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中國儒家人品觀

儒家 錢穆 國學 中國歷史 大道知行 2017-03-28

錢穆:中國儒家人品觀

在中國文化體系中,教育即負起了其它民族所有宗教的責任。儒家教義,主要在教人如何為人。亦可說儒教乃是一種人道教,或說是一種人文教,只要是一個人,都該受此教。不論男女老幼,不能自外。不論任何知識、任何職業,都該奉此教義為中心,向此教義為歸宿。在其教義中,如孝、弟、忠、恕,如仁、義、禮、智,都是為人條件,應為人人所服膺而遵守。

——錢穆

1

中國儒家人品觀:人人皆可為堯舜

在中國儒家教義中,有一種人品觀,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作評判標準,來把人分作幾種品類。即如自然物乃至人造物,亦同樣為他們品第高下。無生物中如石與玉,一則品價高,一則品價低。有生物中,如飛禽中之凰鳳,走獸中之麒麟。水生動物中,如龍與龜,樹木中如鬆、柏,如梅、蘭、竹、菊。人造物中,如遠古傳下的鐘、鼎、彝器,以及一應精美高貴的藝術品,在中國人心目中,皆有甚高評價。

物如此,人亦然。故中國人常連稱人物,亦稱人品。物有品,人亦有品。天地生物,應該是一視同仁的。但人自該有人道作標準來贊助天道,故曰:“贊天地之化育”,中國人貴能天人合德,以人來合天。不主以人蔑天,亦不主以天蔑人。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有其天道觀,亦有其人道觀。有其自然觀,亦有其人文觀。兩者貴能相得而益彰,不貴專走一偏。

中國人的人品觀中,主要有君子與小人之別。君者,群也。人須在大群中做人,不專顧一已之私,併兼顧大群之公,此等人乃曰“君子”。若其人,心胸小,眼光狹,專為小己個人之私圖謀,不計及大群公眾利益,此等人則曰“小人”。

在班固《漢書》的《古今人表》裡,把從來歷史人物分成九等。先分上、中、下三等,又在每等中各分上、中、下,於是有上上至下下共九等。歷史上做皇帝,大富大貴,而列人下等中,乃至列入下下等的盡不少。上上等是聖人,上中等是仁人,上下等是智人。中國古人以仁智兼盡為聖人,故此三等,實是一等。最下下等是愚人。可見中國人觀念,人品分別,乃由其智愚來。若使其知識開明,能知人道所貴,自能做成一上品人。因其知識閉塞,不知人道所貴,專為己私,乃成一下品人。故曰:“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此則須待有教育。苟能受教育,實踐人道所貴,則人皆可以為堯舜。人類的理想,乃使人人同為上等人,人人同為聖人,此是中國人的平等觀。

中國人言人品,又常言品性品德。人之分品,乃從其人之德性分。天命之謂性,人性本由天賦,但要人能受教育,能知修養,能把此天賦之性,實踐自得,確有之己,始謂之德。德只從天性來。天性相同,人人具有。人之與人,同類則皆相似,故人人皆能為堯舜。而且堯舜尚在上古時代,那時教育不發達,堯舜能成為第一等人,我們生在教育發達之後世,只要教育得其道,豈不使人人皆可為堯舜。若使全世界人類,同受此等教育薰陶,人人同得為第一等之聖人。到那時,便是中國人理想中所謂大同太平之境。到此則塵世即是天堂。人死後的天堂且不論,而現實的人世,也可以是天堂了。故說中國傳統教育的理想與精神,是有他一番極深厚的宗教情趣與宗教信仰的。

中國人傳統教育的理想與精神,既然注重在人之德性上,要從先天自然天賦之性,來達成其後天人道文化之德,因此中國人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便特別注意到人性問題上來。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性由天賦,人若能知得自己的性,便可由此知得天。但人要知得自己的性,該能把自己的那一顆心,從其各方面獲得一儘量完滿的發揮,那才能知得自己的性。人心皆知飲食男女,飲食男女亦是人之性,但人的心不該全在飲食男女上,人的性亦不只僅是飲食男女。人若專在飲食男女上留意用心,此即孟子所謂養其小體為小人。

2

中國儒家人品觀:文化多元

人的生命,有小體,有大體。推極而言,古今將來,全世界人類生命,乃是此生命之大全體。每一人之短暫生命,乃是此生命之最小體。但人類生命大全體,亦由每一人之生命小體會通積累而來。不應由大體抹殺了小體,亦不應由小體忽忘了大體。

