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禁肉令後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禁令,不吃馬牛狗猴雞。禁肉令的實施細則是這樣解釋的:牛耕田,馬馱貨,狗值夜更,雞打晨鳴,都是農耕生活不可缺少的夥伴。除此之外,魚蝦,野生動物,包括兔子都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吃。

——禁肉時期的日本人飯食很簡單。譬如江戶時代,都我國明清時候了,日本人吃飯還就是一碗米飯,加點味噌湯,再不就是放點醬油,一年到頭就這樣。有錢的貴族武士,至多加條烤秋刀魚。就是有名的德川家族,偶爾吃頓茄子都算改善伙食打牙祭。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禁肉令後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禁令,不吃馬牛狗猴雞。禁肉令的實施細則是這樣解釋的:牛耕田,馬馱貨,狗值夜更,雞打晨鳴,都是農耕生活不可缺少的夥伴。除此之外,魚蝦,野生動物,包括兔子都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吃。

——禁肉時期的日本人飯食很簡單。譬如江戶時代,都我國明清時候了,日本人吃飯還就是一碗米飯,加點味噌湯,再不就是放點醬油,一年到頭就這樣。有錢的貴族武士,至多加條烤秋刀魚。就是有名的德川家族,偶爾吃頓茄子都算改善伙食打牙祭。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素食發展到極致。不吃肉就吃素,日本的料理的精緻優雅,似乎和古時候的落後狀態不搭,說來還是從中國學去的。宋朝時,日本有位叫做道元禪師的高僧,來到寧波的阿育王寺取經。他對寺廟的素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去後反覆琢磨,把禪理融合於素餐,最終研製出飽含佛家文化的日式素餐,叫做“精進料理”。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禁肉令後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禁令,不吃馬牛狗猴雞。禁肉令的實施細則是這樣解釋的:牛耕田,馬馱貨,狗值夜更,雞打晨鳴,都是農耕生活不可缺少的夥伴。除此之外,魚蝦,野生動物,包括兔子都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吃。

——禁肉時期的日本人飯食很簡單。譬如江戶時代,都我國明清時候了,日本人吃飯還就是一碗米飯,加點味噌湯,再不就是放點醬油,一年到頭就這樣。有錢的貴族武士,至多加條烤秋刀魚。就是有名的德川家族,偶爾吃頓茄子都算改善伙食打牙祭。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素食發展到極致。不吃肉就吃素,日本的料理的精緻優雅,似乎和古時候的落後狀態不搭,說來還是從中國學去的。宋朝時,日本有位叫做道元禪師的高僧,來到寧波的阿育王寺取經。他對寺廟的素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去後反覆琢磨,把禪理融合於素餐,最終研製出飽含佛家文化的日式素餐,叫做“精進料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一千多年不吃肉給日本人帶來了什麼

——個子越長越矮。有一組日本男人平均身高數據,似乎能說明什麼:

古墳時代(304-600年),身高163釐米;

鎌倉時代(1192-1333年),159釐米;

室町時代(1333-1467年),156.8釐米;

江戶時代(1603-1867年),157.1釐米;

明治初期(1926-年),155.3釐米。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禁肉令後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禁令,不吃馬牛狗猴雞。禁肉令的實施細則是這樣解釋的:牛耕田,馬馱貨,狗值夜更,雞打晨鳴,都是農耕生活不可缺少的夥伴。除此之外,魚蝦,野生動物,包括兔子都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吃。

——禁肉時期的日本人飯食很簡單。譬如江戶時代,都我國明清時候了,日本人吃飯還就是一碗米飯,加點味噌湯,再不就是放點醬油,一年到頭就這樣。有錢的貴族武士,至多加條烤秋刀魚。就是有名的德川家族,偶爾吃頓茄子都算改善伙食打牙祭。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素食發展到極致。不吃肉就吃素,日本的料理的精緻優雅,似乎和古時候的落後狀態不搭,說來還是從中國學去的。宋朝時,日本有位叫做道元禪師的高僧,來到寧波的阿育王寺取經。他對寺廟的素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去後反覆琢磨,把禪理融合於素餐,最終研製出飽含佛家文化的日式素餐,叫做“精進料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一千多年不吃肉給日本人帶來了什麼

——個子越長越矮。有一組日本男人平均身高數據,似乎能說明什麼:

古墳時代(304-600年),身高163釐米;

鎌倉時代(1192-1333年),159釐米;

室町時代(1333-1467年),156.8釐米;

江戶時代(1603-1867年),157.1釐米;

