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復建的白馬關城樓,關名為宋代蘇軾手書。

劉備在攻雒城時戰死,當然只是一個謠言,而龐統卻真的在這雒城的白馬關附近中流矢身亡。白馬關在今四川德陽羅江,是古代金牛道上一個重要的關隘,也是劍南五關最南的一座。三國時期,這裡還叫做綿竹關,是守衛雒城和成都的最後屏障,穿過白馬關,就是“及茲險阻盡”的成都平原。“龐統圍雒,中流矢卒”(《三國志·龐統傳》)。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為了幫助劉備得到進攻成都的口實,不惜和劉備換白馬,最後被射殺在綿竹關下,所以後來綿竹關改名白馬關,這當然只是文學作品的演繹,目的是為了增加傳奇性(目前在百度百科上依然是這樣介紹白馬關關名的由來)。白馬關的真正由來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藉由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的典故,改為白馬關。而在此之前,古綿竹關在隋代已經改名一次,當時名字叫鹿頭關。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復建的白馬關城樓,關名為宋代蘇軾手書。

劉備在攻雒城時戰死,當然只是一個謠言,而龐統卻真的在這雒城的白馬關附近中流矢身亡。白馬關在今四川德陽羅江,是古代金牛道上一個重要的關隘,也是劍南五關最南的一座。三國時期,這裡還叫做綿竹關,是守衛雒城和成都的最後屏障,穿過白馬關,就是“及茲險阻盡”的成都平原。“龐統圍雒,中流矢卒”(《三國志·龐統傳》)。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為了幫助劉備得到進攻成都的口實,不惜和劉備換白馬,最後被射殺在綿竹關下,所以後來綿竹關改名白馬關,這當然只是文學作品的演繹,目的是為了增加傳奇性(目前在百度百科上依然是這樣介紹白馬關關名的由來)。白馬關的真正由來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藉由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的典故,改為白馬關。而在此之前,古綿竹關在隋代已經改名一次,當時名字叫鹿頭關。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站在白馬關城樓,西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復建的白馬關城樓,關名為宋代蘇軾手書。

劉備在攻雒城時戰死,當然只是一個謠言,而龐統卻真的在這雒城的白馬關附近中流矢身亡。白馬關在今四川德陽羅江,是古代金牛道上一個重要的關隘,也是劍南五關最南的一座。三國時期,這裡還叫做綿竹關,是守衛雒城和成都的最後屏障,穿過白馬關,就是“及茲險阻盡”的成都平原。“龐統圍雒,中流矢卒”(《三國志·龐統傳》)。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為了幫助劉備得到進攻成都的口實,不惜和劉備換白馬,最後被射殺在綿竹關下,所以後來綿竹關改名白馬關,這當然只是文學作品的演繹,目的是為了增加傳奇性(目前在百度百科上依然是這樣介紹白馬關關名的由來)。白馬關的真正由來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藉由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的典故,改為白馬關。而在此之前,古綿竹關在隋代已經改名一次,當時名字叫鹿頭關。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站在白馬關城樓,西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死於白馬關的落鳳坡,這裡建有漢靖候祠,也就是龐統墓祠。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復建的白馬關城樓,關名為宋代蘇軾手書。

劉備在攻雒城時戰死,當然只是一個謠言,而龐統卻真的在這雒城的白馬關附近中流矢身亡。白馬關在今四川德陽羅江,是古代金牛道上一個重要的關隘,也是劍南五關最南的一座。三國時期,這裡還叫做綿竹關,是守衛雒城和成都的最後屏障,穿過白馬關,就是“及茲險阻盡”的成都平原。“龐統圍雒,中流矢卒”(《三國志·龐統傳》)。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為了幫助劉備得到進攻成都的口實,不惜和劉備換白馬,最後被射殺在綿竹關下,所以後來綿竹關改名白馬關,這當然只是文學作品的演繹,目的是為了增加傳奇性(目前在百度百科上依然是這樣介紹白馬關關名的由來)。白馬關的真正由來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藉由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的典故,改為白馬關。而在此之前,古綿竹關在隋代已經改名一次,當時名字叫鹿頭關。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站在白馬關城樓,西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死於白馬關的落鳳坡,這裡建有漢靖候祠,也就是龐統墓祠。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圖為龐統的衣冠冢。

戰事受挫,劉備不得不做了一個全局性調整,命令諸葛亮、張飛和趙雲離開荊州,逆江而上,從幾個方向圍攻成都。這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本來荊州是諸葛亮和關羽雙首腦的局面,諸葛亮的提前離開,關羽在荊州一言九鼎(後來還獲得假節鉞的權利),沒有處理好和東吳的關係,導致荊州覆亡。關羽毀敗之後,劉備為報仇和收復荊州,以致於秭歸蹉跌,敗光了蜀漢家底,最終導致了出師表所說的“益州疲弊”的局面,使得隆中對徹底成為具文。這當然是一個小小的腦洞,但是田餘慶先生在評價隆中對時,曾說隆中對不失於草廬指畫之時,而敗於後來形勢變化之際,這又不能不說確實是深遠的洞見,後來形勢之風雲詭譎,情況之瞬息萬變,確實是諸葛亮站在建安十二年所不能預見的。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復建的白馬關城樓,關名為宋代蘇軾手書。