儒家教義,乃從每一人與生俱來各自固有之良知良能,亦可說是其本能,此即自然先天之性。由此為本,根據人類生命大全體之終極理想,來儘量發展此自然先天性,使達於其最高可能,此即人文後天之性。使自然先天,化成人文後天。使人文後天,完成自然先天。乃始是儘性知天。若把自然先天單稱性,則人文後天應稱德。性須成德,德須承性。性屬天,人人所同。德屬人,可以人人有異。甚則有大人小人之別。有各色人品,有各類文化。

世界諸大宗教,都不免有尊天抑人之嫌。惟有中國儒家教義,主張由人合天。而在人群中,看重每一小己個人。由每一小己個人來儘性成德,由此人道來上合於天道。沒有人道,則天道不完成。沒有每一小己個人之道,則人道亦不完成。近代人喜言個人自由,實則中國儒家教義,主張儘性成德,乃是每一人之最高最大的自由。由此每一人之最高最大的自由,來達成全人類最高最大的平等,即是人人皆為上上第一等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儒家教義由此理想來教導人類,此為對人類最高最大之博愛,此即孔子之所謂仁。

3

中國儒家人品觀:雅士即君子

中國人辨別人品,又有雅俗之分。俗有兩種,一是空間之俗,一是時間之俗。限於地域,在某一區的風氣習俗之內,轉換到別一區,便不能相通,限於時代,在某一期的風氣習俗之內,轉換到另一期,又復不能相通。此謂小人俗人。大雅君子,不為時限,不為地限,到處相通。

中國在西周初期,列國分疆,即提倡雅言雅樂,遂造成了中國民族更進一步之大統一。此後中國的文學藝術,無不力求雅化。應不為地域所限,並亦不為時代所限。文學藝術如此其它人文大道皆然。故《中庸》曰:“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此項大道,其實只在一個小己個人的身上,此一人便成為君子。但君子之道,並不要異於人,乃要通於人。抑且要通一大群一般人。故曰徵諸庶民,要能在庶民身上求證。考諸三世,是求證於歷史。建諸天地,是求證於大自然。質諸鬼神,是求證於精神界。此項大道,惟遇聖人,可獲其首肯與心印。聖人不易遇,故將百世以俟。但此一君子,其實亦可謂只是一雅人。雅即通,要能旁通四海,上下通千古,乃為大雅之極。故既是君子,則必是一雅人。既是雅人,亦必是一君子。但沒有俗的君子,亦沒有雅的小人。只中國人稱君子,都指其日常人生一切實務言。而中國人稱雅人,則每指有關文學藝術的生活方面而言。故君子小人之分,尤重於雅俗之分。

中國傳統教育,亦可謂只要教人為君子不為小人,教人為雅人不為俗人。說來平易近人,但其中寓有最高真理,非具最高信仰,則不易到達其最高境界。中國傳統教育,極富宗教精神,而復與宗教不相同,其要端即在此。中國傳統教育,因寓有上述精神,故中國人重視教育,往往不重在學校與其所開設之課程,而更重在師資人選。在中國歷史上,自漢以下,歷代皆有國立太學。每一地方行政單位,亦各設有學校。鄉村亦到處有私塾小學。但一般最重視者,乃在私家講學。戰國先秦時代,諸子百家競起,此姑不論。在兩漢時代,在野有一名師,學徒不遠千里,四面湊集,各立精廬,登門求教,前後可得數千人。亦有人遍歷中國,到處訪問各地名師。下至宋、元、明三代,書院講學,更是如此。所以在中國傳統教育上。更主要者,乃是一種私門教育、自由教育。其物件,則為一種社會教育與成人教育。孔子死後,不聞有人在曲阜興建一學校繼續講學。朱子死後,不聞有人在武夷、五曲,在建陽、考亭興建一學校繼續講學。更如王陽明,只在他隨處的衙門內講學,連書院也沒有。中國傳統教育之主要精神,尤重在人與人間之傳道。既沒有如各大宗教之有教會組織,又不憑藉固定的學校場所。只一名師平地拔起,四方雲集。不拘形式地進行其教育事業,此卻是中國傳統教育一特色。

唐代佛教中禪宗崛起,他們自建禪寺,與一般佛寺不同。可以沒有佛殿,可以不開講一部佛門經典。但有了一祖師,四方僧徒,雲集而至。一所大叢林,可以有數千行腳僧,此來彼往,質疑問難。一旦自成祖師,卻又另自開山,傳授僧徒。禪宗乃是佛教中之最為中國化者,其傳教精神,亦復是中國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