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這大概可以算是日本人最感興趣的中國歷史片段了,無論《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在日本有很大影響,甚至日本人以三國曆史為題材開發的產品,反過來也影響了中國,比如各種遊戲,相信有不少人對《三國》的興趣,都是玩日本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系列玩出來的吧?和我們很多人通過小說、遊戲來認識三國一樣,研究三國時代,也是從小說入手,向歷史挺進,最後落腳於現代,這正構成了《三國志的世界》這本書的最大特色。我們不妨追隨他的路徑,從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說起,一點點走入歷史。

真實的三國

《三國演義》

好,那我們就先從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國演義》說起,很多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的瞭解,都是通過《三國演義》來入門的,《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了,甚至於我們可以說,有兩個三國,一個是小說家的三國,一個是歷史學家的三國。我們更熟悉前一個三國,不過要追尋真正的三國時代,還得以後一個三國為準。所以我們不僅要讀《三國演義》,還要讀陳壽的《三國志》,讀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用《三國志》檢查《三國演義》的錯誤,不僅有助於我們糾正從少年時代積累的偏見,還能幫助我們認清從三國到明朝這一千多年來歷史與政治的變遷。要知道,《三國演義》不僅在寫三國,還反映了元朝人、明朝人的思想和生活,書中的三國人,有時便是他們自己。這裡需要提一點。日本人研究三國史,有獨特的史料優勢,我們就舉一個例子來說,《三國演義》並非純粹原創,羅貫中下筆之際,曾參考元朝人的話本。其中一個插圖本,叫《三國志平話》,出版於元朝末年的至治年間(1321-1323)。這本平話,寫法有些玄幻,開頭說,漢初被劉邦害死的韓信、彭越、英布,在漢末分別轉世為曹操、劉備、孫權,來找漢朝報仇,劉邦轉世為漢獻帝,為當年的殺戮贖罪。所謂三國演義,則成了一種報應與輪迴。當然羅貫中沒有采納這種低級的思想。這本《三國志平話》,在中國已經絕跡了,但是日本內閣文庫收藏了原本,天理圖書館收藏了流傳本。

真實的三國

本篇介紹三國不僅在史料,更是視角。我們可以一些關鍵詞為例,第一個詞,叫“正統”。正統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就是代表天命,代表民心。擱在三國,就是誰有資格繼承大漢王朝的王統,答案只有兩個,一是魏國,二是蜀國。以魏國為正統,那是因為,曹丕建立魏國,來自漢獻帝的禪讓,從程序上講,漢朝的接力棒,落到了魏國手上;以蜀國為正統,那是因為,劉備姓劉,號稱劉邦的後裔,漢獻帝得叫他叔叔(當然如果從輩分上考證,漢獻帝反而是劉備的叔叔輩),從血統上講,劉備更有資格說自己是漢朝的合法繼承者,那些年來,他始終以興復漢室為政治旗幟,在蜀地四川建國,國號還是“漢”,史稱“蜀漢”,一筆寫不出兩個漢字,正如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他說自己是正統,誰能否認呢?

真實的三國

算起來,關於三國的正統之爭,已經持續了千餘年。每一次爭論,每一種主張,都涉及一段歷史背景和糾葛。最早一本寫三國的書,是陳壽的《三國志》,以魏為正統。這不僅因為陳壽動筆之際,處於西晉治下,晉朝的政權,來自魏國禪讓,所以他要尊魏貶蜀;更是因為,陳壽雖出身蜀國,不過他和他的老師譙周,對蜀國都沒有多少忠誠感。說起譙周,在《三國演義》裡雖然戲份不多,卻是個投降派反面典型,其實早在《三國演義》之前,譙周就被定位為這種形象了,與很多後代的文人寫詩損他,比如溫庭筠的《過五丈原》:“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意思是說,走到了五丈原,就想起當年諸葛亮死在這兒,而可嘆諸葛亮死後蜀國就無人了啊,連譙周這號人都能稱為老臣了。再比如羅隱的《籌筆驛》:“千里江山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不用解釋,都能聽出來,詩人在嘲諷譙周的不忠。話說譙周這個人,是蜀國最有學問的人之一,人稱大儒,官居光祿大夫。他曾直接拿劉備和劉禪的名字開玩笑:“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思是,劉備和劉禪,這父子的名字合理來看,就是“老劉家準備禪讓”的意思,暗示蜀國將被魏國所取代,這種話簡直大逆不道,正可見譙周對蜀國的態度。後來姜維北伐,他大力反對,鄧艾攻蜀,他又力勸劉禪投降。譙周是這樣的思想和主張,那陳壽作為譙周的學生,他的思想自然深受譙老師的影響。此外,陳壽貶低蜀國,還有一個原因,據說陳壽的父親陳式,曾受馬謖——就是《失街亭》裡的參軍馬謖——連累,被諸葛亮嚴懲,因此陳壽懷恨在心,對蜀國和諸葛亮大加貶斥。當然這近乎流言,無法考證,大家姑妄聽之。

