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道的涵義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道的涵義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之道的含義在保留道的多種多樣的同時。他更把道作為產生並決定世界萬物的最高實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時又在社會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義上使用,即分析人生、獲取知識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道法自然

莊子認為道先天地而生,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但是莊子認為道不可定義。

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

道無形: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

《知北遊》有形的萬物來自無形的道,那就意味著,無形隱含著一切的形,否則它就不可能成為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源。

道無為:覆載萬物,並非有意而為,而是無為的。無為為之之謂天《天地》,雖然萬物秩序井然,似乎都是合乎目的的,卻並不是有意識地安排,而是事物自化的結果。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萬物之本也就是道,無為也就是虛靜恬淡寂漠。


天人合一,無為而治

道彷彿是虛無的,但這虛無卻包含著最大的有,萬物莫不出乎道;道好象是寂靜的,卻包含著一切運動變化;道沒有任何欲求,卻擁有一切。因此,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

佛家之道——道不遠人

佛教以人為中心,故其道不遠人。

行正即是道

行正二字的具體內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來理解。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法。

慧能六祖在《壇經·般若品》裡說: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這話的意思是說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切行動正直無邪,就是切實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說:行直何用修禪。六祖講頓悟,注重定慧等學。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道的涵義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之道的含義在保留道的多種多樣的同時。他更把道作為產生並決定世界萬物的最高實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時又在社會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義上使用,即分析人生、獲取知識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道法自然

莊子認為道先天地而生,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但是莊子認為道不可定義。

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

道無形: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

《知北遊》有形的萬物來自無形的道,那就意味著,無形隱含著一切的形,否則它就不可能成為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源。

道無為:覆載萬物,並非有意而為,而是無為的。無為為之之謂天《天地》,雖然萬物秩序井然,似乎都是合乎目的的,卻並不是有意識地安排,而是事物自化的結果。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萬物之本也就是道,無為也就是虛靜恬淡寂漠。


天人合一,無為而治

道彷彿是虛無的,但這虛無卻包含著最大的有,萬物莫不出乎道;道好象是寂靜的,卻包含著一切運動變化;道沒有任何欲求,卻擁有一切。因此,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

佛家之道——道不遠人

佛教以人為中心,故其道不遠人。

行正即是道

行正二字的具體內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來理解。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法。

慧能六祖在《壇經·般若品》裡說: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這話的意思是說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切行動正直無邪,就是切實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說:行直何用修禪。六祖講頓悟,注重定慧等學。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行正即是道

但是他仍強調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於淨心持戒,所以他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人的行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於有貪瞋痴等煩惱作祟,而煩惱的產生,就是由於有非心之故。若除掉這些非心,則煩惱自去,而身心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無邪,伺時也得入於自在超脫之境。所以六祖又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就是六祖所說行正是道的意義。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顯現,當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遙遠的地方追尋。

《五燈會元》卷四載:趙州從諗問南泉普願:什麼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其實平常心之說,蘊含於《六祖壇經》而公開倡導於馬祖道一。


平常心是道

禪錄載,馬祖一日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染汙。何為染汙?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汙。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河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道的涵義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之道的含義在保留道的多種多樣的同時。他更把道作為產生並決定世界萬物的最高實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時又在社會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義上使用,即分析人生、獲取知識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道法自然

莊子認為道先天地而生,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但是莊子認為道不可定義。

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

道無形: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

《知北遊》有形的萬物來自無形的道,那就意味著,無形隱含著一切的形,否則它就不可能成為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源。

道無為:覆載萬物,並非有意而為,而是無為的。無為為之之謂天《天地》,雖然萬物秩序井然,似乎都是合乎目的的,卻並不是有意識地安排,而是事物自化的結果。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萬物之本也就是道,無為也就是虛靜恬淡寂漠。


天人合一,無為而治

道彷彿是虛無的,但這虛無卻包含著最大的有,萬物莫不出乎道;道好象是寂靜的,卻包含著一切運動變化;道沒有任何欲求,卻擁有一切。因此,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

佛家之道——道不遠人

佛教以人為中心,故其道不遠人。

行正即是道

行正二字的具體內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來理解。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法。

慧能六祖在《壇經·般若品》裡說: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這話的意思是說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切行動正直無邪,就是切實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說:行直何用修禪。六祖講頓悟,注重定慧等學。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行正即是道

但是他仍強調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於淨心持戒,所以他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人的行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於有貪瞋痴等煩惱作祟,而煩惱的產生,就是由於有非心之故。若除掉這些非心,則煩惱自去,而身心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無邪,伺時也得入於自在超脫之境。所以六祖又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就是六祖所說行正是道的意義。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顯現,當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遙遠的地方追尋。