明治初期(1926-年),155.3釐米。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1200年的時間裡,日本人的身高不斷萎縮。文獻記載的還有經典例子,說是日本戰國時期(1467-1573)的著名戰將德川家康(1543-1616年),號稱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日本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江戶幕府”創立人,統治日本265年。他的身高只有156釐米,典型的矮個子。到了第五代的德川綱吉將軍,身高124釐米。這就不是矮個子,成侏儒級別了,可是人家照樣是威風凜凜大將軍,大日本的最高統帥。戰國三英傑之一的豐臣秀吉,身高140釐米。另一英傑織田信長,身高170釐米,就被日本歷史描述成身材魁梧的巨人英雄。

——吃素的打不贏吃肉的。日本歷史上經典的戰爭,是平安時代末期1156-1159的源平合戰,同為天皇之後的平氏和源氏大打出手,結果武士階層的源氏,打敗了公卿階層的平氏。主要原因,就是低層社會的平氏軍隊吃肉,上流社會的源氏不吃肉。這樣的事例還表現在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的戰爭,武田信玄的軍隊吃麵吃肉,身體健壯,上杉謙信本人是佛教徒,吃素,帶的軍隊體力弱於對方,老搞不贏人家。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禁肉令後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禁令,不吃馬牛狗猴雞。禁肉令的實施細則是這樣解釋的:牛耕田,馬馱貨,狗值夜更,雞打晨鳴,都是農耕生活不可缺少的夥伴。除此之外,魚蝦,野生動物,包括兔子都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吃。

——禁肉時期的日本人飯食很簡單。譬如江戶時代,都我國明清時候了,日本人吃飯還就是一碗米飯,加點味噌湯,再不就是放點醬油,一年到頭就這樣。有錢的貴族武士,至多加條烤秋刀魚。就是有名的德川家族,偶爾吃頓茄子都算改善伙食打牙祭。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素食發展到極致。不吃肉就吃素,日本的料理的精緻優雅,似乎和古時候的落後狀態不搭,說來還是從中國學去的。宋朝時,日本有位叫做道元禪師的高僧,來到寧波的阿育王寺取經。他對寺廟的素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去後反覆琢磨,把禪理融合於素餐,最終研製出飽含佛家文化的日式素餐,叫做“精進料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一千多年不吃肉給日本人帶來了什麼

——個子越長越矮。有一組日本男人平均身高數據,似乎能說明什麼:

古墳時代(304-600年),身高163釐米;

鎌倉時代(1192-1333年),159釐米;

室町時代(1333-1467年),156.8釐米;

江戶時代(1603-1867年),157.1釐米;

明治初期(1926-年),155.3釐米。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1200年的時間裡,日本人的身高不斷萎縮。文獻記載的還有經典例子,說是日本戰國時期(1467-1573)的著名戰將德川家康(1543-1616年),號稱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日本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江戶幕府”創立人,統治日本265年。他的身高只有156釐米,典型的矮個子。到了第五代的德川綱吉將軍,身高124釐米。這就不是矮個子,成侏儒級別了,可是人家照樣是威風凜凜大將軍,大日本的最高統帥。戰國三英傑之一的豐臣秀吉,身高140釐米。另一英傑織田信長,身高170釐米,就被日本歷史描述成身材魁梧的巨人英雄。

——吃素的打不贏吃肉的。日本歷史上經典的戰爭,是平安時代末期1156-1159的源平合戰,同為天皇之後的平氏和源氏大打出手,結果武士階層的源氏,打敗了公卿階層的平氏。主要原因,就是低層社會的平氏軍隊吃肉,上流社會的源氏不吃肉。這樣的事例還表現在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的戰爭,武田信玄的軍隊吃麵吃肉,身體健壯,上杉謙信本人是佛教徒,吃素,帶的軍隊體力弱於對方,老搞不贏人家。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開始正常飲食的日本人很快恢復了身高

——明治時代解除“禁肉令”。這時期的日本在西方工業文化影響下,接受了越來越多的外來文明,整個社會結束了封建制度,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國家要富強,焦點集中在吃不吃肉上。明治天皇相信了組團出使西方考察的結果,說是他們的文明發達是因為大吃牛肉,猛喝牛奶。於是1872年下詔解除“禁肉令”。至此,從天武天皇675年下達的禁肉令,到明治天皇1872年的解禁令,整整1197個年頭,史稱1200年。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禁肉令後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禁令,不吃馬牛狗猴雞。禁肉令的實施細則是這樣解釋的:牛耕田,馬馱貨,狗值夜更,雞打晨鳴,都是農耕生活不可缺少的夥伴。除此之外,魚蝦,野生動物,包括兔子都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吃。