真實的三國

《三國志》出自西晉。等到東晉,習鑿齒寫《漢晉春秋》,則以蜀為正統,這是第一本以蜀為正統的史書。東晉不也屬於晉朝麼,為什麼突然轉向呢?東晉是西晉滅亡後流亡到江南重組的政權,屬於偏安政權,中原被異族佔領,不得不偏安於南方,這就跟蜀國有些相似,所以東晉以蜀為正統,其實是為自家政權的正當性辯護。

到了宋朝,魏國與蜀國的正統之爭再次爆發。北宋時期,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對於魏蜀吳三國,都不承認他們的正統性,只是為了行文方便,採用了魏國的年號。南宋時期,朱熹寫《通鑑綱目》,與司馬光唱反調,把《資治通鑑》的魏國紀年改作蜀漢紀年,不僅以蜀為正統,還提出尊王攘夷的觀點,王,就是蜀國,就是南宋,夷,就是魏國,就是遼國、金國這些異族政權。從此以後,本來與民族問題毫無關係的正統論,渲染了漢民族抵抗北方民族的色彩,魏國與異族被視為同類,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此定格。

真實的三國

正統之爭的高潮,發生在元朝。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是國史之上第一個異族征服整個中國的政權,給中國人帶來了巨大而痛苦的精神衝擊。於是爆發了一場爭論:元朝的王統,到底繼承了北方女真族的金朝呢,還是繼承了南方漢族的宋朝。其實啊,元朝的執政者們未必會關心這個問題,他們一向奉行馬上得天下,哪裡在乎什麼正統性呢,反倒是被鐵騎征服、作為失敗者的漢族士大夫,對這個問題糾結不已,由此形成了上述的爭議話題。羅貫中活在元末明初,他寫《三國演義》,以蜀國為正統,以魏國為叛逆,尊劉貶曹,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則屬有感而發,所針對的不僅是三國,還有他所身處的元朝,不僅是寫歷史,同時也是在寫現實。

關於正統,“三帝鼎立”,三帝者,三位皇帝:曹丕、劉備、孫權。曹操並未稱帝,對於群臣勸進,他曾表態:“若天命在吾,吾願為周文王矣。”意思是說,要是我們老曹家真有當皇帝的命,那我也不期待在我這一輩來實現,我更願意像周文王那樣,等我的後代完成改朝換代之後,追認我為“王”,後來果然曹操如願了,雖然生前沒當過皇帝,但被追尊為“魏武帝”。說到底,以曹操的雄才大略,最在意的是掃平亂世,統一中國,而不是區區皇帝名號,他的心思是,如果天命所歸,稱帝一事,不妨由小兒輩來做。這個任務,落到了曹丕頭上。公元220年,漢獻帝退位,曹丕稱帝。當時他還玩了一個小把戲,因為漢室是堯的後裔,他宣稱曹姓是舜的子孫,堯曾禪位給舜,那麼漢獻帝禪位給自己,正符合中國政治的優良傳統。掩人耳目到了這一步,令人歎為觀止。

真實的三國

劉備更絕,聽說曹丕篡漢,他立即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這是公元221年的事,僅比曹丕稱帝晚一年。而且,當時有一個謠言,稱漢獻帝被曹丕殺死了。劉備對這則謠言,心知肚明,明知這不是真的,依然把它當真的來宣傳和利用,迅速召集群臣為漢獻帝服孝,追諡他為孝愍皇帝,因為唯有如此,他才方便稱帝,假如獻帝在世的消息傳播開來,這戲就不好演了。結論是:“劉備的即位也不過是一場並不高明的戲,而且匆忙上演草草收場。”

最令人感懷的反而是孫權。孫權稱帝之前,一度臣服於魏,被冊封為吳王。按理說,他該使用魏國的年號,然而,吳國只是對外使用魏國的年號黃初,在國內繼續使用漢朝的年號建安。1996年出土的湖南長沙走馬樓木簡,曾發現“建安二十七年”等字樣。事實上,建安到了二十五年,就完事了,所謂建安二十七年,應該是曹丕執政的黃初三年。孫權卻不計風險,依然使用漢朝的年號。對漢室的忠誠,反而在貌似局外人的吳國身上得以殘存。終於,在曹丕稱帝九年之後,劉備稱帝八年之後,孫權正式登基,號稱吳大帝。至此,三個皇帝全部就位,這才是三國時代的真正開端。