劉備在攻雒城時戰死,當然只是一個謠言,而龐統卻真的在這雒城的白馬關附近中流矢身亡。白馬關在今四川德陽羅江,是古代金牛道上一個重要的關隘,也是劍南五關最南的一座。三國時期,這裡還叫做綿竹關,是守衛雒城和成都的最後屏障,穿過白馬關,就是“及茲險阻盡”的成都平原。“龐統圍雒,中流矢卒”(《三國志·龐統傳》)。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為了幫助劉備得到進攻成都的口實,不惜和劉備換白馬,最後被射殺在綿竹關下,所以後來綿竹關改名白馬關,這當然只是文學作品的演繹,目的是為了增加傳奇性(目前在百度百科上依然是這樣介紹白馬關關名的由來)。白馬關的真正由來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藉由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的典故,改為白馬關。而在此之前,古綿竹關在隋代已經改名一次,當時名字叫鹿頭關。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站在白馬關城樓,西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死於白馬關的落鳳坡,這裡建有漢靖候祠,也就是龐統墓祠。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圖為龐統的衣冠冢。

戰事受挫,劉備不得不做了一個全局性調整,命令諸葛亮、張飛和趙雲離開荊州,逆江而上,從幾個方向圍攻成都。這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本來荊州是諸葛亮和關羽雙首腦的局面,諸葛亮的提前離開,關羽在荊州一言九鼎(後來還獲得假節鉞的權利),沒有處理好和東吳的關係,導致荊州覆亡。關羽毀敗之後,劉備為報仇和收復荊州,以致於秭歸蹉跌,敗光了蜀漢家底,最終導致了出師表所說的“益州疲弊”的局面,使得隆中對徹底成為具文。這當然是一個小小的腦洞,但是田餘慶先生在評價隆中對時,曾說隆中對不失於草廬指畫之時,而敗於後來形勢變化之際,這又不能不說確實是深遠的洞見,後來形勢之風雲詭譎,情況之瞬息萬變,確實是諸葛亮站在建安十二年所不能預見的。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真正戰死之地,在白馬關後兩公里的山中。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復建的白馬關城樓,關名為宋代蘇軾手書。

劉備在攻雒城時戰死,當然只是一個謠言,而龐統卻真的在這雒城的白馬關附近中流矢身亡。白馬關在今四川德陽羅江,是古代金牛道上一個重要的關隘,也是劍南五關最南的一座。三國時期,這裡還叫做綿竹關,是守衛雒城和成都的最後屏障,穿過白馬關,就是“及茲險阻盡”的成都平原。“龐統圍雒,中流矢卒”(《三國志·龐統傳》)。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為了幫助劉備得到進攻成都的口實,不惜和劉備換白馬,最後被射殺在綿竹關下,所以後來綿竹關改名白馬關,這當然只是文學作品的演繹,目的是為了增加傳奇性(目前在百度百科上依然是這樣介紹白馬關關名的由來)。白馬關的真正由來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藉由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的典故,改為白馬關。而在此之前,古綿竹關在隋代已經改名一次,當時名字叫鹿頭關。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站在白馬關城樓,西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死於白馬關的落鳳坡,這裡建有漢靖候祠,也就是龐統墓祠。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圖為龐統的衣冠冢。

戰事受挫,劉備不得不做了一個全局性調整,命令諸葛亮、張飛和趙雲離開荊州,逆江而上,從幾個方向圍攻成都。這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本來荊州是諸葛亮和關羽雙首腦的局面,諸葛亮的提前離開,關羽在荊州一言九鼎(後來還獲得假節鉞的權利),沒有處理好和東吳的關係,導致荊州覆亡。關羽毀敗之後,劉備為報仇和收復荊州,以致於秭歸蹉跌,敗光了蜀漢家底,最終導致了出師表所說的“益州疲弊”的局面,使得隆中對徹底成為具文。這當然是一個小小的腦洞,但是田餘慶先生在評價隆中對時,曾說隆中對不失於草廬指畫之時,而敗於後來形勢變化之際,這又不能不說確實是深遠的洞見,後來形勢之風雲詭譎,情況之瞬息萬變,確實是諸葛亮站在建安十二年所不能預見的。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真正戰死之地,在白馬關後兩公里的山中。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

