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儒家 國學 道教 老子 淳道書畫藝術 2017-04-02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大智若愚,勿恃聰明

大智若愚,中國古代成語。出自《道德經》。老子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致都是一個意思,只是更能表現被形容者偉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當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什麼是真正的聰明?有人說:外智而內愚,實愚也;外愚而內智,大智也。智愚之別,實力內外之別,虛實之分。外表聰明的人,將精明表現在外表上,處事斤斤計較,炫耀張揚,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的精明幹練。外表聰明的人往往給人一種威脅感,被人提防,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種聰明實際上是小聰明。真正的智者,遇事算大不算小,處事低調,為人豁達,做事有節適度。外表看上去愚笨糊塗,實則內裡心知肚明。外愚內智的人,工作、生活中能與人和諧相處,左右逢源。外愚內智是大聰明,是一種境界,但還不是大智若愚的境界。要做到大智若愚,一方面要修,加強自己的內在修養,做到世事大徹大悟;另一方面要練,事事參悟,以自己的參悟身體力行,最後做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淡泊恬適,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鐵杵磨針,貴在堅持

相傳,真武大帝年少時在武當山修道,由於意志不堅,中途準備下山,半路上遇到紫氣元君化作老婆婆用鐵杵磨針點化他。真武大帝返回山中繼續修煉,途中折下一段梅枝插在榔樹上,說: 吾若道成,花開結果。後來,他修煉成功,梅枝果然在榔樹上插栽成活,並開花結果。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堅持自己目標,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厚積薄發源於君子厚積而薄發一句。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蘇軾嘗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以柔克剛的態度用柔軟的去剋制剛強的,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順其自然。萬物相生相剋,剛勁的東西不一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學以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戒驕祛躁,平等待人

老子主張不敢為天下先,又云: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意思是說要想統治人民,就必須首先為他們服務,但這種服務實際上並不是像《老子》所說的那樣以下對上,而是故意作出姿態,在順應百姓的要求中使百姓主動地歸順自己。其實,這就是《老子》最著名的取予之道。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涵養心性,靜定歸真

這種返璞歸真的態度,是一種道教教義。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他們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慾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樸純真的狀態。《老子》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話描述了人的精神修養的過程。他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這就是先實現己虛,由虛致靜,由靜而體會並遵循天地間的規律一,最後順應這種規律,就是守。所謂虛,就是要破除個體的種種慾念,不要使自己的慾念充塞於心智,阻礙了體會道的通路。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心誠則靈,唯德感天

心誠則靈,關鍵是要做到心、誠兩點。其如《禮記》中所講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樣,只要虔心誠意,就能產生靈驗;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心態,願望就會實現,這就是心誠則靈。儒家的修身修心是為了達到更高的正義的人格境界,而黃老的修身修心身是精華內斂,體察天地,使自己消失於天地與現實之中。抱元守一,所謂一,就是要心無旁騖,心志專一,依道行事。所謂守,就是在已經達到了上述的境界之後堅守本心,守中而御天下。如果能四者合一,就達到了黃老之學的最高境界——玄德之境。

淳道|淳樸自然,大道至簡|解析道家的十大智慧

淳樸自然,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是中華道家哲學。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簡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