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自評春秋、禮、樂、周易的弊端!

儒家 春秋戰國 孔子 國學 全真道士樑興揚 2017-06-02

在《禮記》中有這樣一段話,說“《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問的評價,明白這些評價對大家學習傳統文化有所幫助,興揚在這裡介紹一下為什麼有這些評價。孔子自評春秋、禮、樂、周易的弊端!

詩指的是《詩經》,孔子曾言:“詩三百,思無邪。”《詩經》中的內容都是人的真情!既是真情就容易讓人真摯敦厚,但真摯的往往容易被小人欺騙,如此近乎於愚!

古書中的書特指《尚書》,《尚書》非孔子所做,書中的內容多記載夏商周時的王者事蹟,故讀《尚書》能知古歷史,但因為年限太遠很容易被人曲解,所以說誣。孔子自評春秋、禮、樂、周易的弊端!

《樂經》本是儒家《六經》之一。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本經書存在!但《樂經》已經被秦始皇一把火燒了。這個只要看過春秋戰國出土的樂器,就知道為什麼說《樂》之失奢,那時的樂器昂貴豪華,華美的音樂也會讓人喜歡上奢侈之事。

《易經》玄妙精微,讀《易經》可以讓人明多=得失之事,故愛惡相攻,遠近相取,則不能容人,近於傷害。人學了《易經》之後容易變得奸猾狡詐,好佔便宜所以說賊。孔子自評春秋、禮、樂、周易的弊端!

《禮記》中說的是儒家之禮,但也不僅僅是儒家之禮,不論是什麼禮節如果太繁瑣,太麻煩人都覺得煩,覺得這沒意思。

古人言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中一字褒貶讓亂臣賊子擔心身後之名,但《春秋》中有很多打仗的內容,在擔心名譽的人眼中看了春秋學打仗內容是好的,但在想犯上作亂的人眼中《春秋》是犯上作亂的指南,所以說春秋之失亂。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祕故事,請關注全真道士樑興揚的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