《五燈會元》卷四載:趙州從諗問南泉普願:什麼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其實平常心之說,蘊含於《六祖壇經》而公開倡導於馬祖道一。


平常心是道

禪錄載,馬祖一日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染汙。何為染汙?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汙。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河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是大悲心,隨順俗諦;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大智慧,隨順真諦。大乘教中類此所說多不勝舉,總的是教人修菩薩行,一定要在真俗圓融、悲智等運的前提下進行種種活動。

真俗圓融,是空有雙彰的中道,也是無上菩提的根本;悲智等運,是自他兩利的勝行,也是無住涅槃的精髓。若能以此中道為道,依此勝行而行,則定成佛道作無上土。

佛家的思想精髓:無緣大慈,通體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為了挽救眾生(這裡不單指人類,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則是教一切眾生,認識生命宇宙的真諦,脫離苦海,到達彼岸

儒家之道——人仁之道

儒家之道,雖然偶爾也涉及天道,但中心內容則是談人道,也即是人之道。

儒家以仁為邏輯原點。

《論語》及後世儒家,都是圍繞仁這個核心在仁的基礎上,確立忠恕禮義廉恥信智勇中庸中和君子小人孝悌慈格物致知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等理念,成為我們民族幾千年來顛簸不破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道的涵義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之道的含義在保留道的多種多樣的同時。他更把道作為產生並決定世界萬物的最高實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時又在社會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義上使用,即分析人生、獲取知識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道法自然

莊子認為道先天地而生,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但是莊子認為道不可定義。

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

道無形: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

《知北遊》有形的萬物來自無形的道,那就意味著,無形隱含著一切的形,否則它就不可能成為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源。

道無為:覆載萬物,並非有意而為,而是無為的。無為為之之謂天《天地》,雖然萬物秩序井然,似乎都是合乎目的的,卻並不是有意識地安排,而是事物自化的結果。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萬物之本也就是道,無為也就是虛靜恬淡寂漠。


天人合一,無為而治

道彷彿是虛無的,但這虛無卻包含著最大的有,萬物莫不出乎道;道好象是寂靜的,卻包含著一切運動變化;道沒有任何欲求,卻擁有一切。因此,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

佛家之道——道不遠人

佛教以人為中心,故其道不遠人。

行正即是道

行正二字的具體內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來理解。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法。

慧能六祖在《壇經·般若品》裡說: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這話的意思是說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切行動正直無邪,就是切實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說:行直何用修禪。六祖講頓悟,注重定慧等學。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行正即是道

但是他仍強調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於淨心持戒,所以他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人的行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於有貪瞋痴等煩惱作祟,而煩惱的產生,就是由於有非心之故。若除掉這些非心,則煩惱自去,而身心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無邪,伺時也得入於自在超脫之境。所以六祖又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就是六祖所說行正是道的意義。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顯現,當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遙遠的地方追尋。

《五燈會元》卷四載:趙州從諗問南泉普願:什麼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其實平常心之說,蘊含於《六祖壇經》而公開倡導於馬祖道一。


平常心是道

禪錄載,馬祖一日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染汙。何為染汙?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汙。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河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是大悲心,隨順俗諦;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大智慧,隨順真諦。大乘教中類此所說多不勝舉,總的是教人修菩薩行,一定要在真俗圓融、悲智等運的前提下進行種種活動。

真俗圓融,是空有雙彰的中道,也是無上菩提的根本;悲智等運,是自他兩利的勝行,也是無住涅槃的精髓。若能以此中道為道,依此勝行而行,則定成佛道作無上土。

佛家的思想精髓:無緣大慈,通體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為了挽救眾生(這裡不單指人類,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則是教一切眾生,認識生命宇宙的真諦,脫離苦海,到達彼岸

儒家之道——人仁之道

儒家之道,雖然偶爾也涉及天道,但中心內容則是談人道,也即是人之道。

儒家以仁為邏輯原點。

《論語》及後世儒家,都是圍繞仁這個核心在仁的基礎上,確立忠恕禮義廉恥信智勇中庸中和君子小人孝悌慈格物致知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等理念,成為我們民族幾千年來顛簸不破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為政之道

恭寬信敏惠這一說法,最初見於《論語·陽貨第十七》: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這是說子張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

孔子說:能在天下實行五種品德就可以說是仁了。子張又問是哪五種品德?孔子說是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慈惠。

所有對仁的論證都是實行仁的方法和途徑,而最終的目的或理想,就是實施德政,只有德政才能夠救世。

為人之道

仁義禮智信在《論語》中均有多次論述。曾參、子思、孟子等孔門弟子也多有發揮。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見《孟子·公孫丑上》)。



