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褚遂良的楷書被很多人學習,其中練得最多的莫過於《雁塔聖教序》。

《雁塔聖教序》又稱《慈恩寺聖教序》,是褚體成熟期的代表作。

原碑現在西安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塔底,一共有兩塊碑,分別立在塔門東、西龕(kān),碑文書寫方向互相左右對稱。

西龕為上碑,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碑文21行,行42字,由右而左寫刻。

東龕為下碑,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唐高宗李治撰文,碑文20行,行40字,由左而右寫刻。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大雁塔玄奘塑像

各位看到“大唐三藏”四個字想到什麼了?

沒錯!就是《西遊記》裡面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

玄奘從天竺取經回到長安,寫出了10萬多字的《大唐西域記》,還譯出了1000多卷經書、經論。

為了表彰玄奘對大唐統御西域和佛教傳播的貢獻,唐太宗親自撰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皇太子李治也受此感染,寫了《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

文章是寫了,但就沒立碑。

直到652年,這時李治已經繼位(唐高宗),他聽從了玄奘的建議,在大慈恩寺建起了大雁塔。

塔建好了,李治想起來自己年輕時還寫過《聖教序記》呢。這麼重要的文章怎麼能不立碑呢?這碑文又由誰來寫才好呢?

李治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褚遂良最合適。

這時候褚遂良已經58歲了。

而且他當時是被調到了同州(今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作為先帝(唐太宗)指定的託孤大臣,先是被貶,現在又只是因為要寫碑才被召還中央,褚大人心裡自然是很不爽的。

但皇帝下的任務還是得完成啊。

於是褚遂良帶著情緒寫下了《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

由於人很不爽,所以褚遂良在寫的時候總感覺自己寫得不到位,所以改了又改。

(還有一種說法是之前唐太宗在位時褚遂良就寫過一版,只不過當時為了投太宗所好帶有行書筆法,唐高宗再叫寫的時候態度要端正,所以把一些行書筆法的字改成了規規矩矩的正楷。)

沒想到刻石匠也是個老實人,問也沒問,照樣把修改的痕跡也刻到碑上了。

——這個小祕密一直都沒被人發現,直到1999年日本學者荒金治、荒金大琳潛心研究後,發表了《雁塔聖教序にす關ゐ記錄(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相關記錄)》,這才被世人所知。

而且據荒金治說,這個祕密在日本大正時期(1912年—1926年)就被書法家比田井天來與松田南溟發現了,只不過他們沒機會來中國做進一步研究而已。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雁塔聖教序》是653年刻成的,一直就留在大雁塔塔底,可1340多年來,我們那麼多的書法家、書法研究者們居然都對“改筆”的痕跡熟視無睹——我是該稱讚日本人的細心呢,還是該自省我們的疏忽大意呢?

我之前吐槽國內書法研究成果不多有人還在罵我,可現在這臉,打得疼不?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雁塔聖教序》宋拓本


本文為《趣說漢字書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鐘,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藝術素養。請加關注,看之前文章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繫。

這塊碑在國內立了1千多年,卻只有2個日本人發現了它的祕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