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二戰前美國油田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20世紀重要技術進步,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樣,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 。

英國第二海軍大臣約翰?費希爾1903年在樸次茅斯港進行了首次以石油為燃料的試驗。1910年,在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督促下,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由此產生的新型“快速分艦隊”可以勝過當時出現的任何德國艦隊。說句題外話:丘吉爾這位影響了20世紀世界走向的英國政治家,是個糟糕不過的戰略家,但是對於技術問題卻獨具慧眼,在20世紀日益保守僵化的英國當權者中這是罕見的。他不僅對海軍艦船的燃料石油化功不可沒,不久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是丘吉爾發現了“坦克”這種能夠把士兵從煉獄般煎熬的塹壕戰爭中解脫出來的戰鬥 利器!從而徹底改變了未來陸地戰爭的形態與模式。

過去,軍艦在加煤時至少要動員全艦1/4的人力,燃料用盡的時候還要動用許多人力、甚至包括槍炮手來剷煤,把煤炭從偏遠的煤艙搬運到離鍋爐較近的煤艙,由此引起的緊張 、勞累和不適很可能在作戰的重要時刻影響軍艦的戰鬥力。而改用重油做燃料的話就完全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司爐工。1912年到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完全以石油為燃料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使用石油燃料始於1905年的“薩摩”級戰列艦,當時石油還只是噴入燃煤鍋爐的助燃劑。之後建造的“金剛”級、“扶桑”級和“伊勢”級在下水時仍然裝有燃煤鍋爐。1913年到1916年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開始搭載重油專燒鍋爐,此後日本海軍建造的主力艦均以重油為主要燃料。

對於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及海軍強國來說,使用石油替代煤炭的唯一重大困難是如何從國外得到大量的石油供應。對於英國來說,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婆羅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 在波斯的油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對日本來說,其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的供應了。

根據日本石油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調查,把殖民地也包括在內的話,日本的石油礦區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石油在日本的領土上到處都有。但是,具備工業開採 價值的,就只有本州島西北部秋田、新瀉一帶 ,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樺太島 的南部和臺灣島的中央山脈地區也發現過石油的蹤跡。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產情況是:北海道出產了7500噸,臺灣生產3.2萬噸,北樺太石油租借地生產19.3萬噸,本州當年的石油產量是22.6萬噸,合計為45.9萬噸。

與外國相比,這樣的開採規模自然難以獲利,因此日本的石油公司是靠政府的補助勉強維持著。許多礦井的深度無法超過500米,直到1930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加利福尼亞式的深井技術,方可鑽探1500米至2000米深的油井,但是沒有將其用在石油勘探領域裡。要知道,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油層深度普遍在1500米以下,因此這是日本石油會社雖然在安達地區進行了勘測,卻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12311.7萬噸,蘇聯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婆羅洲673.6萬噸,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647.8萬噸,中東(伊拉克北部和波斯)615.8萬噸。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壟斷了世界石油生產的絕大部分,而剩下的主要石油產地,在日本手邊的,就只有婆羅洲 的油田了。

就石油提煉工業而言,1913年時日本的成品油完全依靠進口,至1920年,原有的進口比例已佔石油製品的50%,到1930年時原油佔70%。當年日本的煉油能力是一年精煉60萬噸 原油,實際生產了30萬噸。作為對比,日本的年石油消費量是170萬噸到180萬噸,其中海軍用油為35萬到40萬噸。當時日本的石油消費結構是,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佔總需求量的26%、並且還呈增長趨勢,商船佔26%,漁船佔13%,汽車和飛機佔13%,鐵路及工廠佔15%,家庭照明和取暖佔7%。

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日本的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於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的進口石油。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太陽”公司、 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的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 公司”掌握了日本國內60%的市場,其餘的市場份額由大約30家日本公司掌握,它們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油田進口石油。

"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二戰前美國油田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20世紀重要技術進步,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樣,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 。

英國第二海軍大臣約翰?費希爾1903年在樸次茅斯港進行了首次以石油為燃料的試驗。1910年,在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督促下,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由此產生的新型“快速分艦隊”可以勝過當時出現的任何德國艦隊。說句題外話:丘吉爾這位影響了20世紀世界走向的英國政治家,是個糟糕不過的戰略家,但是對於技術問題卻獨具慧眼,在20世紀日益保守僵化的英國當權者中這是罕見的。他不僅對海軍艦船的燃料石油化功不可沒,不久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是丘吉爾發現了“坦克”這種能夠把士兵從煉獄般煎熬的塹壕戰爭中解脫出來的戰鬥 利器!從而徹底改變了未來陸地戰爭的形態與模式。

過去,軍艦在加煤時至少要動員全艦1/4的人力,燃料用盡的時候還要動用許多人力、甚至包括槍炮手來剷煤,把煤炭從偏遠的煤艙搬運到離鍋爐較近的煤艙,由此引起的緊張 、勞累和不適很可能在作戰的重要時刻影響軍艦的戰鬥力。而改用重油做燃料的話就完全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司爐工。1912年到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完全以石油為燃料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使用石油燃料始於1905年的“薩摩”級戰列艦,當時石油還只是噴入燃煤鍋爐的助燃劑。之後建造的“金剛”級、“扶桑”級和“伊勢”級在下水時仍然裝有燃煤鍋爐。1913年到1916年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開始搭載重油專燒鍋爐,此後日本海軍建造的主力艦均以重油為主要燃料。

對於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及海軍強國來說,使用石油替代煤炭的唯一重大困難是如何從國外得到大量的石油供應。對於英國來說,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婆羅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 在波斯的油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對日本來說,其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的供應了。

根據日本石油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調查,把殖民地也包括在內的話,日本的石油礦區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石油在日本的領土上到處都有。但是,具備工業開採 價值的,就只有本州島西北部秋田、新瀉一帶 ,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樺太島 的南部和臺灣島的中央山脈地區也發現過石油的蹤跡。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產情況是:北海道出產了7500噸,臺灣生產3.2萬噸,北樺太石油租借地生產19.3萬噸,本州當年的石油產量是22.6萬噸,合計為45.9萬噸。

與外國相比,這樣的開採規模自然難以獲利,因此日本的石油公司是靠政府的補助勉強維持著。許多礦井的深度無法超過500米,直到1930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加利福尼亞式的深井技術,方可鑽探1500米至2000米深的油井,但是沒有將其用在石油勘探領域裡。要知道,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油層深度普遍在1500米以下,因此這是日本石油會社雖然在安達地區進行了勘測,卻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12311.7萬噸,蘇聯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婆羅洲673.6萬噸,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647.8萬噸,中東(伊拉克北部和波斯)615.8萬噸。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壟斷了世界石油生產的絕大部分,而剩下的主要石油產地,在日本手邊的,就只有婆羅洲 的油田了。

就石油提煉工業而言,1913年時日本的成品油完全依靠進口,至1920年,原有的進口比例已佔石油製品的50%,到1930年時原油佔70%。當年日本的煉油能力是一年精煉60萬噸 原油,實際生產了30萬噸。作為對比,日本的年石油消費量是170萬噸到180萬噸,其中海軍用油為35萬到40萬噸。當時日本的石油消費結構是,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佔總需求量的26%、並且還呈增長趨勢,商船佔26%,漁船佔13%,汽車和飛機佔13%,鐵路及工廠佔15%,家庭照明和取暖佔7%。

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日本的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於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的進口石油。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太陽”公司、 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的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 公司”掌握了日本國內60%的市場,其餘的市場份額由大約30家日本公司掌握,它們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油田進口石油。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1931年,日本政府開始謀求對石油工業建立控制權,為其自身的需要服務。其解決方法向三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在國外購買油田或獲得租借地;其二是南滿油頁岩的利用;其三是撫順的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開發。

購買油田的問題對於日本意義不大,因為當時的優質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軍部門手裡,日本能買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國已經開採過的廢油田。在蘇聯,由於當年日本曾採取強硬的讓予政策,以作為撤兵西伯利亞的條件,因此換來了北樺太島的石油開採權和鄂霍茨克海的漁業權,根據估算,北樺太島的石油年產量最高可以達25萬噸到30萬噸。

當時中國撫順的露天煤礦擁有斜度30度左右,厚度達300米的優質煤層,這個煤層上覆蓋著厚度大約200米的油頁岩層。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撫順煤礦調查時發現,從高處滾落下來的油頁岩石塊,有時在落下的過程中就因摩擦而燃起了大火,從而推測其中含有大量 的油質。1921年初,滿鐵中央實驗所開始研究撫順煤礦油頁岩的開發。日本海軍省從滿鐵那裡獲得報告後很感興趣,因此從1925年起也對撫順油頁岩進行研究。

日本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撫順油頁岩的品質優劣不一,含油率從0.8%到40%,平均為6%。其儲量,在500米以下者推算為12億噸,100米以下者為24億噸,8000米以下者為48億噸。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預測,近期可以開採的數量約2億噸,可提煉1200萬噸的石油。

滿鐵總部看到海軍的報告後,立即決定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頁岩油的試驗,派木村忠雄 、長谷川清二等人帶著大量試料前往油頁岩工業發達的英國和愛沙尼亞。當時油頁岩煉油分為英國的外熱式乾餾法 和愛沙尼亞的內熱式乾餾法 。由於撫順油頁岩的含油量低,需要隨時投放大量頁岩,因此決定採取愛沙尼亞的內熱式加工。

1929年12月30日,撫順頁岩油加工廠落成,以日產4000噸的規模開工了,隨即被列為“國防工業”。為確保石油資源而絞盡腦汁的日本海軍立即與其簽下合同,購買其生產的全部重油。經過檢驗,撫順頁岩油也達到了海軍要求的質量。但是,在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後,卻出現了問題。使用內熱法本來是為了能大量投入頁岩,以多出油,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要助長頁岩的乾餾燃燒,就要鼓入大量空氣,這樣一來,空氣中的雜質也隨之而入。不久之後,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就抱怨說入庫的重油不適於用作艦艇燃料。海軍用頁岩油代替石油重油來開動艦艇,但燃油器的噴嘴常常被渣滓堵塞,因此很氣憤。已成為撫順油頁岩廠負責人的長谷川清二因此引咎自殺。

-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撫順工廠燃料課長阿部良之助終於發現,用濃度36%的硫酸沖洗頁岩油,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精製成品油,但為此產量將下降10%。當他把這一結果上報的時候,卻遭到了申斥:“產量減少10%,那不就是說50萬噸重油要減少5萬噸嗎?”撫順工廠後來採用了煉油工業中的熱風氧化法,但石油中的雜質加熱後更容易沉澱,這是石油化學的基本常識,因此這種方法當然不會成功。當撫順工廠的領導人最終同意採用阿部的酸洗法時,已經是日本即將戰敗的1943年了。

"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二戰前美國油田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20世紀重要技術進步,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樣,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 。

英國第二海軍大臣約翰?費希爾1903年在樸次茅斯港進行了首次以石油為燃料的試驗。1910年,在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督促下,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由此產生的新型“快速分艦隊”可以勝過當時出現的任何德國艦隊。說句題外話:丘吉爾這位影響了20世紀世界走向的英國政治家,是個糟糕不過的戰略家,但是對於技術問題卻獨具慧眼,在20世紀日益保守僵化的英國當權者中這是罕見的。他不僅對海軍艦船的燃料石油化功不可沒,不久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是丘吉爾發現了“坦克”這種能夠把士兵從煉獄般煎熬的塹壕戰爭中解脫出來的戰鬥 利器!從而徹底改變了未來陸地戰爭的形態與模式。

過去,軍艦在加煤時至少要動員全艦1/4的人力,燃料用盡的時候還要動用許多人力、甚至包括槍炮手來剷煤,把煤炭從偏遠的煤艙搬運到離鍋爐較近的煤艙,由此引起的緊張 、勞累和不適很可能在作戰的重要時刻影響軍艦的戰鬥力。而改用重油做燃料的話就完全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司爐工。1912年到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完全以石油為燃料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使用石油燃料始於1905年的“薩摩”級戰列艦,當時石油還只是噴入燃煤鍋爐的助燃劑。之後建造的“金剛”級、“扶桑”級和“伊勢”級在下水時仍然裝有燃煤鍋爐。1913年到1916年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開始搭載重油專燒鍋爐,此後日本海軍建造的主力艦均以重油為主要燃料。

