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先聖:“亞聖”孟子

儒家 孟子 國學 魏惠王 我不喝心靈雞湯 2017-03-27

儒家先聖:“亞聖”孟子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習,對儒家思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又“私淑孔門後學”,以繼承和光大儒學為畢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為主要內容的孟子學說,為儒家學說的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淵源已久,《尚書·夏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穀梁傳·恆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對民本思想給以系統的發展和闡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佔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確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認為決定統治者統治地位的政治基礎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歸服是統一天下的決定性因素,“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離婁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於這種觀點,他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學說體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現在養民、教民兩個方面。

養民:要制民之產,“是故明君必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為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決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仁政必自經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二要使民以時,休養生息,徭役。孟子認為統治者在徵用勞役時就以“不違農時”為前提,同時也反對濫捕亂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梁惠王上》)當時戰爭不斷,而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強,頻繁的戰爭必然貽誤農時,影響農業生產。其“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則反映了注重保護自然資源的可貴思想。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張薄稅輕斂,“取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罰,薄稅斂。”(《孟子·梁惠王上》)不能濫徵,不能搞苛捐雜稅。他把這看作是富民之道,說:“易(治)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孟子·盡心上》)他把“什一之稅”描繪為最理想的稅制,認為這種十分抽一的稅率不能再提高,而且還須根據實際收成情況而減徵或緩徵。他列舉當時賦稅繁多的情況說:“有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孟子·盡心下》)徵布、徵糧,還要徵勞役,三重負擔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孟子·盡心下》)他要求對這種重稅加以寬減,“君子用其一,緩其二。”(《孟子·盡心下》)還罵那些自稱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的所謂“良臣”是“民賊”。(《孟子·告子下》)

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屢屢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梁惠王上》)“設為庠序學校以教育之。”(《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也。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孟子·滕文公上》)他認為教化是保證社會和諧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倫”,從而達到“務局。”(《孟子·滕文公上》)

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國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認為民本與仁政能否實現,關係到能否實現“王道”這一目標。孟子所謂“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他列舉商湯、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為孟子把實現王道作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國者,便都被他視為“罪人”,視為“獨夫民賊”,遭到他的猛烈抨擊。

性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論是其倫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吾養吾浩然之氣。孟子認為,人的本性與動物本性的不同之處在於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義、禮、智等道德品質,人們都有一種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意思是說,人們無須乎學就會做的,這是他們的良能;無須乎用腦筋思考就知道的,這是他們的良知。兩三歲的孩童,沒有不知道愛他們的父母的,等到長大了,又沒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長的。親愛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為了使人們確信人性本善的結論,孟子進行了論證,提出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心向。此四種心向乃是仁、義、禮、智發生的根源。惻隱之心是仁發生的根源,羞惡之心是義發生的根源,辭讓之心是禮發生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發生的根源。而四人的四種心向所產生的仁、義、禮、智四種品德是屬於善的品德。因此,人的四種心向是向善之心向,而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於人性的,由此可知,人性當是善的。孟子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在孟子看來,沒有同情、羞恥、辭讓、是非之心的人,簡直不是個人。人有這種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仁義禮智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給予或施加的,而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只不過人們不去想它罷了。

孟子學說,作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除了上述幾點外,還有許多精彩而豐富的內容,如“養氣”說,“人格修養說”,“盡心、知性、知天”說,“以意逆志”說等等。孟子學說對儒家學說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奠基作用,他與孔子學說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儒學思想發展的基礎——孔孟之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

創作不易,請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