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內聖修養心法

儒家 國學 孔子 荊溪湛然 解讀中華文化 2017-06-09

儒釋道三家靜坐法,均以心性修養為主要對象,其全體大用,均以心性為本。下手在此,了手亦在此。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功夫為頭 腦,道家以“煉心煉性”為功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功夫為頭腦。《大學》提正心誠意,《中庸》提率性儘性,盂子除提存心養性 外,又提盡心。然此數者,以單提“存心養性”四字較為淺明妥切易入。存心者,存其本心也;養性者,養其本性也,亦即養其大心天性 也。人與天俱來之本來心性,無不純乎至善;故只須存養之勿失,勿為後天境地與乎物慾意念所轉,便自可入於聖地而與天合。故盂子 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為盡心之本,養性為儘性之本。《中庸》除開宗明義標 題“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外,其言至誠儘性時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儘性功夫,擴而充之,即可與天 地參;這全是一套最簡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功夫。

存心養性,不但為盡心儘性之本;且亦為煉心煉性與明心見性之不可欠缺的功夫。道家之煉心煉性,固須從存養下手;即佛家之明 心見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養之何以得見,且也,明之之後,猶須存之;見之之後,猶須養之;存養勿失,久而彌光。不然,修證功夫, 於證得明見之後,固可立地成佛!然於明見之後,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養,即於成聖成道成佛以後,仍不可有一時之失,不可有一 念之動!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爾敗之,故必須守而勿失,死而後已方可。歷來儒家中人,好剽襲佛家明心見性之旨以為用,庶不知儒門 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為方便說教也。舉心即性見,舉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與命與心與性與理 與道,要皆是一體,亦可以說,皆統於道,分於道而具異名,名異而體同也。“天地與我同體,萬物與我為一。”言理如是,論功夫則尤然,由 靜極定篤中,自家心上,自可證到。大程子曾雲:“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又云:“只心便是天,盡之,便 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不可得而聞。”蓋只能默而識之,契而會之也。又程子論及心性時亦云: “自理言之謂之天,自稟受言之謂之性,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又云:“性之本者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 有動者謂之情;凡此數者,一也。聖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靜”“性即理”說。其實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 而統歸之於一道;即天下萬事萬物,均無不可打成一片,而統之以道。故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又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修聖,以修道為 第一。

夫修聖人之道,貴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為人之主宰,亦為宇宙天地萬物之主宰。故象山與陽明繼程朱二子 倡“性即理”說之後,力倡“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我一體”,與明道“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之說, 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與“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等心佛一體、佛與眾生一體之說,實深為高遠矣!唯欲真能達到宇宙與吾心一 體,及天地萬物人我一體之無上境界,不能說以會得此理說得此理即能達到,須從心地上性地上切實作功夫,腳跟確實踏到;且能在功 夫上契得:心與物冥、理與事冥、性與道冥、道與天冥之神聖境界,渾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無內外,無將迎,無物我,無動靜;此則已至由太極而無極境界矣!(按:非由無極而太極境界)。

夫人之求其成已成人成物成務者,外求其道於天下萬事萬物,永世而不可得;反求之於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萬物皆備於 我”,故求其道於吾心,自可普萬事而無或遺。孔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經曰:“道在爾躬”,“道在爾心”,豈遠 乎哉?餘故常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用佛家語意說:則“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求,當體即得。是故與其倡“心即理”、“性即理”,遠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備賅萬理,萬理皆歸一道。自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至孔子而 迄孟軻止,聖聖相傳,皆言道而不言理,傳道而不傳理;所以然者,以舉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舉理字,以立理學,除標新立異別開 蹊徑而外,豈有他哉?韓愈力倡道統之說,宋儒意欲創“理統”以繼 “道統”,並求之於禪釋;且復分裂道術,各執一端,而有程朱陸王之 千古公案,紛爭不息,延及各家門人,亦復互相攻訐,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事,一經各立門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 辯而理愈紛,理愈爭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謂“無事生事”、“無心生心” 者也。

夫道,寂然無物,無形、無名、無體、無象,遠存於先天之上,近存於一心之內,廣被萬物而無或遺,中應萬事而無不當。故天下萬變萬 化,要皆備於吾心,一心不動,肆應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於吾心也。舉心,則性自存其中矣;舉性,則道自在其中矣; 舉道,則天地萬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儒家之道統聖脈,一是以存心養性為功夫為頭腦。  或問:心性存養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靜而已矣。心之體本靜,性體亦然;感於物而動,緣於欲而動,動則失其本,而遠於 道矣。道不可須臾離,故心不可須臾動,天地萬物,生於靜而長於靜失於動而亡於動。餘故曰:“靜罔不吉,動罔不凶。”此古哲之所以謂 “一動不如一靜”也。《大易》所謂“寂然不動”者,所以存其本心,養其性體也。所謂“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動,則湛然無物;湛然無物, 則洞然虛明;洞然虛明,則有感即應,應而遂通矣。其所以能應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而應無不通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