對於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及海軍強國來說,使用石油替代煤炭的唯一重大困難是如何從國外得到大量的石油供應。對於英國來說,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婆羅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 在波斯的油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對日本來說,其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的供應了。

根據日本石油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調查,把殖民地也包括在內的話,日本的石油礦區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石油在日本的領土上到處都有。但是,具備工業開採 價值的,就只有本州島西北部秋田、新瀉一帶 ,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樺太島 的南部和臺灣島的中央山脈地區也發現過石油的蹤跡。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產情況是:北海道出產了7500噸,臺灣生產3.2萬噸,北樺太石油租借地生產19.3萬噸,本州當年的石油產量是22.6萬噸,合計為45.9萬噸。

與外國相比,這樣的開採規模自然難以獲利,因此日本的石油公司是靠政府的補助勉強維持著。許多礦井的深度無法超過500米,直到1930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加利福尼亞式的深井技術,方可鑽探1500米至2000米深的油井,但是沒有將其用在石油勘探領域裡。要知道,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油層深度普遍在1500米以下,因此這是日本石油會社雖然在安達地區進行了勘測,卻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12311.7萬噸,蘇聯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婆羅洲673.6萬噸,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647.8萬噸,中東(伊拉克北部和波斯)615.8萬噸。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壟斷了世界石油生產的絕大部分,而剩下的主要石油產地,在日本手邊的,就只有婆羅洲 的油田了。

就石油提煉工業而言,1913年時日本的成品油完全依靠進口,至1920年,原有的進口比例已佔石油製品的50%,到1930年時原油佔70%。當年日本的煉油能力是一年精煉60萬噸 原油,實際生產了30萬噸。作為對比,日本的年石油消費量是170萬噸到180萬噸,其中海軍用油為35萬到40萬噸。當時日本的石油消費結構是,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佔總需求量的26%、並且還呈增長趨勢,商船佔26%,漁船佔13%,汽車和飛機佔13%,鐵路及工廠佔15%,家庭照明和取暖佔7%。

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日本的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於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的進口石油。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太陽”公司、 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的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 公司”掌握了日本國內60%的市場,其餘的市場份額由大約30家日本公司掌握,它們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油田進口石油。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1931年,日本政府開始謀求對石油工業建立控制權,為其自身的需要服務。其解決方法向三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在國外購買油田或獲得租借地;其二是南滿油頁岩的利用;其三是撫順的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開發。

購買油田的問題對於日本意義不大,因為當時的優質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軍部門手裡,日本能買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國已經開採過的廢油田。在蘇聯,由於當年日本曾採取強硬的讓予政策,以作為撤兵西伯利亞的條件,因此換來了北樺太島的石油開採權和鄂霍茨克海的漁業權,根據估算,北樺太島的石油年產量最高可以達25萬噸到30萬噸。

當時中國撫順的露天煤礦擁有斜度30度左右,厚度達300米的優質煤層,這個煤層上覆蓋著厚度大約200米的油頁岩層。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撫順煤礦調查時發現,從高處滾落下來的油頁岩石塊,有時在落下的過程中就因摩擦而燃起了大火,從而推測其中含有大量 的油質。1921年初,滿鐵中央實驗所開始研究撫順煤礦油頁岩的開發。日本海軍省從滿鐵那裡獲得報告後很感興趣,因此從1925年起也對撫順油頁岩進行研究。

日本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撫順油頁岩的品質優劣不一,含油率從0.8%到40%,平均為6%。其儲量,在500米以下者推算為12億噸,100米以下者為24億噸,8000米以下者為48億噸。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預測,近期可以開採的數量約2億噸,可提煉1200萬噸的石油。

滿鐵總部看到海軍的報告後,立即決定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頁岩油的試驗,派木村忠雄 、長谷川清二等人帶著大量試料前往油頁岩工業發達的英國和愛沙尼亞。當時油頁岩煉油分為英國的外熱式乾餾法 和愛沙尼亞的內熱式乾餾法 。由於撫順油頁岩的含油量低,需要隨時投放大量頁岩,因此決定採取愛沙尼亞的內熱式加工。

1929年12月30日,撫順頁岩油加工廠落成,以日產4000噸的規模開工了,隨即被列為“國防工業”。為確保石油資源而絞盡腦汁的日本海軍立即與其簽下合同,購買其生產的全部重油。經過檢驗,撫順頁岩油也達到了海軍要求的質量。但是,在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後,卻出現了問題。使用內熱法本來是為了能大量投入頁岩,以多出油,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要助長頁岩的乾餾燃燒,就要鼓入大量空氣,這樣一來,空氣中的雜質也隨之而入。不久之後,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就抱怨說入庫的重油不適於用作艦艇燃料。海軍用頁岩油代替石油重油來開動艦艇,但燃油器的噴嘴常常被渣滓堵塞,因此很氣憤。已成為撫順油頁岩廠負責人的長谷川清二因此引咎自殺。

-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撫順工廠燃料課長阿部良之助終於發現,用濃度36%的硫酸沖洗頁岩油,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精製成品油,但為此產量將下降10%。當他把這一結果上報的時候,卻遭到了申斥:“產量減少10%,那不就是說50萬噸重油要減少5萬噸嗎?”撫順工廠後來採用了煉油工業中的熱風氧化法,但石油中的雜質加熱後更容易沉澱,這是石油化學的基本常識,因此這種方法當然不會成功。當撫順工廠的領導人最終同意採用阿部的酸洗法時,已經是日本即將戰敗的1943年了。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阿部良之助的主要研究方向並不是頁岩油的提純,而是煤炭液化。這一工藝最先於1913年由德國的貝吉烏斯(Friedrich Bergius)試驗成功,方法是對煤粉進行氫化處理。到1921年時,德國的煤液化工藝已經達到可以進行工業生產的規模。1927年,法本化學公司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Leuna)建立了龐大的合成燃料工廠。日本自不必說,英國也是很早就把煤的液化列為國防工業,視作軍事祕密。即使德國也不會公開這方面的情報,日本曾向洛伊納工廠派出30人去考察技術,結果回來提出的考察報告,30人竟是30個樣。

撫順工廠最初採用的燃料合成辦法是,將撫順煤和焦油以1:1的比例混在一起,以氧化鐵作催化劑,在100個大氣壓的氫氣下加熱到450攝氏度。其遵循的原理是,煤和石油相比,煤的氧多氫少,加高壓之後加氫,氧就以水的形式流出。可是,原理歸原理,實際又是另一回事。這種做法失敗後,阿部注意到煤液化的最初反應不是加氫,而是先把煤這個大聚合體加以分解,於是把研究工作轉到用以分解聚合體的催化劑上,最後找到了硫化鐵。其次,為了防止煤在粉粹過程中接觸空氣而氧化,於是採取在水中粉碎的方法,可是這樣做出來的煤粉是膠泥狀的。阿部一籌莫展,直到有一天看到油頁岩廠出來的含焦油廢水和煤礦區流出的含煤廢水混合之後變成乾淨的泥水,才受到啟發,在水中加入低溫焦油,這樣就提取出了煤粉。

就這樣,日本的煤炭液化工業也取得了進展。1937年5月4日,海軍德山燃料廠決定採取阿部方式生產合成燃料,由滿鐵出資1800萬日元建設新廠。1939年7月21日,煤炭液化作業成功,生產出日本的第一批煤液化油。不過其產量少得可憐,只裝滿了3個玻璃瓶,其中一瓶獻給了皇宮,另一瓶送給伊勢神宮,第三瓶贈給了阿部的母校北海道的輕臼小學校。

日本最大的經濟情報組織滿鐵調查部後來起草了一份報告,名為“東亞的石油與人造石油問題”,其調子低沉。不斷提出警告說,日本的能源前景並不光明,人造石油工業“也不是到了日本需要大量石油之日,只要一抓,倉促之間就能生產出幾百萬噸的程度”,因此“從現在起就要必須結合形勢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石油戰略進行研究。

從30年代的技術水平來看,即使撫順油頁岩和合成燃料工業全部發動,一年的石油產量也不會超過10萬噸。加上本土和北樺太的石油產量,估計日本的石油生產能力最高可以達到每年67噸。日本海軍在1931年做過保守的預測,推斷此後5年內,日本國內的石油需求量最低可以壓到每年250萬噸;但即使這樣,還有每年183萬噸的巨大缺口,需要通過從國外獲得石油來彌補。

在和平時期日本可以依賴從英美荷三國的進口,但一旦日本與美國因中國問題而發生戰爭,則這個來源將立即中斷。為此日本海軍必須時刻準備,出兵南下奪取婆羅洲油田。日本在1939年與蘇聯在諾門坎的衝突中嚴重失利,認識到了日蘇陸軍裝備的巨大差距,北進的計劃受挫,逐漸束之高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是真正為日本開啟了向孤注一擲自殺式太平洋戰爭的災難之門。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侵略成性的日本與遠在歐洲的新興擴張集團德意結盟,作起瓜分世界的迷夢,可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德意與日本在軍事上無法直接支援策應,只能各自為戰。利令智昏成為軸心小夥伴,使日本置身為太平洋地區的英美眼裡的潛在對手。

"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二戰前美國油田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20世紀重要技術進步,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樣,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 。

英國第二海軍大臣約翰?費希爾1903年在樸次茅斯港進行了首次以石油為燃料的試驗。1910年,在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督促下,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由此產生的新型“快速分艦隊”可以勝過當時出現的任何德國艦隊。說句題外話:丘吉爾這位影響了20世紀世界走向的英國政治家,是個糟糕不過的戰略家,但是對於技術問題卻獨具慧眼,在20世紀日益保守僵化的英國當權者中這是罕見的。他不僅對海軍艦船的燃料石油化功不可沒,不久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是丘吉爾發現了“坦克”這種能夠把士兵從煉獄般煎熬的塹壕戰爭中解脫出來的戰鬥 利器!從而徹底改變了未來陸地戰爭的形態與模式。

過去,軍艦在加煤時至少要動員全艦1/4的人力,燃料用盡的時候還要動用許多人力、甚至包括槍炮手來剷煤,把煤炭從偏遠的煤艙搬運到離鍋爐較近的煤艙,由此引起的緊張 、勞累和不適很可能在作戰的重要時刻影響軍艦的戰鬥力。而改用重油做燃料的話就完全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司爐工。1912年到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完全以石油為燃料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使用石油燃料始於1905年的“薩摩”級戰列艦,當時石油還只是噴入燃煤鍋爐的助燃劑。之後建造的“金剛”級、“扶桑”級和“伊勢”級在下水時仍然裝有燃煤鍋爐。1913年到1916年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開始搭載重油專燒鍋爐,此後日本海軍建造的主力艦均以重油為主要燃料。

對於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及海軍強國來說,使用石油替代煤炭的唯一重大困難是如何從國外得到大量的石油供應。對於英國來說,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婆羅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 在波斯的油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對日本來說,其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的供應了。

根據日本石油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調查,把殖民地也包括在內的話,日本的石油礦區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石油在日本的領土上到處都有。但是,具備工業開採 價值的,就只有本州島西北部秋田、新瀉一帶 ,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樺太島 的南部和臺灣島的中央山脈地區也發現過石油的蹤跡。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產情況是:北海道出產了7500噸,臺灣生產3.2萬噸,北樺太石油租借地生產19.3萬噸,本州當年的石油產量是22.6萬噸,合計為45.9萬噸。

與外國相比,這樣的開採規模自然難以獲利,因此日本的石油公司是靠政府的補助勉強維持著。許多礦井的深度無法超過500米,直到1930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加利福尼亞式的深井技術,方可鑽探1500米至2000米深的油井,但是沒有將其用在石油勘探領域裡。要知道,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油層深度普遍在1500米以下,因此這是日本石油會社雖然在安達地區進行了勘測,卻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12311.7萬噸,蘇聯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婆羅洲673.6萬噸,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647.8萬噸,中東(伊拉克北部和波斯)615.8萬噸。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壟斷了世界石油生產的絕大部分,而剩下的主要石油產地,在日本手邊的,就只有婆羅洲 的油田了。

