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慘烈的二戰,是一次人性與科技的修羅場。為了贏得最終的勝利,各國都將當時頂尖的技術與人才運用在了軍事之上。對於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日本而言,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在二戰時期,他們就為了一己私慾發動侵略戰爭。為了佔據西太平洋的主動權,甚至不惜挑戰美國。

當局勢漸漸轉為被動之後,日本人又搬出了神風敢死隊、"迴天"魚雷這些毫無人性的手段,以期挽回顏面。不過,在這些表象的背後,還有一個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計劃。它可謂是軍國主義與科技最瘋狂的結合。倘若成功,即便不能扭轉局勢,也會令現代世界滿目瘡痍。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迴天"魚雷展覽品

不過對於正義而言,結果是幸運的。1945年8月,美國於廣島和長崎上空投下了日本人最想要的那個武器——原子彈。因這次空襲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威懾力,從而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回到主題上,今天所要講述的,正是日軍在二戰時期進行的核武器計劃。

由於國內資源匱乏的原因,日本人很早就知道跟其他國家學習先進的知識與技能。早在唐代,就有遣唐使到大陸學習的記載。明治維新後,日本又開始向歐洲國家學習近代科學技術。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的物理學家們就紛紛去歐洲留學訪問。在批學者中,有人為日本打下了原子理論基礎,並培養出了日後的本土核物理學家。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原子彈"小男孩"

1938年12月,德國物理學家率先發現了鈾原子中的原子核裂變現象。次年,英美法等國家的科學家也證實了這一現象。與此同時,各國的物理學家們也發現了這一現象所蘊藏的巨大軍事潛力。1940年,以美國為潛在敵人的日軍也開始著手計劃原子彈的開發。當時,日本陸軍航空兵的長安田武雄將軍懷疑美國已經在祕密研製原子彈。為了能夠力壓這個對手,他下令鈴木辰三郎中校組織團隊研發原子彈。

次年5月,東條英機正式批准日本陸軍航空兵研發原子彈。這一任務交由近代日本物理之父仁科芳雄,以及東京物化所負責。1942年中途島慘敗,日本海軍也動起研發原子彈的念頭。總所周知,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與海軍是互相扯皮的。在研發如此機密的武器上,二者依舊各自顧各自。在海軍這邊,由司令部直接出面,聯繫京都帝國大學的荒勝文策教授組建團隊。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中途島戰役中的美軍SBD無畏式戰機

要知道,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真正起步是在1942年。而日本早在與美國開戰前就決定研發核彈了,那麼為何一直進展緩慢呢?這主要歸因於原料不足。無論是陸軍的研究團隊也好,海軍的研究團隊也罷,都無法獲得足夠量的鈾礦石進行研究。

在搜遍了佔領地卻一無所獲後,日軍決定救助於德國。納粹德國這邊於1939年便開始了核武器的研發。面對盟友的求助,德軍欣然應允提供一噸鈾礦石,不過提了個要求:以黃金支付,自己來取貨。還好,日軍派出去取貨的兩艘潛艇被盟軍攔截。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曾在二戰期間服役過的一艘日軍潛艇——U995

待至1945年,作困獸之鬥的日軍再一次求助德國。這一次,德軍自己派潛艇運輸560公斤的核子原料前往日本。不過幸運之神再一次眷顧了盟軍:這艘潛艇還沒到達日本的時候,德國就投降了。艦長決定向盟軍投降,艦上的核原料被盟軍截獲後,立即運往美國橡樹嶺基地。在後來製造出的三顆原子彈中,指不定哪一顆的原材料裡,就包含了這批戰利品。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二戰時期德國所用的U型潛艇

回看日本本土。自1944年起,日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喪心病狂的軍部高層要求科學家們儘快完成原子彈。為了加速製造速度,還連續撥款。1945年,日本原子彈研製計劃依舊緩慢。

而此時,美軍開始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並且準備登陸作戰。在當年4月的東京轟炸中,東京物化所的實驗室和重要儀器設備都被毀掉了。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執行戰略轟炸的B-29飛機編隊

迫於無奈,軍隊命令研究團隊在大阪帝國大學的一個臨時試驗所,繼續先前的計劃。1945年夏天,計劃停滯不前,軍部準備著"一億玉碎"的瘋狂計劃。在大洋彼岸,美國的原子彈研製卻有了突破性進展。7月16日,原子彈試爆成功。8月6日,美國將第一顆實戰用原子彈投在了日本廣島上空。一聲巨大聲響後,廣島化成廢墟。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隨後,仁科芳雄馬上帶人到實地檢測。分析結果印證了他之前的猜測:美軍已經研發了原子彈。向軍部報告後,他接到了在六個月內造出原子彈的指令。對喪心病狂的日軍而言,只要成功,就可以扭轉局勢。同時,所有的日本物理學家都被集中在長野縣的一處山洞中參與研製。可在三天後,美軍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仁科芳雄受命再次前去檢測。

這一次,遠超他的預料。因為這顆原子彈是以鈈為原料,其威力比先前的那顆更強。而這個技術,日本完全不具備。這也意味著日本已經無力迴天了。既然美軍已經打到家門口,繼續進行研製也沒有意義了。

二戰時日本有一項祕密研究,如果成功,戰爭結果或許會更加慘烈

▲執行原子彈投放任務的B-29

同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也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標誌。登陸後,美軍為了徹底斷絕該計劃,將所能找到的核實驗室悉數毀壞。日本的命運,早在開戰前就只能如此了。除了缺少原材料,還有就是綜合國力的差距。

當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時候,共計投入20億美元、組織了13萬人的團隊,耗時3年才完成研發。而日軍這邊,投入不過260多萬日元,僅有兩個團隊幾百號人。而且,這幫有留學經歷的科學家根本沒有這個念頭。那兩個團隊的領頭人打著研發武器的旗號,蒐羅物理人才,避免他們像德國同行一樣被送上戰場。

對於這幫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來說,日本的戰敗早已經是註定的了。

參考資料:

《 二戰期間日本帝國軍隊祕密研製原子彈計劃述論》·江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