真實的三國

明白了魏蜀的正統之爭,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三國必須充滿敵對、戰亂。我們能想象魏與蜀平等相處,互相承認嗎?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魏和蜀都宣稱自己的法統來自於對漢朝政權的繼承,而漢朝的正牌繼承人,只能有一個,承認了對方,就意味著否定了自己。但是實際上蜀和吳之間卻保持著一種準同盟的關係,存在二帝相互承認的狀態,這是既是因為他們與魏國的實力對比,決定了他們必須相互依存,也是因為前面說的,孫權稱帝的時候劉備已經故去了,蜀吳的矛盾已經得到緩和。

真實的三國

說完了虛幻的正統,再說具體的三國。魏蜀吳三國的實力對比,究竟是怎麼樣的?誰才是那個時代真正的最強者?如果依據《三國演義》,我們對蜀國的印象可能非常好,有劉備這樣的明君,有諸葛亮這樣的忠臣和智者,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樣的“五虎上將”,但是,請大家想一想,蜀國要真是這麼彪悍,應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才對,為什麼沒能逐鹿中原、一統天下,反而龜縮於西南,最後被鄧艾、鍾會這樣的晚生後輩給滅了呢?小說家到底虛構了多少歷史,真實的三國應該是什麼面目?

真實的三國

我們來看看三國的國力。國力可分作領土、人口、軍隊、人才等。先說領土。魏國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雍州、涼州等十個州,基本相當於今天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陝西、寧夏、甘肅,以及江蘇、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可能還包括內蒙古的一部分,總之長江以北,盡歸魏國所有;吳國的領土包括揚州、荊州、交州這三個州,其中揚州、荊州與魏國共有,大體而言,吳國的勢力範圍就是現在的江南和華南,包括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地方雖然也不小,但還是比不過魏國,而且當時中國南方開發還很不充分,所以人口和綜合國力,更是沒法比;蜀國只有一個州,益州,當然益州相當大,包括現在的陝西南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以及廣西的一部分,統稱西南。對照一下地圖,我們可以輕易看出三國的實力之比:三國當中,魏國最大,蜀國最小,吳國與蜀國的領土相加才接近魏國。

真實的三國

再說人口。我們列出了三國滅亡之時的人口數據:蜀國共28萬戶,94萬人;吳國共52.3萬戶,230萬人;魏國共66萬戶,443萬人。這一比,更加明瞭,魏國相當於兩個吳國,五個蜀國。

與人口相關的數據,是士兵與官吏。蜀國94萬人中,士兵佔10.2萬,官吏佔4萬;吳國230萬人中,士兵佔23萬,官吏佔3.2萬;魏國的士兵沒有明細的數目,我們推測有40萬以上。數據一列,強弱分明,已經沒有對比的必要。我們只想指出一點,蜀國的人口雖然還不到吳國的一半,官吏人數卻超過吳國,可知他們的政府隊伍臃腫,行政效率與財政壓力都將構成執政者的難題。

真實的三國

明確了士兵人數,再說軍隊的性質。三國的形成,可視為軍閥之間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大軍閥吞併小軍閥,最後決出三個勝利者,就是三國的君主。不過這三大軍閥之間,依然有其區別。魏國堅持中央集權,把私人武裝改編為中央直屬,同時推行軍屯制,積極組建隸屬於國家的軍隊。吳國則相反,由於孫氏父子在江南地區屬於外來政權,不得不跟當地的豪族勢力尋求合作,讓渡一部分權利給他們,造成豪族勢力過於強大,尾大不掉,所以吳國的政治體制,從表面上看,屬於中央集權,實際上近似各大豪族的聯合政權,吳國的皇帝,更像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幕府將軍或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君主。至於蜀國的軍隊,與前兩者毫無可比性。劉備不像曹操和孫權那樣出身豪族,稱他為“浪子英雄”,說白了就是流浪漢,因劉備大半生流浪、轉戰各地,他的軍隊則是一個由流民聚合而成的武裝集團,而且,在蜀國的本地人看來,劉備的軍隊更是標準的外地人軍隊,劉備的政權也屬於外地人政權,戰鬥力既差,而且不接地氣。