就石油提煉工業而言,1913年時日本的成品油完全依靠進口,至1920年,原有的進口比例已佔石油製品的50%,到1930年時原油佔70%。當年日本的煉油能力是一年精煉60萬噸 原油,實際生產了30萬噸。作為對比,日本的年石油消費量是170萬噸到180萬噸,其中海軍用油為35萬到40萬噸。當時日本的石油消費結構是,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佔總需求量的26%、並且還呈增長趨勢,商船佔26%,漁船佔13%,汽車和飛機佔13%,鐵路及工廠佔15%,家庭照明和取暖佔7%。

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日本的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於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的進口石油。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太陽”公司、 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的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 公司”掌握了日本國內60%的市場,其餘的市場份額由大約30家日本公司掌握,它們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油田進口石油。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1931年,日本政府開始謀求對石油工業建立控制權,為其自身的需要服務。其解決方法向三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在國外購買油田或獲得租借地;其二是南滿油頁岩的利用;其三是撫順的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開發。

購買油田的問題對於日本意義不大,因為當時的優質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軍部門手裡,日本能買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國已經開採過的廢油田。在蘇聯,由於當年日本曾採取強硬的讓予政策,以作為撤兵西伯利亞的條件,因此換來了北樺太島的石油開採權和鄂霍茨克海的漁業權,根據估算,北樺太島的石油年產量最高可以達25萬噸到30萬噸。

當時中國撫順的露天煤礦擁有斜度30度左右,厚度達300米的優質煤層,這個煤層上覆蓋著厚度大約200米的油頁岩層。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撫順煤礦調查時發現,從高處滾落下來的油頁岩石塊,有時在落下的過程中就因摩擦而燃起了大火,從而推測其中含有大量 的油質。1921年初,滿鐵中央實驗所開始研究撫順煤礦油頁岩的開發。日本海軍省從滿鐵那裡獲得報告後很感興趣,因此從1925年起也對撫順油頁岩進行研究。

日本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撫順油頁岩的品質優劣不一,含油率從0.8%到40%,平均為6%。其儲量,在500米以下者推算為12億噸,100米以下者為24億噸,8000米以下者為48億噸。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預測,近期可以開採的數量約2億噸,可提煉1200萬噸的石油。

滿鐵總部看到海軍的報告後,立即決定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頁岩油的試驗,派木村忠雄 、長谷川清二等人帶著大量試料前往油頁岩工業發達的英國和愛沙尼亞。當時油頁岩煉油分為英國的外熱式乾餾法 和愛沙尼亞的內熱式乾餾法 。由於撫順油頁岩的含油量低,需要隨時投放大量頁岩,因此決定採取愛沙尼亞的內熱式加工。

1929年12月30日,撫順頁岩油加工廠落成,以日產4000噸的規模開工了,隨即被列為“國防工業”。為確保石油資源而絞盡腦汁的日本海軍立即與其簽下合同,購買其生產的全部重油。經過檢驗,撫順頁岩油也達到了海軍要求的質量。但是,在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後,卻出現了問題。使用內熱法本來是為了能大量投入頁岩,以多出油,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要助長頁岩的乾餾燃燒,就要鼓入大量空氣,這樣一來,空氣中的雜質也隨之而入。不久之後,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就抱怨說入庫的重油不適於用作艦艇燃料。海軍用頁岩油代替石油重油來開動艦艇,但燃油器的噴嘴常常被渣滓堵塞,因此很氣憤。已成為撫順油頁岩廠負責人的長谷川清二因此引咎自殺。

-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撫順工廠燃料課長阿部良之助終於發現,用濃度36%的硫酸沖洗頁岩油,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精製成品油,但為此產量將下降10%。當他把這一結果上報的時候,卻遭到了申斥:“產量減少10%,那不就是說50萬噸重油要減少5萬噸嗎?”撫順工廠後來採用了煉油工業中的熱風氧化法,但石油中的雜質加熱後更容易沉澱,這是石油化學的基本常識,因此這種方法當然不會成功。當撫順工廠的領導人最終同意採用阿部的酸洗法時,已經是日本即將戰敗的1943年了。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阿部良之助的主要研究方向並不是頁岩油的提純,而是煤炭液化。這一工藝最先於1913年由德國的貝吉烏斯(Friedrich Bergius)試驗成功,方法是對煤粉進行氫化處理。到1921年時,德國的煤液化工藝已經達到可以進行工業生產的規模。1927年,法本化學公司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Leuna)建立了龐大的合成燃料工廠。日本自不必說,英國也是很早就把煤的液化列為國防工業,視作軍事祕密。即使德國也不會公開這方面的情報,日本曾向洛伊納工廠派出30人去考察技術,結果回來提出的考察報告,30人竟是30個樣。

撫順工廠最初採用的燃料合成辦法是,將撫順煤和焦油以1:1的比例混在一起,以氧化鐵作催化劑,在100個大氣壓的氫氣下加熱到450攝氏度。其遵循的原理是,煤和石油相比,煤的氧多氫少,加高壓之後加氫,氧就以水的形式流出。可是,原理歸原理,實際又是另一回事。這種做法失敗後,阿部注意到煤液化的最初反應不是加氫,而是先把煤這個大聚合體加以分解,於是把研究工作轉到用以分解聚合體的催化劑上,最後找到了硫化鐵。其次,為了防止煤在粉粹過程中接觸空氣而氧化,於是採取在水中粉碎的方法,可是這樣做出來的煤粉是膠泥狀的。阿部一籌莫展,直到有一天看到油頁岩廠出來的含焦油廢水和煤礦區流出的含煤廢水混合之後變成乾淨的泥水,才受到啟發,在水中加入低溫焦油,這樣就提取出了煤粉。

就這樣,日本的煤炭液化工業也取得了進展。1937年5月4日,海軍德山燃料廠決定採取阿部方式生產合成燃料,由滿鐵出資1800萬日元建設新廠。1939年7月21日,煤炭液化作業成功,生產出日本的第一批煤液化油。不過其產量少得可憐,只裝滿了3個玻璃瓶,其中一瓶獻給了皇宮,另一瓶送給伊勢神宮,第三瓶贈給了阿部的母校北海道的輕臼小學校。

日本最大的經濟情報組織滿鐵調查部後來起草了一份報告,名為“東亞的石油與人造石油問題”,其調子低沉。不斷提出警告說,日本的能源前景並不光明,人造石油工業“也不是到了日本需要大量石油之日,只要一抓,倉促之間就能生產出幾百萬噸的程度”,因此“從現在起就要必須結合形勢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石油戰略進行研究。

從30年代的技術水平來看,即使撫順油頁岩和合成燃料工業全部發動,一年的石油產量也不會超過10萬噸。加上本土和北樺太的石油產量,估計日本的石油生產能力最高可以達到每年67噸。日本海軍在1931年做過保守的預測,推斷此後5年內,日本國內的石油需求量最低可以壓到每年250萬噸;但即使這樣,還有每年183萬噸的巨大缺口,需要通過從國外獲得石油來彌補。

在和平時期日本可以依賴從英美荷三國的進口,但一旦日本與美國因中國問題而發生戰爭,則這個來源將立即中斷。為此日本海軍必須時刻準備,出兵南下奪取婆羅洲油田。日本在1939年與蘇聯在諾門坎的衝突中嚴重失利,認識到了日蘇陸軍裝備的巨大差距,北進的計劃受挫,逐漸束之高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是真正為日本開啟了向孤注一擲自殺式太平洋戰爭的災難之門。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侵略成性的日本與遠在歐洲的新興擴張集團德意結盟,作起瓜分世界的迷夢,可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德意與日本在軍事上無法直接支援策應,只能各自為戰。利令智昏成為軸心小夥伴,使日本置身為太平洋地區的英美眼裡的潛在對手。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打的就是石油

日本的肆無忌憚,死心塌參加三國軸心。將一直對日姑息的美國逼到了忍無可忍的境地,美國已經清醒意識到日本已不甘心做自己維持亞洲秩序的助手,而妄圖取而代之。在此之前,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仍很嚴重,剛剛接受1940年大選提名的羅斯福必須顧及《中立法》的約束,只能被動地對日本的挑釁行為作出迴應。7月26日,美國把航空汽油、高熔點廢鋼鐵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單,但日本仍可以獲得普通汽油和廢鋼鐵。但在進入8月以後,即使是最遲鈍的觀察家也看出了日本必將死心塌倒向軸心國。9月12日,就連一貫以親日和主張緩和著稱的格魯大使向華盛頓拍發了一份主張對日製裁的“綠燈”電報,這位總統的哈佛同學在電報中指出,對日本的安撫或抗議已經無濟於事了,即使僅僅為了維持太平洋現狀和美國的安全,也應該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並且“越快越好”。按照新任陸軍部長史汀生的說法,“對付日本唯一的辦法,就是什麼也不給它”。40年9月26日,美國宣佈對日本禁運廢金屬。

美國在40年9月進出口銀行再度向中國發放價值2500萬美元的鎢砂貸款。就在日本備戰同時,美國也在迅速轉變政策。41年4月25日,財政部批准為中國提供5000萬美元平準基金貸款;5月6日,羅斯福宣佈中國為租借法案受援國。同時,財政部長摩根索、內政部長兼國防石油管理局局長伊克斯等強硬派紛紛遊說總統徹底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

在這場較量中,美日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的底線。對於美國方面而言,在廢鋼禁運開始之後,石油禁運已經是可以打出的最後一張牌。禁運幾乎就意味著戰爭,因此這張牌必須抓在自己手裡,而不可如賭博般輕易打出來。在此之前,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對中國政府的抗戰進行支持。而日本在發現英國竟然沒有迅速潰敗後,心理上已經大感意外。討好蘇聯也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斯大林只願意談中立條約,而且向日本索要北庫頁島的石油和煤炭開採權,這當然是日本不能接受的。

參謀本部正式決定放棄1941年內北進的計劃。日本開始集中全力準備南進了。7月24日,日軍強行開進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羅斯福緊急召見野村,提出嚴正警告,要求迅速恢復印度支那中立,但日方反應冷淡。兩天後,美國政府宣佈凍結日本政府和公民在美國的全部財產共計1.3億美元,英國和荷蘭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7月28日,荷蘭宣佈停止履行《日荷石油協定》。8月1日,斟酌再三後的羅斯福批准了由副國務卿韋爾斯提出的對日石油出口管制令:自即日起,除對一些低標號汽油、原油和潤滑油頒發特許證外,終止對日本的一切石油出口。而且由於美國政府各部門拒絕日本方面為低標號限量汽油提出的特許證申請,事實上導致了美國對日本的全面石油禁運。支持日本進行戰爭的工業血液終於被徹底切斷了。長期以來一直抱有賭徒心理、以國運為賭注進行政治冒險的那幫日本政客,這次終於看到了押寶失敗、腳下大地斷裂、地獄之門敞開的恐怖景象。

截至1941年7月底美國實行對日石油禁運時為止,日軍汽油日消耗量約為1萬多噸,年消耗量近500萬噸,而當時全國(包括佔領區)石油儲備僅為800萬噸。美國的石油禁運事實上把自己和日本都推到了一個或戰或和的十字路口。剛剛從美國回來的巖畔估計,日美軍事潛力之比,鋼鐵為20:1,石油超過100:1,煤10:1,飛機5:1,海運2:1,勞動力5:1,總比例為10:1。實力如此懸殊,縱有“大和魂”也決不可能取勝。

因此,近衛內閣一面試圖恢復談判,一面進行全面的戰爭準備。8月7日,近衛提出了與羅斯福本人直接會談的要求,但遭到婉拒。9月3日上午,在宮內省召開的大本營和政府聯合會議上,海軍軍令部部長永野修身提出:“日本各方面的物資都在減少,而敵方的力量卻在漸漸地增強。再過些時候,日本會越來越軟弱,以至於難於支撐下去……我們唯一的出路只有加速前進。”

