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儒家思想是中國思想界的主流,其代表人物為孔子;因此研究孔子思想的內涵,可以說明儒家思想的根源及其後二千多年演變的趨勢。

儒家思想並非孔子所原創,孔子曾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①又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②所謂“作”,指“原創”;孔子自稱他的言論主要承襲自古代,而不是自己的“原創”。這並非孔子謙虛或是“託古改制”,乃是記實;研究《論語》,可以證實這一點。孔子原以“知禮”著稱③,所謂“知禮”,指的自然是嫻熟古代傳承下來的禮儀;其後孔子用以教導學生的教材是“《詩》、《書》、執禮”④,這也是古代傅下來的文獻,其寫作年代,有的在孔子之前五六百年⑤。可見孔子的思想的確是植基於古代的,雖然有時有他自己的詮釋。如果我們分析孔子重要思想的內涵,以與其前的古文獻做一比較,尤其能夠說明上文的斷語。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二、孔子思想根源於古代

儒家極重視禮。王國維先生曾根據甲骨文及《說文解字》指出:“禮”字從“示”從“豊”,甲骨文“豊”字象二玉在器之形,所以豊乃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而奉神人之事謂之禮。⑥簡言之,“豊”指禮器,“禮”指祭祀的禮文;當時所謂禮,範圍還很狹隘。到了周代,有思想的人士常指出行禮不當只講究儀節(禮文),更應重視禮的內涵(禮之本),《左傳·昭公五年》記載:晉平公稱讚魯昭公“善於禮”,但大夫女叔齊不以為然,他認為魯昭公只是善於表面的儀節,而不能做到禮的實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趙簡子向子大叔請教“揖讓周旋之禮”,子大叔回答:“是儀也,非禮也。”並指出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才是禮。這兩個例子,顯示春秋時代的賢人主張:外在的儀節與內在的實質合而為一,才算合乎禮。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魯昭公時,正值孔子的青少年時期,其後孔子兼重“禮文”與“禮之本”⑦,說道:“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⑧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⑨又說:“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⑩其言論與女叔齊、子大叔所言在精神上如出一轍,顯然,孔子的禮學思想,承襲自前人。

“孝”是孔子強調的德目,但不是孔子所創。“孝”字雖不見於甲骨文,但傳說殷高宗有太子孝己⑪,也許殷代已有此一觀念,只是尚未成熟。到了周代,“孝”字屢見文獻,金文如中師父鼎雲:“其用享用孝於皇祖帝考。”邿遣簋雲:“用追孝於其父母。”殳季良父壺雲:“用享孝於兄弟婚媾諸老。”辛中姬鼎雲:“其子子孫孫用享孝於宗老。”至於古籍資料如《詩·周頌·閔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詩·周頌·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書·文侯之命》:“追孝於前文人。”分析以上的早期資料,孝的意義,當指敬事尊長而言,並不止直系尊親屬。但《論語》中孔子論孝,則專指敬事父母而言,如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⑫答孟懿子問孝,說“無違”父母之意。⑬可見孔子對孝的詮釋,觀念上既有承襲自古代的成分,但也有自己個人的看法。其後《孝經》將孝的內涵大幅度擴張,就範疇的方面說,反而較接近古義。

“仁”是孔子認定的所有德目的總名。該字不見於殷代,但出現於《書》、《詩》、《左傅》、《國語》等文獻中,如《書·金縢》:“予仁若考。”所以可能是周代才興起的德目。孔子曾回答仲弓問仁,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⑭清儒阮元便指出這是直接承襲自《左傳》的言論,他說:“僖三十三年《左傳》晉臼季之言曰:‘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孔子語本此。孔門師弟所述,半為古人之恆言。”⑮又,《左傳·襄公七年》載晉國韓穆子推崇其弟宣子“好仁”,並解說仁的含義是“恤民為德,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合為仁”,亦即說仁包含了德、正、直三種德目,而這三個德目都為孔子所肯定,曾提到為政之道:“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⑯答季康子問政,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⑰又如:“人之生也直。”⑱再如:“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⑲此外,《國語·周語上》載:“且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義所以節也。”《周語中》:“畜義豐功謂之仁,奸仁為佻。”又:“勇而有禮,反之以仁。”《周語下》:“仁,文之愛也。”又:“愛人能仁。”《詩·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此處“仁”字的意思當為慈愛。以上對仁的詮釋,極為豐富,包含了義、愛等德目,並且都為孔子所吸收,如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⑳答樊遲問仁說:“愛人。”㉑考察這些前人論仁的資料,顯示出孔子的確有所承襲。在孔子的觀念裡,仁是人的行為標準的總稱,從《論語》中觀察,孔子所謂仁,除了上文所舉以外,還包括忠、恕、智、信、恭、敬、勇、剛等等,甚至包括維護傳統文化,所以孔子許管仲為仁㉒;亦即孔子強調仁乃人之所以為人者,所以後人有“仁,人也”㉓及“仁也者,人也”㉔及“仁者,人也”㉕之說。總括上文,可見仁是傳統的觀念,到了孔子,擴大其內涵,有時更賦予新意義;且為後人繼承發揚。

