效益,這是任何其他壩址都不能代替的。

三門峽水庫下閘蓄水後,開始攔洪運用,正常情況下,一項水利工程興建到這一階段,基本已接近尾聲,但對三門峽工程來說,卻是風雨曲折歷程的開端。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風雨三門峽

1960年4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三門峽工程

風雨三門峽

1961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一項艱鉅的浩大工程,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巨大關懷。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習仲勳等先後視察工程建設,周總理曾三次來到三門峽,親自主持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

風雨三門峽

1958年4月周恩來主持的三門峽工程現場會上,王化雲彙報工程建設情況

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三門峽工程施工進度很快。1958年3月開始澆築混凝土,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開始蓄水運用,工期較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險峻的鬼門、神門和人門三島被蕩平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壩高106米,壩頂長713米的巍峨大壩,中流砥柱仍屹立在河中。

凶猛的黃河被制服了,往日的狂瀾化作一泓寧靜的平湖,渾黃的濁浪變成碧藍的清流。面對巍然聳立的萬里黃河第一壩,詩人賀敬之激情難抑,揮毫寫下“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風雨搖曳中崛起的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上興建的第一座高壩大庫,被稱作“萬里黃河第一壩”,但從一開始,工程的規劃、設計就爭論不斷。新中國成立初期即開始制定黃河綜合治理的規劃,並聘請蘇聯專家組幫助工作。根據多年的查勘、研究,專家們認為在潼關至孟津河段,修建大水庫蓄洪攔沙是最好的方案。

在潼關至孟津280多公里的河段,三門峽壩址地理位置優越,能控制92%的黃河流域面積,尤其是三門峽水庫能控制黃河北幹流和涇、渭、汾兩個洪水來源區,對削減黃河下游洪水十分有利。同時還可以取得發電、灌溉、供水等巨大綜合效益,這是任何其他壩址都不能代替的。

三門峽水庫下閘蓄水後,開始攔洪運用,正常情況下,一項水利工程興建到這一階段,基本已接近尾聲,但對三門峽工程來說,卻是風雨曲折歷程的開端。

風雨三門峽

中流砥柱(焦樸/攝影)

由於缺乏實踐經驗,對泥沙淤積估計不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自1960年基本建成蓄水運用後,庫區出現泥沙淤積,幾年時間335米以下庫容淤掉大半,而且淤積部位迅速向渭河發展,威脅到了關中平原的農業生產和西安市的安全,水庫面臨報廢的危險。

三門峽水庫問題出現之後,一時議論紛紛,爭議四起。有的建議對三門峽工程進行改建,儘快增設洩洪排沙設施,減輕庫區淤積;有的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主張維持現狀;有的認為黃河千古難治,三門峽工程患的是不治之症,消極悲觀;還有的持全盤否定態度,力主要炸掉三門峽大壩,進行人工改道。

針對庫區嚴重淤積問題和各方不同意見,為了確保下游地區的生產生活安全,1964年12月5—18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了有100多人蔘加的治黃會議,請專家“會診”,讓持不同意見的人各抒己見。經過反覆討論,最後大家統一了意見,決定對三門峽工程動“手術”進行改建。改建的目的是加大洩流排沙能力,改變水庫運用方式,由“蓄水攔沙”改為“滯洪排沙”,使水庫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一定庫容,發揮以防洪為主的綜合效益。

1965年和1970年先後兩次對工程進行了改建,改建工程包括,在大壩左岸打兩條洩流排沙隧洞,把發電廠房左側4條發電引水鋼管,改為洩流排沙鋼管;打開大壩施工導流時用的8個底孔洩流排沙(2002年將12個導流底孔全部打開),把另4條發電引水鋼管和一條改建過的洩流排沙鋼管降低13米,把蓄水發電改為徑流發電。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風雨三門峽

1960年4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三門峽工程

風雨三門峽

1961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一項艱鉅的浩大工程,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巨大關懷。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習仲勳等先後視察工程建設,周總理曾三次來到三門峽,親自主持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

風雨三門峽

1958年4月周恩來主持的三門峽工程現場會上,王化雲彙報工程建設情況

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三門峽工程施工進度很快。1958年3月開始澆築混凝土,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開始蓄水運用,工期較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險峻的鬼門、神門和人門三島被蕩平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壩高106米,壩頂長713米的巍峨大壩,中流砥柱仍屹立在河中。

