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區分?

儒家 國學 佛教 孔子 孟子 藝術家視界2 2018-11-30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區分?

一、儒家

儒家的思想又稱儒學。以孔子、孟子為代表人物。由孔子創立。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等。比較出名的代表作有《論語》、《孟子》、《荀子》、《周易》等。儒家從創立到現在大約有2500多年曆史。

儒家講的是中庸之道、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臣、子、妻必須絕對服從君、父、夫,同時,君、父、夫要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

儒: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家倡導天人合一。

1、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義利之辨: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人生在世:立德、立功、立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5、天下情懷: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義,捨生取義,以仁孝治國。是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廉恥、名節等。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講究三綱五常,重視倫常關係。

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他們的楷模。

儒家的根本:當代把《弟子規》視為儒家的根本。

《弟子規》由清朝康熙年間山西絳州秀才李毓秀所作。他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全冊原文360句,1080字,語言精練。對兒童的早期教育可起到重要作用。《弟子規》灌輸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是當代乃至今後時期對人進行道德教育的一部上好教材。

二、道家

道家也稱德家。道家是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學派。道家與道教不同的是: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而道家是一種哲學思想。

道家的創始人為老子,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莊子等。比較有影響的代表作有《道德經》、《太上感應篇》、《莊子》、《列子》等。創立到現在大約有2600多年曆史。

道家講的是清淨無為,修仙修真。

“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自然循環的規律。

其意義:

第一、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

第二、道是自然而無為。

第三、道是無形而實存。

第四、道具有普遍性,無所不在,無時不存。

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家提倡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

1、道法自然,無為自化。(自然)

2、寬廣包容,厚德載物。(大地)

3、陰柔慈愛,養育萬物。(母親)

4、復歸嬰兒,保持本真。(嬰兒)

5、上善若水,以柔克剛。(水性)

6、虛懷若谷,道衝不盈。(穀神)

7、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

8、大象無形,不繳不昧。(天象)

9、致需寧靜,歸根覆命。(虛空)

10、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德)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諧。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

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國家,一切順乎自然,對百姓採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無為為手段達到無不為的目的。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不逆天(這裡的天,指的就是客觀規律,大自然。)。

道家的根本是《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提倡“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強調“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該書認為天上、地上和人體內部都有錄人功德罪過,降福禍於人的神和鬼,也充分體現了人對鬼神權威的敬畏。

三、佛家

佛家:強調自身修養,講的是超世。

佛教的教育,是教人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見,超脫輪迴,渡己渡人,成就佛果。創始人是悉達多(即釋迦牟尼佛)。創立(主要由印度傳人)到現在已有2000多年曆史。

佛家講的是眾生平等,眾生皆可成佛,超脫輪迴,成就佛果。

佛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勵人們行善、勿惡;忍耐、戒欲;生靈平等。

佛教的思想就是“自覺”。自覺就是自我覺悟,通過自我覺悟最終達到解脫。

佛家禪語: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產,信賴是最佳的緣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佛:眾生平等,慈悲救世。

1、因緣而合:因緣而起,因緣而合。

2、中道圓融:中道正觀、不二法門。

3、明心見性:佛性即人性,明心見佛性。

4、平等慈悲:眾生平等,慈悲救世。

5、真如本性:自行不如,本來面目。

6、色空不二:色不異空,看破放下。

佛家的思想精髓:無緣大悲,同體大悲。即出世、也入世。入世,是為了挽救眾生(眾生是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則是救一切眾生,認識生命宇宙的真諦,脫離苦海,到達彼岸(沒有苦難、疾病、戰爭、貧富差別,不生不死,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佛的境界)。

佛教的表現:

第一、信三世。知生有所從來,死知有所往。

第二、信六道。即信六道輪迴之說(即一為天道、二為人道、三為阿修羅道;四為畜生道、五為餓鬼道、六為地獄道。三善道,三惡道,共六道。)。

第三、信善惡報。即善惡定有果報,或報之自身體,或報之子孫,或報之來世。

佛家的根本是《十善業道經》。

要斷除一切痛苦,獲取極大利益,方法就是修十善業道。即從行為上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從語言上遠離妄語(說謊)、兩舌(挑唆)、惡口(語言粗俗)、綺語(花言巧語);從思想上遠離貪慾、瞋恚(憤怒怨恨)、愚痴。離此十種惡業,就是修十種善業。

四、法家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領社會(以法理治天下,即依法治國)。其理論依據是“萬物以道為源為本”。“法”是道在社會中的體現,法家推行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富國強兵。

管仲、子產、商鞅等是法家學派的創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韓非子》等。

法即是法制,以嚴刑峻法(指殘暴統治)管制國家。

法家主要內容是法(法令)、術(技巧、權術)、勢(審時度勢、順勢而為、造勢用勢)。

不足:誇多了法的作用,法治要講究以人為本。

五、墨家

墨家:走極權主義治國道路。崇尚服從上級,以“兼相愛、交相利”(愛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互為依存、互為條件的辯證關係。)作為學說的基礎。

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戰國時期人。主要作品《墨子》等。

墨家觀點:官無常貴、民無終賤。

墨家的教育思想是“艱苦實踐、服從紀律”。即以天下為己任。提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講究“紀律嚴明”;提倡“尊天事鬼(崇拜天地鬼神)”;倡導“愛人愛己”等。

綜合概論

1.儒家、道家、佛家的養生思想:

儒家講的是“敬”。

道家講的是“靜”。

佛家講的是“淨”。

從修為層次上,一個比一個層次高。

2.儒家的最高境界為“聖”人;道家的最高境界為“真”人;佛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佛”。

3.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心靈之學,都主張內求。

4.學習傳統文化,要懂得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5.學習傳統文化,要把落實《弟子規》作為傳統文化根本中的根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