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儒家 曾鞏 宋朝 書法 歷史故事慢慢講 2017-03-28

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說起中庸,現在很多人都會理解為:沒有鮮明的觀點、圓滑、不得罪人。

而對《中庸》推崇備至的程朱學派則將“中庸”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能夠認識並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在實踐中堅守自己的信念、準則,這方是中庸。

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曾鞏

在紛繁的亂世之中,能夠理清思路、堅持自我、不隨波逐流,真的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

唐宋八大家之中,現今最沒有名氣就要算是曾鞏了。他的文章詩作,甚至都沒有進入我們兒時的課本。但是恰是這樣一個沒有名氣,沒有文采的人,唐宋八大家裡卻多人都是他的鐵粉。

曾鞏的導師歐陽修:其大者固已魁壘,其於小者亦可以中尺度。(曾鞏的文章,寫的牛的已經讓我們高山仰止了;寫的差點意思的,作為科舉的範文也沒問題)

王安石:“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

蘇軾:“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

《宋史·曾鞏傳》評論其文“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

是啊,能在歐陽修、王安石這種大咖身邊立言,其文章人品必有其獨到之處。而曾鞏所以卓越而出,恰恰是由於其言行合一於中庸

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曾鞏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骨幹。他在古文理論方面主張先道後文,文道結合,主張“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風以“古雅、平正、沖和”見稱。其文風則源於六經又集司馬遷、韓愈兩家之長,古雅本正,溫厚典雅,章法嚴謹,長於說理,為時人及後輩所師範。曾鞏為文,自然淳樸,而不甚講究文采。

如果只是會講大道理,而自己說一套做一套,那也不會成就曾鞏的名聲。曾鞏也是最純正、本真的儒家學派執行者。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二十歲時,曾鞏的名聲已經傳播到四方。

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但是由於曾鞏擅長策論而不攻心於科舉文章,所以在他二十幾歲與王安石一起參加科考時,王安石順利中進士而曾鞏落榜。之後,曾鞏也是屢試不中。八歲喪母的曾鞏二十七歲時,其父去世,曾鞏只好回家操持家業,侍奉祖母、繼母以及撫養四個弟弟、九個妹妹。

曾鞏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他四處打工、日夜操勞。但是即使如此窘迫的生活境況之下,曾鞏仍不忘勤奮讀書,並且敦促弟弟妹妹們刻苦學習。他沒有一篇文章抱怨過自己的命運,而是把生活的磨礪也當做一種學習的良機。

在他又一次科舉不中時,連導師歐陽修都寫信給他抱怨科舉制度不公,他則只是回覆說,還是我的火候不夠啊。

很多時候,打垮我們的不是生活的重壓,而是街坊鄰里的議論。曾鞏家境敗落又屢試不中,家鄉很多閒人都拿他們兄弟打趣“三年一度舉場開、落殺曾家兩秀才。有似簷間兩燕子、一雙飛去一雙來”。面對鄉里的議論,曾鞏不以為意,力教諸弟不怠。

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雖然家境貧寒,但是曾鞏的文章已經名滿天下,當時范仲淹曾經出於對他的賞識,饋贈給他一些貴重財物接濟生活。面對高官大儒的饋贈,身為平民的曾鞏這樣回覆:您作為當今大儒、朝廷重臣,能夠對我這樣一個貧賤之人如此禮賢下士,我告訴您,您的做法能夠激勵天下的讀書人,會成為天下人的榜樣。

曾鞏胸懷天下的氣質躍然紙上。

除了養家、讀書,曾鞏還不斷向朝廷舉薦人才。他曾經前後三次大力舉薦王安石,除了寫信,還親手抄錄王安石的文章給當政者。一個落榜的秀才,大力舉薦同科進士——這是什麼精神?反正一般人做不到,不罵“好學生”已經不容易了。

曾鞏三十九歲時,歐陽修主持會試,改革科舉制度,以實用的策論、古文為主。這年曾鞏終於科舉成功,中進士,同年中進士的還有他的五個弟弟、堂弟、妹夫,以及蘇軾、蘇轍等一大批知名人才。其後,曾鞏又有三個弟弟、妹夫中進士,當年一門九進士傳為美談。

在其後的仕途中,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於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群眾擁戴。

曾鞏以其純正的儒家風範,入列唐宋八大家。後人曾調侃他說:人生五大憾事——第一,恨鰣魚的刺太多;第二,恨金橘味道太酸;第三,恨蓴菜菜性過冷;第四,恨海棠花不夠香;第五,恨曾鞏不會寫詩。的確,曾鞏的文章沒有那些飄逸的文采、峻拔的詞句,但正因為其古雅中正,才被儒家奉為經典和尺度。

是啊,如果一把尺子做得太花哨,那還能用來量長短嗎?

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2016年中國嘉德春拍,曾鞏書法《局事帖》以2.07億元成交。

《墨池記》是作者應撫州州學教授王盛之請而寫的,是作者的一篇流傳很廣的作品。文章從傳說中王羲之墨池遺蹟入筆,寥寥數語,就將墨池的地理位置及來歷,交代得清楚明白,饒有生趣。王盛題“晉王右軍墨池”六字,並盛情邀約曾鞏作記,就是為了藉助賢人名聲和遺蹟,來顯揚本土人文景觀,宏揚本土文化意蘊。但是,曾鞏巧妙機智地借題發揮,撇下“墨池”之真假不著一言,而是重點論及王羲之本人,說明王羲之的成功取決於其後天的不懈努力,從而順理成章的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技藝尚且如此,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更應如此。

《墨池記》

——曾鞏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曰:“願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

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唐宋八大家往期回顧:(點擊下方鏈接進入相關閱讀)

少為孤兒、仕途坎坷、遭佛家詛咒——唐宋八大家•韓愈

學霸少年得志,緣何落得獨釣寒江雪——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二十七,始發憤,六國滅,罪賂秦——唐宋八大家•蘇洵

吃貨死磕新舊黨,千古文章千古堤——唐宋八大家•蘇軾

寵辱不驚輪下轍,秀傑之氣終不沒——唐宋八大家•蘇轍

變法不是文人的菜——唐宋八大家•王安石

一幅書法拍兩億,中正立身守儒學—唐宋八大家 曾鞏

關注公眾號“愛悠唯”家庭生活館

更多精彩故事、育兒分享在這等著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