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有多喜歡彎道超車?

本田的一生就是超車的一生,剛造機車的時候走的就是彎道超車路線,企業發展過程中也拿出了橢圓形活塞的發動機,CVCC發動機、平行軸變速箱等各種奇妙的設備技術來彎道超車。

日系品牌裡,本田起步最晚

  • 本田宗一郎初次創業是給豐田造活塞環

日系主要品牌裡面,豐田、日產、鈴木、馬自達,二戰之前都已經開始造車了,三菱和斯巴魯呢,那個時候雖然沒造,但那個時候在造飛機,這些日系品牌都有很強的工業基礎的。

而本田宗一郎在汽車領域第一次創業是造汽車活塞環,他名下的東海精機,剛開始是給豐田當小弟,造活塞環的。

二戰的那個時候呢,豐田汽車工業成為軍工廠了對不對。

  • 二戰後本田才開始正式造車

那東海精機呢,被豐田強行加入了40%的資本,改造成了豐田的子公司,吃掉了。

那豐田宗一郎不爽了,不想受制於人嘛,戰後把資產一拋,老子自己重新來過。

那本田正式開始造車呢,是在二戰之後,造的呢還是摩托車。

換句話說呢,就是日系車葫蘆娃七兄弟裡面,本田算是起步破殼比較晚的。

本田造機車時就喜歡“彎道超車”

  • 二戰後交通狀況差,機車有了發展空間

那麼二戰之後嘛,日本是戰敗國,資源不足,地位也很低,交通狀況也惡化,自行車成為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甚至運貨,都是要用自行車的。

如果市面上有比較便宜的機械驅動的車輛,那是多好的一件事情。

發現這個商機了,日本的少數幾家公司開始生產機車了。比如富士重工,就是現在的斯巴魯,在1945年,就造了日本一款Fuji Rabbit,富士小白兔。

  • 但是機車價格昂貴,普通民眾負擔不起

這個機車是有個問題,價格還是太貴,要賣11000日元,當時日本的人均收入,是24000日元,相當於半年工資才能把這個東西帶回家。

你別覺得半年工資不算多,換成隔壁德國,半年工資可以買輛甲殼蟲,你才兩個輪子的。

更貼近點生活來說,要是你半年的工資不吃不喝,那才能買輛小電驢,你也不樂意吧。

  • 本田發現商機,嘗試降低機車成本

那麼本田老大爺,也是二戰過來人,經歷的這些工廠被毀、公司被強行併購之後,本田宗一郎同學發現這裡面的商機。

就把他所有的資產賣掉了,重新開始創業,搞這個機車製造了,要造的簡單,操作也簡單,成本還必須要非常的低。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過就是回收廢品的那個老伯騎的那個三輪車。

他們不是往往在這三輪車上面,掛著一個小的發動機或者是電動機,二郎腿蹺蹺這麼架在那邊,「嘟嘟嘟嘟嘟」往前面走嘛。

其實圖的就是用最省錢的方法,讓自己省力,還能裝很多貨對吧。

  • 發動機濺油問題也一併解決

本田宗一郎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他呢就把發動機往自行車上一丟,就準備開始幹了,這樣會動不就好了嘛。

但是事業一開始,沒那麼順,挫折。因為當時它發動機裡面的化油器不夠精密,就會導致開的時候,發動機的油會濺到褲子上,會飆出來的。

這個車子根本就沒法賣。

他就要“曲線救國”,他發現Mikuni Shoko的那個公司生產的發動機,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實際上呢,這個發動機是戰爭時期用剩下的,特點就是化油器特別好。

  • 並壟斷了發動機市場

那宗一郎怕別人也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呢他把市面上能買到的這種發動機,統統買下來了。吃了個遍,壟斷,總共有500多臺。