"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二戰前美國油田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20世紀重要技術進步,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樣,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 。

英國第二海軍大臣約翰?費希爾1903年在樸次茅斯港進行了首次以石油為燃料的試驗。1910年,在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督促下,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由此產生的新型“快速分艦隊”可以勝過當時出現的任何德國艦隊。說句題外話:丘吉爾這位影響了20世紀世界走向的英國政治家,是個糟糕不過的戰略家,但是對於技術問題卻獨具慧眼,在20世紀日益保守僵化的英國當權者中這是罕見的。他不僅對海軍艦船的燃料石油化功不可沒,不久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是丘吉爾發現了“坦克”這種能夠把士兵從煉獄般煎熬的塹壕戰爭中解脫出來的戰鬥 利器!從而徹底改變了未來陸地戰爭的形態與模式。

過去,軍艦在加煤時至少要動員全艦1/4的人力,燃料用盡的時候還要動用許多人力、甚至包括槍炮手來剷煤,把煤炭從偏遠的煤艙搬運到離鍋爐較近的煤艙,由此引起的緊張 、勞累和不適很可能在作戰的重要時刻影響軍艦的戰鬥力。而改用重油做燃料的話就完全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司爐工。1912年到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完全以石油為燃料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使用石油燃料始於1905年的“薩摩”級戰列艦,當時石油還只是噴入燃煤鍋爐的助燃劑。之後建造的“金剛”級、“扶桑”級和“伊勢”級在下水時仍然裝有燃煤鍋爐。1913年到1916年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開始搭載重油專燒鍋爐,此後日本海軍建造的主力艦均以重油為主要燃料。

對於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及海軍強國來說,使用石油替代煤炭的唯一重大困難是如何從國外得到大量的石油供應。對於英國來說,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婆羅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 在波斯的油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對日本來說,其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的供應了。

根據日本石油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調查,把殖民地也包括在內的話,日本的石油礦區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石油在日本的領土上到處都有。但是,具備工業開採 價值的,就只有本州島西北部秋田、新瀉一帶 ,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樺太島 的南部和臺灣島的中央山脈地區也發現過石油的蹤跡。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產情況是:北海道出產了7500噸,臺灣生產3.2萬噸,北樺太石油租借地生產19.3萬噸,本州當年的石油產量是22.6萬噸,合計為45.9萬噸。

與外國相比,這樣的開採規模自然難以獲利,因此日本的石油公司是靠政府的補助勉強維持著。許多礦井的深度無法超過500米,直到1930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加利福尼亞式的深井技術,方可鑽探1500米至2000米深的油井,但是沒有將其用在石油勘探領域裡。要知道,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油層深度普遍在1500米以下,因此這是日本石油會社雖然在安達地區進行了勘測,卻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12311.7萬噸,蘇聯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婆羅洲673.6萬噸,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647.8萬噸,中東(伊拉克北部和波斯)615.8萬噸。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壟斷了世界石油生產的絕大部分,而剩下的主要石油產地,在日本手邊的,就只有婆羅洲 的油田了。

就石油提煉工業而言,1913年時日本的成品油完全依靠進口,至1920年,原有的進口比例已佔石油製品的50%,到1930年時原油佔70%。當年日本的煉油能力是一年精煉60萬噸 原油,實際生產了30萬噸。作為對比,日本的年石油消費量是170萬噸到180萬噸,其中海軍用油為35萬到40萬噸。當時日本的石油消費結構是,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佔總需求量的26%、並且還呈增長趨勢,商船佔26%,漁船佔13%,汽車和飛機佔13%,鐵路及工廠佔15%,家庭照明和取暖佔7%。

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日本的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於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的進口石油。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太陽”公司、 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的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 公司”掌握了日本國內60%的市場,其餘的市場份額由大約30家日本公司掌握,它們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油田進口石油。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1931年,日本政府開始謀求對石油工業建立控制權,為其自身的需要服務。其解決方法向三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在國外購買油田或獲得租借地;其二是南滿油頁岩的利用;其三是撫順的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開發。

購買油田的問題對於日本意義不大,因為當時的優質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軍部門手裡,日本能買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國已經開採過的廢油田。在蘇聯,由於當年日本曾採取強硬的讓予政策,以作為撤兵西伯利亞的條件,因此換來了北樺太島的石油開採權和鄂霍茨克海的漁業權,根據估算,北樺太島的石油年產量最高可以達25萬噸到30萬噸。

當時中國撫順的露天煤礦擁有斜度30度左右,厚度達300米的優質煤層,這個煤層上覆蓋著厚度大約200米的油頁岩層。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撫順煤礦調查時發現,從高處滾落下來的油頁岩石塊,有時在落下的過程中就因摩擦而燃起了大火,從而推測其中含有大量 的油質。1921年初,滿鐵中央實驗所開始研究撫順煤礦油頁岩的開發。日本海軍省從滿鐵那裡獲得報告後很感興趣,因此從1925年起也對撫順油頁岩進行研究。

日本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撫順油頁岩的品質優劣不一,含油率從0.8%到40%,平均為6%。其儲量,在500米以下者推算為12億噸,100米以下者為24億噸,8000米以下者為48億噸。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預測,近期可以開採的數量約2億噸,可提煉1200萬噸的石油。

滿鐵總部看到海軍的報告後,立即決定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頁岩油的試驗,派木村忠雄 、長谷川清二等人帶著大量試料前往油頁岩工業發達的英國和愛沙尼亞。當時油頁岩煉油分為英國的外熱式乾餾法 和愛沙尼亞的內熱式乾餾法 。由於撫順油頁岩的含油量低,需要隨時投放大量頁岩,因此決定採取愛沙尼亞的內熱式加工。

1929年12月30日,撫順頁岩油加工廠落成,以日產4000噸的規模開工了,隨即被列為“國防工業”。為確保石油資源而絞盡腦汁的日本海軍立即與其簽下合同,購買其生產的全部重油。經過檢驗,撫順頁岩油也達到了海軍要求的質量。但是,在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後,卻出現了問題。使用內熱法本來是為了能大量投入頁岩,以多出油,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要助長頁岩的乾餾燃燒,就要鼓入大量空氣,這樣一來,空氣中的雜質也隨之而入。不久之後,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就抱怨說入庫的重油不適於用作艦艇燃料。海軍用頁岩油代替石油重油來開動艦艇,但燃油器的噴嘴常常被渣滓堵塞,因此很氣憤。已成為撫順油頁岩廠負責人的長谷川清二因此引咎自殺。

-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撫順工廠燃料課長阿部良之助終於發現,用濃度36%的硫酸沖洗頁岩油,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精製成品油,但為此產量將下降10%。當他把這一結果上報的時候,卻遭到了申斥:“產量減少10%,那不就是說50萬噸重油要減少5萬噸嗎?”撫順工廠後來採用了煉油工業中的熱風氧化法,但石油中的雜質加熱後更容易沉澱,這是石油化學的基本常識,因此這種方法當然不會成功。當撫順工廠的領導人最終同意採用阿部的酸洗法時,已經是日本即將戰敗的1943年了。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阿部良之助的主要研究方向並不是頁岩油的提純,而是煤炭液化。這一工藝最先於1913年由德國的貝吉烏斯(Friedrich Bergius)試驗成功,方法是對煤粉進行氫化處理。到1921年時,德國的煤液化工藝已經達到可以進行工業生產的規模。1927年,法本化學公司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Leuna)建立了龐大的合成燃料工廠。日本自不必說,英國也是很早就把煤的液化列為國防工業,視作軍事祕密。即使德國也不會公開這方面的情報,日本曾向洛伊納工廠派出30人去考察技術,結果回來提出的考察報告,30人竟是30個樣。

撫順工廠最初採用的燃料合成辦法是,將撫順煤和焦油以1:1的比例混在一起,以氧化鐵作催化劑,在100個大氣壓的氫氣下加熱到450攝氏度。其遵循的原理是,煤和石油相比,煤的氧多氫少,加高壓之後加氫,氧就以水的形式流出。可是,原理歸原理,實際又是另一回事。這種做法失敗後,阿部注意到煤液化的最初反應不是加氫,而是先把煤這個大聚合體加以分解,於是把研究工作轉到用以分解聚合體的催化劑上,最後找到了硫化鐵。其次,為了防止煤在粉粹過程中接觸空氣而氧化,於是採取在水中粉碎的方法,可是這樣做出來的煤粉是膠泥狀的。阿部一籌莫展,直到有一天看到油頁岩廠出來的含焦油廢水和煤礦區流出的含煤廢水混合之後變成乾淨的泥水,才受到啟發,在水中加入低溫焦油,這樣就提取出了煤粉。

就這樣,日本的煤炭液化工業也取得了進展。1937年5月4日,海軍德山燃料廠決定採取阿部方式生產合成燃料,由滿鐵出資1800萬日元建設新廠。1939年7月21日,煤炭液化作業成功,生產出日本的第一批煤液化油。不過其產量少得可憐,只裝滿了3個玻璃瓶,其中一瓶獻給了皇宮,另一瓶送給伊勢神宮,第三瓶贈給了阿部的母校北海道的輕臼小學校。

日本最大的經濟情報組織滿鐵調查部後來起草了一份報告,名為“東亞的石油與人造石油問題”,其調子低沉。不斷提出警告說,日本的能源前景並不光明,人造石油工業“也不是到了日本需要大量石油之日,只要一抓,倉促之間就能生產出幾百萬噸的程度”,因此“從現在起就要必須結合形勢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石油戰略進行研究。

從30年代的技術水平來看,即使撫順油頁岩和合成燃料工業全部發動,一年的石油產量也不會超過10萬噸。加上本土和北樺太的石油產量,估計日本的石油生產能力最高可以達到每年67噸。日本海軍在1931年做過保守的預測,推斷此後5年內,日本國內的石油需求量最低可以壓到每年250萬噸;但即使這樣,還有每年183萬噸的巨大缺口,需要通過從國外獲得石油來彌補。

在和平時期日本可以依賴從英美荷三國的進口,但一旦日本與美國因中國問題而發生戰爭,則這個來源將立即中斷。為此日本海軍必須時刻準備,出兵南下奪取婆羅洲油田。日本在1939年與蘇聯在諾門坎的衝突中嚴重失利,認識到了日蘇陸軍裝備的巨大差距,北進的計劃受挫,逐漸束之高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是真正為日本開啟了向孤注一擲自殺式太平洋戰爭的災難之門。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侵略成性的日本與遠在歐洲的新興擴張集團德意結盟,作起瓜分世界的迷夢,可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德意與日本在軍事上無法直接支援策應,只能各自為戰。利令智昏成為軸心小夥伴,使日本置身為太平洋地區的英美眼裡的潛在對手。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打的就是石油

日本的肆無忌憚,死心塌參加三國軸心。將一直對日姑息的美國逼到了忍無可忍的境地,美國已經清醒意識到日本已不甘心做自己維持亞洲秩序的助手,而妄圖取而代之。在此之前,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仍很嚴重,剛剛接受1940年大選提名的羅斯福必須顧及《中立法》的約束,只能被動地對日本的挑釁行為作出迴應。7月26日,美國把航空汽油、高熔點廢鋼鐵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單,但日本仍可以獲得普通汽油和廢鋼鐵。但在進入8月以後,即使是最遲鈍的觀察家也看出了日本必將死心塌倒向軸心國。9月12日,就連一貫以親日和主張緩和著稱的格魯大使向華盛頓拍發了一份主張對日製裁的“綠燈”電報,這位總統的哈佛同學在電報中指出,對日本的安撫或抗議已經無濟於事了,即使僅僅為了維持太平洋現狀和美國的安全,也應該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並且“越快越好”。按照新任陸軍部長史汀生的說法,“對付日本唯一的辦法,就是什麼也不給它”。40年9月26日,美國宣佈對日本禁運廢金屬。

