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有個私密空間

日本料理 美食 江湖情報站 江湖情報站 2017-08-03

近日來,熱播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在坊間引起熱議,人們在觀劇之餘,對劇中幾個主要人物的人生觀、婚戀觀、處世觀有多種解讀和評判。由該劇引發的議論話題不止一二個,頗有意猶未盡的味道。這裡有一個細節,不知各位是否留意到,那就是劇中有個私密空間:“老卓那兒”——日式小酒館。

《我的前半生》有個私密空間

那間門前懸著“醬子”燈籠的小酒館,時不時地進入看客的視線。這個小酒館環境幽暗,似乎帶有幾分曖昧感或者神祕感。陳道明飾演的老闆本身就是頗具神祕色彩的人物,進進出出的幾個主要人物行蹤詭祕;坐在這裡交談的內容都是不能公開的,往往都是商討何去何從的要害事。所以說,小酒館對外人來講是個私密空間。

《我的前半生》有個私密空間

其實,那小酒館,是原汁原味複製日本的“居酒屋”。如門前的是標誌性燈籠,燈籠上的“醬子”是漢字,但不是漢語。店門上掛著的布幌子上書日文:“うまや”(意為:驛站)。酒館內飾,是日本浮世繪的牆畫、酒品介紹、飲點價目一應俱全,琳琅滿目。老闆和店員的服飾一律黑色打扮,在暗幽幽的燈光映襯下,增添了幾分詭祕味道。這一切與日本的“居酒屋”毫無二致,在這種場景下,劇中人演繹一幕幕故事,可謂“居酒屋文化”的複製版。

居酒屋(いざかや),指日本傳統的小酒館,是提供酒類和飯菜的料理店。雖然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酒館(能方便地吃飯、提供酒的店鋪)。有時居酒屋亦譯作bar。居酒屋作為日本最親民,數量最多的餐飲店之一,受眾群不分男女,不分老少。起源於江戶時期(相當於中國清朝),據說最初是酒鋪經營者為了使客人在買酒之後,能當即在鋪內飲用而提供一些簡單的菜餚開始的。隨著時代的推移,居酒屋也逐漸成了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日本的電影和電視劇中也往往會出現居酒屋的場景。

《我的前半生》有個私密空間

早前,人們印象居酒屋是隻有男性公司職員喝日本酒的地方。近幾年,女性也開始喜歡居酒屋豐富飲料和飯菜的種類。特別從1980年代起、居酒屋的連鎖化之後,酒菜價錢變得更大眾化,居酒屋也提供更多種類的飲料和飯菜。由於這個緣故,居酒屋成為人們聚集、和朋友聊個暢快的地方,學生、公司職員或朋友們等經常在居酒屋舉行“簡單的宴會”。

《我的前半生》有個私密空間

對日本和日本文化有所瞭解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日本人喜歡去“居酒屋”。為什麼日本人對居酒屋有如此的眷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在眾多回答當中,我聽到最多的:一是宣洩情感。居酒屋,是日本男性文化的一個象徵。在大城市裡,居酒屋的主顧都是附近的公司男白領,下班後三三兩兩聚集在居酒屋,喝酒邊談,發發牢騷、忘情神侃,緩解一天的勞累和緊張,成為日本白領們最常見的解壓方式。二是溝通了解。日本上班族工作時間往往刻板拘謹,各負其責、較少交集,在這裡不帶“面具”,無拘無束地敞開交流,放鬆心緒,廣泛接觸郊友。在居酒屋能夠達成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三是增強團隊意識。通過感情溝通,密切同事關係,有助提高工作默契度,團隊意識是日本企業特別注重的方面。可見“居酒屋”雖小,它不僅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更是日本酒文化的象徵。

在中國古代,大凡文人墨客都喜歡飲酒作詩,三五好友齊聚一堂亦或自斟自飲,可抒發離愁別緒,也可和朋友暢談古今,那份悵然失落,那份壯志豪情,全融於濃濃杯酒中了。時隔幾千年的沉澱,酒作為一種文化被保留了下來,但是古代的小酒館兒已被現代的大飯店取代,如果想重溫小酒館那種歡樂而不嘈雜,親切而不浮躁的氣氛,恐怕只能去日本的“居酒屋”了。

中國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複製日本“居酒屋文化”,實屬罕見。這一方面反映了現代中國社會的寬容度;另一方面也說明“日本料理”逐漸被中國人接受。據說,《我的前半生》劇組取景地之一是上海的日式小酒館“平成屋”,因電視劇走紅而走紅,顧客盈門,好不熱鬧。相當一部分人願意在日式小酒館延續自己或朋友的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