要知道當時除了本田,還有200多家想造便宜機車的廠子的,都遇到化油器的問題。

宗一郎這麼一搞,就相當於把最快捷、免研發、低成本、生產高質量便宜車子的路子給堵了。

別家要麼自己開發發動機,要麼就只能用依然會飛濺油汙,把你褲子搞得髒髒的那種發動機了,那誰會買對不對。

  • 發動機裝配比別家花心思,女人也能騎

零部件的壟斷也沒有讓宗一郎膨脹,裝配的時候他也想體現一下,自家車子的便宜、耐心,花心思的。

當時別家的機車,都是簡單的連接一下驅動系統,用幾個螺絲把發動機外掛的這個車子外面,掛掛上去就好了,結束了。

宗一郎呢是先把發動機給拆了,整體把它套嵌在這個車架上,讓他的夫人來試駕,不斷的調整這個裝配位置,讓這個車子變的女人也可以騎。

而且每輛車裝完之後還要自己親自試一試,這樣呢,本田機車的名氣慢慢的就出來了。

順帶一提,上一個讓自己老婆來開車的人,也出名了,那個車子也是賣得很好的,那就是梅賽德斯奔馳。

  • 本田嘗試自主研發,用壓鑄式生產零件

那麼前500臺發動機用完了,賣掉了,那本田差不多也站穩了腳跟,準備開始自己研發自己的發動機了。

那剛起步沒多久就開始造發動機,本身就是踩著油門過彎了,而第一款裝了本田發動機的機車出來之後,本田宗一郎又開始用壓鑄的方式生產零件了。

這個就好比是別人還在學走路,本田呢還在地上爬,走都還走不穩的,他說我要不要飛一個。

  • 壓鑄技術成本高,是本田的一場豪賭

那個時候,一般小作坊呢,都是用砂型鑄造的。本田用壓鑄技術生產,雖然造出來的零件精度更高,但成本也是更高。

如果沒有辦法大規模量產來攤平這個成本的話,要破產。換句話說,用了這個壓鑄技術生產,對本田來說是一場豪賭。

只要買的人少,立刻倒閉。如果買的人多,發財致富,名利雙收。

那麼實際上呢,本田這波彎道超車,超過去了就能直接進入日本機車第一梯隊,超不過嘛就直接衝出賽道,車毀人亡。

  • 1949年本田機車在日美友誼賽上奪冠

本田宗一郎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到了這個1949年,本田拿著自家的C型機車參加了個日美友誼賽,奪了個冠。

那讓宗一郎更加堅定了,把“挑戰精神”寫到自家企業的基因,不知道他當初是不是掛一個橫幅,貼在自己廠房上。

那本田他除了樂於挑戰並戰勝困難之外,還喜歡什麼,沒有困難,我們就自己製造困難。「哈哈」,這句話我是覺得很有意思。

  • 四衝程發動機在機車賽上不佔優勢

一般來說,在同等排量的情況下,二衝程發動機比四衝程發動機,點火間隔要更短嘛,可以提供更大的馬力。

如果造比賽用的機車的話,當時的車企會選擇二衝程發動機。

  • 二衝程噪音大,本田採用四衝程發動機

但是呢,本田宗一郎以前賣車的時候發現了,顧客好像不太喜歡二衝程的款式,覺得太吵,噪音太大,「噹噹噹當」的,這也導致宗一郎他自己也就不喜歡了。

桌子一拍,「bia」,我們自家的賽車用四衝程的。

  • 四衝程發動機改造技術難度大,勝率低

到了1979年,意大利500CC的機車賽上面,本田判斷髮動機的最大功率,要達到130馬力才有可能有勝算。

那比賽又規定發動機氣缸,需要在四缸以內,這個問題就有點複雜了,你要在四缸、四衝程的發動機上面,實現130匹的馬力。

這個什麼概念,就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就好像打拳擊比賽,你要50公斤級的這個拳手,「bia」一拳,要把這個75公斤的對手給他打趴下,體重上佔不了優勢,出拳還要比人家力氣大,強人所難。