美國在40年9月進出口銀行再度向中國發放價值2500萬美元的鎢砂貸款。就在日本備戰同時,美國也在迅速轉變政策。41年4月25日,財政部批准為中國提供5000萬美元平準基金貸款;5月6日,羅斯福宣佈中國為租借法案受援國。同時,財政部長摩根索、內政部長兼國防石油管理局局長伊克斯等強硬派紛紛遊說總統徹底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

在這場較量中,美日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的底線。對於美國方面而言,在廢鋼禁運開始之後,石油禁運已經是可以打出的最後一張牌。禁運幾乎就意味著戰爭,因此這張牌必須抓在自己手裡,而不可如賭博般輕易打出來。在此之前,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對中國政府的抗戰進行支持。而日本在發現英國竟然沒有迅速潰敗後,心理上已經大感意外。討好蘇聯也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斯大林只願意談中立條約,而且向日本索要北庫頁島的石油和煤炭開採權,這當然是日本不能接受的。

參謀本部正式決定放棄1941年內北進的計劃。日本開始集中全力準備南進了。7月24日,日軍強行開進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羅斯福緊急召見野村,提出嚴正警告,要求迅速恢復印度支那中立,但日方反應冷淡。兩天後,美國政府宣佈凍結日本政府和公民在美國的全部財產共計1.3億美元,英國和荷蘭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7月28日,荷蘭宣佈停止履行《日荷石油協定》。8月1日,斟酌再三後的羅斯福批准了由副國務卿韋爾斯提出的對日石油出口管制令:自即日起,除對一些低標號汽油、原油和潤滑油頒發特許證外,終止對日本的一切石油出口。而且由於美國政府各部門拒絕日本方面為低標號限量汽油提出的特許證申請,事實上導致了美國對日本的全面石油禁運。支持日本進行戰爭的工業血液終於被徹底切斷了。長期以來一直抱有賭徒心理、以國運為賭注進行政治冒險的那幫日本政客,這次終於看到了押寶失敗、腳下大地斷裂、地獄之門敞開的恐怖景象。

截至1941年7月底美國實行對日石油禁運時為止,日軍汽油日消耗量約為1萬多噸,年消耗量近500萬噸,而當時全國(包括佔領區)石油儲備僅為800萬噸。美國的石油禁運事實上把自己和日本都推到了一個或戰或和的十字路口。剛剛從美國回來的巖畔估計,日美軍事潛力之比,鋼鐵為20:1,石油超過100:1,煤10:1,飛機5:1,海運2:1,勞動力5:1,總比例為10:1。實力如此懸殊,縱有“大和魂”也決不可能取勝。

因此,近衛內閣一面試圖恢復談判,一面進行全面的戰爭準備。8月7日,近衛提出了與羅斯福本人直接會談的要求,但遭到婉拒。9月3日上午,在宮內省召開的大本營和政府聯合會議上,海軍軍令部部長永野修身提出:“日本各方面的物資都在減少,而敵方的力量卻在漸漸地增強。再過些時候,日本會越來越軟弱,以至於難於支撐下去……我們唯一的出路只有加速前進。”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缺少石油趴窩的軍車

作為一個從明治維新以來,把侵略擴張作為強國之路和立國根本的國家,日本在傳統軍國主義文化薰陶培養的政客軍閥甚至包括天皇,從來沒有把侵略所得吐出的習慣,日本的裕仁天皇甚至對:1895年的英美俄列強逼迫日本歸還侵佔中國的遼東半島舊事耿耿於懷。今天面對美國抑制日本侵略擴張的藪笱沽Γ 由隙 涎欠岣壞氖 妥試矗 藪蟮氖諧。嘍員∪醯撓⒚讕 鋁α浚 際谷氈敬瓜延 謾U 鋈氈就持渭 逡丫 ナ鷳氳睦碇牽 壓 頤褡宓奈蠢春兔 思耐性陬 呦展倫⒁恢郎稀?對美戰爭已經迫在眉睫,如何制定周密的軍事戰略戰術就落到了日本當時屈指可數的軍事精英山本五十六大將身上。

早在1940年春季,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就開始策劃這次瘋狂而幾乎是愚蠢的賭博。他是日本海軍大將中最大膽、最有創見和最有爭議的人物。

二十年代,他曾在美國度過四年多時間,最初在哈佛大學學習,後來任駐華盛頓的海軍代表兼武官。以美國通自詡,他認識到美國資源豐富,日本資源貧乏.甚至在制定他的珍珠港計劃時,山本依然對日本與美國交戰的整個想法表示懷疑,他認為這場戰爭畢竟過於冒險,極有可能是失算的。他是那些贊成在1940年12月說,對於“美國經濟壓力”的抱怨不禁“使我想到一個學童漫無目標的行為,他只有一時的需求或衝動,而無貫徹始終的動機”。他鄙視極端民族主義者和武力外交論者,嘲笑他們“紙上談兵”和異想天開,對戰爭所意味的真正代價和犧牲不甚了了。

此外,石油因素也使山本心情沉重。他對日本的海軍和石油劣勢有其特殊的理解和敏感。他在新渴縣長大,那是日本國內少量產油的地區之一,他的家鄉長岡鎮擁有幾百家生產燈油的小工廠。山本的旅美生活使他深信,動力燃料正在從煤炭轉向石油,空中力量將掌握未來,即使對海軍來說也是如此。作為聯合艦隊司令官,他敏銳地意識到日本的石油劣勢,因而堅持將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海軍的訓練限制在其近海水域,其理由就是要節省石油。他對日本的石油問題非常關注,甚至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度,竟然出資贊助一個聲稱能把水變成石油的騙子“科學家”進行試驗。

但是,儘管疑慮重重,山本仍是一名徹頭徹尾的狂熱民族主義者,他效忠天皇和祖國。他相信日本人是高人一等的民族,在亞洲負有特殊使命。他要克盡其職。他宣稱:“毫無疑問,對美國作戰猶如對全世界作戰。但決定業已作出。我將全力以赴。我一定會戰死。”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時間),日本未經宣戰,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當日,日本在2個小時內出動350餘架飛機突然襲擊夏威夷珍珠港的美軍基地,炸沉炸傷美軍艦艇40餘艘,炸燬飛機20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被擊中沉沒,艦上1177名將士全部殉難。

日本海、空軍採用慣用手法,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同時轟炸威克島、關島、馬尼拉、新加坡、香港等地。日本天皇(裕仁)發表宣戰詔書。美、英、加拿大、荷蘭、東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法國等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二戰前美國油田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20世紀重要技術進步,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樣,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 。

英國第二海軍大臣約翰?費希爾1903年在樸次茅斯港進行了首次以石油為燃料的試驗。1910年,在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督促下,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由此產生的新型“快速分艦隊”可以勝過當時出現的任何德國艦隊。說句題外話:丘吉爾這位影響了20世紀世界走向的英國政治家,是個糟糕不過的戰略家,但是對於技術問題卻獨具慧眼,在20世紀日益保守僵化的英國當權者中這是罕見的。他不僅對海軍艦船的燃料石油化功不可沒,不久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是丘吉爾發現了“坦克”這種能夠把士兵從煉獄般煎熬的塹壕戰爭中解脫出來的戰鬥 利器!從而徹底改變了未來陸地戰爭的形態與模式。

過去,軍艦在加煤時至少要動員全艦1/4的人力,燃料用盡的時候還要動用許多人力、甚至包括槍炮手來剷煤,把煤炭從偏遠的煤艙搬運到離鍋爐較近的煤艙,由此引起的緊張 、勞累和不適很可能在作戰的重要時刻影響軍艦的戰鬥力。而改用重油做燃料的話就完全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司爐工。1912年到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完全以石油為燃料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使用石油燃料始於1905年的“薩摩”級戰列艦,當時石油還只是噴入燃煤鍋爐的助燃劑。之後建造的“金剛”級、“扶桑”級和“伊勢”級在下水時仍然裝有燃煤鍋爐。1913年到1916年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開始搭載重油專燒鍋爐,此後日本海軍建造的主力艦均以重油為主要燃料。

對於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及海軍強國來說,使用石油替代煤炭的唯一重大困難是如何從國外得到大量的石油供應。對於英國來說,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婆羅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 在波斯的油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對日本來說,其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的供應了。

根據日本石油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調查,把殖民地也包括在內的話,日本的石油礦區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石油在日本的領土上到處都有。但是,具備工業開採 價值的,就只有本州島西北部秋田、新瀉一帶 ,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樺太島 的南部和臺灣島的中央山脈地區也發現過石油的蹤跡。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產情況是:北海道出產了7500噸,臺灣生產3.2萬噸,北樺太石油租借地生產19.3萬噸,本州當年的石油產量是22.6萬噸,合計為45.9萬噸。

與外國相比,這樣的開採規模自然難以獲利,因此日本的石油公司是靠政府的補助勉強維持著。許多礦井的深度無法超過500米,直到1930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加利福尼亞式的深井技術,方可鑽探1500米至2000米深的油井,但是沒有將其用在石油勘探領域裡。要知道,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油層深度普遍在1500米以下,因此這是日本石油會社雖然在安達地區進行了勘測,卻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12311.7萬噸,蘇聯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婆羅洲673.6萬噸,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647.8萬噸,中東(伊拉克北部和波斯)615.8萬噸。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壟斷了世界石油生產的絕大部分,而剩下的主要石油產地,在日本手邊的,就只有婆羅洲 的油田了。

就石油提煉工業而言,1913年時日本的成品油完全依靠進口,至1920年,原有的進口比例已佔石油製品的50%,到1930年時原油佔70%。當年日本的煉油能力是一年精煉60萬噸 原油,實際生產了30萬噸。作為對比,日本的年石油消費量是170萬噸到180萬噸,其中海軍用油為35萬到40萬噸。當時日本的石油消費結構是,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佔總需求量的26%、並且還呈增長趨勢,商船佔26%,漁船佔13%,汽車和飛機佔13%,鐵路及工廠佔15%,家庭照明和取暖佔7%。

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日本的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於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的進口石油。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太陽”公司、 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的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 公司”掌握了日本國內60%的市場,其餘的市場份額由大約30家日本公司掌握,它們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油田進口石油。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1931年,日本政府開始謀求對石油工業建立控制權,為其自身的需要服務。其解決方法向三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在國外購買油田或獲得租借地;其二是南滿油頁岩的利用;其三是撫順的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開發。

購買油田的問題對於日本意義不大,因為當時的優質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軍部門手裡,日本能買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國已經開採過的廢油田。在蘇聯,由於當年日本曾採取強硬的讓予政策,以作為撤兵西伯利亞的條件,因此換來了北樺太島的石油開採權和鄂霍茨克海的漁業權,根據估算,北樺太島的石油年產量最高可以達25萬噸到30萬噸。

當時中國撫順的露天煤礦擁有斜度30度左右,厚度達300米的優質煤層,這個煤層上覆蓋著厚度大約200米的油頁岩層。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撫順煤礦調查時發現,從高處滾落下來的油頁岩石塊,有時在落下的過程中就因摩擦而燃起了大火,從而推測其中含有大量 的油質。1921年初,滿鐵中央實驗所開始研究撫順煤礦油頁岩的開發。日本海軍省從滿鐵那裡獲得報告後很感興趣,因此從1925年起也對撫順油頁岩進行研究。

日本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撫順油頁岩的品質優劣不一,含油率從0.8%到40%,平均為6%。其儲量,在500米以下者推算為12億噸,100米以下者為24億噸,8000米以下者為48億噸。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預測,近期可以開採的數量約2億噸,可提煉1200萬噸的石油。

滿鐵總部看到海軍的報告後,立即決定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頁岩油的試驗,派木村忠雄 、長谷川清二等人帶著大量試料前往油頁岩工業發達的英國和愛沙尼亞。當時油頁岩煉油分為英國的外熱式乾餾法 和愛沙尼亞的內熱式乾餾法 。由於撫順油頁岩的含油量低,需要隨時投放大量頁岩,因此決定採取愛沙尼亞的內熱式加工。

