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江,瞭解一個古老的民族

走進三江,瞭解一個古老的民族

關注一下,驚喜無限!

在廣西與湖南、貴州接壤的三江縣境內,有八個連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僅完好地保存著侗族的木樓建築、服裝飾品、歌舞文化、生活習俗等古老傳統,而且在與現代生活交融中繼續發揚光大,成功地發展為令人流連忘返的旅遊新村,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縣。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侗水語支。侗族詩歌韻律嚴謹,題材多樣,尤以多聲部無伴奏的侗族大歌為傳統文化最精粹地部分,在文學和音樂方面都有極珍貴的價值。侗族擅長建築。結構精巧、形式多樣的侗寨鼓樓、風雨橋等建築藝術具有代表性。

走進三江,瞭解一個古老的民族

這裡不僅有古老的建築,“偷個新娘過春節”也是這裡的風俗之一。當今社會對於男女青年找對象的途徑是五花八門,有的是網戀,有的通過徵婚平臺,而這裡至今還流傳著古老的方式——男青年在春節前“行歌坐夜”兩三晚,雙方方父母認同後,大年三十晚上要偷偷去娶新娘,半夜娶新娘回到家放鞭炮,人家才知道哪家娶新娘子了!更有趣的是,有的還沒有見過新娘子一面!也就是說是自己都不知道新娘子是誰!到三十晚,自己去找,哪家姑娘願意,就把新娘子娶回家來!

鼓樓

在三江侗鄉,有河必有風雨橋,有寨必有鼓樓。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活動中心,是村民議事、典禮、迎賓和歌舞娛樂的公共場所。鼓樓內設長形皮鼓,遇事則鳴鼓聚眾,故稱鼓樓。鼓樓底部多為四方形,上部為塔格式結構,樓頂分歇山式、磚尖式、挺頤式三種類型。鼓樓中央矗立四根巨柱,並依相對高度等距分層挑出屋簷,簷層均為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層不等。鼓樓被視為民族、村寨的靈魂和團結、幸福、興旺發達的象徵。鼓樓前面的這個小廣場,我們叫做鼓樓坪,是侗族群眾唱歌跳舞、賽蘆笙和吃百家宴的活動場所。在如今現代生活中,有的鼓樓坪還充當籃球場,供寨民們閒時娛樂健身之用。鼓樓旁邊是戲臺,侗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戲臺,逢年過節,寨民們就自排自演,在這裡唱侗戲、大戲,熱鬧非凡。

走進三江,瞭解一個古老的民族

風雨橋

程陽風雨橋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程陽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建於1916年,是侗寨風雨橋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風雨橋,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1965年詩人郭沫若到些一遊,興奮之餘,不但為程陽橋題名,而且還賦詩盛讚:“豔說林溪風雨橋,橋長廿丈四尋高。重瓴聯閣怡神巧,列砥橫流入望遙。竹木一身堅勝鐵,茶林萬載茁新苗。何時得上三江道 ,學把犁鋤事體勞。”詩和橋名均刻成碑立於橋頭。

走進三江,瞭解一個古老的民族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說一說你去過的老街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