  • 多次嘗試後決定將圓形活塞改為橢圓形

「啊啾」這個人是可以搞定的,那麼本田研發員不停的琢磨,不停的嘗試,覺得,這個增加進氣量,有可能是比較好的一個解決方案。

但是要給普通的圓形活塞發動機增加進氣量,就意味著這個體積要增加,那佔的空間大不說,重量也增加。

那本田的這幫偏執狂呢決定,把這圓形活塞改成橢圓形,既能增加進氣量,又不會導致體積明顯增大。

  • 本田連連奪冠,橢圓活塞發動機量產

別人不傻的,別人為什麼不幹,有代價。精度不夠,活塞直接卡死。

當大家都看著本田你準備翻車,看戲,瓜子、飲料都拿出來的時候,本田竟然做到了。

用這種發動機在賽場上,拿下一個又一個的冠軍,最後把這個怪胎還量產了,用在NR系列的這個機車上了。

這機車可以說是,一路通過技術,彎道超車打的,人家目瞪口呆,還沒完。節能減排技術,也是曾經甩的它的對手,看不到尾燈的。

那本田用機車打下了江山和名氣,鈔票也有了,宗一郎覺得不夠,還想走得更遠。

汽車發動機上,本田一直想著“彎道超車”

  • 本田進軍美國時,美國出臺馬斯基法案

到了1960年,本田研發出了自己的第一輛T360,到了1969年更是官方把N600的型號轎車引入了美國。

不巧,70年代的時候,氣候變化加空氣汙染成了熱門話題,1972年美國議會直接出臺限制汽車尾氣排放“馬斯基法案”。

  • 法案嚴格限制尾氣排放,汽車無法銷售

這個法案嚴格限制汽車排放,對當時的汽車來說,一旦搞出來,沒有汽車可以在美國賣,所有汽車統統不合格。那對於本田來說就是個危機。

就好像我們農戶,養豬賣錢,豬養得膘肥體壯,掂掂重量來得個重,要賣的時候說豬流感對不起,你們那塊地方的豬不能賣,你不要難受死的。

  • 美國靠在排氣管裡處理廢氣來解決

那個時候發動機是化油器加分電器的時代,沒什麼尾氣淨化裝置的,更沒有什麼什麼智能減排ECU,沒有的,統統沒有的。

那當時的美國也沒有勇氣拿出自己的這個發動機技術去挑戰這個法案,就是放了個三元催化器在排氣管裡面,用一種相對比較無奈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 本田從根源入手,改良發動機技術

本田呢他打算從根源上動手,改良這個發動機本身的這個技術。

這就好比,這個闌尾炎肚子疼,美國車企是給你吃點止痛藥,「啊」上帝會保佑你的,過一會你忍住了就過去了。

本田的是肚子剖開「嚓」一刀,好了,以後不會有這事了,就這意思。

  • 本田無視美國唱衰,造出CVCC發動機

那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克萊斯勒、通用、福特這三個兄弟呢一直是唱衰:怎麼可能我美帝都做不到,你小日本做得到嗎?

本田是這麼說的:hold my Sake,這個就是幫我拿住這個清酒,意思就是給老子酒拿著,你看著,我喝給你看。

這個沒過多久,本田不聲不響的就拿出了CVCC發動機。

  • 達到了馬斯基法案的排放要求

在沒有電噴、沒有ECU、沒有各種精密傳感器的年代,用純機械的方式,實現了分層燃燒加稀薄燃燒,達到了馬斯基法案的排放要求。

相當的凶狠,別人看的來下巴都掉在地上。

汽車變速箱上,本田也一直想著“彎道超車”