以上的例證,自然不能含蓋孔子的全部思想,然而舉一反三,已足以說明孔子思想與古代傳統的關係了。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三、孔子賦予傳統以新的意義

上文曾指出孔子思想雖然根源於古代,但也有個人的看法;本節再加申明。

孔子是淵博的學者,他對古代學術,廣泛地學習,曾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㉖但孔子對古代文化,在比較後有所衡量抉擇,曾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㉗又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㉘可見孔子並不一味貴古薄今。而當回答顔淵請問治國措施時,他說:“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㉙這種對三代各有去取的言論,足證孔子對於古代傳統抱持的是去蕪存菁的態度,也就是“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尤可注意的是,孔子能重新詮釋傳統禮儀,使其重現活力。如服父母喪三年一事,其起源或許很早,但到了春秋時代,一般人對其禮意已無法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甚至無法想象其必要性,以至於孔子的學生宰我都想將之簡化為一年。孔子則提出報恩的理論加以詮釋,他認為“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㉚,因此子女居父母喪也需三年,以示報恩。其詮釋深刻而合乎情理,因此後代廣泛遵行。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對傳統重新詮釋,使它具有新的生命力,是儒學發展史上重要的現象,所以研究孔子以及後世儒家的思想,在重新詮釋傳統方面的發展,也是不容疏忽的。

四、結語

孟子讚美孔子為“集大成”,所謂“集大成”㉛,自然是集傳統文化的大成。上文的舉證,足以證實孔子“好古,敏以求之”㉜,廣泛研究傳統學術,並予以去取、整合、詮釋,從而構成一個傑出的體系。所以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㉝換句話說,孔子主張“祖述堯、舜,憲章文、武”㉞。受到孔子的影響,後世儒家雖在不同層次上有理論上的開拓,但大體上都以傳統文化為立論的依據,而不切斷與傳統的關連;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儒學史能夠長達兩千多年的原因。因此,研究儒家思想,其古代的根源是必須重視的。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註釋:

①《論語·述而》。

② 《論語·述而》。

③ 參考《史記·孔子世家》、《左傳》昭公七年。

④ 《論語·述而》。

⑤ 《詩·周頌》、《詩·大雅》、《書·周書》據信為周初著作。

⑥ 以上參《觀堂集林》卷六《釋禮》。

⑦ 《論語·八佾》。

⑧ 《論語·陽貨》。

⑨ 《論語·八佾》。

⑩ 《論語·里仁》。

⑪ 《荀子·性惡》:“曾、騫、孝己。”楊倞注:“孝己,殷高宗之太子;皆有至孝之行。”

⑫ 《論語·里仁》。

⑬ 《論語·為政》。

⑭ 《論語·顔淵》。

⑮ 見阮元《犟經室一集》卷八《論語論仁論》。

⑯ 《論語·為政》。

⑰ 《論語·顔淵》。

⑱ 《論語·雍也》。

⑲ 《論語·衛靈公》。

⑳ 《論語·里仁》。

㉑ 《論語·顔淵》。

㉒ 《論語·憲問》。

㉓ 《孟子·滕文公下》。

㉔ 《孟子·盡心下》。

㉕ 《禮記·中庸》。

㉖ 《論語·八佾》。

㉗ 《論語·八佾》。

㉘ 《論語·子罕》。

㉙ 《論語·衛靈公》。

㉚ 《論語·陽貨》。

㉛ 《孟子·萬章下》。

㉜ 《論語·述而》。

㉝ 《論語·子罕》。

㉞ 《禮記·中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