凶猛的黃河被制服了,往日的狂瀾化作一泓寧靜的平湖,渾黃的濁浪變成碧藍的清流。面對巍然聳立的萬里黃河第一壩,詩人賀敬之激情難抑,揮毫寫下“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風雨搖曳中崛起的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上興建的第一座高壩大庫,被稱作“萬里黃河第一壩”,但從一開始,工程的規劃、設計就爭論不斷。新中國成立初期即開始制定黃河綜合治理的規劃,並聘請蘇聯專家組幫助工作。根據多年的查勘、研究,專家們認為在潼關至孟津河段,修建大水庫蓄洪攔沙是最好的方案。

在潼關至孟津280多公里的河段,三門峽壩址地理位置優越,能控制92%的黃河流域面積,尤其是三門峽水庫能控制黃河北幹流和涇、渭、汾兩個洪水來源區,對削減黃河下游洪水十分有利。同時還可以取得發電、灌溉、供水等巨大綜合效益,這是任何其他壩址都不能代替的。

三門峽水庫下閘蓄水後,開始攔洪運用,正常情況下,一項水利工程興建到這一階段,基本已接近尾聲,但對三門峽工程來說,卻是風雨曲折歷程的開端。

風雨三門峽

中流砥柱(焦樸/攝影)

由於缺乏實踐經驗,對泥沙淤積估計不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自1960年基本建成蓄水運用後,庫區出現泥沙淤積,幾年時間335米以下庫容淤掉大半,而且淤積部位迅速向渭河發展,威脅到了關中平原的農業生產和西安市的安全,水庫面臨報廢的危險。

三門峽水庫問題出現之後,一時議論紛紛,爭議四起。有的建議對三門峽工程進行改建,儘快增設洩洪排沙設施,減輕庫區淤積;有的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主張維持現狀;有的認為黃河千古難治,三門峽工程患的是不治之症,消極悲觀;還有的持全盤否定態度,力主要炸掉三門峽大壩,進行人工改道。

針對庫區嚴重淤積問題和各方不同意見,為了確保下游地區的生產生活安全,1964年12月5—18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了有100多人蔘加的治黃會議,請專家“會診”,讓持不同意見的人各抒己見。經過反覆討論,最後大家統一了意見,決定對三門峽工程動“手術”進行改建。改建的目的是加大洩流排沙能力,改變水庫運用方式,由“蓄水攔沙”改為“滯洪排沙”,使水庫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一定庫容,發揮以防洪為主的綜合效益。

1965年和1970年先後兩次對工程進行了改建,改建工程包括,在大壩左岸打兩條洩流排沙隧洞,把發電廠房左側4條發電引水鋼管,改為洩流排沙鋼管;打開大壩施工導流時用的8個底孔洩流排沙(2002年將12個導流底孔全部打開),把另4條發電引水鋼管和一條改建過的洩流排沙鋼管降低13米,把蓄水發電改為徑流發電。

風雨三門峽

圖為改建施工中左岸開挖隧洞時的情景

經過兩次改建後,從1973年11月改為“蓄清排渾”運用,即汛期洩流排沙,汛後蓄水,變水沙不平衡為水沙相適應,基本實現衝淤平衡,泥沙淤積得到控制,達到了預期目的。當黃河洪水超過下游河道排洪能力時,可以關閉閘門;出現凌汛時,可控制水量,保證下游安全;同時,為下游春灌提供水源。

在當時中蘇關係破裂,蘇聯單方面撤走在華全部專家的情況下,面對重重困難,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三門峽工程改建獲得成功,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有些媒體對三門峽工程的失誤作了歪曲宣傳,擾亂了人們的思想,在國內外都有一些人對三門峽工程作出不公正的評價。黃河是一條複雜難治的河流,三門峽工程作為根治黃河的嘗試,經歷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曲折過程,有經驗、有失誤、有教訓,但不能全盤否定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開發黃河的一次重大實踐,為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庫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正是由於三門峽工程的失誤,迫使我國水利工作者不得不對高含沙河流的水庫運行方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摸索出一套適應高含沙河流的“蓄清排渾”調水調沙的運行方式,即非汛期攔蓄含沙量較少的“清”水,汛期開啟閘門,排洩含沙量多的“渾”水,使335米高程以下庫容長期保持在60億立方米左右。這種運用方式為黃河,同時也為世界其他高含沙河流的大壩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為此後小浪底水利樞紐的建設,在處理水庫泥沙淤積問題上,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鍛煉出一批水電建設人才,為新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水利水電施工經驗,在我國現代水利建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風雨三門峽