東漢建安十七年,劉備和劉璋反目,從白水關出發南攻成都,一路戰事順利,涪城,綿竹接連投降,在吞併了李嚴等人的降兵之後,力量更加強大的劉備耀兵於雒城之下(雒城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劍指成都。(《華陽國志·卷六·公孫述劉二牧志》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在建安十八年的那個春天,沒有人懷疑劉備將攻破雒城,進而佔領成都。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白馬關景區在今德陽市羅江

然而就在這小小的雒城之下,歷史出現了一個拐點。

從史籍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劉備攻打雒城時,《三國志·吳志·吳範傳》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這是江東方面從蜀中的返人傳遞的信息,認為劉備取蜀因為雒城的挫敗而變得不可能,而曹魏那邊的傳言更加離譜,“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魏書·袁渙傳》)這些史料都反應了劉備在雒城戰事的艱難。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復建的白馬關城樓,關名為宋代蘇軾手書。

劉備在攻雒城時戰死,當然只是一個謠言,而龐統卻真的在這雒城的白馬關附近中流矢身亡。白馬關在今四川德陽羅江,是古代金牛道上一個重要的關隘,也是劍南五關最南的一座。三國時期,這裡還叫做綿竹關,是守衛雒城和成都的最後屏障,穿過白馬關,就是“及茲險阻盡”的成都平原。“龐統圍雒,中流矢卒”(《三國志·龐統傳》)。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為了幫助劉備得到進攻成都的口實,不惜和劉備換白馬,最後被射殺在綿竹關下,所以後來綿竹關改名白馬關,這當然只是文學作品的演繹,目的是為了增加傳奇性(目前在百度百科上依然是這樣介紹白馬關關名的由來)。白馬關的真正由來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藉由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的典故,改為白馬關。而在此之前,古綿竹關在隋代已經改名一次,當時名字叫鹿頭關。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站在白馬關城樓,西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死於白馬關的落鳳坡,這裡建有漢靖候祠,也就是龐統墓祠。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圖為龐統的衣冠冢。

戰事受挫,劉備不得不做了一個全局性調整,命令諸葛亮、張飛和趙雲離開荊州,逆江而上,從幾個方向圍攻成都。這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本來荊州是諸葛亮和關羽雙首腦的局面,諸葛亮的提前離開,關羽在荊州一言九鼎(後來還獲得假節鉞的權利),沒有處理好和東吳的關係,導致荊州覆亡。關羽毀敗之後,劉備為報仇和收復荊州,以致於秭歸蹉跌,敗光了蜀漢家底,最終導致了出師表所說的“益州疲弊”的局面,使得隆中對徹底成為具文。這當然是一個小小的腦洞,但是田餘慶先生在評價隆中對時,曾說隆中對不失於草廬指畫之時,而敗於後來形勢變化之際,這又不能不說確實是深遠的洞見,後來形勢之風雲詭譎,情況之瞬息萬變,確實是諸葛亮站在建安十二年所不能預見的。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龐統真正戰死之地,在白馬關後兩公里的山中。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川北一座小城-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

清代羅江知縣立碑,“漢靖侯龐鳳雛先生盡忠處”。

建安十九年的夏天,劉備最終攻破雒城,隨後佔領成都。(《三國志·先主傳》:“十九年夏,雒城破,進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劉備如願以償地得到了益州,然而他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除了龐統身死之外,還有他的政治信用。

劉備是受劉璋的邀請入川的,至於劉璋為什麼要邀請劉備入川,一般都認為張鬆賣主,劉璋愚蠢。然而實際情況卻要複雜的多。劉璋在益州的統治其實很不穩定,張鬆當時勸說劉璋邀請劉備的時候,曾經用“敵攻其外,民攻其內”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劉璋的處境,劉璋其時在益州既和益州本地豪強有較深的矛盾,又無法壓制手下的東州兵。這期間,發生過波及三郡的益州豪強大規模叛亂事件,這就是張鬆所說的“民攻其內”,外部又有張魯和曹操的壓力,這就是所謂的“敵攻其外”。在雙重的壓力下,加上劉備當時不錯的口碑,劉璋選擇結好劉備,並邀請他入蜀,實在是一種不得已。呂思勉先生認為“蓋自(劉)焉牧益州以來,與土著迄未能和協;(劉)璋是時所患者,實在蜀中諸將;而無端而召先主,將為群下所疑,故以討張魯為名。”也深刻揭示了劉璋的統治危機。

雖然在劉備集團的戰略規劃中,益州是必取之地,然而他總歸是以盟友的身份,打著為劉璋討伐張魯的旗號而來的。在涪城三個月的歡宴後,在葭萌十個月的躊躇中,劉備思慮再三,終於接受了龐統所獻的中策,吞併白水關守軍轉而進攻成都,於是就有了本文開始的一幕。在進入成都的那一瞬間,他是否想起了當初在涪城對劉璋的承諾,以及更早之前,他對孫權的信誓旦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