——禁肉時期的日本人飯食很簡單。譬如江戶時代,都我國明清時候了,日本人吃飯還就是一碗米飯,加點味噌湯,再不就是放點醬油,一年到頭就這樣。有錢的貴族武士,至多加條烤秋刀魚。就是有名的德川家族,偶爾吃頓茄子都算改善伙食打牙祭。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素食發展到極致。不吃肉就吃素,日本的料理的精緻優雅,似乎和古時候的落後狀態不搭,說來還是從中國學去的。宋朝時,日本有位叫做道元禪師的高僧,來到寧波的阿育王寺取經。他對寺廟的素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去後反覆琢磨,把禪理融合於素餐,最終研製出飽含佛家文化的日式素餐,叫做“精進料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一千多年不吃肉給日本人帶來了什麼

——個子越長越矮。有一組日本男人平均身高數據,似乎能說明什麼:

古墳時代(304-600年),身高163釐米;

鎌倉時代(1192-1333年),159釐米;

室町時代(1333-1467年),156.8釐米;

江戶時代(1603-1867年),157.1釐米;

明治初期(1926-年),155.3釐米。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1200年的時間裡,日本人的身高不斷萎縮。文獻記載的還有經典例子,說是日本戰國時期(1467-1573)的著名戰將德川家康(1543-1616年),號稱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日本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江戶幕府”創立人,統治日本265年。他的身高只有156釐米,典型的矮個子。到了第五代的德川綱吉將軍,身高124釐米。這就不是矮個子,成侏儒級別了,可是人家照樣是威風凜凜大將軍,大日本的最高統帥。戰國三英傑之一的豐臣秀吉,身高140釐米。另一英傑織田信長,身高170釐米,就被日本歷史描述成身材魁梧的巨人英雄。

——吃素的打不贏吃肉的。日本歷史上經典的戰爭,是平安時代末期1156-1159的源平合戰,同為天皇之後的平氏和源氏大打出手,結果武士階層的源氏,打敗了公卿階層的平氏。主要原因,就是低層社會的平氏軍隊吃肉,上流社會的源氏不吃肉。這樣的事例還表現在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的戰爭,武田信玄的軍隊吃麵吃肉,身體健壯,上杉謙信本人是佛教徒,吃素,帶的軍隊體力弱於對方,老搞不贏人家。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開始正常飲食的日本人很快恢復了身高

——明治時代解除“禁肉令”。這時期的日本在西方工業文化影響下,接受了越來越多的外來文明,整個社會結束了封建制度,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國家要富強,焦點集中在吃不吃肉上。明治天皇相信了組團出使西方考察的結果,說是他們的文明發達是因為大吃牛肉,猛喝牛奶。於是1872年下詔解除“禁肉令”。至此,從天武天皇675年下達的禁肉令,到明治天皇1872年的解禁令,整整1197個年頭,史稱1200年。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崇洋之風加速了文明進程。解禁令頒佈後,為了讓全國百姓接受肉食,明治天皇帶頭示範喝牛奶,吃牛肉,通過媒體大力宣揚。天皇的影響力至高無上,全國人民像當年開始禁肉一樣熱情高漲,很快的形成社會新時尚,大家都來吃牛肉,喝牛奶。當時情形很像我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喇叭褲錄音機飛機頭,西方洋鬼子放個屁都是香的。日本人那時候的狂熱集中在三件事:吃牛肉火鍋,喝葡萄酒,公開場合飆英語。

"

本文研究的美食定義,屬於自然法則範疇,不作社會意義的引申。所以事先聲明三點:一不是地域黑。人類是平等的,不存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二不是信仰黑。宗教信仰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信仰歧視;三不是食物黑。只要是吃的都是人類需要的食物,不存在美食歧視。

人類為什麼需要吃肉

這個古老的問題,如今卻要給以重新定義,理由如下: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人類食肉的漫長曆史,證明人要吃肉。這方面無須印證,遠古的茹毛飲血,主要吃肉;先秦時期嚴明等級制,不能吃肉的百姓也少不了雞鴨魚肉;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02-549年),出現了不吃肉的群體,還很大,佔全國人口半數以上。當然是政府強令,信佛的百姓不許沾葷腥。梁武帝不僅下詔嚴令禁止,還以身作則,在家持戒。至今,很多和尚的清規戒律還都是他制定的,包括不吃肉。當時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又被後來到中國學習人類文明的日本人學了回去,導致日本全國不吃肉,並持續堅持了1200年。直到明治維新才改回了吃肉,很快才讓千年萎縮的身高長了回來,再沒人笑話“小日本”了。