1960年4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三門峽工程

風雨三門峽

1961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一項艱鉅的浩大工程,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巨大關懷。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習仲勳等先後視察工程建設,周總理曾三次來到三門峽,親自主持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

風雨三門峽

1958年4月周恩來主持的三門峽工程現場會上,王化雲彙報工程建設情況

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三門峽工程施工進度很快。1958年3月開始澆築混凝土,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開始蓄水運用,工期較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險峻的鬼門、神門和人門三島被蕩平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壩高106米,壩頂長713米的巍峨大壩,中流砥柱仍屹立在河中。

凶猛的黃河被制服了,往日的狂瀾化作一泓寧靜的平湖,渾黃的濁浪變成碧藍的清流。面對巍然聳立的萬里黃河第一壩,詩人賀敬之激情難抑,揮毫寫下“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風雨搖曳中崛起的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上興建的第一座高壩大庫,被稱作“萬里黃河第一壩”,但從一開始,工程的規劃、設計就爭論不斷。新中國成立初期即開始制定黃河綜合治理的規劃,並聘請蘇聯專家組幫助工作。根據多年的查勘、研究,專家們認為在潼關至孟津河段,修建大水庫蓄洪攔沙是最好的方案。

在潼關至孟津280多公里的河段,三門峽壩址地理位置優越,能控制92%的黃河流域面積,尤其是三門峽水庫能控制黃河北幹流和涇、渭、汾兩個洪水來源區,對削減黃河下游洪水十分有利。同時還可以取得發電、灌溉、供水等巨大綜合效益,這是任何其他壩址都不能代替的。

三門峽水庫下閘蓄水後,開始攔洪運用,正常情況下,一項水利工程興建到這一階段,基本已接近尾聲,但對三門峽工程來說,卻是風雨曲折歷程的開端。

風雨三門峽

中流砥柱(焦樸/攝影)

由於缺乏實踐經驗,對泥沙淤積估計不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自1960年基本建成蓄水運用後,庫區出現泥沙淤積,幾年時間335米以下庫容淤掉大半,而且淤積部位迅速向渭河發展,威脅到了關中平原的農業生產和西安市的安全,水庫面臨報廢的危險。

三門峽水庫問題出現之後,一時議論紛紛,爭議四起。有的建議對三門峽工程進行改建,儘快增設洩洪排沙設施,減輕庫區淤積;有的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主張維持現狀;有的認為黃河千古難治,三門峽工程患的是不治之症,消極悲觀;還有的持全盤否定態度,力主要炸掉三門峽大壩,進行人工改道。

針對庫區嚴重淤積問題和各方不同意見,為了確保下游地區的生產生活安全,1964年12月5—18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了有100多人蔘加的治黃會議,請專家“會診”,讓持不同意見的人各抒己見。經過反覆討論,最後大家統一了意見,決定對三門峽工程動“手術”進行改建。改建的目的是加大洩流排沙能力,改變水庫運用方式,由“蓄水攔沙”改為“滯洪排沙”,使水庫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一定庫容,發揮以防洪為主的綜合效益。

1965年和1970年先後兩次對工程進行了改建,改建工程包括,在大壩左岸打兩條洩流排沙隧洞,把發電廠房左側4條發電引水鋼管,改為洩流排沙鋼管;打開大壩施工導流時用的8個底孔洩流排沙(2002年將12個導流底孔全部打開),把另4條發電引水鋼管和一條改建過的洩流排沙鋼管降低13米,把蓄水發電改為徑流發電。