1929年12月30日,撫順頁岩油加工廠落成,以日產4000噸的規模開工了,隨即被列為“國防工業”。為確保石油資源而絞盡腦汁的日本海軍立即與其簽下合同,購買其生產的全部重油。經過檢驗,撫順頁岩油也達到了海軍要求的質量。但是,在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後,卻出現了問題。使用內熱法本來是為了能大量投入頁岩,以多出油,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要助長頁岩的乾餾燃燒,就要鼓入大量空氣,這樣一來,空氣中的雜質也隨之而入。不久之後,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就抱怨說入庫的重油不適於用作艦艇燃料。海軍用頁岩油代替石油重油來開動艦艇,但燃油器的噴嘴常常被渣滓堵塞,因此很氣憤。已成為撫順油頁岩廠負責人的長谷川清二因此引咎自殺。

-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撫順工廠燃料課長阿部良之助終於發現,用濃度36%的硫酸沖洗頁岩油,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精製成品油,但為此產量將下降10%。當他把這一結果上報的時候,卻遭到了申斥:“產量減少10%,那不就是說50萬噸重油要減少5萬噸嗎?”撫順工廠後來採用了煉油工業中的熱風氧化法,但石油中的雜質加熱後更容易沉澱,這是石油化學的基本常識,因此這種方法當然不會成功。當撫順工廠的領導人最終同意採用阿部的酸洗法時,已經是日本即將戰敗的1943年了。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阿部良之助的主要研究方向並不是頁岩油的提純,而是煤炭液化。這一工藝最先於1913年由德國的貝吉烏斯(Friedrich Bergius)試驗成功,方法是對煤粉進行氫化處理。到1921年時,德國的煤液化工藝已經達到可以進行工業生產的規模。1927年,法本化學公司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Leuna)建立了龐大的合成燃料工廠。日本自不必說,英國也是很早就把煤的液化列為國防工業,視作軍事祕密。即使德國也不會公開這方面的情報,日本曾向洛伊納工廠派出30人去考察技術,結果回來提出的考察報告,30人竟是30個樣。

撫順工廠最初採用的燃料合成辦法是,將撫順煤和焦油以1:1的比例混在一起,以氧化鐵作催化劑,在100個大氣壓的氫氣下加熱到450攝氏度。其遵循的原理是,煤和石油相比,煤的氧多氫少,加高壓之後加氫,氧就以水的形式流出。可是,原理歸原理,實際又是另一回事。這種做法失敗後,阿部注意到煤液化的最初反應不是加氫,而是先把煤這個大聚合體加以分解,於是把研究工作轉到用以分解聚合體的催化劑上,最後找到了硫化鐵。其次,為了防止煤在粉粹過程中接觸空氣而氧化,於是採取在水中粉碎的方法,可是這樣做出來的煤粉是膠泥狀的。阿部一籌莫展,直到有一天看到油頁岩廠出來的含焦油廢水和煤礦區流出的含煤廢水混合之後變成乾淨的泥水,才受到啟發,在水中加入低溫焦油,這樣就提取出了煤粉。

就這樣,日本的煤炭液化工業也取得了進展。1937年5月4日,海軍德山燃料廠決定採取阿部方式生產合成燃料,由滿鐵出資1800萬日元建設新廠。1939年7月21日,煤炭液化作業成功,生產出日本的第一批煤液化油。不過其產量少得可憐,只裝滿了3個玻璃瓶,其中一瓶獻給了皇宮,另一瓶送給伊勢神宮,第三瓶贈給了阿部的母校北海道的輕臼小學校。

日本最大的經濟情報組織滿鐵調查部後來起草了一份報告,名為“東亞的石油與人造石油問題”,其調子低沉。不斷提出警告說,日本的能源前景並不光明,人造石油工業“也不是到了日本需要大量石油之日,只要一抓,倉促之間就能生產出幾百萬噸的程度”,因此“從現在起就要必須結合形勢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石油戰略進行研究。

從30年代的技術水平來看,即使撫順油頁岩和合成燃料工業全部發動,一年的石油產量也不會超過10萬噸。加上本土和北樺太的石油產量,估計日本的石油生產能力最高可以達到每年67噸。日本海軍在1931年做過保守的預測,推斷此後5年內,日本國內的石油需求量最低可以壓到每年250萬噸;但即使這樣,還有每年183萬噸的巨大缺口,需要通過從國外獲得石油來彌補。

在和平時期日本可以依賴從英美荷三國的進口,但一旦日本與美國因中國問題而發生戰爭,則這個來源將立即中斷。為此日本海軍必須時刻準備,出兵南下奪取婆羅洲油田。日本在1939年與蘇聯在諾門坎的衝突中嚴重失利,認識到了日蘇陸軍裝備的巨大差距,北進的計劃受挫,逐漸束之高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是真正為日本開啟了向孤注一擲自殺式太平洋戰爭的災難之門。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侵略成性的日本與遠在歐洲的新興擴張集團德意結盟,作起瓜分世界的迷夢,可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德意與日本在軍事上無法直接支援策應,只能各自為戰。利令智昏成為軸心小夥伴,使日本置身為太平洋地區的英美眼裡的潛在對手。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打的就是石油

日本的肆無忌憚,死心塌參加三國軸心。將一直對日姑息的美國逼到了忍無可忍的境地,美國已經清醒意識到日本已不甘心做自己維持亞洲秩序的助手,而妄圖取而代之。在此之前,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仍很嚴重,剛剛接受1940年大選提名的羅斯福必須顧及《中立法》的約束,只能被動地對日本的挑釁行為作出迴應。7月26日,美國把航空汽油、高熔點廢鋼鐵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單,但日本仍可以獲得普通汽油和廢鋼鐵。但在進入8月以後,即使是最遲鈍的觀察家也看出了日本必將死心塌倒向軸心國。9月12日,就連一貫以親日和主張緩和著稱的格魯大使向華盛頓拍發了一份主張對日製裁的“綠燈”電報,這位總統的哈佛同學在電報中指出,對日本的安撫或抗議已經無濟於事了,即使僅僅為了維持太平洋現狀和美國的安全,也應該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並且“越快越好”。按照新任陸軍部長史汀生的說法,“對付日本唯一的辦法,就是什麼也不給它”。40年9月26日,美國宣佈對日本禁運廢金屬。

美國在40年9月進出口銀行再度向中國發放價值2500萬美元的鎢砂貸款。就在日本備戰同時,美國也在迅速轉變政策。41年4月25日,財政部批准為中國提供5000萬美元平準基金貸款;5月6日,羅斯福宣佈中國為租借法案受援國。同時,財政部長摩根索、內政部長兼國防石油管理局局長伊克斯等強硬派紛紛遊說總統徹底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

在這場較量中,美日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的底線。對於美國方面而言,在廢鋼禁運開始之後,石油禁運已經是可以打出的最後一張牌。禁運幾乎就意味著戰爭,因此這張牌必須抓在自己手裡,而不可如賭博般輕易打出來。在此之前,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對中國政府的抗戰進行支持。而日本在發現英國竟然沒有迅速潰敗後,心理上已經大感意外。討好蘇聯也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斯大林只願意談中立條約,而且向日本索要北庫頁島的石油和煤炭開採權,這當然是日本不能接受的。

參謀本部正式決定放棄1941年內北進的計劃。日本開始集中全力準備南進了。7月24日,日軍強行開進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羅斯福緊急召見野村,提出嚴正警告,要求迅速恢復印度支那中立,但日方反應冷淡。兩天後,美國政府宣佈凍結日本政府和公民在美國的全部財產共計1.3億美元,英國和荷蘭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7月28日,荷蘭宣佈停止履行《日荷石油協定》。8月1日,斟酌再三後的羅斯福批准了由副國務卿韋爾斯提出的對日石油出口管制令:自即日起,除對一些低標號汽油、原油和潤滑油頒發特許證外,終止對日本的一切石油出口。而且由於美國政府各部門拒絕日本方面為低標號限量汽油提出的特許證申請,事實上導致了美國對日本的全面石油禁運。支持日本進行戰爭的工業血液終於被徹底切斷了。長期以來一直抱有賭徒心理、以國運為賭注進行政治冒險的那幫日本政客,這次終於看到了押寶失敗、腳下大地斷裂、地獄之門敞開的恐怖景象。

截至1941年7月底美國實行對日石油禁運時為止,日軍汽油日消耗量約為1萬多噸,年消耗量近500萬噸,而當時全國(包括佔領區)石油儲備僅為800萬噸。美國的石油禁運事實上把自己和日本都推到了一個或戰或和的十字路口。剛剛從美國回來的巖畔估計,日美軍事潛力之比,鋼鐵為20:1,石油超過100:1,煤10:1,飛機5:1,海運2:1,勞動力5:1,總比例為10:1。實力如此懸殊,縱有“大和魂”也決不可能取勝。

因此,近衛內閣一面試圖恢復談判,一面進行全面的戰爭準備。8月7日,近衛提出了與羅斯福本人直接會談的要求,但遭到婉拒。9月3日上午,在宮內省召開的大本營和政府聯合會議上,海軍軍令部部長永野修身提出:“日本各方面的物資都在減少,而敵方的力量卻在漸漸地增強。再過些時候,日本會越來越軟弱,以至於難於支撐下去……我們唯一的出路只有加速前進。”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缺少石油趴窩的軍車

作為一個從明治維新以來,把侵略擴張作為強國之路和立國根本的國家,日本在傳統軍國主義文化薰陶培養的政客軍閥甚至包括天皇,從來沒有把侵略所得吐出的習慣,日本的裕仁天皇甚至對:1895年的英美俄列強逼迫日本歸還侵佔中國的遼東半島舊事耿耿於懷。今天面對美國抑制日本侵略擴張的藪笱沽Γ 由隙 涎欠岣壞氖 妥試矗 藪蟮氖諧。嘍員∪醯撓⒚讕 鋁α浚 際谷氈敬瓜延 謾U 鋈氈就持渭 逡丫 ナ鷳氳睦碇牽 壓 頤褡宓奈蠢春兔 思耐性陬 呦展倫⒁恢郎稀?對美戰爭已經迫在眉睫,如何制定周密的軍事戰略戰術就落到了日本當時屈指可數的軍事精英山本五十六大將身上。

早在1940年春季,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就開始策劃這次瘋狂而幾乎是愚蠢的賭博。他是日本海軍大將中最大膽、最有創見和最有爭議的人物。

二十年代,他曾在美國度過四年多時間,最初在哈佛大學學習,後來任駐華盛頓的海軍代表兼武官。以美國通自詡,他認識到美國資源豐富,日本資源貧乏.甚至在制定他的珍珠港計劃時,山本依然對日本與美國交戰的整個想法表示懷疑,他認為這場戰爭畢竟過於冒險,極有可能是失算的。他是那些贊成在1940年12月說,對於“美國經濟壓力”的抱怨不禁“使我想到一個學童漫無目標的行為,他只有一時的需求或衝動,而無貫徹始終的動機”。他鄙視極端民族主義者和武力外交論者,嘲笑他們“紙上談兵”和異想天開,對戰爭所意味的真正代價和犧牲不甚了了。

此外,石油因素也使山本心情沉重。他對日本的海軍和石油劣勢有其特殊的理解和敏感。他在新渴縣長大,那是日本國內少量產油的地區之一,他的家鄉長岡鎮擁有幾百家生產燈油的小工廠。山本的旅美生活使他深信,動力燃料正在從煤炭轉向石油,空中力量將掌握未來,即使對海軍來說也是如此。作為聯合艦隊司令官,他敏銳地意識到日本的石油劣勢,因而堅持將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海軍的訓練限制在其近海水域,其理由就是要節省石油。他對日本的石油問題非常關注,甚至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度,竟然出資贊助一個聲稱能把水變成石油的騙子“科學家”進行試驗。