——動物肉是人類獲取蛋白的必然渠道,證明人要吃肉。蛋白的存在有兩種形式,一是動物蛋白,再是植物蛋白。譬如劉安發明的豆腐,就是把大豆的蛋白提取做成美食。動物蛋白稱為“完全蛋白”,植物蛋白稱為“不完全蛋白”。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是因為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人體其實需要蛋白的氨基酸。人體一共有20種氨基酸共同支撐著生命,其中12種在體內合成,統稱做“非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存在動物肉裡,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也就是說,人必須吃肉,才能完全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只吃素就不行,儘管豆腐類素食也有豐富的蛋白,但是植物蛋白不是完全的蛋白,缺少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吃素要想健康,少不了蛋奶補充。

——素食是意志的選擇,吃肉是身體的選擇。為什麼開篇就申明瞭“三不”?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雙重性,人們稍不注意都會搞混淆。這個雙重性就是食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面部分,分析的是食物的自然屬性,但是食素卻屬於社會屬性,意識控制下的選擇。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很簡單的道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只能從動物肉裡獲取,植物蛋白裡不夠數。所以,從釋迦摩尼以來,或者說從梁武帝開始,完全吃素的人都是靠信仰和意志支撐著。一旦自然狀態甦醒,意識會改變,立馬吃肉,身體很快回到正常。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大S徐熙媛,賭咒發誓不吃肉,堅持了多少年,結果為了生孩子,開葷吃肉。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吃肉

說到不吃肉,在日本卻有著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粗線條瞭解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史:

——素食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基因。就從日本的彌生時代說起。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4年),稻作文化傳入日本,是中國和朝鮮的移民帶去的。古倭人把移民叫“渡來人”。自此,奠定了日本的農業基礎,農作物以稻穀種植為主,飲食主要是米飯,蔬菜,魚、禽類和野生動物。所以,日本的飲食文化基因裡,就是素食為主。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古時候可食肉的動物不多。有史可證的,晉代《三國志》裡的《魏志·倭人傳》有記載:“其地無牛馬豹羊鵲”。說的是相對於我國的三國時期的日本,還沒有馬牛羊。直到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作為主要勞動工具,經過朝鮮運送馬到日本,於是有了馬匹。到古墳的大和時代有了牛羊,隨後有了豬。

——佛教的傳入讓日本徹底斷了吃肉的念頭。據《日本書記》所載,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到日本,給大和朝廷帶去了佛家“三寶”,佛像、佛經和佛家弟子,佛教正式入駐日本,並且很快成為日本的主流宗教。佛教戒律成了日本的主流文化,戒殺生不吃肉,迎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因而被高度認可。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是南朝梁武帝賜封的,算是附屬小國,他送去日本的佛教都是原封的南朝文化,譬如《涅槃經》。兩年後被高句麗打敗,很多百濟人都逃亡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百濟聖王的後裔。

話說日本人本來稻蔬為主要食物,有了佛教,又是中國“素食第一人”梁武帝定的律條,殺生就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於是從社會高層起,信奉佛教不吃肉,帶動百姓也不吃肉,成為當時社會新時尚。

——第一部法典就要求全國臣民“皈依三寶”。開始有了佛教,人們不吃肉還是社會層面,屬於自覺約束行為。到了推古天皇,日本的第33代天皇,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於公元604年,以名義執政的聖德太子的名義,制定並頒佈了第一部法典:《十七條憲法》,裡面有“二曰,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的明確規定,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成為日本國的基本國策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史上“戒肉令”。日本飛鳥時代的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631-686年),於天武天皇14年(685年),下詔“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禮佛供養”,宮廷同例,聘奉僧尼,供養三寶。由他開始,天皇的統治被賦予宗教的權威,天皇地位有了神性。就這個天皇,早在10年前的公元675年4月17日下詔,史稱禁肉令:

“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井,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樑,且莫食牛馬犬猿雞之宍,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至此,本來不怎麼吃肉的日本人,是真的不能吃肉了。