真實的三國

最後來說人才。如果相信《三國演義》的敘述,顯然蜀國人才最盛,數一數二的文武人才基本都跑劉備那兒去了,實際上恰恰相反,人才層面上也是曹魏政權佔絕對優勢。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三下求賢令,為魏國培養了至少兩代人才,何況魏國的領土,中原和華北,本是人才匯聚之地。吳國地處江南,文采風流,所出產的魯肅、周瑜、陸遜等,都是三國時代的第一流人物,問題在於缺乏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將。最慘的還是蜀國,且不說五虎將都是被神化的人物,單講一點,劉關張的年紀,比諸葛亮大了近一代人,等到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關羽、張飛都已經年過四十,雖然他們在這之後也都有過出色表現,比如張飛在漢中爭奪戰中的功績,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關羽別的事蹟很多都是演義裡虛構的,但水淹七軍是真的),但畢竟他們年齡擺在那呢,巔峰時期都已經所剩無幾了,用足球術語來講,他們和諸葛亮的巔峰期不幸錯開了,沒能擦出多少火花。劉備佔據益州之後,一來當地人才匱乏,二來即便有些人才,並不甘心為劉備所用,第三,在研究《三國志・蜀書》,指出蜀國群臣好內鬥,劉備和諸葛亮在世,還能鎮住局面,他們一死,蜀國內政逐步陷入混亂,無可救藥。

蜀國為什麼滅亡

前面說過譙周、陳壽對蜀國的忠誠度極低,而這在蜀國的知識界,可以說是普遍現象。三國時期,蜀國盛行讖緯之學,讖緯,一語成讖的讖,經緯的緯,讖緯就是預言的意思,尤其指政治預言。蜀國的學者,比如閬中人周舒,解釋《春秋緯》中的著名預言“代漢者,當塗高”,認為“當塗高”指魏國,因為宮殿兩邊的高臺,被稱為“像魏”,這就把“魏”字跟“當塗高”的“高”字聯繫起來了;成都人杜瓊也說:“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吏言屬曹,卒言屬曹,此殆天意也。”就是說,漢代以來各級官吏的稱呼,往往都帶個“曹”字,所以老曹家掌權,這是天意啊。雖然這兩個解釋都是非常牽強,甚至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但是在當時預言盛行的文化環境下,還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輿論的作用,而且,這不是魏國人宣傳的,而是蜀國的知識分子自己想破腦袋硬把它們聯繫起來的,他們這麼不遺餘力地鼓吹曹氏和魏國將取得天下,從中就可見蜀漢政權在當地的群眾基礎有多差了。

真實的三國

那麼吳國呢?雖然也是由於實力對比懸殊而滅亡,但是從一點可以看出,吳國比蜀國強的地方:蜀與吳亡國之後,大多官僚都在晉朝做官。來自吳國的官員相當懷念故國,譬如陸遜的孫子陸機,他曾經寫過一篇《辯亡論》,分析吳國滅亡的原因,文中充滿了對吳國的哀惜與作為吳人的驕傲。來自蜀國的官員卻表現得非常冷淡。在這一點上,吳與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蜀國大臣對政權的忠誠度之低,再次得到證明。

誰是正統;國力如何;何以歸晉。這就是這本《三國志的世界》的主要線索。當然,這本篇的精彩之處不只在於這些宏觀層面的討論,我們對史實的考證,還有很多地方都令人耳目一新。諸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六出祁山,這都是《三國演義》裡最著名的段落,然而,並不是史實,因為從地理上講,它們都不能成立;再如曹操的兒子曹彰,因鬍鬚呈黃色,曹操稱之為“黃鬚兒”,曹操喜歡黃色,有其政治考量,因為根據中國傳統的“五德興替”理論(就是說,每個政權的興起,都對應著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之一所代表的“德行”),漢朝是火德,根據這個理論,取代漢朝者將是土德,火德對應紅色,土德對應的顏色則是黃色。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所選擇的顏色也是黃色。

真實的三國

另一個演義形象與史實形象嚴重不符的典型,應該屬吳國的魯肅。羅貫中筆下,魯肅是一個忠厚長者,好好先生,所以他常常作為受騙對象,用來襯托諸葛亮等人的所謂智慧。事實上,魯肅是吳國最有遠見、大略的人,從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抗曹,到借荊州給劉備鞏固同盟等決策,都是魯肅主導的結果。可惜,《三國演義》尊劉貶曹,吳國則被貶低到一個陪襯的角色,魯肅因此被冷落、弱化,完全脫離了其歷史面貌。

除此之外,我們讀《三國志的世界》,還得注意,不僅寫三國鼎立,還寫到“三教鼎立”,正是在三國時期,儒教開始統一,道教開始壯大,佛教開始普及;三國還是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譬如曹操,不僅是大英雄,大政治家,還是大詩人,單憑一首《短歌行》,足以笑傲千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