但是,儘管疑慮重重,山本仍是一名徹頭徹尾的狂熱民族主義者,他效忠天皇和祖國。他相信日本人是高人一等的民族,在亞洲負有特殊使命。他要克盡其職。他宣稱:“毫無疑問,對美國作戰猶如對全世界作戰。但決定業已作出。我將全力以赴。我一定會戰死。”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時間),日本未經宣戰,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當日,日本在2個小時內出動350餘架飛機突然襲擊夏威夷珍珠港的美軍基地,炸沉炸傷美軍艦艇40餘艘,炸燬飛機20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被擊中沉沒,艦上1177名將士全部殉難。

日本海、空軍採用慣用手法,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同時轟炸威克島、關島、馬尼拉、新加坡、香港等地。日本天皇(裕仁)發表宣戰詔書。美、英、加拿大、荷蘭、東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法國等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石油下的戰爭

1941年12月英屬東印度婆羅洲的巴釐巴板,已經是個宏偉壯麗的石油港口。在20世紀初,巴釐巴板還是地圖上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石油大亨馬庫斯。塞繆爾命令在當地叢林中拓建了一家煉油綜合企業。在以後的四十多年間,似乎塞繆爾看似荒誕而冒險的夢想之事不僅為該島創建了生產石油的一個大型煉油中心,而且也已成為皇家荷蘭/殼牌集團的巨大寶藏和世界石油工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41年1 月中旬,隨著日軍的日益逼近,外圍油田的工作人員開始像在東印度的其他地方那樣,破壞油井。他們取出鑽桿,把它們切斷,再塞入井內,同時盡其可能著手毀 壞水泵、測杆、螺栓、螺母和鑽頭。此外,他們還在每口油井上安置一罐炸藥。油井被炸燬。工作人員從產量最低的油井開始,但最終炸燬了所有油井。

與此同時,對於破壞巴釐巴板煉油綜合企業的早期措施也已在實施。蒸餾器和鍋爐被開啟後乾燒,直到燒燬為止。沒有人知道這要花多少時間。但在三十小時後,蒸餾器相繼破裂。正月20日,煉油廠得知他們一直害怕聽到的消息:一支日本艦隊出現在距離當地只有二十四小時行程的海面上。日本人通過兩名被俘的荷蘭人送來一份最後通碟:要麼立即投降,要麼一切通過武力解決。一名派駐煉油廠的軍官下令開始爆破。

隨著可怕的爆炸聲,捲起一股猛烈的颶風。當這股石油匯成的火海傾注下山,流向其他油罐時,油罐場變成了一座地獄般的火焰山。東印度的其他地方,也像巴釐巴板那樣,預先對石油設施進行破壞。但這似乎僅能使橫掃東南亞和太平洋的日本人稍稍感到一些不便而已。到1942年3 月中旬,日本完全控制了東印度。隨後的幾次徵眼,意味著日本僅在三個月內就奪取了東南亞的所有豐饒資源——尤其是它為之而戰的石油。然而,日本的戰爭機器仍在向前轉動。

"

石油!石油!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實力名列世界第三,並擁有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其鎮國之寶的戰列艦大和只能以單程的油料進行自殺式衝擊。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喜歡開一個苦澀玩笑:“為了石油去打仗,卻又因為沒有了石油而敗戰” 。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二戰前美國油田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20世紀重要技術進步,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樣,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 。

英國第二海軍大臣約翰?費希爾1903年在樸次茅斯港進行了首次以石油為燃料的試驗。1910年,在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督促下,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由此產生的新型“快速分艦隊”可以勝過當時出現的任何德國艦隊。說句題外話:丘吉爾這位影響了20世紀世界走向的英國政治家,是個糟糕不過的戰略家,但是對於技術問題卻獨具慧眼,在20世紀日益保守僵化的英國當權者中這是罕見的。他不僅對海軍艦船的燃料石油化功不可沒,不久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是丘吉爾發現了“坦克”這種能夠把士兵從煉獄般煎熬的塹壕戰爭中解脫出來的戰鬥 利器!從而徹底改變了未來陸地戰爭的形態與模式。

過去,軍艦在加煤時至少要動員全艦1/4的人力,燃料用盡的時候還要動用許多人力、甚至包括槍炮手來剷煤,把煤炭從偏遠的煤艙搬運到離鍋爐較近的煤艙,由此引起的緊張 、勞累和不適很可能在作戰的重要時刻影響軍艦的戰鬥力。而改用重油做燃料的話就完全 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司爐工。1912年到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完全以石油為燃料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使用石油燃料始於1905年的“薩摩”級戰列艦,當時石油還只是噴入燃煤鍋爐的助燃劑。之後建造的“金剛”級、“扶桑”級和“伊勢”級在下水時仍然裝有燃煤鍋爐。1913年到1916年設計的“長門”級戰列艦開始搭載重油專燒鍋爐,此後日本海軍建造的主力艦均以重油為主要燃料。

對於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及海軍強國來說,使用石油替代煤炭的唯一重大困難是如何從國外得到大量的石油供應。對於英國來說,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在婆羅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 在波斯的油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對日本來說,其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的供應了。

根據日本石油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調查,把殖民地也包括在內的話,日本的石油礦區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石油在日本的領土上到處都有。但是,具備工業開採 價值的,就只有本州島西北部秋田、新瀉一帶 ,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樺太島 的南部和臺灣島的中央山脈地區也發現過石油的蹤跡。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產情況是:北海道出產了7500噸,臺灣生產3.2萬噸,北樺太石油租借地生產19.3萬噸,本州當年的石油產量是22.6萬噸,合計為45.9萬噸。

與外國相比,這樣的開採規模自然難以獲利,因此日本的石油公司是靠政府的補助勉強維持著。許多礦井的深度無法超過500米,直到1930年日本從美國引進了加利福尼亞式的深井技術,方可鑽探1500米至2000米深的油井,但是沒有將其用在石油勘探領域裡。要知道,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油層深度普遍在1500米以下,因此這是日本石油會社雖然在安達地區進行了勘測,卻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12311.7萬噸,蘇聯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婆羅洲673.6萬噸,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647.8萬噸,中東(伊拉克北部和波斯)615.8萬噸。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壟斷了世界石油生產的絕大部分,而剩下的主要石油產地,在日本手邊的,就只有婆羅洲 的油田了。

就石油提煉工業而言,1913年時日本的成品油完全依靠進口,至1920年,原有的進口比例已佔石油製品的50%,到1930年時原油佔70%。當年日本的煉油能力是一年精煉60萬噸 原油,實際生產了30萬噸。作為對比,日本的年石油消費量是170萬噸到180萬噸,其中海軍用油為35萬到40萬噸。當時日本的石油消費結構是,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佔總需求量的26%、並且還呈增長趨勢,商船佔26%,漁船佔13%,汽車和飛機佔13%,鐵路及工廠佔15%,家庭照明和取暖佔7%。

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日本的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於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的進口石油。英荷合資的皇家殼牌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太陽”公司、 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的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 公司”掌握了日本國內60%的市場,其餘的市場份額由大約30家日本公司掌握,它們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油田進口石油。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1931年,日本政府開始謀求對石油工業建立控制權,為其自身的需要服務。其解決方法向三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在國外購買油田或獲得租借地;其二是南滿油頁岩的利用;其三是撫順的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開發。

購買油田的問題對於日本意義不大,因為當時的優質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軍部門手裡,日本能買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國已經開採過的廢油田。在蘇聯,由於當年日本曾採取強硬的讓予政策,以作為撤兵西伯利亞的條件,因此換來了北樺太島的石油開採權和鄂霍茨克海的漁業權,根據估算,北樺太島的石油年產量最高可以達25萬噸到30萬噸。

當時中國撫順的露天煤礦擁有斜度30度左右,厚度達300米的優質煤層,這個煤層上覆蓋著厚度大約200米的油頁岩層。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撫順煤礦調查時發現,從高處滾落下來的油頁岩石塊,有時在落下的過程中就因摩擦而燃起了大火,從而推測其中含有大量 的油質。1921年初,滿鐵中央實驗所開始研究撫順煤礦油頁岩的開發。日本海軍省從滿鐵那裡獲得報告後很感興趣,因此從1925年起也對撫順油頁岩進行研究。

日本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撫順油頁岩的品質優劣不一,含油率從0.8%到40%,平均為6%。其儲量,在500米以下者推算為12億噸,100米以下者為24億噸,8000米以下者為48億噸。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預測,近期可以開採的數量約2億噸,可提煉1200萬噸的石油。

滿鐵總部看到海軍的報告後,立即決定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頁岩油的試驗,派木村忠雄 、長谷川清二等人帶著大量試料前往油頁岩工業發達的英國和愛沙尼亞。當時油頁岩煉油分為英國的外熱式乾餾法 和愛沙尼亞的內熱式乾餾法 。由於撫順油頁岩的含油量低,需要隨時投放大量頁岩,因此決定採取愛沙尼亞的內熱式加工。

1929年12月30日,撫順頁岩油加工廠落成,以日產4000噸的規模開工了,隨即被列為“國防工業”。為確保石油資源而絞盡腦汁的日本海軍立即與其簽下合同,購買其生產的全部重油。經過檢驗,撫順頁岩油也達到了海軍要求的質量。但是,在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後,卻出現了問題。使用內熱法本來是為了能大量投入頁岩,以多出油,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要助長頁岩的乾餾燃燒,就要鼓入大量空氣,這樣一來,空氣中的雜質也隨之而入。不久之後,海軍德山燃料研究所就抱怨說入庫的重油不適於用作艦艇燃料。海軍用頁岩油代替石油重油來開動艦艇,但燃油器的噴嘴常常被渣滓堵塞,因此很氣憤。已成為撫順油頁岩廠負責人的長谷川清二因此引咎自殺。

-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撫順工廠燃料課長阿部良之助終於發現,用濃度36%的硫酸沖洗頁岩油,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精製成品油,但為此產量將下降10%。當他把這一結果上報的時候,卻遭到了申斥:“產量減少10%,那不就是說50萬噸重油要減少5萬噸嗎?”撫順工廠後來採用了煉油工業中的熱風氧化法,但石油中的雜質加熱後更容易沉澱,這是石油化學的基本常識,因此這種方法當然不會成功。當撫順工廠的領導人最終同意採用阿部的酸洗法時,已經是日本即將戰敗的1943年了。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的“血液”石油

阿部良之助的主要研究方向並不是頁岩油的提純,而是煤炭液化。這一工藝最先於1913年由德國的貝吉烏斯(Friedrich Bergius)試驗成功,方法是對煤粉進行氫化處理。到1921年時,德國的煤液化工藝已經達到可以進行工業生產的規模。1927年,法本化學公司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Leuna)建立了龐大的合成燃料工廠。日本自不必說,英國也是很早就把煤的液化列為國防工業,視作軍事祕密。即使德國也不會公開這方面的情報,日本曾向洛伊納工廠派出30人去考察技術,結果回來提出的考察報告,30人竟是30個樣。

撫順工廠最初採用的燃料合成辦法是,將撫順煤和焦油以1:1的比例混在一起,以氧化鐵作催化劑,在100個大氣壓的氫氣下加熱到450攝氏度。其遵循的原理是,煤和石油相比,煤的氧多氫少,加高壓之後加氫,氧就以水的形式流出。可是,原理歸原理,實際又是另一回事。這種做法失敗後,阿部注意到煤液化的最初反應不是加氫,而是先把煤這個大聚合體加以分解,於是把研究工作轉到用以分解聚合體的催化劑上,最後找到了硫化鐵。其次,為了防止煤在粉粹過程中接觸空氣而氧化,於是採取在水中粉碎的方法,可是這樣做出來的煤粉是膠泥狀的。阿部一籌莫展,直到有一天看到油頁岩廠出來的含焦油廢水和煤礦區流出的含煤廢水混合之後變成乾淨的泥水,才受到啟發,在水中加入低溫焦油,這樣就提取出了煤粉。

就這樣,日本的煤炭液化工業也取得了進展。1937年5月4日,海軍德山燃料廠決定採取阿部方式生產合成燃料,由滿鐵出資1800萬日元建設新廠。1939年7月21日,煤炭液化作業成功,生產出日本的第一批煤液化油。不過其產量少得可憐,只裝滿了3個玻璃瓶,其中一瓶獻給了皇宮,另一瓶送給伊勢神宮,第三瓶贈給了阿部的母校北海道的輕臼小學校。