風雨三門峽

圖為改建施工中左岸開挖隧洞時的情景

經過兩次改建後,從1973年11月改為“蓄清排渾”運用,即汛期洩流排沙,汛後蓄水,變水沙不平衡為水沙相適應,基本實現衝淤平衡,泥沙淤積得到控制,達到了預期目的。當黃河洪水超過下游河道排洪能力時,可以關閉閘門;出現凌汛時,可控制水量,保證下游安全;同時,為下游春灌提供水源。

在當時中蘇關係破裂,蘇聯單方面撤走在華全部專家的情況下,面對重重困難,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三門峽工程改建獲得成功,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有些媒體對三門峽工程的失誤作了歪曲宣傳,擾亂了人們的思想,在國內外都有一些人對三門峽工程作出不公正的評價。黃河是一條複雜難治的河流,三門峽工程作為根治黃河的嘗試,經歷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曲折過程,有經驗、有失誤、有教訓,但不能全盤否定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開發黃河的一次重大實踐,為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庫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正是由於三門峽工程的失誤,迫使我國水利工作者不得不對高含沙河流的水庫運行方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摸索出一套適應高含沙河流的“蓄清排渾”調水調沙的運行方式,即非汛期攔蓄含沙量較少的“清”水,汛期開啟閘門,排洩含沙量多的“渾”水,使335米高程以下庫容長期保持在60億立方米左右。這種運用方式為黃河,同時也為世界其他高含沙河流的大壩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為此後小浪底水利樞紐的建設,在處理水庫泥沙淤積問題上,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鍛煉出一批水電建設人才,為新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水利水電施工經驗,在我國現代水利建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風雨三門峽

2019年6月,《河南思客》採訪團拍攝的三門峽大壩資料圖片

經過曲折的發展歷程,三門峽水利樞紐成為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控制三門峽以上大洪水的作用是其他防洪工程難以取代的。對三門峽以下洪水雖然不能完全控制,但與小浪底、陸渾、故縣水庫,以及東平湖滯洪水庫等聯合運用,可以大大減輕下游防洪的負擔。利用三門峽水庫調節下游河道水量,已成為黃河下游防凌的重要措施。現在的三門峽水庫,在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和發電中,發揮了顯著的綜合效益。

曾經感嘆,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麼渺小,多麼無能為力。而當我面對風風雨雨中艱難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依然傲然挺立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當我從壩頂乘電梯下來,走進位於壩底的發電廠房,面對巨大的發電機組;當我登上張公島看到從排沙洞噴湧而出的猶如千獅怒吼的洪流;當我聽著震耳欲聾的陣陣吼聲,不由發出喟嘆:世界上只有人才是偉大的,誰能不說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人與大自然搏鬥的一座新的中流砥柱呢?

來源:《河南思客》

"

風雨三門峽

鄧紅

翻開新中國水電建設史,沒有哪個工程像三門峽水利樞紐那樣,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直到今天,三門峽大壩依然是一個被世人矚目、備受爭議與質疑的工程。

2019年6月,《河南思客》組織簽約作家赴三門峽進行採風活動,筆者因事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作為一名黃河人,我對這條大河滿懷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者的敬意。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殷鶴仙/攝影)

承載民族夢想的三門峽

三門峽,對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多麼輝煌、多麼令人熱血澎湃的名字啊,它開啟了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夢想,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北麓奔騰而下,飛瀉千里,蜿蜒東行,由於在穿越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太多的泥沙,致使下游逐步形成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地上懸河,黃河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寧,天下平”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掀開了新的一頁,解決黃河下游嚴重的洪水災害問題,是治理黃河的一項迫切任務。

風雨三門峽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右一為王化雲)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出巡就來到黃河。在考察蘭封(今蘭考)著名的黃河險工東壩頭,也就是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銅瓦廂時,毛主席向陪同的新中國河官王化雲發出了著名的千古一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

王化雲回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當毛主席詳細聽取了為解決洪水威脅正在做興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規劃時,說道:“大水庫修起來既解決水患,又能灌溉、發電,還為通航提供了條件,是可以研究的。”

後來毛主席又視察了開封柳園口、鄭州邙山黃河,以及人民勝利渠渠首閘,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毛主席,面對黃河出言謹慎,沒有“根治”“征服”“一定”之類鏗鏘果決的字眼。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做過驚天動地大事、說過氣吞山河豪言的毛主席,對黃河卻充滿了敬畏。

風雨三門峽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作了《關於根治黃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報告中說:“黃河干流梯級開發計劃選定在陝縣三門峽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三門峽工程對於防止黃河下游洪水災害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三門峽水庫完成之後,就可以看到黃河下游的河水基本變清。我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國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在黃河下游看到幾千年來人民所夢想的那一天——黃河清!”