  • 變速箱本田也要“超車”,但未成功

那麼剛才是發動機,變速箱也要彎道超車,但是沒有成功。

本田發動機雖然是坎坷,但不算多災多難,最後面還是比較厲害的,天賦點也是點的比較高的。

變速箱天賦點還沒來得及點,正在研發孕育中,專利被兄弟公司豐田和日產搶光了,變速箱專利牆太高,爬不上去了,本田就要繞了,彎道超車了。

  • 摘掉行星齒輪組,研發出平行軸變速箱

他們直接摘掉AT變速箱裡面最大的技術難題,行星齒輪組。沒這個東西你AT是搞不來的,那取而代之他用什麼,用額外的離合器。

5AT就用5個離合器,6AT就用6個離合器,你讓原來只有一根軸的AT變速箱,變成3個軸的平行軸變速箱。

  • 平行軸變速箱淘汰,重新開發CVT

這個技術剛開始用的還不錯,但因為這個獨特的結構,這體積是沒有辦法壓縮了,而且你一直增加離合器也不是個辦法。

體積不停的增加,你後面8AT、9AT,你裝9個離合器,毛大一個變速箱,比發動機都要大了。這就是為什麼平行軸變速箱,還是慢慢被本田淘汰掉的原因。

就像這個NBA,地表最強,1米75的小托馬斯,能打出全明星數據,但因為身高的原因,未來上限不足,不太會有人會給他大合同。

那麼調整心態,正視平行軸變速箱的不足之後,本田又重新開始CVT變速箱的開發之旅了。

  • 本田準備在混合動力技術上“超車”

豐田在本田家路口拿著這個棒子叫囂堵他門,已經堵了20多年了,堵的什麼東西,混合動力。

本田在家裡琢磨了很久了,總不能老堵,堵在那邊也不行,那也要準備彎道超車了。

  • 豐田混動技術起步早,專利多

這個20年前,豐田預見未來日益增長的油價,汽車落後的燃油經濟性之間,是有矛盾的,開始搞油電混合技術了。

那麼相對來說,因為起步早,20年前豐田的混動技術也是最成熟的,然後市面上出現了兩種混動,一種豐田,一種其他,這就是地位。

豐田在混合動力領域上,申請了300多項專利,搞得其它車子,基本上要麼就放棄了,不敢去弄了,要麼繞來繞去,繞的非常的痛苦。

  • 本田嘗試相反道路

然後本田它自己搞了一個i-MMD混動系統。

豐田的混動呢,是電機輔助發動機加齒輪型CVT這麼一個形態,本田給它反了一下,是用發動機輔助電機加沒有變速箱這麼個形態。

如果說人話,豐田是番茄炒蛋加了勺糖,本田是蛋炒番茄不加糖,那這就沒有什麼專利的問題了。

  • 本田已經在混動的道路上開起來了

本田的混動能不能超過去,現在我們倒是還不好說。

但是本田的確是在秋名山上面,算是越走越遠,開始開起來了,沒有被人家堵得來氣透不過來。

說來說去,工業基礎薄弱的本田,它通過彎道超車,摩托車再超到汽車。

普通以前買來的技術,再用自己的技術,各種彎道的超超超超超,它在進入各種各樣的這種領域,在製造工藝和機械技術上面,算是狠狠的踩了腳油門。

  • 豐田和本田之爭,還在繼續

它這個為後面的發展,準備挑戰自己的老對手豐田,做好了很多的這種準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本田、豐田嘛當然是老對手了,本田宗一郎第一次創業的時候被豐田買掉的。

豐田拿著AT變速箱專利去噁心本田,本田不服又搞個平行軸,豐田出個THS混合動力,本田出個i-MMD看著你,你拿咋地,你愛瞅瞅。

豐田和本田,哪家的車更耐用?

比來比去兩家到底哪個車子更加耐用一點?沒有定論。各位朋友,現在的此時此刻我們來看,你覺得本田更好一點,還是豐田更好一點?

雷克薩斯,是不是換了個殼的豐田?這本田現在彎道超車又在幹些什麼事情?

關鍵詞:品牌

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品牌」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