那多年不吃肉的日本人吃的是什麼

——禁肉之前沒得肉吃。還是《魏志·倭人傳》裡的記載,說到當時日本的狀態“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當時不食肉”,確實不吃肉,但是吃魚,魚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也沒有動物養殖,就沒得肉吃,最多打點野味。及至後來中國移民和朝鮮移民帶去的牛馬羊,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和運輸工具,羊毛製作衣物,又都不能吃。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禁肉令後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禁令,不吃馬牛狗猴雞。禁肉令的實施細則是這樣解釋的:牛耕田,馬馱貨,狗值夜更,雞打晨鳴,都是農耕生活不可缺少的夥伴。除此之外,魚蝦,野生動物,包括兔子都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吃。

——禁肉時期的日本人飯食很簡單。譬如江戶時代,都我國明清時候了,日本人吃飯還就是一碗米飯,加點味噌湯,再不就是放點醬油,一年到頭就這樣。有錢的貴族武士,至多加條烤秋刀魚。就是有名的德川家族,偶爾吃頓茄子都算改善伙食打牙祭。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素食發展到極致。不吃肉就吃素,日本的料理的精緻優雅,似乎和古時候的落後狀態不搭,說來還是從中國學去的。宋朝時,日本有位叫做道元禪師的高僧,來到寧波的阿育王寺取經。他對寺廟的素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去後反覆琢磨,把禪理融合於素餐,最終研製出飽含佛家文化的日式素餐,叫做“精進料理”。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一千多年不吃肉給日本人帶來了什麼

——個子越長越矮。有一組日本男人平均身高數據,似乎能說明什麼:

古墳時代(304-600年),身高163釐米;

鎌倉時代(1192-1333年),159釐米;

室町時代(1333-1467年),156.8釐米;

江戶時代(1603-1867年),157.1釐米;

明治初期(1926-年),155.3釐米。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這1200年的時間裡,日本人的身高不斷萎縮。文獻記載的還有經典例子,說是日本戰國時期(1467-1573)的著名戰將德川家康(1543-1616年),號稱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日本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江戶幕府”創立人,統治日本265年。他的身高只有156釐米,典型的矮個子。到了第五代的德川綱吉將軍,身高124釐米。這就不是矮個子,成侏儒級別了,可是人家照樣是威風凜凜大將軍,大日本的最高統帥。戰國三英傑之一的豐臣秀吉,身高140釐米。另一英傑織田信長,身高170釐米,就被日本歷史描述成身材魁梧的巨人英雄。

——吃素的打不贏吃肉的。日本歷史上經典的戰爭,是平安時代末期1156-1159的源平合戰,同為天皇之後的平氏和源氏大打出手,結果武士階層的源氏,打敗了公卿階層的平氏。主要原因,就是低層社會的平氏軍隊吃肉,上流社會的源氏不吃肉。這樣的事例還表現在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的戰爭,武田信玄的軍隊吃麵吃肉,身體健壯,上杉謙信本人是佛教徒,吃素,帶的軍隊體力弱於對方,老搞不贏人家。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開始正常飲食的日本人很快恢復了身高

——明治時代解除“禁肉令”。這時期的日本在西方工業文化影響下,接受了越來越多的外來文明,整個社會結束了封建制度,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國家要富強,焦點集中在吃不吃肉上。明治天皇相信了組團出使西方考察的結果,說是他們的文明發達是因為大吃牛肉,猛喝牛奶。於是1872年下詔解除“禁肉令”。至此,從天武天皇675年下達的禁肉令,到明治天皇1872年的解禁令,整整1197個年頭,史稱1200年。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崇洋之風加速了文明進程。解禁令頒佈後,為了讓全國百姓接受肉食,明治天皇帶頭示範喝牛奶,吃牛肉,通過媒體大力宣揚。天皇的影響力至高無上,全國人民像當年開始禁肉一樣熱情高漲,很快的形成社會新時尚,大家都來吃牛肉,喝牛奶。當時情形很像我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喇叭褲錄音機飛機頭,西方洋鬼子放個屁都是香的。日本人那時候的狂熱集中在三件事:吃牛肉火鍋,喝葡萄酒,公開場合飆英語。

一個曾經1200年不吃肉的民族,開葷100年後發生的變化令人感嘆

——日本民族有個顯著的特點,非常重視教育。知道自己飲食文化落後的原因後,奮起直追,從兒童抓起。可以說目前日本小學生的膳食,一定是世界上營養很全面均衡的套餐,食材優質,口味美麗。所以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裡,無論體能,還是精神,關鍵還是身高,恢復到了正常亞洲人狀態。特別是在經歷了二戰的毀滅性破壞,能迅速崛起,50年建設成世界發達國家。在過去禁肉情況下應該很難做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