日本最大的經濟情報組織滿鐵調查部後來起草了一份報告,名為“東亞的石油與人造石油問題”,其調子低沉。不斷提出警告說,日本的能源前景並不光明,人造石油工業“也不是到了日本需要大量石油之日,只要一抓,倉促之間就能生產出幾百萬噸的程度”,因此“從現在起就要必須結合形勢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石油戰略進行研究。

從30年代的技術水平來看,即使撫順油頁岩和合成燃料工業全部發動,一年的石油產量也不會超過10萬噸。加上本土和北樺太的石油產量,估計日本的石油生產能力最高可以達到每年67噸。日本海軍在1931年做過保守的預測,推斷此後5年內,日本國內的石油需求量最低可以壓到每年250萬噸;但即使這樣,還有每年183萬噸的巨大缺口,需要通過從國外獲得石油來彌補。

在和平時期日本可以依賴從英美荷三國的進口,但一旦日本與美國因中國問題而發生戰爭,則這個來源將立即中斷。為此日本海軍必須時刻準備,出兵南下奪取婆羅洲油田。日本在1939年與蘇聯在諾門坎的衝突中嚴重失利,認識到了日蘇陸軍裝備的巨大差距,北進的計劃受挫,逐漸束之高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是真正為日本開啟了向孤注一擲自殺式太平洋戰爭的災難之門。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侵略成性的日本與遠在歐洲的新興擴張集團德意結盟,作起瓜分世界的迷夢,可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德意與日本在軍事上無法直接支援策應,只能各自為戰。利令智昏成為軸心小夥伴,使日本置身為太平洋地區的英美眼裡的潛在對手。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戰爭打的就是石油

日本的肆無忌憚,死心塌參加三國軸心。將一直對日姑息的美國逼到了忍無可忍的境地,美國已經清醒意識到日本已不甘心做自己維持亞洲秩序的助手,而妄圖取而代之。在此之前,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仍很嚴重,剛剛接受1940年大選提名的羅斯福必須顧及《中立法》的約束,只能被動地對日本的挑釁行為作出迴應。7月26日,美國把航空汽油、高熔點廢鋼鐵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單,但日本仍可以獲得普通汽油和廢鋼鐵。但在進入8月以後,即使是最遲鈍的觀察家也看出了日本必將死心塌倒向軸心國。9月12日,就連一貫以親日和主張緩和著稱的格魯大使向華盛頓拍發了一份主張對日製裁的“綠燈”電報,這位總統的哈佛同學在電報中指出,對日本的安撫或抗議已經無濟於事了,即使僅僅為了維持太平洋現狀和美國的安全,也應該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並且“越快越好”。按照新任陸軍部長史汀生的說法,“對付日本唯一的辦法,就是什麼也不給它”。40年9月26日,美國宣佈對日本禁運廢金屬。

美國在40年9月進出口銀行再度向中國發放價值2500萬美元的鎢砂貸款。就在日本備戰同時,美國也在迅速轉變政策。41年4月25日,財政部批准為中國提供5000萬美元平準基金貸款;5月6日,羅斯福宣佈中國為租借法案受援國。同時,財政部長摩根索、內政部長兼國防石油管理局局長伊克斯等強硬派紛紛遊說總統徹底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

在這場較量中,美日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的底線。對於美國方面而言,在廢鋼禁運開始之後,石油禁運已經是可以打出的最後一張牌。禁運幾乎就意味著戰爭,因此這張牌必須抓在自己手裡,而不可如賭博般輕易打出來。在此之前,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對中國政府的抗戰進行支持。而日本在發現英國竟然沒有迅速潰敗後,心理上已經大感意外。討好蘇聯也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斯大林只願意談中立條約,而且向日本索要北庫頁島的石油和煤炭開採權,這當然是日本不能接受的。

參謀本部正式決定放棄1941年內北進的計劃。日本開始集中全力準備南進了。7月24日,日軍強行開進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羅斯福緊急召見野村,提出嚴正警告,要求迅速恢復印度支那中立,但日方反應冷淡。兩天後,美國政府宣佈凍結日本政府和公民在美國的全部財產共計1.3億美元,英國和荷蘭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7月28日,荷蘭宣佈停止履行《日荷石油協定》。8月1日,斟酌再三後的羅斯福批准了由副國務卿韋爾斯提出的對日石油出口管制令:自即日起,除對一些低標號汽油、原油和潤滑油頒發特許證外,終止對日本的一切石油出口。而且由於美國政府各部門拒絕日本方面為低標號限量汽油提出的特許證申請,事實上導致了美國對日本的全面石油禁運。支持日本進行戰爭的工業血液終於被徹底切斷了。長期以來一直抱有賭徒心理、以國運為賭注進行政治冒險的那幫日本政客,這次終於看到了押寶失敗、腳下大地斷裂、地獄之門敞開的恐怖景象。

截至1941年7月底美國實行對日石油禁運時為止,日軍汽油日消耗量約為1萬多噸,年消耗量近500萬噸,而當時全國(包括佔領區)石油儲備僅為800萬噸。美國的石油禁運事實上把自己和日本都推到了一個或戰或和的十字路口。剛剛從美國回來的巖畔估計,日美軍事潛力之比,鋼鐵為20:1,石油超過100:1,煤10:1,飛機5:1,海運2:1,勞動力5:1,總比例為10:1。實力如此懸殊,縱有“大和魂”也決不可能取勝。

因此,近衛內閣一面試圖恢復談判,一面進行全面的戰爭準備。8月7日,近衛提出了與羅斯福本人直接會談的要求,但遭到婉拒。9月3日上午,在宮內省召開的大本營和政府聯合會議上,海軍軍令部部長永野修身提出:“日本各方面的物資都在減少,而敵方的力量卻在漸漸地增強。再過些時候,日本會越來越軟弱,以至於難於支撐下去……我們唯一的出路只有加速前進。”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缺少石油趴窩的軍車

作為一個從明治維新以來,把侵略擴張作為強國之路和立國根本的國家,日本在傳統軍國主義文化薰陶培養的政客軍閥甚至包括天皇,從來沒有把侵略所得吐出的習慣,日本的裕仁天皇甚至對:1895年的英美俄列強逼迫日本歸還侵佔中國的遼東半島舊事耿耿於懷。今天面對美國抑制日本侵略擴張的藪笱沽Γ 由隙 涎欠岣壞氖 妥試矗 藪蟮氖諧。嘍員∪醯撓⒚讕 鋁α浚 際谷氈敬瓜延 謾U 鋈氈就持渭 逡丫 ナ鷳氳睦碇牽 壓 頤褡宓奈蠢春兔 思耐性陬 呦展倫⒁恢郎稀?對美戰爭已經迫在眉睫,如何制定周密的軍事戰略戰術就落到了日本當時屈指可數的軍事精英山本五十六大將身上。

早在1940年春季,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就開始策劃這次瘋狂而幾乎是愚蠢的賭博。他是日本海軍大將中最大膽、最有創見和最有爭議的人物。

二十年代,他曾在美國度過四年多時間,最初在哈佛大學學習,後來任駐華盛頓的海軍代表兼武官。以美國通自詡,他認識到美國資源豐富,日本資源貧乏.甚至在制定他的珍珠港計劃時,山本依然對日本與美國交戰的整個想法表示懷疑,他認為這場戰爭畢竟過於冒險,極有可能是失算的。他是那些贊成在1940年12月說,對於“美國經濟壓力”的抱怨不禁“使我想到一個學童漫無目標的行為,他只有一時的需求或衝動,而無貫徹始終的動機”。他鄙視極端民族主義者和武力外交論者,嘲笑他們“紙上談兵”和異想天開,對戰爭所意味的真正代價和犧牲不甚了了。

此外,石油因素也使山本心情沉重。他對日本的海軍和石油劣勢有其特殊的理解和敏感。他在新渴縣長大,那是日本國內少量產油的地區之一,他的家鄉長岡鎮擁有幾百家生產燈油的小工廠。山本的旅美生活使他深信,動力燃料正在從煤炭轉向石油,空中力量將掌握未來,即使對海軍來說也是如此。作為聯合艦隊司令官,他敏銳地意識到日本的石油劣勢,因而堅持將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海軍的訓練限制在其近海水域,其理由就是要節省石油。他對日本的石油問題非常關注,甚至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度,竟然出資贊助一個聲稱能把水變成石油的騙子“科學家”進行試驗。

但是,儘管疑慮重重,山本仍是一名徹頭徹尾的狂熱民族主義者,他效忠天皇和祖國。他相信日本人是高人一等的民族,在亞洲負有特殊使命。他要克盡其職。他宣稱:“毫無疑問,對美國作戰猶如對全世界作戰。但決定業已作出。我將全力以赴。我一定會戰死。”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時間),日本未經宣戰,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當日,日本在2個小時內出動350餘架飛機突然襲擊夏威夷珍珠港的美軍基地,炸沉炸傷美軍艦艇40餘艘,炸燬飛機20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被擊中沉沒,艦上1177名將士全部殉難。

日本海、空軍採用慣用手法,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同時轟炸威克島、關島、馬尼拉、新加坡、香港等地。日本天皇(裕仁)發表宣戰詔書。美、英、加拿大、荷蘭、東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法國等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石油下的戰爭

1941年12月英屬東印度婆羅洲的巴釐巴板,已經是個宏偉壯麗的石油港口。在20世紀初,巴釐巴板還是地圖上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石油大亨馬庫斯。塞繆爾命令在當地叢林中拓建了一家煉油綜合企業。在以後的四十多年間,似乎塞繆爾看似荒誕而冒險的夢想之事不僅為該島創建了生產石油的一個大型煉油中心,而且也已成為皇家荷蘭/殼牌集團的巨大寶藏和世界石油工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41年1 月中旬,隨著日軍的日益逼近,外圍油田的工作人員開始像在東印度的其他地方那樣,破壞油井。他們取出鑽桿,把它們切斷,再塞入井內,同時盡其可能著手毀 壞水泵、測杆、螺栓、螺母和鑽頭。此外,他們還在每口油井上安置一罐炸藥。油井被炸燬。工作人員從產量最低的油井開始,但最終炸燬了所有油井。

與此同時,對於破壞巴釐巴板煉油綜合企業的早期措施也已在實施。蒸餾器和鍋爐被開啟後乾燒,直到燒燬為止。沒有人知道這要花多少時間。但在三十小時後,蒸餾器相繼破裂。正月20日,煉油廠得知他們一直害怕聽到的消息:一支日本艦隊出現在距離當地只有二十四小時行程的海面上。日本人通過兩名被俘的荷蘭人送來一份最後通碟:要麼立即投降,要麼一切通過武力解決。一名派駐煉油廠的軍官下令開始爆破。

隨著可怕的爆炸聲,捲起一股猛烈的颶風。當這股石油匯成的火海傾注下山,流向其他油罐時,油罐場變成了一座地獄般的火焰山。東印度的其他地方,也像巴釐巴板那樣,預先對石油設施進行破壞。但這似乎僅能使橫掃東南亞和太平洋的日本人稍稍感到一些不便而已。到1942年3 月中旬,日本完全控制了東印度。隨後的幾次徵眼,意味著日本僅在三個月內就奪取了東南亞的所有豐饒資源——尤其是它為之而戰的石油。然而,日本的戰爭機器仍在向前轉動。

二戰懸掛日本頭上的利劍:不歸路——日本海軍燃料血淚史 (上)

石油的重要性

在東京,東條首相炫耀說:攻陷香港花了十八天,攻陷馬尼拉二十六天,攻陷新加坡七十天。一種“勝利狂熱”遍市全國。在1942年上半年,驚人的軍事勝利使股票市場突然興旺,行情猛漲,以致政府不得不進行干預,迫使股市下跌。有人說,這個國家已“陶醉在勝利之中”。只有少數人提出警告說,次日的黎明終將來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