在此,孟子集中概括並闡發了人的四種固有品質和德性——仁義禮智,但獨不見信。

後來,西漢大儒董仲舒根據陰陽五行說,確立了三綱五常論,以五常配三綱,以處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關係,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遂成為一個完整的概念,並完成了它作為封建倫理道德準則的構建。

君子之道

君子在孔子時代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對貴族的通稱,與庶民的小人相對;二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與無德的小人相對。

孔子對君子作了豐富闡述,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等等。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道的涵義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之道的含義在保留道的多種多樣的同時。他更把道作為產生並決定世界萬物的最高實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時又在社會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義上使用,即分析人生、獲取知識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道法自然

莊子認為道先天地而生,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但是莊子認為道不可定義。

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

道無形: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

《知北遊》有形的萬物來自無形的道,那就意味著,無形隱含著一切的形,否則它就不可能成為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源。

道無為:覆載萬物,並非有意而為,而是無為的。無為為之之謂天《天地》,雖然萬物秩序井然,似乎都是合乎目的的,卻並不是有意識地安排,而是事物自化的結果。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萬物之本也就是道,無為也就是虛靜恬淡寂漠。


天人合一,無為而治

道彷彿是虛無的,但這虛無卻包含著最大的有,萬物莫不出乎道;道好象是寂靜的,卻包含著一切運動變化;道沒有任何欲求,卻擁有一切。因此,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

佛家之道——道不遠人

佛教以人為中心,故其道不遠人。

行正即是道

行正二字的具體內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來理解。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法。

慧能六祖在《壇經·般若品》裡說: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這話的意思是說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切行動正直無邪,就是切實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說:行直何用修禪。六祖講頓悟,注重定慧等學。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行正即是道

但是他仍強調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於淨心持戒,所以他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人的行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於有貪瞋痴等煩惱作祟,而煩惱的產生,就是由於有非心之故。若除掉這些非心,則煩惱自去,而身心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無邪,伺時也得入於自在超脫之境。所以六祖又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就是六祖所說行正是道的意義。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顯現,當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遙遠的地方追尋。

《五燈會元》卷四載:趙州從諗問南泉普願:什麼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其實平常心之說,蘊含於《六祖壇經》而公開倡導於馬祖道一。


平常心是道

禪錄載,馬祖一日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染汙。何為染汙?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汙。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河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是大悲心,隨順俗諦;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大智慧,隨順真諦。大乘教中類此所說多不勝舉,總的是教人修菩薩行,一定要在真俗圓融、悲智等運的前提下進行種種活動。

真俗圓融,是空有雙彰的中道,也是無上菩提的根本;悲智等運,是自他兩利的勝行,也是無住涅槃的精髓。若能以此中道為道,依此勝行而行,則定成佛道作無上土。

佛家的思想精髓:無緣大慈,通體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為了挽救眾生(這裡不單指人類,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則是教一切眾生,認識生命宇宙的真諦,脫離苦海,到達彼岸

儒家之道——人仁之道

儒家之道,雖然偶爾也涉及天道,但中心內容則是談人道,也即是人之道。

儒家以仁為邏輯原點。

《論語》及後世儒家,都是圍繞仁這個核心在仁的基礎上,確立忠恕禮義廉恥信智勇中庸中和君子小人孝悌慈格物致知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等理念,成為我們民族幾千年來顛簸不破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為政之道

恭寬信敏惠這一說法,最初見於《論語·陽貨第十七》: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這是說子張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

孔子說:能在天下實行五種品德就可以說是仁了。子張又問是哪五種品德?孔子說是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慈惠。

所有對仁的論證都是實行仁的方法和途徑,而最終的目的或理想,就是實施德政,只有德政才能夠救世。

為人之道

仁義禮智信在《論語》中均有多次論述。曾參、子思、孟子等孔門弟子也多有發揮。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見《孟子·公孫丑上》)。



在此,孟子集中概括並闡發了人的四種固有品質和德性——仁義禮智,但獨不見信。

後來,西漢大儒董仲舒根據陰陽五行說,確立了三綱五常論,以五常配三綱,以處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關係,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遂成為一個完整的概念,並完成了它作為封建倫理道德準則的構建。

君子之道

君子在孔子時代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對貴族的通稱,與庶民的小人相對;二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與無德的小人相對。

孔子對君子作了豐富闡述,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等等。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忠恕之道

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併為其下定義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裡記載,孔子告曾參雲: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門人問曾子何意,曾子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還說,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