報告中還引用了一代文豪郭沫若早年在《洪水時代》中“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蒼生”的詩句,表達了國家對治理黃河的決心。氣貫山河的報告使1000多位人大代表沉浸在振奮之中,為母親河的美好前景歡欣鼓舞,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一致通過了“黃河宣言”,這是中國唯一一部經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審議通過的大江大河流域規劃。

三門峽工程,這樣一座承載著國人黃河安瀾千年夢想的偉大工程橫空出世!

風雨三門峽

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舉手通過規劃

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下段的幹流上,連接豫、晉兩省,右岸為河南省三門峽市,左岸為山西省平陸縣。三門峽谷壁立千仞,水深流急,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水分成神門、鬼門、人門三股洪流,“三門峽”由此得名。在三門峽下游400米處,有一高出水面20多米的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千百年來,任憑狂濤惡浪日夜衝擊,任憑風雷雨電無情劈打,它不屈不撓、巋然不動,“中流砥柱”由此而來。它是祖國山河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風雨三門峽

三門峽壩址原貌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通過後,黃河的治理開發迅疾展開。1957年4月13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隆隆的爆破聲吹響了建設萬里黃河第一壩的“號角”。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三門峽工程引起舉國關注。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名水電工程建設者,投身到這一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中來,至此拉開了新中國治理黃河的序幕。

風雨三門峽

1959年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水利工程。這是1959年10月1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一版位置的報道

風雨三門峽

1960年4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視察三門峽工程

風雨三門峽

1961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一項艱鉅的浩大工程,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巨大關懷。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習仲勳等先後視察工程建設,周總理曾三次來到三門峽,親自主持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

風雨三門峽

1958年4月周恩來主持的三門峽工程現場會上,王化雲彙報工程建設情況

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三門峽工程施工進度很快。1958年3月開始澆築混凝土,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開始蓄水運用,工期較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險峻的鬼門、神門和人門三島被蕩平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壩高106米,壩頂長713米的巍峨大壩,中流砥柱仍屹立在河中。

凶猛的黃河被制服了,往日的狂瀾化作一泓寧靜的平湖,渾黃的濁浪變成碧藍的清流。面對巍然聳立的萬里黃河第一壩,詩人賀敬之激情難抑,揮毫寫下“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風雨搖曳中崛起的三門峽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上興建的第一座高壩大庫,被稱作“萬里黃河第一壩”,但從一開始,工程的規劃、設計就爭論不斷。新中國成立初期即開始制定黃河綜合治理的規劃,並聘請蘇聯專家組幫助工作。根據多年的查勘、研究,專家們認為在潼關至孟津河段,修建大水庫蓄洪攔沙是最好的方案。

在潼關至孟津280多公里的河段,三門峽壩址地理位置優越,能控制92%的黃河流域面積,尤其是三門峽水庫能控制黃河北幹流和涇、渭、汾兩個洪水來源區,對削減黃河下游洪水十分有利。同時還可以取得發電、灌溉、供水等巨大綜合效益,這是任何其他壩址都不能代替的。

三門峽水庫下閘蓄水後,開始攔洪運用,正常情況下,一項水利工程興建到這一階段,基本已接近尾聲,但對三門峽工程來說,卻是風雨曲折歷程的開端。

風雨三門峽

中流砥柱(焦樸/攝影)

由於缺乏實踐經驗,對泥沙淤積估計不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自1960年基本建成蓄水運用後,庫區出現泥沙淤積,幾年時間335米以下庫容淤掉大半,而且淤積部位迅速向渭河發展,威脅到了關中平原的農業生產和西安市的安全,水庫面臨報廢的危險。

三門峽水庫問題出現之後,一時議論紛紛,爭議四起。有的建議對三門峽工程進行改建,儘快增設洩洪排沙設施,減輕庫區淤積;有的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主張維持現狀;有的認為黃河千古難治,三門峽工程患的是不治之症,消極悲觀;還有的持全盤否定態度,力主要炸掉三門峽大壩,進行人工改道。

