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詩詞、講三國故事》(二十)漢末氣運衰

血流芒碭白蛇亡,赤幟縱橫遊四方。

秦鹿逐翻興社稷,楚騅推倒立封疆。

天子懦弱奸邪起,氣色凋零盜賊狂。

看到兩京遭難處,鐵人無淚也悽惶!

這首詩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這首詩是從西漢推翻秦朝開始講的,前兩句講的是漢高祖劉邦,楚霸王項羽共爭天下,最後建立了漢朝,稱西漢,後來,劉秀建立漢朝,稱東漢,當時劉秀認為是漢朝了延續,都是漢朝。

先講芒碭山劉邦斬白蛇起義。公元前212年,泗水亭長劉邦奉命押送一批刑徒從沛縣前往驪山參加修築始皇陵,但出發不久,刑徒們就紛紛逃跑。劉邦發現之後大為恐慌。他估計,照這樣子,到不了驪山,刑徒們就都會跑光,自己犯了失職瀆職大罪,也會免不了一死。 這位江湖浪子和市井豪傑出身的亭長心想,與其是死,索性成全大家。於是,當隊伍來了豐西澤中,劉邦突然下令停止前進,就地休息。到了晚上,他親自將押送的刑徒全部解縛釋放,並對大家說:"各位趕緊逃吧!我自己也要從此亡命天涯了。"這樣,數百名刑徒頓時各自逃亡。

當刑徒們大都各自逃命時,其中的十多名壯士,大概是出於感激和敬佩,堅決要求追隨劉邦,與他一起逃亡。劉邦接受了他們。 當晚,劉邦一行十多人在澤中小道逃跑。在走到芒碭山時,突然有一條大莽蛇擋住了前面的逃路。同伴們見到大蛇,嚇得要往回走。劉邦知道,往回走一定會被官府追兵殺死,此時已經義無反顧。他也不知哪裡來的一股勇氣,一聲大喝:"壯士行,何畏!"說完拔出三尺青銅寶劍(赤霄劍),毫無畏懼地走上前去,將擋道大蛇斬為兩段。然後帶領同伴們繼續前進。

傳說,當劉邦一行已經遠去,後面的刑徒再經過此地時,卻發現有一個老太太在這裡號哭。後面的人問她為何夜晚在此哭泣,老太太竟說她的兒子本是白帝的兒子,化成一條蛇,在此擋道,如今被赤帝的兒子斬殺。眾人以為老太太在造謠惑眾,威脅說要打她,老太太卻忽然消失不見。這些人後來追上劉邦,將此事告訴他。劉邦從此知道自己是真龍天子,自然更加自負。而追隨的眾人聽了此事之後,也更是對劉邦敬畏有加,甚至崇拜起來。

赤幟:最初指紅色的旗子,後比喻太陽或太陽的炎威,領袖人物或領袖地位等等。

秦鹿:秦鹿是中國的詞語,是指秦國的帝位。鹿,喻帝位。

逐翻:推翻

社稷:後來"社稷"就被用來來借指國家。

楚騅:指 西楚霸王 項羽 所騎的烏騅馬。喻 項羽 的霸業。

封疆::劃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

可是到了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皇權旁落。先有何進專權,想召外官入朝消滅宦官“十常侍”,消息洩露,何進被宦官殺死。於是召來了董卓,接著董卓專權,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董卓遷都從洛陽到長安,司徒王允巧使連環計,除掉了董卓。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回攻長安,殺死王允,李傕、郭汜專權,後,李傕與郭汜不和,朝廷一片混亂。艱難的時候皇帝都吃不飽,在李傕、郭汜的混戰中,又回到洛陽,宮殿已燒燬,臨時搭建的房子,皇帝上朝,百官都站著草叢中。洛陽居民到城外剝樹皮、掘草根當糧食充飢,尚書郎以下的官員都去打柴,死於斷壁頹牆之間。看到兩京遭難處,鐵人無淚也悽惶!

這一切,都為曹操以後挾天子已令諸侯創造了機會和條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