後來朱熹也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盡己是從自家心上發出而及於別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於別人。簡言之,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自此,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忠恕之道強調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要遵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準則。

忠恕之道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和道德準則,要求人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將心比心、寬以待人、誠信友愛、以己度人、推己及人,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

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學流派中,道的涵義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之道的含義在保留道的多種多樣的同時。他更把道作為產生並決定世界萬物的最高實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時又在社會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義上使用,即分析人生、獲取知識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道法自然

莊子認為道先天地而生,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但是莊子認為道不可定義。

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知北遊》

道無形: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

《知北遊》有形的萬物來自無形的道,那就意味著,無形隱含著一切的形,否則它就不可能成為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源。

道無為:覆載萬物,並非有意而為,而是無為的。無為為之之謂天《天地》,雖然萬物秩序井然,似乎都是合乎目的的,卻並不是有意識地安排,而是事物自化的結果。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萬物之本也就是道,無為也就是虛靜恬淡寂漠。


天人合一,無為而治

道彷彿是虛無的,但這虛無卻包含著最大的有,萬物莫不出乎道;道好象是寂靜的,卻包含著一切運動變化;道沒有任何欲求,卻擁有一切。因此,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

佛家之道——道不遠人

佛教以人為中心,故其道不遠人。

行正即是道

行正二字的具體內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來理解。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法。

慧能六祖在《壇經·般若品》裡說: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這話的意思是說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切行動正直無邪,就是切實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說:行直何用修禪。六祖講頓悟,注重定慧等學。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行正即是道

但是他仍強調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於淨心持戒,所以他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人的行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於有貪瞋痴等煩惱作祟,而煩惱的產生,就是由於有非心之故。若除掉這些非心,則煩惱自去,而身心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無邪,伺時也得入於自在超脫之境。所以六祖又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就是六祖所說行正是道的意義。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顯現,當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遙遠的地方追尋。

《五燈會元》卷四載:趙州從諗問南泉普願:什麼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其實平常心之說,蘊含於《六祖壇經》而公開倡導於馬祖道一。


平常心是道

禪錄載,馬祖一日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染汙。何為染汙?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汙。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河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

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是大悲心,隨順俗諦;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大智慧,隨順真諦。大乘教中類此所說多不勝舉,總的是教人修菩薩行,一定要在真俗圓融、悲智等運的前提下進行種種活動。

真俗圓融,是空有雙彰的中道,也是無上菩提的根本;悲智等運,是自他兩利的勝行,也是無住涅槃的精髓。若能以此中道為道,依此勝行而行,則定成佛道作無上土。

佛家的思想精髓:無緣大慈,通體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為了挽救眾生(這裡不單指人類,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則是教一切眾生,認識生命宇宙的真諦,脫離苦海,到達彼岸

儒家之道——人仁之道

儒家之道,雖然偶爾也涉及天道,但中心內容則是談人道,也即是人之道。

儒家以仁為邏輯原點。

《論語》及後世儒家,都是圍繞仁這個核心在仁的基礎上,確立忠恕禮義廉恥信智勇中庸中和君子小人孝悌慈格物致知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等理念,成為我們民族幾千年來顛簸不破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為政之道

恭寬信敏惠這一說法,最初見於《論語·陽貨第十七》: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這是說子張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

孔子說:能在天下實行五種品德就可以說是仁了。子張又問是哪五種品德?孔子說是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慈惠。

所有對仁的論證都是實行仁的方法和途徑,而最終的目的或理想,就是實施德政,只有德政才能夠救世。

為人之道

仁義禮智信在《論語》中均有多次論述。曾參、子思、孟子等孔門弟子也多有發揮。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見《孟子·公孫丑上》)。



在此,孟子集中概括並闡發了人的四種固有品質和德性——仁義禮智,但獨不見信。

後來,西漢大儒董仲舒根據陰陽五行說,確立了三綱五常論,以五常配三綱,以處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關係,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遂成為一個完整的概念,並完成了它作為封建倫理道德準則的構建。

君子之道

君子在孔子時代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對貴族的通稱,與庶民的小人相對;二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與無德的小人相對。

孔子對君子作了豐富闡述,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等等。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忠恕之道

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併為其下定義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裡記載,孔子告曾參雲: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門人問曾子何意,曾子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還說,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

後來朱熹也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盡己是從自家心上發出而及於別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於別人。簡言之,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自此,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忠恕之道強調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要遵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準則。

忠恕之道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和道德準則,要求人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將心比心、寬以待人、誠信友愛、以己度人、推己及人,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

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釋道本是一家

儒釋道本是一家,只是各自的成長曆程不一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