針對庫區嚴重淤積問題和各方不同意見,為了確保下游地區的生產生活安全,1964年12月5—18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了有100多人蔘加的治黃會議,請專家“會診”,讓持不同意見的人各抒己見。經過反覆討論,最後大家統一了意見,決定對三門峽工程動“手術”進行改建。改建的目的是加大洩流排沙能力,改變水庫運用方式,由“蓄水攔沙”改為“滯洪排沙”,使水庫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一定庫容,發揮以防洪為主的綜合效益。

1965年和1970年先後兩次對工程進行了改建,改建工程包括,在大壩左岸打兩條洩流排沙隧洞,把發電廠房左側4條發電引水鋼管,改為洩流排沙鋼管;打開大壩施工導流時用的8個底孔洩流排沙(2002年將12個導流底孔全部打開),把另4條發電引水鋼管和一條改建過的洩流排沙鋼管降低13米,把蓄水發電改為徑流發電。

風雨三門峽

圖為改建施工中左岸開挖隧洞時的情景

經過兩次改建後,從1973年11月改為“蓄清排渾”運用,即汛期洩流排沙,汛後蓄水,變水沙不平衡為水沙相適應,基本實現衝淤平衡,泥沙淤積得到控制,達到了預期目的。當黃河洪水超過下游河道排洪能力時,可以關閉閘門;出現凌汛時,可控制水量,保證下游安全;同時,為下游春灌提供水源。

在當時中蘇關係破裂,蘇聯單方面撤走在華全部專家的情況下,面對重重困難,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三門峽工程改建獲得成功,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有些媒體對三門峽工程的失誤作了歪曲宣傳,擾亂了人們的思想,在國內外都有一些人對三門峽工程作出不公正的評價。黃河是一條複雜難治的河流,三門峽工程作為根治黃河的嘗試,經歷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曲折過程,有經驗、有失誤、有教訓,但不能全盤否定三門峽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開發黃河的一次重大實踐,為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庫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正是由於三門峽工程的失誤,迫使我國水利工作者不得不對高含沙河流的水庫運行方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摸索出一套適應高含沙河流的“蓄清排渾”調水調沙的運行方式,即非汛期攔蓄含沙量較少的“清”水,汛期開啟閘門,排洩含沙量多的“渾”水,使335米高程以下庫容長期保持在60億立方米左右。這種運用方式為黃河,同時也為世界其他高含沙河流的大壩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為此後小浪底水利樞紐的建設,在處理水庫泥沙淤積問題上,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鍛煉出一批水電建設人才,為新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水利水電施工經驗,在我國現代水利建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風雨三門峽

2019年6月,《河南思客》採訪團拍攝的三門峽大壩資料圖片

經過曲折的發展歷程,三門峽水利樞紐成為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控制三門峽以上大洪水的作用是其他防洪工程難以取代的。對三門峽以下洪水雖然不能完全控制,但與小浪底、陸渾、故縣水庫,以及東平湖滯洪水庫等聯合運用,可以大大減輕下游防洪的負擔。利用三門峽水庫調節下游河道水量,已成為黃河下游防凌的重要措施。現在的三門峽水庫,在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和發電中,發揮了顯著的綜合效益。

曾經感嘆,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麼渺小,多麼無能為力。而當我面對風風雨雨中艱難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依然傲然挺立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當我從壩頂乘電梯下來,走進位於壩底的發電廠房,面對巨大的發電機組;當我登上張公島看到從排沙洞噴湧而出的猶如千獅怒吼的洪流;當我聽著震耳欲聾的陣陣吼聲,不由發出喟嘆:世界上只有人才是偉大的,誰能不說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人與大自然搏鬥的一座新的中流砥柱呢?

來源:《河南思客》

風雨三門峽

聲明:本公號原創文章謝絕媒體轉載。如經授權轉載,請於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三門峽日報微信公眾號(ID:smxrbweixin)”。

策劃:焦森森 李海峰 責編:師寶華 徐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398—2981057

法律顧問:河南宇萃(三門峽)律師事務所

趙雙良 胡 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